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150 CCS B 50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 2102 2020 代替: DB37/T 2102 2012 盐碱地池塘鱼类养成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ulture of pond fish in saline alkali land 2020 - 11 - 10 发布 2020 - 12 - 10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2102 2020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37/T
2、 2102 2012盐碱地池塘鱼类养成技术规程,与 DB37/T 2102 2012相比,除 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水质类型的微咸 水、半咸水、重咸水部分(见 2012 年版的 4.1)、土壤类型(见 2012 年版的 4.2); 删除了环境条件(见 2012 年版的 5.1); 修改了放养品种的选择(见 7.1)、盐碱地池塘主要放养模式(见 7.2)、放养时间(见 7.3); 增加了微孔增氧(见 9.4.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渔
3、业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鲁 TC 17/SC0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院。 本 文件主要起草人:张明磊、张金路、杜兴华、田功太、王志忠、巩俊霞、陈秀丽、许国晶、李壮。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2 年首次发布为 DB37/T 2102 2012;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37/T 2102 2020 1 盐碱地池塘鱼类养成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盐碱地池塘鱼类养成的池塘条件、水质要求、苗种放养及饲养管理等。 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盐碱地池塘鱼类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
4、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1776 草鱼鱼苗、鱼种 GB/T 11777 鲢鱼苗、鱼种 GB/T 11778 鳙鱼苗、鱼种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 0004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SC/T 1008 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 SC/T 1044.3 尼罗罗非鱼养殖技术规范 鱼苗、鱼种 SC/T 1097 短盖巨脂鲤鱼苗、鱼种
5、SC/T 1112 斑点叉尾鮰 亲鱼和苗种 DB37/T 437 无公害食品 优质鲫鱼养殖技术规程 DB37/T 448 无公害食品 鲤鱼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DB37/T 2291 池塘底层微孔增氧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含盐量 saltness 天然水中含有可溶性的以无机盐为主的物质的总量。 注: 一般以 g/kg为单位,本标准以千分数表示。 3.2 矿化度 total dissoloved solid DB37/T 2102 2020 2 水中可溶性总固体物质的质量与水的体积比值。 注 1: 包括水中溶解的非挥发性 有机质。 注 2: 盐碱水的含盐量习
6、惯上用矿化度表示。 3.3 盐碱地池塘 saline-alkaline pond 土壤含盐量在 5 以上或地下水矿化度在 5 g/L以上,且 pH在 8.0以上的池塘。 4 池塘条件 4.1 面积及水深 面积 0.33 hm2 1.0 hm2,水深宜为 1.5 m 2.0 m。 4.2 池型及坡比 池塘宜为东西走向的长方形,长宽比为 3:1到 5:3之间。池埂坡比在 1:2.0到 1:2.5之间。 4.3 底质 池底平整,淤泥深度不应大于 15 cm。 4.4 进、排水系统 池塘应有独立的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口设有闸门,单独控制每口池塘水位 。进水渠设在鱼池常 年水位线以上,排水渠应低于池底
7、,并设有防逃设施。 5 水质要求 5.1 水源水质 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水质应符合 GB 11607的规定。 5.2 池塘水质 养殖用水应符合 NY 5051的规定。透明度 20 cm 30 cm, pH 7.5 9.0,溶解氧不小于 4 mg/L,矿化 度小于 10 g/L。 6 施肥 6.1 施肥时间 春季补入新水后,及时施用发酵腐熟有机肥培肥水质。 6.2 施肥量 滤食性鱼类鲢、鳙等为主的池塘施肥 3 000 kg/hm2 4 500 kg/hm2;吃食性鱼类鲤、鲫等为主的池塘 施肥 1 500 kg/hm2 2 300 kg/hm2;水质偏瘦时,追施有机肥或化肥,使总氨含量达
8、到 0.25 mg/L以上,抑 制小三毛金藻的繁衍。 DB37/T 2102 2020 3 7 苗种放养 7.1 放养品种的选择 根据水质条件选择放养品种。不同矿化度水质适宜放养的品种见表 1。 表 1 不同矿化度水质适宜放养品种 矿化度 g/L 适宜放养品种 1 3 鲤、鲫、草鱼、鲢、鳙、罗非鱼、短盖巨脂鲤、革胡子鲶、斑点叉尾鮰、加州鲈鱼等 3 5 鲤、鲫、罗非鱼、短盖巨脂鲤、鲻、梭鱼、加州鲈鱼等 5 10 罗非鱼、鲻、梭鱼等 7.2 鱼种质量要求 鱼种应来自良种场、原种场或具有水产苗种生产许 可证的生产场家。对引进的苗种应进行检疫。苗 种质量按 GB/T 11776、 GB/T 11777
9、、 GB/T 11778、 SC/T 1044.3、 SC/T 1097、 SC/T 1112、 DB37/T 437、 DB37/T 448的规定执行。 7.3 放养模式 盐碱地池塘主要放养模式见表 2。 表 2 盐碱地池塘主要放养模式 模式类型 放养品种 混养比例 % 放养规格 g/尾 放养尾数 尾 /667 m2 放养重量 kg/667 m2 鲤 鲤 60 65 80 120 1500 1800 120 150 鲢 15 20 100 120 150 200 15 20 鳙 5 50 150 50 60 5 8 草鱼 10 15 60 120 100 120 12 20 草鱼 草鱼 45
10、 60 150 220 1800 2000 300 350 鲂 10 15 60 75 120 150 10 15 鲢 15 100 120 150 200 15 20 鳙 5 120 150 50 80 7 10 鲤 10 15 100 150 100 200 10 15 鲢 鲢 50 60 150 200 500 600 75 80 鳙 5 250 300 25 30 5 8 鲤 20 30 100 150 200 300 20 30 草鱼 10 15 100 120 100 150 10 15 罗非鱼 罗非鱼 70 80 100 120 1000 1200 100 120 鲢 10 15
11、 80 120 150 200 15 20 鲤 5 100 120 50 100 5 10 鳙 5 120 150 30 50 4 6 DB37/T 2102 2020 4 表 2 盐碱地池塘主要放养模式 (续) 模式类型 放养品种 混养比例 % 放养规格 g/尾 放养尾数 尾 /667 m2 放养重量 kg/667 m2 短盖巨脂鲤 短盖巨脂鲤 70 75 100 150 800 1200 80 120 鲢 12 15 100 120 150 200 15 20 鳙 3 5 100 120 30 50 5 6 鲤 5 8 100 120 50 100 5 10 鲫 鲫 70 80 50 80
12、 1000 1500 50 80 鲢 15 100 150 200 300 20 30 鳙 5 100 150 50 80 5 10 斑点叉尾鮰 斑点叉尾鮰 70 80 25 50 800 1000 20 50 鲢 15 100 120 100 150 10 15 鳙 5 50 100 50 80 4 6 加州鲈鱼 加州鲈鱼 100 80 100 1500 2000 120 200 7.4 放养时间 本地种鱼种放养时间在三月中、下旬或四月初,水温回升并稳定在 12 以上,引进的热带品种放 养时间在五月初至五月底,水温回升并稳定在 18 以上。 7.5 鱼种消毒 按 SC/T 1008规定执行。
13、 8 饲料投喂 8.1 饲料要求 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配合饲料应符合 NY 5072的规定。 8.2 投饲方法 饲料投喂按照定时、定点、定质、定量的“四定”原则进行。 8.3 投喂量 4月投饵率为 2 % 3 %, 5月 9月投饵率为 4 % 7 %, 10月后投饵率为 1 % 3 %。 8.4 投喂时间 饲料投喂次数 2次 4次。 3月 4月和 10月 11月投喂 2次,投喂时间 9:00 am、 5:00 pm, 5月 9月投 喂 4次,投喂时间 7:00 am、 11:00 am、 2:00 pm、 6:00 pm。每次投喂持续时间 20 min 40 min。 9 水 质调控 9.1
14、换水 DB37/T 2102 2020 5 鱼种放养前 5 d 7 d注水 1.5 m左右,以后每周加水 5 cm 10 cm, 6月底前加到最高水位 2.0 m以上; 7 月 10月根据水质状况每 10 d 15 d左右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的 1/5到 1/3。 9.2 使用微生态制剂 7月 9月每 10 d 15 d施用一次光合细菌、乳酸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态制剂。 9.3 水体消毒 每 10 d 15 d全池消毒一次。消毒剂使用应和微生态制剂使用错开 5 d 7 d。 pH 8时,施用酸性化 学物质进行消毒。 9.4 水体增氧 9.4.1 增氧机使用 每 667 m2水面配置 0.
15、4 kw 0.5 kw增氧机。依据“晴天中午、阴天次日清晨、连绵阴雨半夜开增氧机, 傍晚、阴雨天中午不开增氧机”的原则适时开、关机,天气炎热、阴雨天时适当延长开机时间。 9.4.2 微孔增氧 按 DB37/T 2291的规定执行。 10 病害防治 10.1 防治原则 做好池塘、鱼体、食场、工具消毒。拉网、转塘应小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 10.2 用药原则 按 NY 5071的规定执行。 11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塘 1次,观察池塘的水位、水色变化、养殖品种的摄食、活动情况,有无病害发生, 检查防逃设施是否完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养殖记录、用药记录,按照 SC/T 0004的规定执行。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