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30 DB41 河南省 地方标准 DB41/T 1966 2020 地理标志产品 柘城辣椒 2020 - 07 - 23发布 2020 - 10 - 23实施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T 1966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 根据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和 GB/T 17924 2008 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 本标准由柘城县人民政府提出。 本标准由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柘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商丘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柘城县农业农村局、 河南省辣德
2、鲜食品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付伟超、郝凤霞、魏素真、刘智英、赵英杰、吴文华、李作明、南艳红、曲宝 杰、牛玉清、孔晓梦、刘海民、王森、刘苏毅、宋丽军、袁培尧。 DB41/T 1966 2020 1 地理标志产品 柘城辣椒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保护产 品柘城辣椒 (以下简称柘城辣椒)的术语和定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范 围、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柘 城辣椒。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
3、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5009.3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GB 5009.4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单瓦楞纸箱和双瓦楞纸箱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8321(所有部分 )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8946 塑料编织袋通用技术要求 GB 14881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T 21266 辣椒及辣椒制品中辣椒素类物质测定及辣度表示方法 GB/T 21302 包装用复合膜、袋通则 GB 280
4、50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05第 75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柘城辣椒 在本标准第 4章规定的保护范围内 ,选用 优良辣椒品种,采用合理的栽培技术 生产 加工 的辣椒产品 。 3.2 断裂 辣椒果实出现裂口或折断,长度达果直径 1/3以上。 DB41/T 1966 2020 2 3.3 黄梢 顶部呈黄色或淡黄色的干辣椒。 3.4 花壳 干辣椒呈现黄色、白色的相间斑。 3.5 黑斑 辣椒果实呈现的黑色斑点或斑块
5、。 4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柘城辣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限于原国家质量 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的范围,即河南省柘城县现 辖行政区域。见附录 A。 5 产品 柘城辣椒包括干辣椒以及辣椒段、辣椒丝、辣椒碎、辣椒粉等加工品。 6 要求 6.1 原料 按第 4章规定范围内生产的柘城辣椒。 6.2 栽培 参见附录 B。 6.3 感官 感官应符合表 1的规定。 表 1 感官 项 目 要 求 形态 干辣椒 外形整齐完整,无明显腐烂、霉变、断裂、黄梢、花壳、黑斑和虫蛀等缺陷 辣椒段 段节均匀 辣椒丝 条丝均匀 辣椒碎 均匀片状 辣椒粉 疏松、均匀一致颗粒 色泽 具有相应产品固有的色泽 气味、滋味 具有相应产品
6、固有的刺 激辣味 杂质 无肉眼可见外来杂质 DB41/T 1966 2020 3 6.4 理化指标 应符合表 2的规定。 表 2 理化指标 项 目 要 求 干辣椒 辣椒段 辣椒丝 辣椒碎 辣椒粉 水分(质量分数) /(%) 14.0 11.0 总灰分(质量分数,干基) /(%) 10.0 酸不溶性灰分(质量分数,干基) /(%) 1.6 辣椒素(质量分数) /(g/kg) 0.2 6.5 农药残留 应符合 GB 2763的规定。 6.6 污染物限量 应符合 GB 2762的规定。 6.7 净含量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7 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卫生要求 应符合 GB 14881
7、的规定。 8 检验方法 8.1 感官 取适量样品,置于白色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形态、色泽、杂质,嗅其气味,并品尝其滋味。 8.2 水分 按 GB 5009.3规定的方法测定。 8.3 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 按 GB 5009.4规定的方法测定。 8.4 辣椒素 按 GB/T 21266规定的方法测定。 8.5 净含量 按 JJF 1070规定的方法测定。 DB41/T 1966 2020 4 9 检验规则 9.1 组批和抽样 同一批次、同一品种随机抽取 2 kg,平分为两份,其中一份检样一份备样。 9.2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为逐批检验,检验合格并附有合格证方可出厂。出厂检验项目为感官、水
8、分和总灰分。 9.3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每年至少检验 1次,检验项为 6.3 6.7。有下列情形之一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 a) 原材料、工艺调整,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b) 停产一年以上再恢复生产时; c) 监督管理部门提出要求时。 9.4 判定规则 检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可再取 2倍数量样品对不合格项进行复检,复检仍不合格,则整批判 定为不合格。 10 标签、标志、包装 10.1 标签 10.1.1 产品标签应符合 GB 7718、 GB 28050和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的要求。 10.1.2 地理标志产品应标注地理标志 产品名称、原料名称和产地。 10.2 标志 10.2.1 包装储运图
9、示标志应符合 GB/T 191的规定。 10.2.2 标志的使用应符合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的规定;获得批准企业,可在其产品外包装上使 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 10.3 包装 包装材料应无毒、清洁、无异味,包装用复合膜袋应符合 GB/T 21302的规定,塑料编织袋应符合 GB/T 8946的规定,瓦楞纸箱应符合 GB/T 6543的规定。 11 运输、贮存 11.1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品或影响产品质量的物品混运、运输中应避免 受潮、受压、暴晒、长途运输应有防雨设施。 11.2 贮存 DB41/T 1966 2020 5 产品应贮存于清洁的库房中,并根据不同的
10、产品特性控制库房环境条件,袋装贮存堆垛离墙、离地 30 cm以上,不得与其他物品混堆、混贮。 DB41/T 1966 2020 6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柘城辣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柘城辣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见图 A.1。 图 A.1 柘城辣椒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 DB41/T 1966 2020 7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柘城辣椒栽培技术要求 B.1 品种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辣椒品种。 B.2 立地条件 要求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方便、水质好的无污染土地。 B.3 栽培管理 B.3.1 育苗 早、中茬椒于 2月下旬至 3月上旬育苗,苗龄 60 d 70
11、d;麦茬椒三月中下旬四月上旬育 苗,苗龄以 50 d 60 d。每平方米苗数 600株,壮苗苗高 18 cm 20 cm,展开叶 12片以上,茎粗 3mm 5 mm,节 间长 1 cm 2 cm,根系发育良好,无病虫危害。 B.3.2 整地移栽 底肥每 667 施入充分腐熟有机肥 2000 kg 3000 kg,氮磷钾各含 15%的硫酸钾型复合肥 50 kg 60 kg,选用 1%辛硫磷颗粒剂防治地下害虫,耕翻整平后作畦。移栽前可选用氟乐灵防除杂草,每 667 用 100 mL 150 mL加水 30 kg 40 kg均匀喷雾,喷后把药液及时混入 3 cm 5 cm土层内 。春椒在 4月 20
12、 日后开始移栽, 5月 10日前结束;大蒜茬、油菜茬收获后立即移栽;小麦茬移栽越早越好,力争 6月 10 日前结束。地膜覆盖的,一般是先盖膜后移栽,定植密度根据品种特性、地力水平及茬口安排确定。 B.3.3 田间管理 定植成活后应及时划锄,在灌水或降雨后应及时中耕,破除土壤板结。簇生型常规品种及时摘心。 辣椒植株封垄时(花果盛期)每 667 追施硫酸钾型高氮高钾复合肥 20 kg左右。遇旱浇水,忌大水漫 灌,进入雨季后要注意排水防涝。 防治辣椒炭疽病、疫病等真菌性病害,可选用 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 70%甲基 托布津可湿 性粉剂 1000倍液喷洒防治。防治细菌性疮痂病、软腐病在
13、发病前可用 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 喷洒。防治病毒病,在发病前及发病初期可选用 20%盐酸吗啉胍 .乙铜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均匀喷雾。 蚜 虫可传播病毒病,可选用 2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3000倍液喷雾防治。 防治棉铃虫、烟青虫、甜菜夜蛾, 于 6月下旬至 8月上旬,可用 5%甲维盐 6000 8000倍加 2.5%高效氯氟氰菊酯 1000 1500倍液喷雾防治。 B.4 安全要求 农药的使用应符合 GB/T 8321的规定,化肥的使用应符合 NY/T 496的规定。 DB41/T 1966 2020 8 B.5 采收与干制 9月下旬至 10月上旬,果实全红时收获,自然晾晒或烘干。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