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150 B 52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2832020 鄱阳湖鲇苗种培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of larval rearing of Silurus asotus in Poyang Lake 2020 - 09 - 09发布 2021 - 03 - 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6/T 12832020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环境与条件.1 5 夏花培育.1 6 鱼种培育.3 7 病害防治.4 DB36/T 12832020 II 前 言
2、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南昌市农业科学院、赣州市渔业局、江西省方洲特种淡水养殖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姜青龙、熊春贤、杜伟春、姚毅、雷小青、曾柳根、侯玉洁、胡位洋。 DB36/T 12832020 1 鄱阳湖鲇苗种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鲇(Silurus asotus)苗种培育的环境与条件、夏花培育、鱼种培育、病害防治等技术 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鄱阳湖鲇夏花鱼苗和大规格鱼种的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3、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NY /T 755 绿色食品 渔药使用准则 SC/T 1077 渔用配合饲料通用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鄱阳湖鲇 Silurus asotus in Poyang Lake 来自于鄱阳湖流域的野生鲇或者以鄱阳湖流域野生鲇为亲本进行人工繁养殖的鲇。 4 环境与条件 4.1 水源水质 水源充足、无污染,水质应符合GB 11607规定。 4.2 培育场
4、地 应符合 NY/T 391规定。 5 夏花培育 5.1 池塘条件 DB36/T 12832020 2 面积667m21334m2;水深1.0 m1.5 m;坡比1:1.51:3;给排水渠对角分置。 5.2 放养前准备 5.2.1 池塘清整与消毒 排干池水,曝晒池底,清除杂物与过多淤泥,保留淤泥厚度为10cm15cm,修整池埂。放养前, 用生石灰化水泼浇池底及池埂坡滩,用量75kg/667m2100kg/667m2。 5.2.2 消毒时间 鱼苗下塘前10d15d。 5.2.3 注水 消毒后2d3d注水,夏花培育池注水深0.5m0.6m。注水时用60目80目筛绢网过滤。 5.2.4 开口饵料培育
5、 放苗前8d10d,夏花培育池施放发酵有机肥200kg/667m2250kg/667m2,培育鱼苗开口饵料。 5.3 鱼苗放养 5.3.1 试水 放苗前1d,将少量鱼苗放入池内网箱中,经12h24h 观察鱼苗的动态,检查池水药物毒性是否消 失。 5.3.2 鱼苗质量要求 鱼苗体色灰黑色,平游,规格整齐,顶水有力。 5.3.3 放养规格和密度 57日龄,全长达1cm左右,放养密度10万尾/667m220万尾/667m2。 5.3.4 鱼苗消毒 鱼苗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浸泡5min10min。 5.3.5 放养时间和放养操作 放养时间应在早上7:008:00和傍晚18:0019:00两个时间段进
6、行。操作时尽量轻柔,搬运鱼苗均 带水操作。下塘时调节盛苗桶水温,与池塘水温温差不能超过2。 5.4 鱼苗培育管理 5.4.1 水质管理 鱼苗下塘时水深0.5m0.6m,每 3d5d 加注新水一次,每次注水0.1m0.15m,鱼苗下塘20d后 水位应增加到1.5m左右。培育池水应符合GB 11607规定,水体DO保持5mg/L以上。 5.4.2 投饲管理 DB36/T 12832020 3 鱼苗下塘后,每天泼洒豆浆,前7d每667m2泼洒1.5kg黄豆磨的浆,7d以后黄豆用量增加到2kg。豆 浆平均分两次泼喂,早、晚各一次。待鱼苗长到1.5cm时停止泼洒豆浆,改投喂活体枝角类。 5.4.3 巡塘
7、观测 定时巡塘,测量水温和溶解氧,观测水中浮游生物的变化及鱼苗的生长活动情况,并每日做好记录。 5.5 驯食 5.5.1 驯食规格 鱼苗全长达到2.0cm,开始沿着池边巡游之时开始驯食。 5.5.2 驯食方法 驯食过程是从投喂活体枝角类开始,当鱼苗在池四周游动时,再依序投喂鲜活枝角类加鱼靡、肉糜 加冰鲜枝角类,逐步过渡到全部投喂鱼糜、肉糜。投喂鱼糜、肉糜5d7d后,逐渐添加粗蛋白为42%的 全价膨化配合饲料,最终完全投喂膨化配合饲料。饲料质量应符合GB 13078要求。 6 鱼种培育 6.1 池塘条件 面积2000m23300m2,水深1.5m2.0m,坡比1:1.5,给排水便利,给排水渠对角
8、分置。 6.2 池塘清整与消毒 排干池水,曝晒池底,清除杂物与过多淤泥,修整池埂。放养前,按照常规方法消毒,消毒时间为 苗种放养前的8d10d。 6.3 注水 消毒后2d3d,鱼种培育池注水深0.8m1.0m。水质应符合GB 11607规定。 6.4 苗种放养 夏花规格3cm5cm,放养密度为2万尾/667m23万尾/667m2。 6.5 鱼种消毒 鱼种放养前用3%5%食盐水浸泡5min10min。 6.6 投饲管理 6.6.1 饵料种类 全价膨化配合饲料,粗蛋白38%42%,饲料应符合GB 13078、SC/T 1077规定。 6.6.2 投喂方法 坚持四看(看季节、看天气、看水色、看摄食活
9、动)、四定(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投喂方 法,每天上午7:008:00、下午17:3018:00 各投喂一次,分别占总投喂量的40%和60%。投喂前先“泼 水引鱼”,待鲇聚集到食场后,再投喂配合饲料。 DB36/T 12832020 4 6.6.3 投喂量 日投喂量为鱼体总重的2%5%。 6.7 日常管理 6.7.1 巡塘观测 坚持早晚巡塘,观察水质变化、鱼种吃食、生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6.7.2 清理卫生 及时清理食场。 7 病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对投入品的管理,使用的渔药应符合NY /T 755 的规定。 7.2 常见鱼病及症状 常见鱼病及症状,见表1。 表1 常见鱼病及症状 疾病类别 症状 肠炎病 鱼体消瘦发黑,鱼鳍基部发炎充血,肛门红肿,腹部膨胀,常沿池边独游;解剖可见腹部积水,肠壁充血发炎,肠粘膜溃烂脱落 气泡病 浮于水面,腹部朝天,鱼体周身和肠胃里有透明的游离气泡,鱼体失去平衡,游动失常 水霉病 病鱼焦躁不安,游动迟缓,食欲减退,体表出现灰白色的团状菌丝,形如棉絮状 车轮虫病 病鱼体色暗淡,食欲减退,常离群独游;严重时鱼体垂悬于水面或沉入池底 三代虫病 病鱼躁动不安,食欲减退,鳃部黏液增多,鳃丝暗灰或苍白 小瓜虫病 鱼体发黑消瘦,体表或鳍条上可见许多小白点状囊泡,鳃丝颜色变淡,黏液增多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