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4 T 336-2020 池塘蟹鳜混养技术操作规程.pdf

    • 资源ID:1504246       资源大小:374.06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4 T 336-2020 池塘蟹鳜混养技术操作规程.pdf

    1、ICS 65.150 B 52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3362020 代替 DB34/T 336-2003 池塘蟹鳜混养技术操作规程 Polyculture technical operating specification of Chinese mitten-handed crab and mandarin fish in pond 文稿版次选择 2020 - 06 - 22 发布 2020 - 07 - 22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336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34/T 33

    2、62003池塘蟹鳜混养技术操作规程。与 DB34/T 336-2003 相比,除编 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删除了生物饵料培养,(见上一版 3.3); 删除了“施追肥”,(见上一版 7.2); 增加了鳜鱼种质量要求, “来自有资质的水产良种场培育,体质健壮、无病无伤” (见 6.1); 增加了“微孔增氧设备”和“增氧”方法,(见 3.4 及 7.5); 增加了“养殖日志”,(见 7.8); 增加了病害防治,(见第 8 章); 修改了“池塘准备”为“环境条件”,(见第 3 章); 修改了鳜“放养密度为 1015 尾”,(见 6.3); 修改了水草培植,“以伊乐藻为主,环沟内 1 月底到

    3、2 月中旬前移植,株距 1 m1.5 m,4 月初在环沟以外区域种植,每间隔 4 m5 m,栽 23 行,株距 11.5 m。环沟以外区域的 60面积,用围网拦好后同时种植轮叶黑藻。”(见 4.4); 修改了蟹种来源 “选择具有资质的河蟹良种场培育的长江水系良种”,(见 5.1); 修改了河蟹种放养密度为“每 667m 2 放养 800 只1200 只”,(见 5.4); 修改了饵料投喂,(见 7.1.2); 修改了“捕捞方法”,(见 9.2)。 本标准由滁州市农业农村技术推广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滁州市农业农村技术推广中心、安徽海宝科技养殖有限

    4、公司、全椒县花溪湖特种 水产专业合作社、利辛县水产站、合肥金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滁州市南谯区长江水产良种繁育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凌武海、任信林、余红喜、杨中喜、周军、奚业文、范文鲁、卢守章、庄传宝、 郭成立、纪翠萍、秦道仓、钱克林。 DB34/T 3362020 1 池塘蟹鳜混养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池塘蟹( 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和鳜( Siniperca chuatsi)混养 的环境条件、放养前准备、蟹种投放、鳜苗种投放、饲养管理、病害防治和捕捞销售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池塘蟹和鳜同池混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5、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9783 中华绒螯蟹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DB34/T 331 中华绒螯蟹病害防治技术规范 DB34/T 2105 虾蟹养殖池塘微孔增氧技术操作规程 3 环境条件 3.1 环境 周围无污染源,电

    6、力有保障,交通方便;其它条件应该符合 NY/T 5361 的规定。 3.2 水源 水量丰富,水质符合 GB 11607、NY 5051 的规定。 3.3 池塘 3.3.1 面积与水深 面积 6670 m 2 20000 m 2 ,池深 1.5 m2.0 m,水深 0.8 m1.5 m。 3.3.2 池型与埂坡 池塘为东西向长、南北向窄的呈长条形状。坡度比为 1:23。 3.3.3 底质与环沟 DB34/T 3362020 2 底质平坦,淤泥厚度不超过 0.1 m。池内四周开有环沟,沟宽 5 m6 m,开挖沟深 0.5 m0.7 m。 3.4 微孔增氧设备 设备选型和安装按 DB34/T 210

    7、5 的规定执行。 4 放养前准备 4.1 清塘消毒 清淤后,每 667m 2 用生石灰 75 kg100 kg 化浆全池泼洒。 4.2 防逃设施 4.2.1 材料 沿聚乙烯平织网上纲,内侧缝塑料薄膜,薄膜厚 0.2 mm。 4.2.2 规格 高度 0.6 m0.7 m,塑料薄膜宽度 0.3 m0.4 m。 4.2.3 安装 沿池塘四周将防逃网下缘埋入池埂土中 0.2 m0.3 m,每隔 2 m 用木、竹桩支撑。 4.3 施肥 消毒后 7天10 天,每 667m 2 施生物肥 100 kg300 kg,或钙镁磷肥加复合肥(1:1)15 kg20 kg。 4.4 植草 4.4.1 以伊乐藻为主,环

    8、沟内 1 月底到 2 月中旬前移植,株距 1 m1.5 m,4 月初在环沟以外区域 种植,每间隔 4 m5 m,栽 23 行,株距 1 m1.5 m。 4.4.2 环沟以外区域的 60面积,用围网拦好后同时种植轮叶黑藻。 4.5 投放螺蛳 4 月初,每 667m 2 投放鲜活螺蛳 100 kg200 kg。 5 蟹种放养 5.1 蟹种来源 选择具有资质的河蟹良种场培育的长江水系良种。 5.2 蟹种质量 规格整齐、 体质健壮、 无病无伤、 经检疫合格的, 规格为 120 只/kg160 只/kg。 质量应符合 GB/T 19783 的规定。 5.3 放养时间 DB34/T 3362020 3 蟹

    9、种放养宜在 3 月中旬之前完成。 5.4 放养密度 每 667m 2 放养 800 只1200 只。 5.5 放养方法 5.5.1 消毒 放养前用 10 g/m 3 (mg/L)高锰酸钾溶液浸泡蟹种 10 min20 min。 5.5.2 放养 蟹种应在水中浸 2 min3 min 取出,放置 5 min 左右,再入水浸泡 2 min3 min 取出,反复 2 3 次后,均匀投放到环沟中。 6 鳜鱼种投放 6.1 质量与规格 来自有资质的水产良种场培育,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长应5 cm。 6.2 投放时间 宜在 6 月中旬。 6.3 放养密度 每 667m 2 放养 10 尾15 尾。 7

    10、饲养管理 7.1 饲料投喂 7.1.1 饲料质量 选择粗蛋白含量不低于 30的河蟹专用饲料,卫生指标符合 GB 13078 的规定,安全限量符合 NY 5072 的规定。 7.1.2 投喂 7.1.2.1 前期宜投喂粗蛋白含量 40左右河蟹饲料,投喂量占河蟹体重的 25;中后期投喂河 蟹专用饲料,投喂量占河蟹体重的 58。 7.1.2.2 鳜鱼主要以池塘中自然生长的鲫、鳑鮍、麦穗鱼等野杂鱼为食。 7.2 水位调节 4 月以前,控制水深40 cm。56 月份滩涂水深逐渐加深到 50 cm60 cm,78 月份加深至 70 cm80 cm。 7.3 水质调节 DB34/T 3362020 4 每

    11、10 天(高温季节每 6 天7 天)使用 1 次光合细菌等有益微生物制剂,用法及用量参照产品 使用说明。 7.4 定期注水 35 天加水 1 次,每次注水量为不超过 5 cm。 7.5 增氧 7.5.1 晴天凌晨开启微孔增氧机至翌日上午 8 时,中午 12:0014:00 开机。 7.5.2 闷热天气从傍晚开机至翌日上午 8 时。 7.5.3 连续阴、雨天 24 小时开机。 7.6 水草管理 7.6.1 养殖期间水草总量应控制在池塘总面积的 5070。 7.6.2 过多应予以人工或机械清除。 7.6.3 伊乐藻,宜在 5 月中旬刈割一次。 7.7 巡塘 检查防逃设施有无破损和漏洞,观察河蟹活动

    12、与摄食情况,水质变化,检查增氧设施。 7.8 养殖日志 做好生产记录,记录生产日期、天气、水温、投放的苗种、吃食生长、饲料、水质变化、疾病防治、 用药等情况。 8 病害防治 8.1 预防 8.1.1 定期使用 EM、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 8.1.2 保持饲料新鲜、足量。 8.2 治疗 常见蟹病治疗按 DB34/T 331 的规定 执行,药物使用符合 NY 5071 的规定。 9 捕捞销售 9.1 捕捞时间 宜在 9 月份以后捕捞。 9.2 捕捞方法 9.2.1 用地笼等渔具先将河蟹捕捞上市。晚上捡拾上岸活动的河蟹。 9.2.2 11 月中下旬后,可干塘将剩余的河蟹一次性捕捞上市,鳜鱼需干塘捕捉,上市销售或转塘。 _


    注意事项

    本文(DB34 T 336-2020 池塘蟹鳜混养技术操作规程.pdf)为本站会员(diecharacter3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