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150 B 52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36412020 池塘槽式循环流水养殖翘嘴鳜操作规程 Operating rules of conservation of water nutrients and energy in intensive Pond Aquaculture for Spicy fish 文稿版次选择 2020 - 06 - 22 发布 2020 - 07 - 22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4/T 3641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合肥金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安徽省水
2、产技术推广总站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合肥金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合肥桃林水乡黑鱼生态养殖开发有限公司、亳州市 谯城区龙祥水产研究所、滁州市长江水产良种繁育场、宁国市金东坊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 学院水产研究所、安徽科技学院、合肥万康渔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泽能、钱克林、蔡修兵、陈荣坤、刘家丰、肖明松、杨中喜、赵祖芳、许洪 才、林衍峰、程诚、侯冠军、凌武海、马子祥、王家沛、王先锋、刘冕、徐勇、何超、王振、叶晓明、 秦道仓。 DB34/T 36412020 1 池塘槽式循环流水养殖翘嘴鳜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
3、标准规定了池塘槽式循环流水养殖翘嘴鳜( Siniperca chuatsi)的环境条件、养殖前期准备、 饵料鱼生产、鳜鱼种放养、养殖管理、鱼病防治、捕捞销售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池塘槽式循环流水养殖翘嘴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1008 淡水鱼苗
4、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 DB34/T 3159 池塘槽式循环水养殖系统设施设备选型及安装规范 3 环境条件 3.1 环境 养殖场环境应符合 NY/T 5361 的规定。 3.2 水源 水量丰富,水质应符合 GB 11607 的规定。 3.3 池塘 面积30667 m 2 ,池底平坦,淤泥20 cm,池深 1.8 m3.0 m、水深 1.5 m2.5 m。水质应符 合 NY 5051 的规定。 3.4 养殖设施、设备 应符合 DB34/T 3159 的规定。 4 放养前准备 4.1 养殖槽脱碱与消毒 4.1.1 脱碱 DB34/T 36412020 2 新建砖混或混凝土结构的养殖槽,需用 0.1
5、浓度的高锰酸钾进行表面泼洒脱碱。 4.1.2 消毒 脱碱 7 d 后,用浓度 0.30 .5 mg/L 聚维酮碘溶液进行表面泼洒消毒。 4.1.3 净化区池塘消毒 排干池水,每 667 m 2 用 100 kg150 kg 生石灰或 5.0 kg 漂泊粉干法清塘消毒。 4.2 注水 消毒 7 d 后,向净化区池塘注水 1.8 m2.0 m。 4.3 水生物组配 4.3.1 植草 4.3.1.1 池底栽植 在净化区池塘的岸边栽植挺水植物,浅水区种植沉水植物,面积占净化区池塘面积 2030。 4.3.1.2 浮床栽植 也可以在水面上设置生态浮床,种植雍菜、水芹等根系发达的植物,面积占净化区池塘面积
6、的 2030。 4.3.2 移殖螺蚌 向净化区池塘内移殖螺蚌,每 667 m 2 移殖 5.0 kg10.0 kg。 4.3.3 放养滤食性鱼类 在净化区池塘内每 667 m 2 放养规格 100 g/尾300 g/尾的白鲢 100 尾150 尾,规格 500 g/ 尾750 g/尾的鳙鱼 20 尾30 尾。 4.4 搭养其它品种 每 667 m 2 搭配放养规格 250 g/只以上的中华鳖 5 只, 6 月中下旬投放规格 1000 尾1500 尾/kg 的青虾 10 kg。 4.5 设备调试 检查气提式增氧推水设备、拦鱼格栅、废弃物收集装置、发电机、报警装置、人行跳板等设施、设 备是否安装到
7、位、性能完好,确保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5 饵料鱼生产 5.1 饵料鱼要求 5.1.1 品种 饵料鱼品种以草鱼、鲢鱼、鲮鱼为主,鲤鱼、鲫鱼为辅。 DB34/T 36412020 3 5.1.2 数量 按饲料系数 45 制定养殖生产或外购计划,即每养殖 1 kg 的鳜鱼,需要投喂 4 kg5 kg 的饵 料鱼。 5.1.3 质量 无疾病,不携带病原,无药残,适口、无硬棘。 5.1.4 规格 体长不大于鳜鱼口裂长度 2/3。 5.2 饵料鱼生产 5.2.1 生产计划 按每生产 1.0万 kg 的商品鳜鱼, 需要投喂 4.0万 kg5.0万 kg 的饵料鱼的数量安排饵料鱼生产 计划。 5.2.2 养殖
8、时间 自 5 月中旬以后开始养殖生产饵料鱼,直至鳜鱼商品鱼养成出售,时间约 120 d180 d。 5.2.3 鱼苗来源 自行繁育或从具有苗种生产许可证繁殖场购买。 5.2.4 养殖方法 按照 SC/T 1008 规定的方法进行养殖。 5.2.5 调控密度 饵料鱼鱼苗每 667 可放至 20 0 万尾以上。以采捕强度控制池塘内 鱼苗密度,进而调控鱼苗生 长速度和体长。 5.3 饵料鱼采捕 安置潜水泵,泵口与塘埂成 45夹角,捕捞时 开机冲水,利用鱼类密集顶水的习性,前期用大抄 网抄捕,中后期用拉网围捕。 6 鳜鱼种放养 6.1 鱼种来源 自行繁育或从具有苗种生产许可证水产良种场购买。 6.2
9、放养时间 6 月中旬左右,水温22开始放养。 6.3 质量与规格 DB34/T 36412020 4 经过流水养殖训化,规格整齐,活泼健壮,无伤无病,检疫合格,规格5 cm。 6.4 鱼种消毒 将盛装 3食盐水的容器放入养殖槽中,鱼种放入容器中浸泡消毒 5 min10 min,然后轻轻倾出。 6.5 放养密度 每 m 3 水体放养鱼种 90 尾110 尾。 7 养殖管理 7.1 投喂 7.1.1 投喂量 初期每次投喂饵料鱼 50 kg100 kg,10 d 后每次投喂饵料鱼 150 kg200 kg,30 d 后每次投 喂饵料鱼种 250 kg500 kg,6 0 d 以后每次投喂饵料鱼500
10、 kg。 7.1.2 投喂频次 放养初期每 3 d 投喂 1 次,1 个月后每 5 d 投喂 1 次,2 个月后每 7 d 投喂一次,随鱼体增 长,应适度增大饵料鱼规格。 7.2 水质调节 7.2.1 监测 实时监测水温、pH 值、溶氧、氨氮、亚硝态氮的含量。 7.2.2 调控 使用 EM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增加净化区池塘增氧机开机时间,保持水体透明 度 35 cm50 cm,溶解氧 4.0 mg/L 以上。 7.3 流速控制 通过开启气提式增氧推水设备数量,控制和调节养殖槽内水体流速于 0.2 m/s0.5 m/s。 7.4 废弃物收集 每天开启粪便收集装置 23 次,每次持
11、续 40 min,吸除养殖槽中粪便等污物。 7.5 巡塘 每天坚持巡塘 2 次,观察鳜鱼活动、摄食、生长等情况,及时捞除残饵和其他杂物。 7.6 控制水草生长 水草生长面积控制在净化区池塘总水面的 30左右。 7.7 设备维护 DB34/T 36412020 5 定期清理螺旋风机滤清器,检查导气管、拦鱼格栅;废弃物收集装置。经常性维护电源控制开关、 发电机、报警装置。 7.8 养殖记录 做好养殖日志,记录生产日期、天气、水温、投放的苗种、吃食生长、饲料鱼种类及数量、水质变 化、疾病防治、用药等情况。 8 鱼病防治 8.1 寄生虫病 使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52)合剂挂袋。严重时关闭增氧推水设备,使用底部微孔增氧,全槽泼 洒使水体浓度达到 0.7 mg/L。 8.2 细菌性疾病 关闭增氧推水设备,使用底部辅助增氧设施增氧。全槽泼洒聚维酮碘,使水体药液浓度 0.3 mg/L 0.5 mg/L;其它药物使用应符合 NY 5071 的规定。 9 捕捞销售 经过 4 个月5 个月的饲养,至 10 月中旬以后,可达到 0.5 kg/尾0.7 kg/尾的商品规格,即 可捕捞销售。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