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0-07-14 发布 2020-08-14 实施 江 苏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水利工程螺杆式启闭机检修技术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mobile pumping set DB32/T 38342020 DB32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ICS 93.160 P 55 DB32/T 383420 20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一般规定 . 3 4.1 检修分类 . 3 4.2 检修周期 . 3 4.3 检修内容
2、. 4 4.4 检修要求 . 5 5 小修 . 5 6 大修 . 6 6.1 大修准备 . 6 6.2 解体检修 . 7 6.3 组装 . 8 6.4 部件大修 . 8 6.5 防腐 . 12 7 控制保护系统 . 12 7.1 电气控制设备 . 12 7.2 限位指示装置 . 13 7.3 自动化控制系统 . 13 8 试运行与验收 . 13 8.1 试运行前检查 . 13 8.2 试运行 . 13 8.3 验收 . 1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 15 附录 B(资料性附录)螺杆式启闭机备品备件明细表 . 16 附录 C(资料性附录)螺杆式启 闭机大修报告与验收卡 .
3、17 附录 D(资料性附录)大修主要材料 . 19 附录 E(规范性附录)检修专用工具 . 20 附录 F(规范性附录)检修技术要求 . 20 DB32/T 383420 20 II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 GB/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标准由江苏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淮沭新河管理处、江苏省通榆河蔷薇河送清水工程管理处、河海大 学、江苏省水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钱邦永、肖怀前、罗震、孙承祥、许永平、王震球、殷振兴、祁国虎、 周晓锋、尤宽山 。 DB32/T 383420 20 1 水利工程 螺杆 式启闭机检修 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
4、标准 规定了水利工程 螺杆 式启闭机 (启闭力 1 10t) 的 一般规定、小修、大修、控制保 护系统、试运行与验收 。 本 标准 适用于水利工程 螺杆 式启闭机检修 ,其他螺杆式启闭机检修可参照执行。 水利工程 螺杆 式启闭机检修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现行其 他 有关标准的规定和 使用 环境 的特殊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 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067.1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 1部分:总则 GB/T 8923.2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
5、锈等级 GB/T 9286 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JB/T 5000.10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第 10部分:装配 JB/T 7384.12 紧固件螺杆直线度检验模 JB/T 9019.1 螺杆启闭机 型式和基本参数 JB/T 8528 普通型阀门电动装置技术条件 SD297 QL型螺杆式启闭机系列参数 SD298 QL型螺杆式启闭机技术条件 SL 75 水闸技术管理规程 SL 101 水工钢闸门和启闭机安全检测技术规程 SL 105 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 SL 226 水利水电工程金属结构报废标准 SL 240 水利水电工程闸门及启闭机、升船机设备管理等级评定标准 SL 381 水利
6、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 DB32/T 989 低压电气装置规程 DB32/T 2334.3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范 第 3部分:金属结构与水力机械 DB32/T 2334.4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范 第 4部分:电气设备与自动化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螺杆式启闭机 screw type hoist DB32/T 383420 20 2 一种用螺纹杆直接或通过导向滑块、连杆与闸门门叶相连接,螺杆上下移动以启闭闸门的 机械。 3.2 启闭机规格 specification of hoist 启闭机的规格按设计额定荷载和行程表示。 SL 38
7、1 3.3 启闭机行程 lift of hoist 启闭机启吊闸门时所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或距离。 3.4 额定荷载 rated load 在设计水头下,由设计确定的启闭机在特定位置能够满足正常启闭闸门所具有的操作力。 SL 381 3.5 允许偏差 allowable deviation 偏离标准值的允许最大范围。 DB32/T 2334.3 3.6 螺纹公差 thread tolerance 允许螺纹尺寸的变动量。 GB 5796.4 3.7 螺杆直线度 screw straightness 实际直线对理想直线的变化量。 GB 1184 3.8 空载试验 no-load test 启闭机在无载
8、荷的状态下,只进行传动机构、运行机构、电气控制的运行试验和模拟操作。 SL 381 3.9 动载试验 dynamic load test 启闭机在荷载的状态下,进行闸门全行程内启闭操作。 3.10 试运行 test run 启闭机检修安装完毕后 , 按照技术标准或相关技术文件要求进行的运转试验 。 3.11 DB32/T 383420 20 3 检修 examine and repair 检查和修理的简称。通过检查发现设备的故障、隐患和 存在的问题,为修理提供依据。通 过修理,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其恢复原有的性能。 3.12 小修 minor overhaul 在不拆 卸 整体设备或主要部件的
9、条件 下, 排除 设备 或其部分零部件的缺陷和异常情况 , 以 恢复 启闭机 安全稳定工作状态 。 3.13 大修 overhaul 需将 整机或主要部件解体,对 其 结构和 技术参数 进行检测鉴定,修复或更 换 损坏的零部件, 按照出厂技术参数重新 调试,恢复或提高设备原有性能。 4 一般规定 4.1 螺杆式启闭机由机架、螺杆、 传动机构、 减速器、联轴器、 电动机、控制保护系统 等部分 组成, 按吊点个数 分为单吊点与双吊点, 按 驱动方式分为手动、电动与手电两用。 4.2 检修分类 4.2.1 检修 分为检查、小修和大修。 4.2.2 检查分为经常检查和定期检查。 4.2.3 在启闭机设
10、备出现故障 影响正常运行时 ,应立即组织进行 临时检修 ,并视严重程度实施 小修或大修。 4.2.4 启闭机安全检测应按 SL 101的有关规定执行。 4.2.5 启闭机及主要零部件的报废及更换应按 SL 226的有关规定执行。 4.2.6 小修、大修好的启闭机,应按 SL 381的有关规定试运行并验收。 4.3 检修周期 4.3.1 检查 4.3.1.1 经常检查周期应为每周 1次。 4.3.1.2 定期检查周期 应 为 六个月 1次,宜安排在汛前和汛后 进行 。 4.3.1.3 对运行频繁的 启闭机 , 经常检查和 定期检查周期 应 视具体情况适当缩短。 遭遇特殊工 况运行 的 启闭机,应
11、开展专项检查 。 4.3.1.4 汛前宜对启闭机进行运行试验, 以 保证设备运行正常。 4.3.2 小修 4.3.2.1 应 每年 1次,宜安排在汛前 结合设备养护 进行。 对运行频繁的启闭机,应视实际情况 缩短周期。 4.3.2.2 新启闭机投入使用满 1年,宜更换 1次 润滑用 油。 4.3.3 大修 4.3.3.1 在投入运行后的 5年内应大修 1次,以后每隔 10年(沿海地区每隔 6年)大修 1次。但启 DB32/T 383420 20 4 闭机累计运行时间达到总设计寿命的 1/2 1/3以后,宜提前安排大修。 4.3.3.2 对运行次数少、累计时间短,状况良好的启闭机,可延长大修周期
12、。反之,应缩短大 修周期。 4.3.3.3 启闭机运行中发现异常情况,并经检测判明有较大损坏或故障时,应提前进行大修。 4.3.4 启闭机 更换 当启闭机达到总设计寿命或经检测达到 SL 226规定的报废条件 ,应进行 更换。 4.4 检修内容 4.4.1 经常 检查 项目 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启闭机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响声和振动,有无渗漏油,油位是否正常; b) 外观及罩壳是否完好,标识标牌是否齐全完好; c) 螺杆有无弯曲变形以及 双吊点同步 情况等; d) 限位装置是否可靠,动作灵活。 4.4.2 定期检查 项目 4.4.2.1 机械部分 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启闭机是否运转灵活
13、、制动可靠,有无明显缺损; b) 润滑系统各部位油路 、 油位、 油质、 密封 情况 ,紧固件旋紧 程 度 ; c) 传动系统的齿轮、轴、轴承等 磨损、运行状况; d) 联轴 器 的弹性圈 (块) 、销轴等装配 情况; e) 螺杆有无弯曲变形以及 双吊点同步 情况; f) 限位装置是否可靠,动作灵活情况; g) 启闭机 外观及 罩壳 完好情况,各部位连接螺栓有无松动、 缺失 等情况 。 4.4.2.2 电气部分 应包括以下内容: a) 电动机 绝缘、设备接地 情况,电动机 运转 、 外观 状况; b) 各种仪表信号、开度指示 准确性, 限位装置 灵活可靠性。 4.4.3 小修项目 应包括以下内
14、容: a) 对启闭机及其零部件进行常规保养, 更换或增加 传动机构润滑用油; b) 对螺杆及吊点进行常规保养,清洗并涂抹润滑用油; c) 限位装置、开度指示装置测试调整; d) 整机调整校验; e) 控制保护系统测试调整; f) 外观修复及油漆修复; g) 其它检修项目 。 4.4.4 大修项目 应包括以下内容: a) 锥齿(蜗杆 ) 、盆齿(蜗轮 ) 以及承重螺母、推力 轴承 、衬套 检修 ; b) 联轴器检修 ; DB32/T 383420 20 5 c) 螺杆检修; d) 吊点的螺栓、销轴、吊耳、吊座 检修 ; e) 钢结构机架检修 ; f) 限位装置、开度指示装置检修; g) 整机调整
15、校验; h) 外观修复及油漆修复; i) 其它检修项目 。 4.4.5 控制保护系统检修项目 应包括以下内容: a) 电气控制设备 检修 ; b) 限位装置 、开度 指示装置检修 ; c) 荷 重 装置检修 ; d) 自动化控制系统检修; e) 其它检修项目 。 4.4.6 非正常检修项目 4.4.6.1 临时检修 发现启闭电流异常、启闭机不动作、有异常声响、联轴器异常等现象,导致设备不能正常 运行,需进行临时检修或紧急处理。 4.4.6.2 事故检修 发生电动机烧毁、启闭机螺杆滑落或变形弯曲、启闭机严重 过载,操作或检修不当造成设 备事故,视事故损坏的程度,确定对设备进行事故检修或者报废更新
16、。事故检修应对故障设备 实现功能性的恢复,可参照大修的全部项目或部分项目检修。 4.5 检修要求 4.5.1 检修前应成立专门组织机构,配备掌握相应技能、工种齐全的检修人员,明确分工和职 责。 4.5.2 应 配备必要的检修设备、工具和器械,需要外购或运出现场加工的部件应事先联系加工 单位。 4.5.3 应有专(兼)职安全员负责 检 修安全 管理 工作,落实安全措施。在汛期 临时应急检 修时, 应制定 相应的防汛应急预案。 4.5.4 应注意环境保护,保持现场整洁、有序,不 应 破坏工程环境和污染水体。临时照明应采 用安全照明,移动电气 工器具 的使用应符合有关安全使用规定。 4.5.5 应加
17、强质量检验,及时收集、整理 相关台账 资料,形成完整的技术档案和验收资料。大 修报告 格式见附录 C。 4.5.6 大修完成后, 应 按要求进行电气试验和试运行,达到要求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5 小修 5.1 打开机盖,拆下承重螺母和盆齿,用柴油清洗各零部件,用专用量具进行齿厚测量,承重 螺母的磨损量不得超过原齿厚的 20%,否则必须更换新件。盆齿(蜗轮)和 锥齿(蜗杆 ) 磨损 不超过原齿厚的 10%,否则应更换新件。轴衬套磨损间隙不大于 1mm。 5.2 检测承重螺母与螺杆的间隙及其螺纹磨损情况,其径向间隙应在 0.15 0.30倍齿轮模数之 间;侧向间隙控制在 0.8 3.2的齿
18、轮中心距。 DB32/T 383420 20 6 5.3 检查更换吊点的螺栓、销轴、吊耳吊座,双吊点螺杆启闭机要调整校验双吊点螺杆,平 衡闸门。 5.4 螺杆清洗加油。 5.5 检查减速箱的齿轮,更换或整修不合格部件。 5.6 检查轴、轴承、键的磨损和装配情况,更换或整修不合格部件。 5.7 清理、补充减速箱内机械油,清洗检查油位指示装置等附件。 5.8 检查、调整联轴器,联轴器弹簧张力适中,工作长度应在 8.5 cm 9.0 cm,轴上周向止动 键固定牢固,无磨损变形,键销固定螺丝无松动断落,否则应更换新键。 5.9 检修、更换启闭机的滑块、导向、摆件、支点、垫块、密封等部件。 5.10 启
19、闭机机箱、机架、基础、预埋地脚螺栓的检查,修补启闭机罩壳。 5.11 检查电动机接线盒压线螺栓是否松动、烧伤,轴承润滑油有无缺失。检测电动机定子绕 组、电源引线的绝缘电阻应不少于 0.5 M,启闭机机座及电动机外壳的接地电阻应不大于 4。 5.12 电气控制设备、保护设备的试验和整定,电气元器件的保养与维护,接线和端子的检查、 整理和更新。 5.13 检查、校验、调整、更换限位装置、开度指示装置、荷重装置。 5.14 对需要防腐的部件和部位进行清理,补漆或其它防腐处理。 5.15 按规范的要求对指示、安全装置的标识出新或分色。 5.16 按要求进行电气试验和试运行 。 6 大修 6.1 大修准
20、备 6.1.1 查阅启闭机维修、运行技术档案,其主要内容 : a) 查阅运行和检查中发现的缺陷、异常(事故)情况及故障处理情况记录 ; b) 查阅上次大修总结报告和技术档案 ; c) 查阅启闭机技术要求和图纸资料 ; d) 查阅历次试验检测记录 。 6.1.2 编制大修方案及施工组织计划,其主要内容 : a) 启闭机基本情况,大修的原因和性质 ; b) 大修项目及进度表 ,内容应包括:检修项目,设备缺陷,运行情况,上次检修遗留问题, 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建议等; c) 人员组织及具体分工 ; d) 大修主要步骤和工作程序 ; e) 特殊项目的施工方案 ; f) 质量保证措施,包括检修记
21、录、各道工序检验要求 ; g) 现场安全和环保措施 ; h) 主要施工设备工具明细表 和 材料明细表 ; i) 绘制必要的施工图。 DB32/T 383420 20 7 6.1.3 施工场地与环境,应满足以下要求: a) 螺杆式启闭机的检修宜在现场进行, 对 于 无启闭机房的 ,检修 现场应有防雨、防尘 、消 防 设施 ; b) 检修现场对解体部件的放置、吊装工具、各种油料、临时电源等应有合理的安排。螺杆 矫正、部件加工制作可在施工现场以外进行; c) 检修现场的废弃物应有专用容器存放,统一处理,不得随意丢放; d) 除非正常检修外,螺杆式启闭机的 检修应尽量安排在汛前或汛后进行。 6.2 解
22、体检修 6.2.1 一般要求 首先应确认闸门是否关闭到位,无法到位的应锁定闸门, 必要时放下检修闸门 。然后按照 电气部分、指示部分、联轴器部分、减速器部分、承重部分的顺序,分别解体检修。 6.2.2 电气部分 6.2.2.1 执行低压电气安全检修规定。切断螺杆式启闭机的总电源,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 作”安全警示牌。 6.2.2.2 拆除电动机电源引线,拆卸电动机,检测定子绕组绝缘电阻,检查转子及轴承的磨损。 6.2.2.3 检查限位装置的灵敏度,检查限位传动或压板机构,校正安装位置。 6.2.2.4 检查校正开度指示装置。 6.2.3 联轴器部分 6.2.3.1 拆卸检查联轴器,更换不合格
23、的弹性圈、弹簧、摩擦片、柱、销、键等,转动部位加 润滑用油。 6.1.3.2 装配调整原动盘、从动盘,检查弹簧压缩长度。 6.2.4 减速器部分 6.2.4.1 检查机体外表面有无渗漏,并记录位置。 6.2.4.2 拆卸轴承端盖,检查密封。 6.2.4.3 检查油质、油位,取下放油孔螺丝,排空并清洗油箱。 6.2.4.4 检测各传动齿轮的啮合间隙及轮齿折断、齿面磨损、齿面点蚀、齿面胶合等情况。 6.2.4.5 检查传动齿轮和轴的装配,检测键、键槽情况。 6.2.4.6 用专用工具拆卸轴承,更换不合格的轴承。 6.2.4.7 清洗传动轴、齿轮、轴承、油槽、油孔、油位指示、机身机箱,检查机身机箱有
24、无裂 缝和缺损。 6.2.4.8 检测手电两用启闭机的离合器、衬套、轴、齿轮。 6.2.5 承重部分 6.2.5.1 拆卸螺杆的上、下罩壳,拆卸启闭机承重部分的上盖,清除润滑脂。 6.2.5.2 检测盆齿(蜗轮)和锥齿 (蜗杆)的啮合间隙,拆卸检测轮齿折断、齿面磨损、齿面 点蚀、齿面胶合等情况。 6.2.5.3 检测 承重螺母 与螺杆的磨损和间隙, 螺母 、螺杆的螺纹厚度,磨损如大于 20%应报废 更新。 DB32/T 383420 20 8 6.2.5.4 检测上、下推力轴承及伞齿轮的轴 衬套 。 6.1.5.5 检查机壳、枕梁、机架的裂缝、缺损、变形、锈蚀情况,检查连接螺栓及机座的基础。
25、6.2.5.6 检查或 探伤 检测 螺杆、 连杆、 吊耳 、 吊座 、 销轴 。 6.2.5.7 检测 螺杆直线度,超标时应进行矫正。 6.3 组装 6.3.1 一般要求 按照安装规范,应先安装门体和启闭机连接件、启闭机承重部分,再安装启闭机的减速器、 电动机、限位开关、开度仪、荷载传感装置,最后安装联轴器部分。检查确定无误后,通电调 试启闭机与门体的启闭协调性。 6.3.2 承重部分 6.3.2.1 安装连接闸门吊座、连杆、吊杆、螺杆及销轴,紧固连接螺栓。 6.3.2.2 启闭机机座、螺杆的安装应按照 SL381 6.2.2中现场安装的标准执行。 6.3.2.3 启闭机螺杆、摆动式闸门连杆
26、等应加润滑脂保护。 6.3.2.4 依次安装下推力轴承、承重螺母和盆齿(蜗轮)、锥齿(蜗杆)、上推力轴承。应保证 圆锥齿轮传动的两齿轮分度圆锥顶重合。 6.3.2.5 加适量的润滑用油,安装机箱上盖。 6.3.3 减速器与联轴器部分 6.3.3.1 按检修工艺和质量标准,顺序装配合格的减速器部件。 6.3.3.2 按键宽与键槽的紧密配合要求装配各级传动齿轮,手电两用离合齿轮应按导向平键的 要求(松键)装配。 6.3.3.3 用热套的方法装配轴承,轴的轴向固定和调整。 6.3.3.4 配对齿轮装配要求齿面接触良好,有一定的接触面积 和齿侧间隙,运转平稳。 6.3.3.5 加适量合格的润滑用油。
27、6.3.3.6 安装机箱密封圈、机体上盖、轴承密封件、端盖,结合面间的间隙不超过 0.03 mm, 应保证运转时不漏油。 6.3.3.7 安装联轴器弹性圈、弹簧、摩擦片、柱、销、键等组件,转动部位加润滑剂。装配调 整原动盘、从动盘,弹簧压缩长度保证闭门时传动力矩超过 5%应打滑。 6.3.4 电气与指示部分 6.3.4.1 按照电动机检修工艺与质量标准,顺序组装电动机零部件。 6.3.4.2 电动机绝缘、接地电阻、引线电缆绝缘、指示仪表校验应合格,热继电器等保护设备 整定值正确并可靠动作。 6.3.4.3 对开关控制箱内二次回路进行检查(应注意行程开关的触点闭合情况),控制设备应 可靠动作。
28、6.3.4.4 接上电动机电源引线,确定电动机旋转方向与启闭机闸门启闭方向一致。 6.3.4.5 连接电动机与减速器,装上限位装置、开度指示装置、附属装置。 6.3.4.6 试运转合格后,调试投运自动监控装置。 6.4 部件大修 DB32/T 383420 20 9 6.4.1 承重部分大修 6.4.1.1 螺杆 检修工艺与质量标准 见表 1。 表 1 螺杆检修工艺与质量标准 检修工艺 质量标准 1、 用水准仪、经纬仪、垂球、钢尺、千分尺、内外卡 钳,先检测螺杆启闭机解体前的螺杆运行状况后解体、 清洗、检测、矫正、安装、调试螺杆 1、以闸门起吊中心线为基准,螺杆 ( 1)纵、横向中心线偏差应小
29、于 3mm ( 2)水平偏差应小于 0.5mm/m ( 3)高程偏差应小于 5mm ( 4)与闸门铅垂度未连接时应小于 0.2mm/m,连接后 应小于 0.5mm/m 2、检测螺杆直线度 2、每 1.0m 不超过 0.6mm;全长小于 5.0m 时,全长公 差不超过 1.5mm;全长 5.0 8.0m 时,全长公差不超 过 2.0mm 3、检测螺杆的螺距误差 3、一个螺距误差不大于 0.025mm。螺距最大累积误差: 在 25mm内不大于 0.035mm;在 100mm内不大于 0.05mm; 在 300mm 内不大于 0.07mm;长度每增加 300mm,可增 加 0.02 mm,但丝杆全长
30、最大累积误差不超过 0.15mm 4、清洗螺杆后,检查表面有无裂纹或严重伤痕,表面 光洁、无毛刺 4、表面粗糙度不大于 Ra6.3 5、测量螺纹磨损量 5、螺纹磨损量小于 15% 6、对照螺杆检测数据,确定螺杆是否报废更新 6、符合下列之一,必须报废 ( 1)裂纹 ( 2)螺纹折断 ( 3)螺纹磨损、变形达到螺距的 5%,或螺纹磨损量 达到 20%以上 ( 4)受压螺杆其外径母线直线度公差大于 1000: 0.6, 且全长超过杆长的 4000: 1 7、 螺杆弯曲应进行矫正。可采用其中方法之一 ( 1)压重物矫正 ( 2)杠杆矫正 ( 3)千斤顶矫正 ( 4)手动螺杆式矫正器矫正 ( 5)压力
31、机矫正 ( 6)热矫正 7、螺杆矫正后,直线度和螺距误差小于标准值 ( 1)适用于小型螺杆 ( 2)适用于小型螺杆 ( 3)可不拆卸螺杆矫正,应注意支承;也可拆卸螺 杆,制作专用工具 ( 4)适用于小型螺杆 ( 5)是工厂专用的矫正机械 ( 6)适用于较大直径的螺杆矫正 8、检测与螺杆连接的销轴、吊耳、吊具、吊座 8、不得有裂纹;吊具完整、紧固件拧紧,连接牢固可靠 DB32/T 383420 20 10 6.4.1.2 承重螺母 检修工艺与质量标准 见表 2。 表 2 承重螺母检修工艺与质量标准 检修工艺 质量标准 1、清洗螺母后,检查表面有无裂纹或严重伤痕, 表面光洁、无毛刺 1、表面粗糙度
32、不大于 Ra6.3 2、测量螺纹磨损量 2、螺纹磨损量小于 15% 3、对照螺母检测数据,确定螺母是否报废更新 3、符合下列之一,必须报废 ( 1)裂纹 ( 2)螺纹折断 ( 3)螺纹磨损、变形达到螺距的 5%,或螺纹磨损量达到 20%以上 4、螺母按原图要求安装,与锥形盆齿轮装配紧固 4、螺母螺纹中心线对推力轴承配合面的不垂直度应不超过规定的允许公差 6.4.1.3 圆锥齿轮 检修工艺与质量标准 见表 3。 表 3 圆锥齿轮检修工艺与质量标准 检修工艺 质量标准 1、清洗检测圆锥形伞齿轮、盆齿轮的啮合间隙、 轮齿折断、齿面磨损、齿面点蚀、齿面胶合等情况 1、无断齿、裂纹,其它缺陷不超过齿宽的
33、 20%,深度不超 过 10%。表面应锉平或磨光,光洁无毛刺 2、按照齿轮检测数据,确定齿轮是否报废更新 2、符合 SL226-98 中 4.1.5 下列之一,必须报废 ( 1)断齿 ( 2)裂纹 ( 3)齿面点蚀损坏达啮合面 30%,且深度达原齿厚 10% ( 4)齿面磨损超标 3、装配圆锥形盆齿轮与承重螺母,连接螺丝销要 紧固。先安装下推力轴承、圆锥形大齿轮,然后安 装伞齿轮调整,最后安装上推力轴承、机盖 3、清洗表面光洁无铁霄,安装要求 ( 1)应保证圆锥齿轮传动的两齿轮分度圆锥的锥顶重合 ( 2)两齿接触面接触长度符合 8 级精度,齿宽大于 50%、 齿高大于 40% ( 3)齿轮的侧
34、向间隙应符合标准保证间隙,径向间隙应 在 0.15 0.3 倍模数范围内。 6.4.2 减速器部分 6.4.2.1 传动齿轮 检修工艺与质量标准 见表 4。 DB32/T 383420 20 11 表 4 传动齿轮检修工艺与质量标准 检修工艺 质量标准 1、清洗检测齿轮的啮合间隙,及轮齿折断、齿面磨损、 齿面点蚀、齿面胶合等情况 1、无断齿、裂纹,其它缺陷不超过齿宽的 20%,深度 不超过 10%。表面应锉平或磨光,光洁无毛刺 2、按照齿轮检测数据,确定齿轮是否报废更新。 2、符合 SL226-98 中 4.1.5 下列之一,必须报废 ( 1)断齿 ( 2)裂纹 ( 3)齿面点蚀损坏达啮合面 30%,且深度达原齿厚 10% ( 4)齿面磨损超标 3、先在传动轴上装配齿轮、轴承,再按照先大后小、 先下后上的次序逐级配对组装。调节配对齿轮的轴向 接触面,用塞尺检测侧向间隙和径向间隙,并调整 3、清洗表面光洁无铁霄,安装要求 ( 1)应保证两齿接触面符合 8 级精度,齿宽大于 50%、 齿高大于 40% ( 2)齿轮的侧向间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