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31 DB32 江苏省 地 方 标 准 DB 32/T 3959-2020 苏芡生产 技术规程 Technique regulation for production of Suzhou cordon euryale 2020-12-15 发布 2021-01-15 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T 39592020 I 前 言 本 文件 按 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到则 第 1部分 :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 定 起 草 。 本 文件 由 苏州市农业农村局 提出 。 本 文件 由 江苏省园艺标准化委员会 归口。 本 文件 起
2、草单位: 吴江市同里镇生元水八仙蔬菜专业合作社、苏州市吴江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潘复生、徐燕、何学文、鲍忠洲、朱月兰、怀于生、巢海忠、谢巧泉、束晳蔚 。 DB32/T 39592020 2 苏芡生产技 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苏芡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育苗 技术、田间管理、有害生物防治、采 收加工、选留种、种子贮藏和生产记录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苏芡 生产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 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 改 日期 对应 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 ;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 所有的修
3、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 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 3.1 苏芡 Suzhou cordon euryale 曾 名南芡 、南荡鸡头等,为人工培育而成的 芡实 栽培种,原产地为江苏省苏州市,其植 株除叶缘和叶背面的叶脉上有稀疏刺毛外,其余部位均无刺毛,果实近圆形,单果重 0.5 kg 1 kg,可多次采收。其果实大、籽粒粗、种壳厚,米仁大、性糯软、品质好,以加工、食用 米仁为主,嫩叶柄 和花果柄也可炒食。 4 产地环 境 应
4、符合 NY/T 5010 要求。 5 育苗技术 5.1 育苗 5.1.1 品种选择 加工休闲食品宜选用壳薄 、 米仁较大, 产量 较高、品质好 的姑苏芡 1 号、姑苏芡 3 号等 品种;加工干芡米宜选壳较厚、果大、粒大、米较大、产量较高的姑苏芡 2 号等品种;加工 冻(鲜)芡米宜选壳较薄、出米率高、品质优的姑苏芡 4 号 等品种。 DB32/T 39592020 3 5.1.2 苗床准备 应选避风向阳农田或屋前空地,床土宜选用肥沃壤土 ,厚 15 cm 20 cm。育苗床与移 苗田面积比例为 1: 100 左右,移苗田与大田面积比例为 1: 30 左右。 5.1.3 育苗时间 苏南地区在 3
5、月底 至 4 月上旬 保护地 育苗, 5 月上旬露地移苗;苏中地区于 3 月底 保护 地 育苗, 4 月底露地移苗;苏北地区 3 月上 中 旬 保护地 育苗, 4 月 中旬露地移苗。 5.1.4 种子处理 播种前 2 d 3 d,将年 前贮藏的种子取出,反复淘洗干净,剔除小粒、嫩粒、损伤种子 。 5.1.5 播种量 按每 平米 苗床 播种子 1 kg 2 kg,用种量按每亩实际种植株数增加 1 倍量下种,即每亩 用种量 0.5 kg 1 kg。 5.1.6 苗床管理 播 种 后 白天气温 控制在 25 30 ,夜间 宜 保持 在 10 15, 遇霜冻时,应覆盖无 纺布或草帘。床面保持浅水 4
6、cm 6 cm, 随幼苗 生长逐渐 添 加至 10 cm。 5.1.7 移栽 播 种 后 30 d 40 d,当幼苗长出 1 张 2 张圆叶时,带籽 起苗移栽,移栽田应选择定植 田或附近的空闲田。运苗前将根上的泥土洗净,理顺根系,放在容器内,遮荫防晒。栽时防 止泥土埋没心叶,行株距为 40 cm40 cm,或 50 cm40 cm。栽后灌水至 10 cm 15 cm,随 着新叶的生长,逐渐加深水位到 20 cm 25 cm。 5.2 大田 准备 5.2.1 田块选择 宜选择壤土、粘壤土,不选用污泥深及腐殖质含量多的池塘、藕田。宜与其它水生蔬菜 轮作,如茭白、水芹、豆瓣菜、蕹菜等;也可与旱生蔬菜
7、或小麦、油菜田轮作 , 但麦田严禁 使用磺酰脲类除草剂。 5.2.2 筑防渗 埂 大型田块应 根据每块田土 壤高低落差小于 10 cm 15 cm 的平整度划块,同时 按 每 20 m 宽 , 做高 60 cm 70 cm,宽 40 cm 50 cm 的 内 埂 ,四周外埂 相应加高加宽, 内侧 应粘 贴塑 料薄膜防渗漏 。 5.2.3 整地施肥 耕翻前 清 除杂 物 ,每亩铺施腐熟有 机肥 500kg, 添 加适量有益生物菌剂 , 然后深耕 20 cm 30 cm、 耙平。 挖穴 时 需补施 45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50 g/穴,未施基肥的还需补施优 质腐熟有机肥 0.25 kg 0.5 kg
8、/穴,并与泥土拌匀。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要求。 5.2.4 插 标挖穴 按行株距用竹杆 、 芦苇 等扦插标记,然后在其旁边挖铁锅形穴,穴深 15 cm 20 cm, 上部直径 60 cm 80 cm。姑苏芡 2 号等大株型品种行株距 220 cm 220 cm,姑苏芡 1 号等 小株型品种行株距 200 cm 200 cm。 5.3 定植 5.3.1 定植时间 苏南地 区 在 6 月上旬定植;苏中地区在 5 月底定植;苏北地区在 5 月中下旬定植 ,麦茬 田宜于 5 月 25 日前定植,不迟于 6 月上 旬 。 DB32/T 39592020 4 5.3.2 苗龄标准 当 秧苗长
9、到 2 张 3 张圆叶,大叶直径 20 cm 25 cm,叶柄长 30 cm 40 cm,柄粗 1 cm 左右时定植,苗龄 60 d 70 d。 5.3.3 起苗运输 用手抄到根底部挖起,尽量少伤根,挖出后将根部泥土洗去,顺序放于秧田水中 , 及时 运 派到 大田穴 旁 。 5.3.4 定植方法 定植前田间应灌水 15 cm 20 cm, 栽种时 将 秧苗 较长的根系盘于穴底,用稍硬的泥土 压住根系,再培土将根埋没 ,防止 过深 “窝心 ”; 栽 植后理顺叶片、浮于水面 , 行间适当备苗 补缺。 大型 田块未做内埂的 , 每隔 20 m 少种 1 株 , 留作“船路”,便于采收和芡果运出。 6
10、 田间管理 6.1 防风护苗 大水面湖荡或数十 亩以上大田四周 宜 栽种茭 白, 田中每 间隔 30 m 40 m 纵横各栽茭白 2 行 ,形成网格状防风围带;遇到大风时,叶片颳翻,应及时翻正。 6.2 水层管理 定植 初期保持水位 15 cm 20 cm, 并 随植株生长逐渐增至 40 cm 50 cm。 6.3 培土补苗 定植 10 d 后,可分 2 次 3 次将 周边 泥土回填入穴,以不埋心叶为准。 发现 缺株,及 时补栽。 6.4 追施肥料 追肥以 N: P: K 三 元复合肥为主。第 1 次于定植后 10 d 15 d,每株追施 150 g;第 2 次 隔 15 d 20 d 后每株
11、追施 150 g;第 3 次于封行前每株追施 150 g 和硫酸钾 100 g ;为促后 期果实膨大,可于果实第 3 次 、第 6 次 、第 9 次采收后每株追施 100 g, 另 加 硫酸钾 50 g。 此外,在开花结果期,结合打药,也可叶面喷施 0.1的硼、锌等微量元素, 或 单独喷施商 品叶面肥 1 次 2 次,每次叶面肥喷施总浓度不超过 1 。 7 有害生物 防治 7.1 防治原则 育苗期,以防治土壤及水中虫害和螺类、藻类为主;生长期 , 以水肥管理为中心,结合 药剂 防治,提倡使用 高效低毒农药和生物农药。 前期以防 叶瘤病、炭疽病为主,中后期以防 叶斑病为主,兼治斜纹夜蛾,禁 止使
12、用一切化学除草剂。 7.2 农业防治 坚持合理轮作,提倡生态种养;选 用 良种、培育壮苗、适时定植;加强肥水管理、避免 偏施 氮 肥 。 DB32/T 39592020 5 7.3 物理防治 7.3.1 诱杀技术 可采用 “ 黑光灯 ” 诱杀斜纹夜蛾成虫。 7.3.2 清 杂捕 捉 人工 清除杂草 ,捞取 浮萍 , 捕杀福寿螺 。 7.4 化学防治 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主要有害生物防治 参 见附录 A。 药剂使用 应符合 GB/T 8321 的要求。 8 采收 加工 8.1 采收 当 植株 现双花, 心叶收缩、新叶生长缓慢、果柄发软、果皮发红光滑,表明果实已成熟 。 一般 于 7 月
13、 底 至 8 月上中旬开始 可根据产品 要求采收 10 次 12 次 , 至 10 月上中旬 结束, 平均间 隔 5 d 6 d。 每 次采收时应走原道,减少损伤叶片和根系。 8.2 加工 8.2.1 冻 (鲜 ) 芡米 籽粒外的膜状假种皮呈透明或有少许红丝, 种壳 可用手指甲剥开,米仁可鲜食或 速冻 成 冻鲜米,其嫩糯适中,口感、品质最佳 。 8.2.2 干芡米 籽粒外层膜状假种皮红丝状明显, 种壳 需用钳子、机械等才能 击碎外 壳 获取米 粒,经烘、 晒加工 而 成 。 8.2.3 嗑籽食品 籽粒成熟 度介于干芡米 和冻 (鲜 ) 芡米 之间,带壳加工而成 。 9 选 留种 在第 4 次第
14、 6 次采收时,选择品种特征明显、果实圆整、充实饱满的单株果实,摘除 一 张 萼片作为记号,待下次采收,选取粒大、颜色深的老粒 做种。 10 种子 贮藏 种子 要求保持 在温度 4 10 的 湿润 环境中 贮藏 ,方法有 以下几种: a) 土埋法:先在田里挖一个坑 , 其底部和四周衬垫薄膜,再 将 装 在 编织 袋 内的 种子 放 入并盖膜覆泥灌水保湿, 种子 离地面 30 cm 50 cm。 b) 水藏法: 将 用编织 袋装 的 种子吊在 100 cm 深水中 。 c) 缸藏法: 将果实 存 放在凉房的缸里,上面 覆膜盖 泥 , 保温 保湿。 d) 冷藏法:将种子放入水桶等容器里,放水将种子
15、淹没,再用薄 膜封口后放入保鲜库 低温 冷藏 。 DB32/T 39592020 6 11 生产 记录 保存记录不少于 2 年。 DB32/T 39592020 7 附 录 A (资料 性附录 ) 主要有 害生物 防治一览表 A.1 主要有害生物防治对象及方法见表 A.1。 表 A.1 主要有害生物防治一览表 有害生物 名称 危害部位 农药名称及使用方法 防治时期 安全间隔期 (d) 黑摇蚊 (红丝虫) 幼虫咬食胚芽、幼叶 和叶片内叶肉 4.5 氯氰菊酯乳油 1500 倍液 (或 用 34 %乙多 甲氧虫悬浮剂 30 mL/亩兑水 )喷于水 中防治 育苗期 黄摇蚊 (白丝虫) 幼虫咬食胚芽、幼
16、叶 和叶片内叶肉 莲藕 潜叶摇蚊 幼虫咬食叶片内叶肉 水蝇 初孵幼虫咬食胚芽、 幼叶和从嫩叶叶脉向 内蛀食 食根 金花虫 成虫、幼虫均可啃食 幼茎、嫩叶和根 菱莹叶甲 成虫、幼虫啃食嫩叶 用 3瓢甲敌乳油 1000 倍液 (或 4.5氯氰菊酯乳油 1500 倍液 )另 加吡虫啉 1000 倍液喷于叶片表 面防治 育苗期 斜纹夜蛾 幼虫群集叶片啃食叶肉 用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5 mL/亩 10 mL/亩(或 24美满 悬浮剂 2000 3000 倍液或 5抑 太保乳油 1500 倍液)防治 生长中后期 鲎虫 幼虫啃食嫩叶、嫩茎 用 4.5氯氰菊酯乳油 1500 倍液喷于叶片表面防治 封行前
17、 椎实螺 咬食胚芽、嫩茎和幼叶 20硫酸烟酰苯胺粉剂 500 g/亩 (用 80 %四聚乙醛粉剂 60 g/亩兑 水 )撒于浅水中 防治 封行前 扁卷螺 咬食叶片、咬伤根和茎 福寿螺 咬食胚芽、嫩茎、叶片 定植后 丝状藻类 緾绕茎叶、劣化水质, 造成植株生长不良 80波尔多液 200 倍喷于浅水中 防治 育苗期、封行前 浮萍 侵占水面,粘于叶面, 致叶片下 沉,影响光 合作用,引发病害致 叶片腐烂 及时人工捞除或放水冲除;定植 后放养少量小白鲫幼苗吃浮萍, 再放黑鱼吃白鲫 育苗期、封行前 杂草 侵占空间,争抢水面、 光照,影响植株正常 生长 拔除杂草,并将杂草揉成团埋入 泥中作肥料(多年生杂草
18、移出田 外) 定植后至封行前 DB32/T 39592020 8 表 A.1 续 主要有害生物防治一览表 有害生物 名称 危害部位 农药名称及使用方法 防治时期 安全间隔期 (d) 芡实叶瘤 病 危害植株叶片 按 3 次防治 ,每次每喷桶水( 15 kg)用药: 第 1 次:用 10苯醚 甲环唑水份 散颗粒剂 10 g、 50 代森鋅 可湿 性 粉剂 30 g、助剂 2 mL 混合液喷 于叶面 第 2次:用 10腈菌唑乳油 40 mL、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g、助剂 2 mL 混合液喷于叶面 第 3 次:用 70甲基硫菌灵可湿 性粉剂 50 g、 40苯甲嘧 菌酯 悬 浮剂 20 mL、助剂 2 mL 混合液 喷于叶面 植保无人机飞防:选用 25%咪鲜胺 悬浮剂 50mL+50 %氟环唑悬浮剂 10 mL 15 mL/亩;或 32.5%苯 甲嘧菌脂悬浮剂 50 mL 60 mL/ 亩;或 4%春雷霉素悬浮剂 50 mL+30 %苯甲嘧菌脂悬浮剂 40 mL/亩 第 1次 7月中旬, 第 2次 7月下 旬, 第 3 次 8 月上中 旬 (视病情而定 ) 收获前 10 d 停止使用 芡实炭疽 病 危害植株叶片、花梗 芡实叶斑 病 危害植株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