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4 T 3735.1-2020 河长制决策支持系统 第1部分:数据库设计规范.pdf

    • 资源ID:1504264       资源大小:1.48M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4 T 3735.1-2020 河长制决策支持系统 第1部分:数据库设计规范.pdf

    1、 ICS 35. CCS R 8 安 河 长 Dec 2020-1 240 5 徽 长 制 决 ision Sup 1-27 发 布 徽 决 策 支 port Syste 布 安 省 支 持 系 m of the 安 徽省市 场 地 系 统 计 规 River Chi Specifica 场 监督管 理 方 第1 规 范 ef System tion 理 局 发 方 DB34 部 分 Part 1: 发 布 标 /T 3735 3 分 : 数 据 : Databas 2020- 准 .1 2020 4 据 库 设 e Design 12-27 实 准 设 实 施 DB34/T 3735.1 2

    2、020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是DB34/T 3735 河长制决策支持系统的第1部分。 DB34/T 3735 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 2 部分:数据资源共享规范。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安徽省水利厅提出。 本文件由安徽省水利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水三立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 院、安徽省水利厅河长工作处。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常仁凯、马浩、胡剑波、冯世全、王春林、舒贵峰、刘怀利、杨庚生、贾飞、

    3、班友康、张蕊。 DB34/T 3735.1 2020 1 河长制决策支持系统 第 1 部分:数据库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河长制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库设计规范的术语和定义、设计原则、数据库内容、表结构 设计、标识符设计和字段类型与长度。 本文件适用于河长制、湖长制决策支持系统数据库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0114-2003 县

    4、级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 SL 478-2010 水利信息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编制规范 SL 252-2017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河长制决策支持系统 decision supp ort system of the River Chief System 河长制决策支持系统是面向河长制信息管理与决策的信息化系统。 3.2 河长制数据库 database of the River Chief System 根据河长制管理与应用需要建立的数据库。 3.3 对象 object 河长制工作中涉及的行政区划、河流、湖泊、水库、河段、湖片、

    5、水库片、河长、取水口、入河排 污口等实体。 4 设计原则 4.1 科学、实用、简洁、易扩展。 4.2 满足主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使用。 4.3 符合数据库第三范式要求。 5 数据库内容 5.1 数据库内容包括对象分类、对象名录、对象信息、对象业务、对象关系。 DB34/T 3735.1 2020 2 5.2 对象分类主要包括行政区划、河流、湖泊、水库、河段、湖片、水库片、河长、取水口、入河排 污口,参见附录 A。 5.3 对象名录主要包括行政区划名录、河流名录、湖泊名录、水库名录、河段名录、湖片名录、水库 片名录、河长名录、取水口名录、入河排污口名录,参见附录 B。 5.4 对象信息主要包括行政

    6、区划信息、河流信息、湖泊信息、水库信息、河段信息、湖片信息、水库 片信息、河长信息、取水口信息、入河排污口信息,参见附录 C。 5.5 对象业务主要包括河长巡河情况、河长巡河轨迹,参见附录 D。 5.6 对象关系主要包括河段与区划关系、河段与河流关系、湖片与区划关系、湖片与湖泊关系、水库 片与区划关系、水库片与水库关系、河长与河段关系、河长与湖片关系、河长与水库片关系,参见附录 E。 6 表结构设计 6.1 内容 如下: a) 包括对象信息、对象业务信息和对象关系信息; b) 对象信息分为对象标识信息和主要特征信息; c) 对象标识信息唯一标识和确定某一对象,主要包含对象代码、对象名称等信息;

    7、 d) 对象主要特征信息是该对象特有的重要特征; e) 对象业务信息指对象的业务信息; f) 对象关系信息指对象或业务之间的隶属关系、所属关系、管理关系、上下级关系及其它重要 关系信息。 6.2 设计 表结构设计包括中文表名、表主题、表标识、表体和字段描述,应符合 SL 478-2010中4.1、4.2 的 规定。 7 标识符设计 7.1 一般规定 标识符主要分为表标识和字段标识两类,应符合 SL 478-2010中5.1 的规定。 7.2 表标识符 如下: a) 表标识与表名应符合 SL 478-2010 定义 5.2.1、5.2.2 的规定; b) 对象名录表标识由表类型标识、主题标识组成

    8、。 其编写格式如下: OBJ_主题标识 其中: 1) 表类型标识 名录表固定标识为 “OBJ”; 2) 主题标识 对象分类参见附录 A; 示例: 河流名录表命名为 OBJ_RV。 DB34/T 3735.1 2020 3 c) 对象信息表表标识由表类型标识、主题标识、后缀组成。 其编写格式如下: ATT_主题标识_BASE 其中: 1) 表类型标识 信息表固定标识为 “ATT”; 2) 主题标识 对象分类标识; 3) 后缀 信息表固定标识为 “BASE”。 示例: 河流信息表命名为 ATT_RV_BASE。 d) 对象业务表表标识由表类型标识、主题标识组成。 其编写格式如下: ATT_对象业务

    9、标识 其中: 1) 表类型标识 信息表固定标识为 “ATT”; 2) 主题标识 对象业务标识。 示例: 河长巡河情况表命名为 ATT_GM_TOUR。 e) 对象关系表标识由表类型标识、主导对象标识、从属对象标识组成; 其编写格式如下: REL_主导对象标识 _从属对象标识 (_序号 ) 其中: 1) 表类型标识 关系表固定标识为 “REL”; 2) 主导对象标识 关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对象的标识; 3) 从属对象标识 关系中占从属地位的对象的标识; 4) 序号 若两个对象类间有多对关系增加序号。 示例: 河段所属河流关系命名 REL_REA_RV。 7.3 字段标识符 字段标识命名应符合 SL

    10、478-2010中5.2.3 的规定。 8 字段类型与长度 字段类型与长度应符合 SL 478-2010中第6章的规定。 DB34/T 3735.1 2020 4 附录A (资料性) 对象分类 表A.1 对象分类表 分类 名称 标识符 是否空间属性 说明 对象类 行政区划 AD 是 国家为便于行政管理而分级划分的区域 河流 RV 是 河流信息 湖泊 LK 是 湖泊信息 水库 RES 是 水库信息 河段 REA 是 按行政区划边界将河流打断形成河段 湖片 LKS 是 按行政区划边界将湖泊分割形成湖片 水库片 RER 是 按行政区划边界将水库分割形成库片 河长 GM 否 对河段、湖片、水库片分配的

    11、管理员 取水口 WAIN 是 取水口信息 入河排污口 PDO 是 入河排污口信息 DB34/T 3735.1 2020 5 附录B (资料性) 对象名录表 B.1 行政区划名录表 B.1.1 本表存储行政区划名录表信息。 B.1.2 表标识: OBJ_AD。 B.1.3 各字段定义见表B.1。 表B.1 行政区划名录表 字段名称 字段标识 类型及长度 有无 空值 计量 单位 主键 外键 索引 序号 行政区划代码 AD_CODE C(12) N Y IDX_PK_1 行政区划名称 AD_NAME VC(100) N 对象建立时间 FROM_DATE DATE N 对象终止时间 TO_DATE D

    12、ATE B.1.4 各字段存储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行政区划代码:全国范围内唯一代表某个区划的编码,12 位定长字符串,其中前 6 位按 GB/T 2260-2003 的规定执行,第 7 至 12 位的乡镇和行政村各 3 位按 GB/T 10114 -2003 的规定执 行; b) 行政区划名称:行政区划的中文名称; c) 对象建立时间:对象个体生命周期开始时间,对于无法获取生命周期开始时间的对象,采用 该对象名录信息的首次入库时间; d) 对象终止时间:对象个体生命周期终止时间,或本对象名录在此数据库中的停用时间。 B.2 河流名录表 B.2.1 本表存储河流名录表信息。 B.2.2

    13、表标识: OBJ_RV B.2.3 各字段定义见表B.2。 表B.2 河流名录表 字段名称 字段标识 类型及长度 有无 空值 计量 单位 主键 外键 索引 序号 河流代码 RV_CODE C(12) N Y IDX_PK_1 河流名称 RV_NAME VC(100) N 对象建立时间 FROM_DATE DATE N 对象终止时间 TO_DATE DATE B.2.4 各字段存储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河流代码:全国范围内唯一代表某条河流的编码, 12 位定长字符串; b) 河流名称:河流的中文名称; DB34/T 3735.1 2020 6 c) 对象建立时间:同 B.1“对象建立时间”

    14、; d) 对象终止时间:同 B.1“对象终止时间”。 B.3 湖泊名录表 B.3.1 本表存储湖泊对象名录信息。 B.3.2 表标识: OBJ_LK B.3.3 各字段定义见表B.3。 表B.3 湖泊名录表 字段名称 字段标识 类型及长度 有无 空值 计量 单位 主键 外键 索引 序号 湖泊代码 LK_CODE C(8) N Y IDX_PK_1 湖泊名称 LK_NAME VC(100) N 对象建立时间 FROM_DATE DATE N 对象终止时间 TO_DATE DATE B.3.4 各字段存储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湖泊代码:全国范围内唯一代表某个湖泊的编码, 8 位定长字符串;

    15、b) 湖泊名称:湖泊的中文名称; c) 对象建立时间:同 B.1“对象建立时间”; d) 对象终止时间:同 B.1“对象终止时间”。 B.4 水库名录表 B.4.1 本表存储水库对象名录信息。 B.4.2 表标识: OBJ_RES。 B.4.3 各字段定义见表B.4。 表B.4 水库名录表 字段名称 字段标识 类型及长度 有无 空值 计量 单位 主键 外键 索引 序号 水库代码 RES_CODE C(12) N Y IDX_PK_1 水库名称 RES_NAME VC(100) N 对象建立时间 FROM_DATE DATE N 对象终止时间 TO_DATE DATE B.4.4 各字段存储内容

    16、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水库代码:全国范围内唯一代表某座水库的编码,前 6 位为县级行政区划国标代码(主坝跨省 水库用流域片代码),后 6 位为相应区域内的水库顺序编码, 12 位定长字符串; b) 水库名称:水库的中文名称; c) 对象建立时间:同 B.1“对象建立时间”; d) 对象终止时间:同 B.1“对象终止时间”。 DB34/T 3735.1 2020 7 B.5 河段名录表 B.5.1 本表存储河段名录表信息。 B.5.2 表标识: OBJ_REA。 B.5.3 各字段定义见表B.5。 表B.5 河段名录表 字段名称 字段标识 类型及长度 有无 空值 计量 单位 主键 外键 索引

    17、序号 河段代码 REA_CODE C(12) N Y IDX_PK_1 河段名称 REA_NAME VC(100) N 对象建立时间 FROM_DATE DATE N 对象终止时间 TO_DATE DATE B.5.4 各字段存储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河段代码:全国范围内唯一代表某条河段的编码,河段所在 (省市县 )行政区 6 位编码 (乡村按县 级行政区编码 )+6 位顺序码规则, 12 位定长字符串; b) 河段名称:河段的中文名称; c) 对象建立时间:同 B.1“对象建立时间”; d) 对象终止时间:同 B.1“对象终止时间”。 B.6 湖片名录表 B.6.1 本表存储湖片对象的

    18、名录信息。 B.6.2 表标识: OBJ_LKS。 B.6.3 各字段定义见表B.6。 表B.6 湖片名录表 B.6.4 各字段存储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湖片代码: 全国范围内唯一代表某条湖片的编码 ,河段所在 (省市县 )行政区 6 位编码 (乡村按县级 行政区编码 )+6 位顺序码规则, 12 位定长字符串; b) 湖片名称:湖片的中文名称; c) 对象建立时间:同 B.1“对象建立时间”; d) 对象终止时间:同 B.1“对象终止时间”。 B.7 水库片名录表 字段名称 字段标识 类型及长度 有无 空值 计量 单位 主键 外键 索引 序号 湖片代码 LKS_CODE C(12) N

    19、 Y IDX_PK_1 湖片名称 LKS_NAME VC(100) N 对象建立时间 FROM_DATE DATE N 对象终止时间 TO_DATE DATE DB34/T 3735.1 2020 8 B.7.1 本表存储水库片对象的名录信息。 B.7.2 表标识: OBJ_RER。 B.7.3 各字段定义见表B.7。 表B.7 水库片名录表 字段名称 字段标识 类型及长度 有无 空值 计量 单位 主键 外键 索引 序号 水库片代码 RER_CODE C(12) N Y IDX_PK_1 水库片名称 RER_NAME VC(100) N 对象建立时间 FROM_DATE DATE N 对象终止

    20、时间 TO_DATE DATE B.7.4 各字段存储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水库片代码:水库片所在 (省市县 )行政区 6 位编码 (乡村按县级行政区编码 )+6 位顺序码规则, 12 位定长字符串; b) 水库片名称:水库片的中文名称; c) 对象建立时间:同 B.1“对象建立时间”; d) 对象终止时间:同 B.1“对象终止时间”。 B.8 河长名录表 B.8.1 本表存储河长名录表信息。 B.8.2 表标识: OBJ_GM。 B.8.3 各字段定义见表B.8。 表B.8 河长名录表 字段名称 字段标识 类型及长度 有无 空值 计量 单位 主键 外键 索引 序号 河长代码 GM_CO

    21、DE VC(32) N Y IDX_PK_1 河长名称 GM_NAME VC(100) N 对象建立时间 FROM_DATE DATE N 对象终止时间 TO_DATE DATE B.8.4 各字段存储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河长代码:全国范围内唯一代表某河长的编码, 编码按(省市县)行政区 6 位编码(乡村按县级 行政区编码)+6 位顺序码规则; b) 河长名称: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正式记载的中文姓氏名称; c) 对象建立时间:同 B.1“对象建立时间”; d) 对象终止时间:同 B.1“对象终止时间”。 B.9 取水口名录表 B.9.1 本表存储取水口对象名录信息

    22、。 B.9.2 表标识: OBJ_WAIN。 DB34/T 3735.1 2020 9 B.9.3 各字段定义见表B.9。 表B.9 取水口名录表 B.9.4 各字段存储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a) 取水口代码:全国范围内唯一代表某个取水口的编码,前 6 位为县级区划国标代码,后 6 位为 一个县级区划内的取水口顺序编码, 12 位定长字符串; b) 取水口名称:取水口的中文名称; c) 对象建立时间:同 B.1“对象建立时间”; d) 对象终止时间:同 B.1“对象终止时间”。 B.10 入河排污口名录表 B.10.1 本表存储排污口对象名录信息。 B.10.2 表标识: OBJ_PDO。 B

    23、.10.3 各字段定义见表B.10。 表B.10 入河排污口名录表 B.10.4 各字段存储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排污口代码:全国范围内唯一代表某个排污口的编码,前 6 位为县级区划国标代码,后 6 位为一个县级区划内的排污口顺序编码, 12 位定长字符串; b) 排污口名称:排污口的中文名称; c) 对象建立时间:同 B.1“对象建立时间”; d) 对象终止时间:同 B.1“对象终止时间”。 字段名称 字段标识 类型及长度 有无 空值 计量 单位 主 键 外 键 索引序号 取水口代码 WAIN_CODE C(12) N Y IDX_PK_1 取水口名称 WAIN_NAME VC(100

    24、) N 对象建立时间 FROM_DATE DATE N 对象终止时间 TO_DATE DATE 字段名称 字段标识 类型及长度 有无 空值 计量 单位 主键 外键 索引序号 排污口代码 PDO_CODE C(12) N Y IDX_PK_1 排污口名称 PDO_NAME VC(100) N 对象建立时间 FROM_DATE DATE N 对象终止时间 TO_DATE DATE DB34/T 3735.1 2020 10 附录C (资料性) 对象信息表 C.1 行政区划信息表 C.1.1 本表存储行政区划信息。 C.1.2 表标识: ATT_AD_BASE。 C.1.3 各字段定义见表C.1。

    25、表C.1 行政区划信息表 属性 类别 字段名称 字段标识 类型及长度 有无 空值 计量 单位 主键 外键 对象 标识 信息 行政区划代码 AD_CODE C(12) N Y Y 行政驻地经度 AD_STAT_LONG N(11,8) 行政驻地纬度 AD_STAT_LAT N(10,8) 左下角经度 LOW_LEFT_LONG N(11,8) N 左下角纬度 LOW_LEFT_LAT N(10,8) N 右上角经度 UP_RIGHT_LONG N(11,8) N 右上角纬度 UP_RIGHT_LAT N(10,8) N 上级行政区划名称 UP_AD_NAME VC(100) N 主要 特征 信息

    26、 行政区划级别 AD_GRAD C(1) 行政区划全称 AD_FULL_NAME VC(200) 行政区划简称 AD_ABBR_NAME VC(20) 行政驻地 AD_STAT VC(40) 面积 AD_AREA N(9,2) 备注 NOTE VC(256) 时间戳 记录生效时间 EFF_DATE DATE N 记录失效时间 EXPR_DATE DATE C.1.4 各字段存储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a) 行政区划代码:同 B.1“ 行政区划代码”; b) 行政驻地经度:行政区划的政府驻地东经度数; c) 行政驻地纬度:行政区划的政府驻地北纬度数; d) 左下角经度:流域分区最小外接矩形左下角东

    27、经度数,采用十进制度数表示,记至 8 位小数, 如: 123.87654321, 不能填写度分秒, 全国区域数据范围东经 73.6666666 135.08333333; e) 左下角纬度:流域分区最小外接矩形左下角北纬度数,采用十进制度数表示,记至 8 位小数, 如: 34.12345678,不能填写度分秒,全国区域数据范围北纬 4.00000000 53.51666667; f) 右上角经度:流域分区最小外接矩形右上角东经度数,其他规定同“左下角经度”; g) 右上角纬度:流域分区最小外接矩形右上角北纬度数,其他规定同“左下角纬度”; h) 上级行政区划名称:填写该行政区划的上级行政区划名

    28、称; i) 行政区划级别:填写行政区划级别,按表 C.2 规定取值; DB34/T 3735.1 2020 11 表C.2 行政区划级别 行政区划级别 代码 国家级 0 省级 1 地市级 2 县级 3 乡级 4 村 5 村组 6 j) 行政区划全称:行政区划的全称文本描述,如:蜀山区的全称为: ”安徽 省 -合肥市 -蜀山区 ”。 k) 行政区划简称:行政区划名称的简称,如:蜀山区的简称为“蜀山”; l) 行政驻地:省、地县及乡级区划的政府驻地,文本描述; m) 面积:行政区划的 国土面积。计量单位为 km,记至 2 位小数; n) 备注:简述其他需要描述的文字内容; o) 记录生效时间:对象

    29、属性建立的时间; p) 记录失效时间:对象属性终止的时间。 C.2 河流信息表 C.2.1 本表存储河流信息。 C.2.2 表标识: AT T _ RV _ B A S E 。 C.2.3 各字段定义见表C.3。 表C.3 河流信息表 属性 类别 字段名称 字段标识 类型及长度 有无 空值 计量 单位 主键 外键 对象 标识 信息 河流代码 RV_CODE C(12) N Y Y 河源经度 RV_SOUR_LONG N(11,8) N 河源纬度 RV_SOUR_LAT N(10,8) N 河口经度 RV_MOU_LONG N(11,8) N 河口纬度 RV_MOU_LAT N(10,8) N

    30、河源所在位置 RV_SOUR_LOC VC(256) 河口所在位置 RV_MOU_LOC VC(256) 跨界类型 CR_OVER_TYPE C(1) 流经地区 FLOW_AREA VC(2048) 主要 特征 信息 河流类型 RV_TYPE C(1) 河流级别 RV_GRAD VC(2) 岸别 BANK C(1) 河流长度 RV_LEN N(9,3) 河流流域面积 RV_BAS_AREA N(10,2) 多年平均流量 LON_AVER_ANN_FLOW N(8,2) M/S DB34/T 3735.1 2020 12 表 C.3 (续) 属性 类别 字段名称 字段标识 类型及长度 有无 空值

    31、 计量 单位 主键 外键 主要 特征 信息 平均比降 AVER_SLOP N(6,3) 备注 NOTE VC(256) 时间戳 记录生效时间 EFF_DATE DATE N Y 记录失效时间 EXPR_DATE DATE C.2.4 各字段存储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河流代码:同 B.2“河流代码”。 b) 河源经度:河流的源头所在东经度数,格式要求同 C.1“左下角经度”; c) 河源纬度:河流的源头所在北纬度数,格式要求同 C.1“左下角纬度”; d) 河口经度:河流的河口所在东经度数,格式要求同 C.1“左下角经度”; e) 河口纬度:河流的河口所在北纬度数,格式要求同 C.1“左下

    32、角纬度”; f) 河源所在位置:河源所在位置的地名文本描述,用省、地、县、乡、村及具体位置描述,如 长江的河源所在位置为: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枞阳镇; g) 河口所在位置:河口所在位置的地名文本描述,用省、地、县、乡、村及具体位置描述,如 长江的河口所在位置为: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枞阳镇; h) 跨界类型:填写跨界类型代码,按表 C.4 规定取值; 表C.4 跨界类型代码 跨界类型 代码 未知 0 跨国并跨省 1 跨国 2 跨省 3 跨县 4 县界内 5 i) 流经地区:填写河流流经地区,跨国并跨省和跨国河流填外国国名、我国省名和县名; j) 河流类型:填写河流类型代码,按表 C.5 规定取值;

    33、表C.5 河流类型代码 河流类型 代码 自然流域 1 区间流域 2 平原水网区 3 DB34/T 3735.1 2020 13 k) 河流级别:填写河流级别代码,按表 C.6 规定取值; 表C.6 河流级别代码 河流级别 代码 干流河 0 一级河流 1 二级河流 2 三级河流 3 四级河流 4 五级河流 5 六级河流 6 七级河流 7 八级河流 8 未定级别 99 l) 岸别:填写岸别代码,按表 C.7 规定取值; 表C.7 岸别代码 岸别 代码 不分 0 左 1 右 2 m) 河流长度:河流由河源至河口的深泓线长度,深泓线未知时可以用河流轴线长度代替。计量单 位为 km, 记至 3 位小数。

    34、 如长江河流长度为: 416.000 km。 数值区间为 0.500 km 6400.000 km; n) 河流流域面积:河流地表水集水区域的面积。计量单位为 km 2 ,记至 2 位小数。如长江流域 面积为 66700.00 km 2 ; o) 多年平均流量:河流河口处流量的多年平均值。计量单位为 m 3 /s,记至 2 位小数; p) 平均比降:河流的总落差(从源头到入海口的高度差)与河流长度的比值 ,即单位河长内的 落差。计量单位为 ,记至 3 位小数。长江的平均比降为 0.310; q) 备注:同 C.1“备注”; r) 记录生效时间:同 C.1“记录生效时间”; s) 记录失效时间:

    35、同 C.1“记录失效时间”。 C.3 湖泊信息表 C.3.1 本表存储湖泊信息。 C.3.2 表标识: ATT_LK_BASE。 C.3.3 各字段定义见表C.8。 DB34/T 3735.1 2020 14 表C.8 湖泊信息表 属性 类别 字段名称 字段标识 类型及长度 有无 空值 计量 单位 主键 外键 对象 标识 信息 湖泊代码 LK_CODE C(8) N Y Y 左下角经度 LOW_LEFT_LONG N(11,8) N 左下角纬度 LOW_LEFT_LAT N(10,8) N 右上角经度 UP_RIGHT_LONG N(11,8) N 右上角纬度 UP_RIGHT_LAT N(1

    36、0,8) N 跨界类型 CR_OVER_TYPE C(1) 湖泊所在位置 LK_LOC VC(256) 主要 特征 信息 水面面积 MEA_ANN_WAT_AREA N(6,2) 湖泊容积 MEA_ANN_LK_VOL N(10,2) 10 4 m 咸淡水属性 SAL_FRE_WAT C(1) 平均水深 MEA_ANN_WAT_DEPT N(6,2) m 最大水深 MAX_DEPT N(6,2) m 备注 NOTE VC(256) 时间戳 记录生效时间 EFF_DATE TIME N 记录失效时间 EXPR_DATE TIME C.3.4 各字段存储内容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湖泊代码:同 B

    37、.3“湖泊代码”; b) 左下角经度:湖泊最小外接矩形左下角东经度数,格式要求同 C.1“左下角经度”; c) 左下角纬度:湖泊最小外接矩形左下角北纬度数,格式要求同 C.1“左下角纬度”; d) 右上角经度:湖泊最小外接矩形右上角东经度数,格式要求同 C.1“右上角经度”; e) 右上角纬度:湖泊最小外接矩形右上角北纬度数,格式要求同 C.1“右上角纬度”; f) 湖泊所在位置:填写湖泊所在位置,跨国并跨省和跨国湖泊填外国国名、我国省名和县名, 如“国,省县、”;跨省湖泊填省名和县名,如“省县、县、 (设区市简称)区,省县、”;跨县湖泊填县名,如“省县、 县、”;县界内湖泊填县名,如“省县”

    38、。如巢湖所在位置为:安徽省合肥市 肥西县,肥西县巢湖湖片; g) 跨界类型:同 C.2“跨界类型”; h) 水面面积:湖泊常水位对应的水面面积。计量单位为 km 2 ,记至 2 位小数; i) 湖泊容积:湖泊常水位对应的湖泊容积。计量单位为 10 4 m 3 ,记至 2 位小数; j) 咸淡水属性:表示湖泊的矿化度,按表 C.9 规定取值。 表C.9 湖泊矿化度代码 咸淡水属性 代码 未知 0 淡水湖 1 微(半)咸水湖 2 咸水湖 3 DB34/T 3735.1 2020 15 表 C.9(续) 咸淡水属性 代码 盐湖 4 干盐湖 5 砂下湖 6 k) 平均水深:多年来湖泊的水深平均值,计量

    39、单位为 m,记至 2 位小数; l) 最大水深:湖泊的最大水深数值,计量单位为 m,记至 2 位小数; m) 备注:同 C.1“备注”; n) 记录生效时间:同 C.1“记录生效时间”; o) 记录失效时间:同 C.1“记录失效时间”。 C.4 水库信息表 C.4.1 本表存储水库信息。 C.4.2 表标识: ATT_RES_BASE。 C.4.3 各字段定义见表C.10。 表C.10 水库信息表 属性 类别 字段名称 字段标识 类型及长度 有无 空值 计量 单位 主键 外键 对象 标识 信息 水库代码 RES_CODE C(12) N Y Y 左下角经度 LOW_LEFT_LONG N(11

    40、,8) N 左下角纬度 LOW_LEFT_LAT N(10,8) N 右上角经度 UP_RIGHT_LONG N(11,8) N 右上角纬度 UP_RIGHT_LAT N(10,8) N 水库所在位置 RES_LOC VC(256) 主要 特征 信息 水库类型 RES_TYPE C(1) 工程等别 ENG_GRAD C(1) 工程规模 ENG_SCAL C(1) 坝址控制流域面积 WAT_SHED_AREA N(9,2) km 2 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 DAAD_MUL_AVER_RUOF N(21,4) 10 4 m 3 防洪高水位 UPP_LEV_FLCO N(8,3) m 正常蓄水位 NO

    41、RM_WAT_LEV N(8,3) m 正常蓄水位相应水面面积 NORM_POOL_STAG_AREA N(6,2) km 2 正常蓄水位相应库容 NORM_POOL_STAG_CAP N(9,2) 10 4 m 3 主汛期防洪限制水位 FL_LOW_LIM_LEV N(8,3) m 防洪限制水位库容 FL_LOW_LIM_LEV_CAP N(9,2) 10 4 m 3 死水位 DEAD_LEV N(8,3) m 总库容 TOT_CAP N(9,2) 10 4 m 3 调洪库容 STOR_FL_CAP N(9,2) 10 4 m 3 防洪库容 FLCO_CAP N(9,2) 10 4 m 3

    42、DB34/T 3735.1 2020 16 表 C.10(续) 属性 类别 字段名称 字段标识 类型及长度 有无 空值 计量 单位 主键 外键 兴利库容 BEN_RES_CAP N(9,2) 10 4 m 3 死库容 DEAD_CAP N(9,2) 10 4 m 3 工程建设情况 ENG_STAT C(1) 开工时间 START_DATE DATE 建成时间 COMP_DATE DATE 归口管理部门 ADM_DEP C(1) 备注 NOTE VC(256) 时间戳 记录生效时间 EFF_DATE TIME N 记录失效时间 EXPR_DATE TIME C.4.4 各字段存储内容应符合下列规

    43、定: a) 水库代码:同 B.4“水库代码”; b) 左下角经度:同 C.1“左下角经度”; c) 左下角纬度:同 C.1“左下角纬度”; d) 右上角经度:同 C.1“右上角经度”; e) 右上角纬度:同 C.1“右上角纬度”; f) 水库所在位置:水库主坝详细位置的描述,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地(区、市、州、 盟)、县(区、市、旗)、乡(镇)以及具体街(村)的名称; g) 水库类型:根据水库所处的地形条件不同,其类型一般可分为山丘水库、平原水库及地下水 库,具体如下。依据水库类型,填写水库类型代码,按表 C.11 规定取值。 表C.11 水库类型代码 水库类型 代码 山丘水库 1

    44、平原水库 2 地下水库 3 山丘水库指用拦河坝横断河谷,拦截河川径流,抬高水位形成的水库。包括山谷水库和 丘陵区水库; 平原水库指在平原地区,利用天然湖泊、洼淀、河道,通过修建围堤和控制闸等建筑物 形成的蓄水库。包含滨海区水库; 注: 当山区、丘陵区的水利水电工程永久性建筑物的挡水高度低于 15 m,且上下游最大水头差小于 10 m 时,形 成的水库按平原水库填写;当平原区、滨海区的水利水电工程永久性建筑物的挡水高度高于 15 m,且上下游 最大水头差大于 10 m 时,形成的水库按山丘水库填写。 地下水库指贮存在某一地域地下含水层内的水体,可供开发利用的地下贮水场所。 h) 工程等别:工程设

    45、计文件中规定的等别按表 C.12 进行填写。 DB34/T 3735.1 2020 17 表C.12 工程等别代码 工程等别 代码 1 2 3 4 5 无法查阅工程设计文件的,参照 SL 252-2017 中的水利水电工程分等指标表(见表C.13)进行填 写。 表C.13 水利水电工程分等指标表 工 程 等 别 工程规模 水库总库容 (10 8 m 3 ) 防洪 治涝 灌溉 供水 发电 保护城镇及 工矿企业的 重要性 保护农田 (10 4 亩) 治涝面积 (10 4 亩) 灌溉面积 (10 4 亩) 供水对象 重要性 装机容量 (10 4 kW) 大(1)型 10 特别重要 500 200 1

    46、50 特别重要 120 大(2)型 101.0 重要 500100 20060 15050 重要 12030 中型 1.00.10 中等 10030 6015 505 中等 305 小(1)型 0.100.01 一般 305 153 50.5 一般 51 小(2)型 0.010.001 5 3 0.5 1 i) 工程规模:填写工程规模代码,按表 C.14 规定取值; 表C.14 工程规模代码 工程规模 代码 大(1)型 1 大(2)型 2 中型 3 小(1)型 4 小(2)型 5 其他 9 j) 坝址控制流域面积:水库坝址以上控制的流域面积,通常又称集水面积。计量单位为 km 2 ,记 至 2

    47、 位小数; k) 坝址多年平均径流量:水库主坝坝址断面多年径流量的算术平均值。计量单位为 10 4 m 3 ,记至 2 位小数; l) 防洪高水位:水库遇下游防护对象的设计洪水标准时在坝前达到的最高水位。计量单位为 m, 记至 3 位小数; m) 正常蓄水位:水库在正常运用的情况下,为满足设计的兴利要求在供水期开始时应蓄到的最 高水位。计量单位为 m,记至 3 位小数; n) 正常蓄水位相应水面面积: 正常蓄水位相应的水库水面面积。 计量单位为 km 2 , 记至 2 位小数; DB34/T 373 18 o) 正 p) 防 q) 防 r) 死 s) 总 t) 调 u) 防 v) 兴 w) 死

    48、 水库 的 x) 工 工 y) 开 z) 建 aa) 归 5.1 2020 正 常蓄水位 相 防 洪限制水 位 防 洪限制水 位 死 水位:水 库 总 库容:校 核 调 洪库容: 校 防 洪库容: 防 兴 利库容: 正 死 库容:指 死 的 特征水位与 工 程建设情 况 工 程建设情况 在建 已建 开 工时间: 针 建 成时间: 针 归 口管理部门 归口 水 电 农 林 城 相 应库容:正 位 :水库在汛 位 库容:汛期 库 在正常运用 核 洪水位以下 校 核洪水位至 防 洪高水位至 正 常蓄水位至 死 水位以下的 特征库容见 况 :填写工程 针 对在建工程 针 对已建工程 :填写水闸 表 管理部门 水 利部门 电 力部门 农 业部门 林 业部门 城 建部门 常蓄水位以 下 期允许兴利 蓄 限制水位对 应 情 况下,允 许 的水库容积 。 防洪限制水 位 防洪限制水 位 死 水位之间 的 水库容积。 计 图C.1: 图C.1 特 建设情况代 码 表C.15 工 代码 0 1 填写主体工 程 填写主体工 程 工程归口管 理 表 C.16 水闸 工 下 的水库容 积 蓄 水的上限 水 应 的水库容 积


    注意事项

    本文(DB34 T 3735.1-2020 河长制决策支持系统 第1部分:数据库设计规范.pdf)为本站会员(terrorscript15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