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7.120.30 CCS B 50 DB37 山东省 地 方 标 准 DB37/T 1577 2020 代替 DB37/T 1577 2010 斑点叉尾鮰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culture Letalurus Punetaus in pond 2020 - 11 - 10 发布 2020 - 12 - 10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7/T 1577 2020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37/T 1577 2
2、010斑点叉尾鮰淡水池塘无公害养殖技术规程,与 DB/T 1577 2010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标准名称为斑 点 叉尾鮰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删除了换水要求( 2010年版 5.4.1); 增加了生物浮床调节水质(见 6.2.5); 增加了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见 6.3.4); 增加了捕捞收获章节(见第 7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 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山东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渔业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鲁 TC 17/SC0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东省淡水渔业研究
3、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巩俊霞、张金路、王志忠、田功太、许国晶 、李壮、张明磊、陈秀丽、杜兴华。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0 年 2 月首次发布为 DB/T 1577 2010;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37/T 1577 2020 1 斑点叉尾鮰池塘养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斑点叉尾鮰( Ictelurus Punctatus)池塘养殖的池塘条件、苗种放养、饲养管理、 捕捞收获等。 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斑点叉尾鮰淡水池塘、盐碱水池塘养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4、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T 2693 斑点叉尾鮰配合饲料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 5287 无公害食品 斑点叉尾鮰养殖技术规范 SC/T 0004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SC/T 1008 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 SC/T 1112 斑点叉尾鮰 亲鱼和苗种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 和定义。 4 池塘条件 4.1 池塘条件 4
5、.1.1 面积及水深 面积宜为 3 000 m2 6 667 m2,水深宜为 1.0 m 1.5 m。 4.1.2 池型 池塘宜为长方形,且通风向阳。 4.1.3 底质 池底平整、不渗漏,淤泥厚度不应高于 15 cm。 DB37/T 1577 2020 2 4.1.4 水源 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排灌方便,进排水独立。 4.1.5 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 GB 11607的规定,养殖用水应符合 NY 5051、 NY/T 5287的规定。 5 苗种放养 5.1 池塘消毒 按 SC/T 1008的规定执行。 5.2 鱼种质量要求 按 SC/T 1112的规定执行。 5.3 鱼种放养 5.3.1 放养
6、时间及水温 宜在 3月至 4月上旬进行 ,适宜放养水温 10 15 。 5.3.2 放养密度及搭配比例 鱼种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养成规格和产量倒推计算确定。每 667 m2放养 50 g/尾 75 g/尾规格 的鱼种 800尾 1 000尾,混养鲢、鳙,规格 100 g/尾 200 g/尾、斑点叉尾鮰占 90 %、鲢鱼占 6 %、鳙鱼 4 % 左右。 5.3.3 放养方法 鱼种放养前应采用以下方法之一进行消毒: a) 用 3 % 5 %食盐水溶液溶液浸泡 5 min 10 min; b) 用浓度为 15 mg/L 20 mg/L 的碘制剂 (聚维酮碘含有效碘 1 %)浸泡 5 min 10
7、 min; c) 用浓 度为 5 mg/L 10 mg/L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5 min 10 min。 6 饲养管理 6.1 饲料投喂 6.1.1 饲料要求 投喂斑点叉尾鮰专用配合饲料,并符合 NY/T 2693和 NY 5072的规定。 6.1.2 投饵量 根据鱼的摄食情况灵活掌握投饵量。 3月 4月日投饵量为斑点叉尾鮰总重的 1 % 3 %, 5月 9月为 4 % 6 %, 10月 11月为 1 % 3 %。 6.1.3 投饲方法 DB37/T 1577 2020 3 采用“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四定方法投喂。 9:00 am 10:00 am、 4:00 pm 5:00 pm各投
8、喂 1 次,夏季水温高时日投喂可增至 3次。 6.2 水质调 控 6.2.1 注水 鱼种放养前 5 d 7 d注水 1.0 m左右,以后每周加水 5 cm 10 cm, 6月底前加到最高水位。 6.2.2 增氧机调节水质 每 667 m2水面配置 0.4 kW 0.5 kW的增氧机,晴天时每天 2:00 pm左右开机 1.5 h 2.0 h。 溶解氧量 4 mg/L以下时开机。 6.2.3 生石灰调节水质 7月至 9月每隔 20 d泼洒 1次生石灰,用量 15 kg/667 m2 20 kg/667 m2。 6.2.4 微生态制剂调节水质 7月至 10月根据使用说明每 15 d施用 1次光合细
9、菌等微生态制剂。 6.2.5 生物浮床调节水质 凤眼莲、大薸、空心 菜、水芹菜等都可以作为浮床植物,生物浮床在池塘的覆盖率一般在 15 % 20 % 之间。 6.3 病害防治 6.3.1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有病早治,全面预防。做好池塘消毒、鱼体消毒、食场消毒、工具消毒,拉 网、转塘要小心操作,避免鱼体受伤。 6.3.2 防治药物 按 NY 5071的规定。 6.3.3 用药准则 按 NY 5071的规定。 6.3.4 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 见附录 A。 6.4 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塘一次,观察池塘的水位、水色变化、鱼的吃食、活动情况及有无病害发生,检查 防逃设施是否完好,发现问题
10、及时处理。做好养殖记录和用药记录,按照 SC/T 0004的 规定执行。 7 捕捞收获 商品鱼当年达到上市规格后,及时捕捞收获。 DB37/T 1577 2020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 斑点叉尾鮰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见表 A.1。 表 A.1 常见疾病及治疗方法 疾病类别 主要症状 治疗方法 出血性败血症 鱼体眼周、鳍基、下颌出血或充血, 腹部肿胀,肠壁变薄,肛门发红; 严重时,眼球突出,肌肉坏死。 采取外消、内服相结合的方法。外用二氧化氯或 海因类制剂,每天泼洒 1 次,连用 2 d 3 d,同 时投喂中草药或大蒜素药饵;药物用量见使用说 明。 细菌性肠炎病
11、患病鱼摄食不旺,活动迟缓,常离 群独游。腹部膨胀,腹腔有黄 色积 液,肠道充血发炎,肛门红肿外凸, 轻压腹部时,肛门有黄色粘液流出。 全池泼洒 0.3 g/m3 0.5 g/m3二氧化氯,并投喂大 蒜素等中草药药饵,连续投喂 5 d 7 d。 车轮虫病 鳃丝充血,严重时鳃丝腐烂;镜检可见有大量车轮虫寄生。 采用 0.7 g/m3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 5:2)全池 泼洒或采用 30 kg/亩苦楝树叶煎煮后汤汁全池泼 洒;为预防细菌继发感染,隔天后全池遍泼洒二 氧化氯或二溴海因等药物。 烂尾病 病鱼游动缓慢,食欲不振,摄食减 少,常在岸边游动;病鱼尾柄部皮 肤变白,失去黏液,肌肉红肿,继 而 尾鳍分支,尾柄肌肉溃烂脱落; 有的病鱼还出现烂鳃及胸鳍、臀鳍 充血现象。 全池泼洒二氧化氯或二溴海因、碘制剂等药物进 行水体消毒,并连续投喂恩诺沙星药饵 5 d 7 d, 用量见使用说明。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