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05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36702020 青梅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nursery plant propagation of Japanese apricot 文稿版次选择 2020 - 08 - 03 发布 2020 - 09 - 03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3670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
2、司、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芜湖市农业农村局、 芜湖市农业技术中心、怀远县荆涂山石榴科技有限公司、滁州市农业农村技术推广中心、怀远县淮西石 榴研究所、旌德县农业农村水利局、绩溪县板桥头农业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潘海发、杨帆、刘家林、宁鹏飞、江平、蒋伟、陈修清、胡智、宋卫兵、方静 凡、张志祥、胡勇、曹刚、朱琼琼、张金云、周晖、盛玉、陈红莉、谢庆梅、刘长华、娄志、方兵、汪 红明、王鸿昊。 DB34/T 36702020 1 青梅种苗繁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青梅种苗繁育的圃地选择、圃地建设、砧木苗培育、嫁接苗培育、病虫害防治、苗木 出圃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青梅的种苗繁育。
3、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圃地选择 3.1 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 12以上,最低温度不低于 -10。 3.2 立地条件 地势平坦,背风向阳;未重茬;规划有必要的排灌设施和道路。 3.3 土壤条件 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不低于 1,以沙壤土、壤土为宜;地下水位不高于 1.0 m;pH 6.57.5。 其余符合 NY/T 5010 的规定
4、。 4 圃地建设 4.1 圃地规划 合理规划原种圃、采穗圃、繁育区和轮作区。 4.2 土壤处理 4.2.1 土壤消毒 每 666.7 m 2 用 30嘧菌酯可湿性粉剂 1 kg 与 20 kg 的沙土配药土撒在圃地或用 33.5喹啉铜 800 倍液喷施土壤,另用 3辛硫磷颗粒剂 8 k g 加细土 20 kg 撒施。 4.2.2 土壤改良 DB34/T 36702020 2 深翻冻伐土壤,施基肥;以经无害化处理的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为主,每 666.7 m 2 施商品有机肥 1000 kg、过磷酸钙 50 kg。 4.2.3 整地做畦 畦面宽 100 cm120 cm,畦面高 20 cm 30
5、cm;沟宽 40 cm50 cm。 5 砧木苗培育 5.1 砧木的选择 一般采用本砧和毛桃。 5.2 种子采集与处理 采集充分成熟的果实置于阴凉处堆沤 7 d10 d 后,经搓揉、漂洗等步骤采集种子,于通风处晾 干,用湿沙层积贮藏。砧木种子和湿沙比例为 1315,厚度不超过 60 cm,湿度 4050,温 度以 27为宜,时间不少于 90 d。 5.3 播种 5.3.1 播种量 梅砧种子 30 kg/666.7 m 2 35 kg/666.7 m 2 ;毛桃种子 25 kg/666.7 m 2 30 kg/666.7 m 2 。 5.3.2 播种时间 春播在春天土壤解冻后尽早进行,秋播在 11
6、12 月进行。 5.3.3 播种方法 一般采用条播和点播;行距 20 cm30 cm,株距 10 cm。 5.4 砧木苗管理 播后覆土或覆盖地膜增温保湿;注意防止积水,嫁接前追肥 23 次,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以磷 钾肥为主,施肥后及时灌水。苗干距地面 20 cm 内萌蘖应及时抹除,芽接前 2 周摘心,促进苗木加粗 生长。 6 嫁接苗培育 6.1 接穗选择与采集 从品种采穗圃中选取品种纯正、生长健壮、结果正常、无检疫性病虫害的母株,在树冠外围上部及 中部选择生长充实、芽眼饱满的新梢。 6.2 接穗保存 生长季节,剪除叶片,保留长 0.5 cm 左右叶柄,剪去不充实部分,置于阴凉处保湿贮存;休眠
7、季 节采穗,采后置阴凉处覆湿沙贮存。 6.3 嫁接时期与方法 DB34/T 36702020 3 采用芽接法,于 6 月下旬至 9 月上旬进行。 6.4 嫁接苗管理 嫁接后 12 周检查成活情况,未成活者要及时补接。萌芽后需切膜解绑,及时剪砧、除萌,苗高 50 cm 左右时,摘心促生侧枝,保留 34 条分布均匀的侧枝作主枝。注意松土、除草、追肥和灌水。 7 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坚持以 “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的防治原则,药剂防治应符合 GB/T 8321 的规定。 7.2 防治对象 重点防治褐斑病、叶斑病、蚜虫、红蜘蛛等。 7.3 综合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
8、进行健康栽培,保护利用天敌,用黄板诱杀蚜虫,杀虫灯诱杀鳞翅目害虫。化学防 治方法参见附录A。 8 苗木出圃 8.1 出圃时期 全树 80以上自然落叶至春季萌芽前均可出圃。 8.2 起苗 起苗前充分浇透苗床,用锄头或起苗设备距离根颈 20 cm 逐行顺次挖掘,挖掘深度 30 cm 以上, 保存尽可能多的根群;苗掘起后,轻轻敲捣去泥土。 8.3 分级、包装 起苗后剔除实生苗,根据苗高、茎粗将苗分为 一、二、三级,具体参见附录B。按照每捆 50 株进 行包装;每包装单位附有苗木标签,标签注明编号、树种、品种、苗龄、等级、出圃日期、产地、收货 地点及单位。 8.4 苗木贮存 起苗后,如不能及时销售,应
9、在背风、干燥处挖沟假植,或在专业苗木贮藏库中贮存。假植时,无 越冬冻害和春季抽条现象的地区,苗梢露出土外 20 cm 左右;否则,需埋入土下 10 cm 左右。 DB34/T 36702020 4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青梅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表A.1 青梅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选用药剂 施药用量 施药方法 褐斑病 25咪鲜胺乳油 80代森锰锌 WP 800倍1000倍 600倍1200倍 喷雾 叶斑病 25咪鲜胺乳油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800倍1000倍 1000倍1500倍 喷雾 立枯病 30嘧菌酯 WP 80代森锰锌 WP 1500倍2000倍 600倍1200倍 喷雾 红蜘蛛 25阿维灭幼脲悬浮剂 240 g/L 螺螨酯悬浮剂 1500倍2500倍 4000倍6000倍 喷雾 蚜虫 75噻虫吡蚜酮水分散粒剂 0.3苦参碱水剂 5000倍6000倍 500倍700倍 喷雾 DB34/T 36702020 5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青梅苗木分级标准 表B.1 青梅苗木分级标准 项 目 指 标 一级苗 二级苗 三级苗 苗高(cm) 100 80 60 干茎粗(cm) 1.0 0.8 0.6 侧根(条) 4 3 3 侧根长度(cm) 15 15 10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