1、ICS 65.020.20 B 61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1964 2020 枫杨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2020 - 07 - 23发布 2020 - 10 - 23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1964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 照 GB/T 1.1 2009给出 的 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局提出 。 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信阳市 林业科学研究所 、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罗山县林业科学研究所 、息 县林业技术推广站。 本 标准 主要起草人: 卜 付军 、邱林、张建设、丁鑫、申明海、 张玉虎 、 周传
2、涛、 胡洁、张博、吕顺 端、谭云霞、李祈东、吴文竹、周亚运、周宁宁 、 李凤英、李月凤、张宏伟、马冠男、史晓海、邢根源、 王继红、余开慧、晏燕、周桃龙、李东风。 DB41/T 1964 2020 1 枫杨播种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标准规定了枫杨播种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整理、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苗期 管理和苗 木出圃。 本标准适用于枫杨播种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41/T 504 主要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DB41/T 7
3、24 枫杨栽培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枫杨 Pterocarya stenoptera 胡桃科枫杨属。 落叶乔木 ,幼树皮平滑,浅灰色,老时则深纵裂;芽具柄,密被锈褐色盾状着生的 腺体;偶数羽状复叶,叶轴具翅;叶长椭圆形至长椭圆状披针形,顶端常钝圆或稀急尖,基部歪斜,细 锯齿;果实长椭圆形,基部常有宿存的星芒状毛;果翅狭,条形或阔条形。花期 4 5月,果熟期 8 9 月。 4 圃地选择与整理 4.1 圃地选择 应设在背风、地势平坦、排灌良好、交通便利的地块,土壤以 土层深厚、肥力较高的 壤质、 沙壤 为佳 。 4.2 圃地翻耕 秋冬 季 前 深 翻 1次
4、, 深度 30 cm以上。 4.3 圃地施肥和消毒 DB41/T 1964 2020 2 施肥应以基肥为主。每 667 m2施腐熟的 有机 肥 1000 kg 2000 kg,或 复合 肥 30 kg 50 kg。每 667 m2 可施用 辛硫磷 1.5 kg 3 kg消灭防治地下害虫。 4.4 作床 床宽 100 cm 130 cm,步道宽 30 cm 40 cm。淮河以南 宜采用高 床, 高 于步道 10 cm 20 cm,淮河 以北 宜采用 低床,低于步道 10 cm 20 cm。圃地四周开边沟,深 10 cm 20 cm。 5 种子采集与处理 5.1 种子采集 种子应采自优良母株。果翅
5、由绿色变为黄褐色,开始种子采集, 种子质量应符合 DB41/T 504的规 定。 5.2 种子处理 用 0.5%高锰酸钾浸种 2 h,或用 0.3% 1.0%硫酸铜溶液浸种 4 h 6 h进行消毒。种子消毒后,清 水浸种 24 h,去除上浮种子,取下沉种子备用。 6 播种 6.1 播种时间 2月下旬至 3月中旬。 6.2 播种量 每 667 m2播种 6 kg 8 kg。 6.3 播种方法 宜采用条播 , 播 向 南北向, 沟 深 2 cm 3 cm,沟距 40 cm 50 cm。 播种后均匀覆细土 1.5 cm 2 cm, 以不见种子为宜。最后覆地膜,以盖住床面 为宜。 7 苗期管理 7.1
6、 揭除覆盖物 当幼苗 50%出土时,应及时揭除地膜。宜在傍晚或阴天进行。采用微喷浇水措施,保持苗床湿润。 7.2 除草 揭出地膜后 应开始除草, 除草方式为 人工除草。 7.3 间苗 间苗分二次,第一次 在幼苗长出 3 5片真叶时进行,每平方米保留幼苗 20株左右; 6月下旬进行 第二次间苗,每平方米留苗 10株左右。 DB41/T 1964 2020 3 7.4 追肥 当幼苗出现 3 5片 真叶时,施高磷低氮的混合液肥 , 每月 1次 ; 8月 中旬以后,喷洒 1 2次磷酸二氢钾。 7.5 灌溉与排水 揭膜后到生长后期,应结合施肥、干旱情况适时灌溉。圃地如果有积水,应及时排出。 7.6 病害防治 枫 杨苗期易发生枫杨猝倒病(又叫立枯病),应以预防为主。揭覆盖物后第三天开始,每 667 m2 喷洒 1%浓度的等量式波尔多液 65 kg,每隔 7 d一次 , 连续喷洒 3 4次。若发生猝倒病,先清除带病 死亡苗木, 然后施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 600倍液 。 8 苗木出圃 8.1 起苗 应 在冬季或早春。起苗前 5 d 7 d灌溉 1次 。 8.2 分级 按 DB41/T 724的规定 进行苗木分级 。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