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31 DB32 江苏省 地 方 标 准 DB32/T 3909 2020 病媒生物防制技术规范 居民区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vector control -residential areas 2020 - 11 - 06 发布 2020 - 12 - 06 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T 3909-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 卫生健康 委员会 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卫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有害
2、生物防制协会、江苏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 会办公室、南京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扬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褚宏亮、张育富、 周明浩、 单玲英、储剑伟、徐立明、 罗直智、 徐晓光。 DB32/T 3909-2020 1 病媒生物防制技术规范 居民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居民区中病媒生物防制的原则、程序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 居民区 中蚊虫、蝇类、 鼠类、 蜚蠊、蚤类 的防制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T
3、 23795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蜚蠊 GB/T 23796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蝇类 GB/T 23797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蚊 虫 GB/T 23798 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 鼠类 GB/T 27770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鼠类 GB/T 27771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蚊 虫 GB/T 27772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蝇类 GB/T 27773 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 蜚蠊 GB/T 27777 杀鼠剂安全使用准则 抗凝血类 GB/T 31712 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 环境治 理 鼠类 GB/T 31714 病媒生物化学防治技术指南 空间喷雾 GB/T 31715 病媒生
4、物化学防治技术指南 滞留喷洒 GB/T 31718 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 化学防治 蝇类 GB/T 31719 病媒生物综合管理技术规范 化学防治 蜚蠊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居民区 residential areas 一般指被城镇道路或自然分界线 或 人为分界线 所围合 并 有一定人口规模的 居民 生活聚居地。 3.2 孳生地 breeding ground 适宜于 病媒生物世代 繁衍 生活的物质或场所。 4 防制原则 DB32/T 3909-2020 2 以 环境整治为主, 有效清理孳生地 , 加强 防制 设施建设 与 维护, 优先 采用物理和生物防制措
5、施 ,必 要采 取 化学防制时,选用低毒、高效、低残留的药物, 避免 或 减少 对居民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确保人和宠物的安全。 5 防制程序 5.1 调查 侵害情况 5.1.1 蚊虫 5.1.1.1 蚊虫 幼虫 (蛹) 密度调查 依据 GB/T 23797中的幼虫吸管法、路径法进行 , 主要 调查 景观池 / 缸、 地面 坑洼、单元门雨棚顶 、 下水道沉水井、集水井 、 排水沟、各类小型容器和大叶植物腋部等 蚊幼 孳生地 , 记录 幼虫 和蛹 孳生 情况 。 5.1.1.2 成蚊密度调查依据 GB/T 23797中的 诱蚊灯法、 人诱停落法 进行 ,主要调查 蚊虫活动 场所 如广 场
6、、绿化带 、地下室 等遮阴处,记录成蚊活动情况。 5.1.2 蝇类 5.1.2.1 蝇类 幼虫 密度 调查依据 GB/T 23796中的目测法进行, 主要调查外环境垃圾桶及周边、垃圾中 转点等, 记录 蝇 类活幼虫和蛹 孳生情况 。 5.1.2.2 成蝇 密度调查采用 GB/T 23796中的 笼诱法 、 目测法进行 。 主要调查 外环境垃圾桶及周边、绿 化带等,记录成蝇活动情况。 5.1.2.3 防蝇设施调查依据 GB/T 27772进行。 5.1.3 蜚蠊 5.1.3.1 蜚蠊密度调查依据 GB/T 23795中的目测法、粘捕法进行 。 主要调查室内蜚蠊栖息活动的场所 如厨房、餐厅等,记录
7、成(若)虫 活动情况 。 5.1.3.2 卵鞘 密度和蟑迹密度调查依据 GB/T 23795中的目测法进行 。 主要调查室内厨房、卫生间、 储 物间或储藏室 、孔洞缝隙 等处, 记录 蜚蠊 活 卵鞘 、蟑迹(蜚蠊的尸体、残尸、空卵鞘壳、粪便等) 数量 等 。 5.1.4 鼠类 5.1.4.1 鼠类 密度调查 依据 GB/T 23798中的 目测法、鼠笼法进行 。 外环境 主要调查围墙、道路两侧、 绿化带、建筑物周边、垃圾暂存处等 , 室内 主要调查 厨房、 卫生间、餐厅等,记录 鼠粪、鼠洞、鼠道、 啮痕、爪印等鼠迹 的处数。 5.1.4.2 防鼠 设施 调查 依据 GB/T 27770进行 。
8、 5.1.5 蚤类 蚤类密度调查可采用粘蚤纸法 调查地下室、 地下车库、 居民家庭等蚤类活 动情况 ,每 15地面 布放 5张粘蚤纸 ( 16开) 或粘蟑纸( 170 mm 100 mm),四个角落和中央 各布放 1张 ,晚放晨收, 记录 粘捕的 蚤类 数量等 ,平均每张粘蚤纸所粘的蚤数即为游离蚤指数,单位为:只 /张。 5.2 制定防制方案 防制方案至少包括下列内容: 防制对象、 防制原则、孳生地 和 密度 及 防制设施调查情况、防制措施、 化学防制需采用的 药物、 施药方法和施药频率、防制效果评估方法和指标、长效巩固措施等。 DB32/T 3909-2020 3 5.3 实施防制措施 按照
9、防制方案制定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全面实施防制措施。 5.4 评估防制效果 5.4.1 防制措施结束后及时调查病媒生物密度,根据 调查结果评估防制效果。 5.4.2 蚊虫、蝇类 、 蜚蠊 和鼠类 防制后密度需达到 GB/T 27770、 GB/T 27771、 GB/T 27772 和 GB/T 27773 中规定的单位控制水平 C 级及以上,蚤类防制后密度应为零。 5.5 巩固防制效果 5.5.1 防制效果达到方案预期目标后,定期进行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和防制设施检查和维护 。 5.5.2 当病媒生物密度未达到预期目标时再次实施防制措施,直至达到预期控制水平。 6 防 制技术要求 6.1 蚊虫
10、6.1.1 环境治理 6.1.1.1 翻盆倒罐,清除 各类废弃 积水 容器 ,功能性 积水容器严密 加盖。 6.1.1.2 水培植物 每 5d7d进行清洗换水 ,花盆托盘积水及时倾倒 。 6.1.1.3 填平 积水坑洼 , 疏通下水道、排水沟 ,清理单元门雨棚顶 等 积水 。 6.1.1.4 清除卫生死角和 各类 垃圾 。 6.1.1.5 居民家庭 安装 纱门 纱窗 、 蚊帐 等 防成蚊设施 , 阻隔 成蚊 侵入。 6.1.2 物理防治 室内 有 成蚊 侵入 时, 可 使用 电蚊拍等 捕杀成蚊 。 6.1.3 生物防治 6.1.3.1 蓄水的景观池 、 缸 等首选放养观赏 鱼类 清除蚊幼 。
11、6.1.3.2 无法清理的蚊幼孳生地如雨水井、下水道、排水沟、集水井等,蚊虫繁殖季节定期投放 微生 物杀蚊幼剂、 昆虫生长调节剂 等 。 6.1.4 化学防治 6.1.4.1 无法清理的 蚊幼孳生地如雨水井、下水道、排水沟、集水井等,蚊虫繁殖季节定期投放 化学 杀蚊幼剂 。 6.1.4.2 蚊虫活动季节, 蚊虫栖息 场所如 绿化带、 竹林 、 灌木 丛 、 车库、 单元 楼道 等 依据 GB/T 31714 进行空间 喷雾迅速 杀灭 成蚊。 6.1.4.3 蚊虫活动季节, 绿化带 、 灌木丛等 依据 GB/T 31715进行滞留喷洒杀灭成蚊。 6.1.4.4 室内 成蚊较多时 选用 盘式 蚊香
12、、电热蚊香 片 、电热蚊香液 、 气雾剂 等 杀灭 成蚊 。 6.2 蝇类 6.2.1 环境治理 6.2.1.1 设置数量足够的公共有盖垃圾桶,使用时垃圾桶内衬垃圾袋 ,定期清洗 。 DB32/T 3909-2020 4 6.2.1.2 生活垃圾实行袋装化,统一投放至垃圾桶 内 , 垃圾日产日清。 6.2.1.3 公共垃圾桶放置点地面 硬化 。 6.2.1.4 及时 清理 外环境 散在垃圾和宠物粪便 。 6.2.1.5 居民家庭 安装 纱门 纱窗, 阻止 成蝇 侵入。 6.2.2 物理防治 6.2.2.1 蝇类活动季节, 外环境使用 捕 蝇笼 诱捕成 蝇 , 方法 如下: a) 捕 蝇笼垂直固
13、定在室外地面,安置于绿化带边缘、垃圾桶附近等 ,夏季要避开高温直晒处 。 b) 捕 蝇笼高度 约 1 m,间隔距离约 30 m 50 m,诱饵托盘离地面 约 500 mm。 c) 每周 至少 检查 1 次 、更换诱饵,同时清理诱捕到的蝇类,及时修理或更换破损的 捕 蝇笼。 6.2.2.2 室内 有成蝇侵入 时, 可 使用灭蝇拍 、粘蝇纸 等进行捕杀。 6.2.3 化学防治 6.2.3.1 蝇类 活 动 季节, 蝇类 栖息 处 如 垃圾收集点、 临时 垃圾堆放处、 绿化带等 依据 GB/T 31718进行 空间喷雾或滞留喷洒控制成蝇密度。 6.2.3.2 室内 有成蝇侵入 时, 可选择 气雾剂
14、等进行灭蝇 。 6.3 鼠类 6.3.1 环境治理 6.3.1.1 及时 清理外环境各类垃圾、杂物 。 6.3.1.2 建筑物 外 墙面与地面连接处硬化,无破损, 其 它 环境要求 按照 GB/T 31712执行。 6.3.1.3 填 堵墙基、绿化带等处的鼠洞,封堵门、窗、进出管道 等 处的 孔洞, 孔洞缝隙 6 mm。 6.3.1.4 保持下水道井盖完整无破损或 设置 防鼠网 。 6.3.1.5 地漏 加盖, 地漏 盖的 网孔 10 mm。 6.3.2 物理防治 6.3.2.1 室内 优先 使用 粘鼠板 ,方法 如下: a) 粘鼠板布放于 鼠类出没 区域,如厨房 天花板 上、门的两侧、管道周
15、边、橱柜四周、墙角处、衣 柜周围 等 。 b) 粘鼠板宜 靠墙、靠 物体 布放 ,板 面 中央 可放置少量 当地鼠类喜食的 食物作为 诱饵 。 c) 粘鼠板 避免 布放于阳光直射 、地 面 潮湿的场所,并防止 尘土等对粘鼠板的污染 。 d) 粘鼠板 布放 3d 后未捕获 到鼠类 , 应 及时更换诱饵或变换位置 。 e) 每天检查捕鼠情况,捕获的鼠类 及时处死 。 6.3.2.2 使用鼠 笼或 鼠 夹 的 方法 如下: a) 鼠笼 或 鼠夹 布放 于 鼠类出没区域 。 b) 鼠笼 开 口 沿着鼠道方向 , 鼠夹 垂直于 墙边 , 踏板端 靠 墙 , 鼠笼或鼠夹 放置当地鼠类喜食的食物 作为诱饵
16、。 c) 3 d 后未捕获 到鼠类 , 应 及时更换诱饵或变换位置 。 d) 每天检查捕鼠情况 ,捕获的鼠类 及时处死 。 e) 鼠夹布放 位置应 避免儿童、宠物触及 。 6.3.3 化学防治 DB32/T 3909-2020 5 6.3.3.1 外环境 使用抗凝血类杀鼠剂,杀鼠剂投放于毒饵站(盒)中,具体 方法如下: a) 毒饵站( 盒) 固定 于 建筑物 墙基 , 其 两端距墙面、管道等障碍物约 300mm 以上 。 b) 毒饵站(盒) 布放 数量和间隔距离视鼠类危害程度 和 活动范围 而定。 c) 投药后第 2d 开始检查 所投放的 毒饵,吃多少补多少,吃完的加倍投放。连续 5d 无盗食
17、或 毒饵 出现 霉变 应及时更换 毒饵 种类或将毒饵收回, 毒饵 最长保留期为 15d。 d) 毒饵站(盒)表面至少具有编号、警示标识、单位名称、维护电话等信息,毒饵盒加锁密闭。 e) 毒饵站(盒)破损 或 丢失 时 , 及时更换 或 添加 。 6.3.3.2 墙基 、绿化带等 处的 鼠洞 可 直接 投饵 ,并 予填 堵,如被掘开,双倍补投,直至不被掘开。 6.3.3.3 下水道 等潮湿环境 使用蜡 质 毒饵 , 靠近 底部 地面或水面并贴壁悬挂, 定期 检查更换。 6.3.3.4 毒饵 存放、 投放 、销毁 等 依据 GB/T 27777中相关安全 使用 准则进行 。 6.4 蜚蠊 6.4.
18、1 环境治理 6.4.1.1 封堵室内 墙面、瓷砖、门窗、踢脚线、管道等处 的孔洞、 缝隙 。 6.4.1.2 食物密闭保藏, 垃圾日产日清, 及时清理 散落 垃圾、食物残渣和油迹 等 。 6.4.1.3 避免 管道和水龙头漏水,保持室内地面干燥。 6.4.1.4 家 庭 中厨房、卫生间、阳台的下水道口安装 密封 地漏 。 6.4.2 物理防治 居民家 庭 中 厨房、 卫生间等 处可 使用粘蟑纸 捕杀 蜚蠊 ,粘蟑纸重点布放 于 冰箱 底部和后方 、橱柜 下 方和内部 、水池下方、杂物堆等蜚蠊经常活动 处 。 6.4.3 生物防治 室内 可使用 蟑螂病毒 、 金龟子绿僵菌 等 微生物 杀蟑 制
19、 剂 杀灭 蜚蠊。 6.4.4 化学防治 6.4.4.1 室内 可 选用毒饵 杀灭 蜚蠊 , 毒饵主要包括胶饵和颗粒剂毒饵 等 , 方法 如下: a) 毒饵投放遵循“量少、点多、面广”的原则 ; b) 胶饵点 布 于 蜚蠊 栖息 和活动 场所 ,如 水池、厨柜、台盆 等角落和缝隙处 以及 蜚蠊觅食路线上 。 定期 检查 , 对已吃完的加倍投放,更换 霉变 、液化或干燥 的 胶饵 ; c) 颗粒剂 毒饵 置 于 瓶盖等小型容器 内 , 摆放于蜚蠊 栖息 和活动场所 , 定期 补充 ; d) 毒饵投放处 避免儿童、宠物触及, 避免污染食物、食具。 6.4.4.2 干燥的隐蔽场所,如家具底部 、 电
20、 器 设备 底部、孔洞缝隙 等 , 可 撒布 杀 蟑 粉剂 。 6.4.4.3 室内 蜚蠊侵害 严重的 场所 , 依据 GB/T 31719对 墙面 、缝隙处进行滞留喷洒 ,并 及时清理 蟑迹、 卵鞘 等。 6.5 蚤类 6.5.1 环境治理 6.5.1.1 保持 室内外环境清洁卫生,控制和消除蚤类孳生条件。 6.5.1.2 堵塞鼠洞, 按相关要求 管理好 弃养的猫、犬等动物 。 6.5.2 物理防治 DB32/T 3909-2020 6 6.5.2.1 使用真空吸尘器清洁室内环境,特别是蚤类的繁殖地和栖息地 , 并妥善处理 集尘袋 。 6.5.2.2 蚤 类侵害 场所 可 布放 粘蚤纸 粘捕蚤类 。 6.5.3 化学防治 6.5.3.1 外环境 蚤类 侵害场所,如 地面、 墙 脚 、杂物堆放处 、鼠洞 等 , 应 根据 环境条件选择 撒布 杀蚤 粉剂 、 烟雾剂熏杀或 依据 GB/T 31715进行滞留 喷洒 。 6.5.3.2 室内 蚤类 侵害场所, 如 地面 、墙 脚 、 床铺下 、 家具 附近 等 ,可 撒布 杀蚤 粉剂或 依据 GB/T 31715 进行滞留喷洒 。 6.5.3.3 衣服和被褥 可撒布 杀蚤 粉剂后 包裹一定时间, 清洗干净后 再使用。 6.5.3.4 宠物 染蚤后可 由兽医 或在其指导下 除蚤 。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