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 05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 4175 2020 黄桃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yellow peach 2020 - 09 - 30 发布 2020 - 10 - 30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4175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种植业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山东省果茶技术推广
2、站、山东葵丘实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秦旭、李明丽、王猛、王爱国、李杰、沈如波、束靖、李玉青、卢景生、高文 胜。 DB37/T 4175 2020 1 黄桃栽培技术规程 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黄桃栽培技术中的术语和定义、建园、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 治、采收等。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范围内黄桃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175 桃苗木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
3、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 于本文件。 3.1 黄桃 一种果肉成橙黄色至金黄色,适用于鲜食或制罐、果脯、果干、果汁等加工用途的桃。 4 建园 4.1 园地选择与规划 4.1.1 园地选择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水源充足的农业生产区域,土壤肥沃,土层深度 60 cm以上,土 质以沙壤土为宜,有机质含量 1 %以上, pH值 6 7.5,地下水位 1 m以下,避开低洼地,不宜重茬,交通 方便。 4.1.2 园地规划 对坡度小于 20的缓坡丘陵地宜整理成斜坡连片的大块田地;坡度在 20 25之间的山坡地 ,可
4、 实施“梯改坡”,也可建成梯级果园,梯田高度落差不宜大于 80 cm,且相对均匀一致 。宜采用南北行 向。配备必要的排灌设施、建筑物及防护林等,果园设计及道路规划应适应机械化作业的要求。 4.2 土壤准备 DB37/T 4175 2020 2 建园前结合施入有机肥进行全园耕翻,或以设计好的树行为中心线开沟深翻,开沟深度 60 cm左右, 宽度不低于 1 m,每 667 m2施入优质腐熟农家肥 4 000 kg 5 000 kg或商品有机肥 1 000 kg 1 500 kg。耕翻 以后,平地桃园可以树行为中心线起垄,垄高 20 cm 30 cm,垄宽 1 m 2 m。 4.3 品种选择 根据立
5、地条件、市场供求状况、栽培习惯等,选择优良黄桃品种。授粉树宜选择花期基本 相同可以 互为授粉的黄桃品种,无花粉的品种必需配置授粉树,栽植比例 5 8:1。 4.4 苗木准备 按照 GB 19175规定执行,选用苗高 80 cm以上,苗木直径大于 1 cm的嫁接苗,砧木以毛桃为宜。栽植 前修剪苗木根部,并用 k-84放线菌蘸根处理。 4.5 栽植 4.5.1 栽植时期 秋季落叶后至封冬前或次年土壤解冻至发芽前栽植。 4.5.2 栽植方法 按确定好的株行距挖深、宽各 30 cm的定植穴。栽植时边覆土边轻轻向上提苗、踏实,灌透水。栽 植深度以浇透水沉实后苗木根颈部与地面相平为宜。 5 整形修剪 5.
6、1 树形选择 5.1.1 “ Y”字形 适宜栽植密度为 1.5 m 2 m 4 m 5 m的果园。主干高度不低于 50 cm, 2个主枝间距 10 cm左右,单轴 伸向行间,夹角 40 50,主枝上配置侧枝或直接着生结果枝组。 5.1.2 纺锤形 适宜栽植密度为 1.0 m 1.5 m 3 m 4 m的果园。干高 50 cm 70 cm,树高 3 m 4 m。有直立、强壮的 中心领导干,在中心干上螺旋状均匀排列着生 15个左右的结果枝。结果枝基部角度 70左右,粗度不超 过其着生处中央领导干粗度的 1/4。 5.1.3 开心形 适宜栽植密度为 3 m 4 m 5 m 6 m的果园。主干高度 4
7、0 cm 50 cm, 3个主枝在 主干上分布错落有致, 方位角各占 120,生长势相近,发育良好,开张角度在 40 70左右,每主枝配置 4 6个侧枝或直 接着生结果枝组。 5.2 整形修剪要点 5.2.1 “ Y”字形 DB37/T 4175 2020 3 定干高度 50 cm 70 cm,萌芽后选左右延伸、角度适中的 2个健壮分枝立杆绑缚培养为主枝。主枝生 长到 50 cm时摘心,促使抽生二次副梢。冬季修剪时注意选好延长枝,疏除竞争枝、密生枝。整形过程 中注意扶强扶壮两大主枝,主枝上的侧枝或结果枝组基部的粗度不得超过其着生处主枝粗度的 1/4。 5.2.2 纺锤形 定干后,当侧生新梢长到
8、 30 cm 40 cm,按每 20 cm 30 cm间距螺旋状选留结果枝,疏除其余过密枝 条。 5.2.3 开心形 定植后在距地面约 60 cm 70 cm处定干,剪口下 20 cm 30 cm约 7 10个饱满的叶芽作为整形带,在 整形带内萌发出的新梢中选出 3个距离适宜、方位合适的作为主枝,调整好主枝的方位角和开张角。 6 土肥水管理 6.1 土壤管理 6.1.1 果园生草 行间自然生草或人工种草。人工种草可选用毛叶苕子、鼠茅草等。自然生草需对根系过深、竞争性 强的恶性草进行灭除。在草生长到 30 cm 40 cm时留 10 cm左右刈割,割下的草均匀覆盖于树盘,一年刈 割 2 4次。
9、6.1.2 果园覆盖 用作物秸秆、绿肥、杂草等生物质覆盖树盘,厚度 15 cm 20 cm。覆盖前,先浅翻树盘,撒施少许 尿素等氮肥;覆盖后用土零星压住。 6 9月份覆盖最为适宜。树干基部 20 cm范围内不覆盖。土质粘重、 地势低洼、易积水的果园不宜覆盖。 6.2 施肥 6.2.1 施肥原则 按照 NY/T 496执行。以有机肥为主,提倡根据土壤和叶片的营养分析进行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 6.2.2 基肥 黄桃落叶后或萌芽前均可施入,以秋施基肥为宜。主要施用有机肥,包括农家肥、生物有机肥、豆 饼等,必要时辅以少量化肥。每 667 m2施优质农家肥 3 000 kg 4 000 kg。施肥时,在
10、树冠投影外缘内侧 沿行向挖深、宽各 30 cm 40 cm的条状沟,或在树冠下挖 2 4个施肥穴,将肥料和土充分拌匀后施入并 灌水。每年更换施肥位置。 6.2.3 追肥 6.2.3.1 土壤追肥 在开花前、花芽分化期及果实膨大期,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及树势酌量追肥。幼树及结果树果实发育 前期以氮肥、磷肥为主;果实发育后期以磷肥、钾肥为主。追肥方法可采用沟施(沟深 10 cm 20 cm)、 穴施(在树冠内挖 4 6个穴,深度 20 cm 30 cm)。 DB37/T 4175 2020 4 6.2.3.2 叶面追肥 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叶面追肥。盛花期喷施 1次 0.2 %的硼砂溶液,果实迅速膨大期
11、 喷施 2 3次 0.3 % 0.5 %磷酸二氢钾溶液, 9月份以后喷施 2 3次 0.5 %的尿素液。 6.3 水分管理 水质应符合 NY/T 5010的规定,在萌芽前、花后、果实迅速膨大期和土壤封冻前灌水。有条件的园 区宜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提倡采用小沟灌溉及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降雨比较频繁的季节,应 及时排水。 7 花果管理 7.1 辅助授粉 无花粉或花粉量少的品种,要利用壁蜂、蜜蜂授粉或人工辅助授粉。 7.2 疏蕾疏花 对花芽多而座果率高的品种进行疏蕾疏花,在花蕾至盛花初期进行。留花量要比计划多出 20 % 30 %,先疏果枝基部花,保留中 上部花,中上部则疏双花,留单花,预备枝
12、上的全疏掉。 7.3 疏果 在花后 2周至果实硬核期前进行。疏果顺序为先里后外、先上后下,首先疏除小果、畸形果、病虫 果,其次是朝天果、无叶果枝上的果,选留果枝两侧、向下生长的个大、形状端正的果。同一结果枝上 果间距为 4 cm 5 cm,长果枝留果 3 4个,中果枝留果 2 3个,短果枝、花束状结果枝留 1个果或不留, 副梢果枝留 1 2个果,延长枝上的不留或少留,预备枝上的不留。 7.4 果实套袋 中晚熟、大果型、易裂果品种宜套袋。套袋在定果后进行。套袋前,全园喷洒一遍杀虫杀菌剂;套 袋时注意将幼果置 于果袋中间,勿使纸袋与幼果产生摩擦。有条件区域,宜推行无袋栽培模式。 8 病虫害防治 8
13、.1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 生物防治,辅之化学防治。 8.2 防治方法 8.2.1 农业防治 加强土壤管理,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合理整形修剪,营造良好的群体结构;控制负 载,保持树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及时剪除病虫枝,清除枯枝落叶,减少侵染源。 8.2.2 物理防治 利用害虫的生物学特性,采取杀虫灯、糖醋液、粘虫板、树干缠草把等方法诱杀害虫。 DB37/T 4175 2020 5 8.2.3 生物防治 利用瓢虫、草蛉、捕食螨、寄生 蜂等害虫天敌以及有益微生物或性诱剂等灭杀害虫。 8.2.4 化学防治 按照 NY/T 1276执行,严格控制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施药量和施药次数。 9 采收 9.1 采收时期 根据果实成熟度、加工要求、市场需求和运输条件,综合确定采收期,应分期、分批采收。 9.2 采收方法 按照由外向内、由下向上的顺序采摘,注意轻摘、轻放,防止机械损伤。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