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03.120.20 A 00 DB32 江苏省 地方标准 DB 32/T 3843 2020 “江苏精品”评价通则 General rules for Jiangsu premium brand assessment 2020-07-29 发布 2020-08-29 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T 3843 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评价原则 . 1 5 基本要求 . 2 6 评价 实施 . 3 7 监督 . 3 8 证书和标志 . 3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江苏精品”工作流程 .
2、 4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江苏精品”(组织)评价指标 . 5 参考文献 . 7 DB32/ T 3843 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依据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毛朔南、郭宁、李玥、 刘颖、 朱志远、刘颖佳、 梁彦芳、朱一鸣、曹思齐 。 DB32/T 3843 2020 1 “江苏精品”评价通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江苏精品”的评价原则、基本要求、评价 实施、监督、证书和标志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组织申请“江苏精品”评价及评价机构对组织 及其 产品或服务
3、开展评价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江苏精品” Jiangsu premium brand 在江苏省内开展生产或服务,代表产业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创新能力强、品质卓越、 品牌效应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显著的自主品牌产品和服务。 3.2 “江苏精品”标准 Jiangsu premium brand standard 通过先进性评价并纳
4、入“江苏精品”标准体系统一管理的、适用于“江苏精品”评价的产品标准、 服务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 3.3 “江苏精品”评价 Jiangsu premium brand assessment 对组织及其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江苏精品”标准所开展的评价活动。 3.4 组织 organization 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他依法成立的单位的通称 。 4 评价原则 4.1 系统科学 DB32/ T 3843 2020 2 “江苏精品”评价应对组织及其产品或服务的技术、质量、品牌、社会责任等方面进行系统科学的 评价。 4.2 公平公正 “江苏精品”评价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做到实事求是、诚实中
5、立、公平公正公开。 4.3 客观严谨 “江苏精品”评价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客观严谨地评价组织及其产品或服务的关键指 标水平,以及与“江苏精品”标准的符合程度。 5 基本要求 5.1 创新发展 组织应建立和完善创新机制,具备持续创新能力,包括但不限于: a) 制定创新战略及实施计划,并提供资源保障; b) 建立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和可靠的技术支撑体系; c) 具有自主开发知识产权的创新能力; d) 具有较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 5.2 质量卓越 组织应采用先进的标准和管理模式,保证其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优异、性能稳定,包括但不限于: a) 积极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或有效采用其他先进管理模
6、式; b) 按照 GB/T 19001 等 要求 , 建立科学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 c) 制定或采用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先进标准,并持续提升标准的水平; d) 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处于行业领先; e) 以顾客需求和权益为主旨,制定先进的服务规范或标准并贯彻实施。 5.3 品牌引领 组织应具有品牌战略和规划,进行品牌管理和维护,形成行业领先的品牌效应,包括但不限于: a) 制定品牌战略和规划,并与组织发展战略保持一致; b) 建立品牌管理制度,配置相应的资源,对品牌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 c) 品牌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和满意度; d) 具有较高的品牌价值,品牌效能较好促进行业和企业
7、自身的发展。 5.4 社会责任 组织应履行社会责任,秉承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诚信合规经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包括 但不限于: a) 在质量安全、环保、节能、资源综合利用、公共卫生等方面承担公共责任,体现绿色和可持续 发展理念; b) 遵守诚信和道德行为准则,建立组织的信用和合规体系,融入组织的价值观,纳入组织经营发 展战略; c) 提升对相关方的权益保护,制定并运行有效的权益保障体系; DB32/T 3843 2020 3 d) 积极支持公益事业,并做出贡献。 6 评价实施 6.1 流程 “江苏精品”工作流程参见附录 A。 6.2 评价依据 “江苏精品”评价以 “江苏精品”标准 为依据,
8、 “江苏精品”标准的内容应体现第 5 章的基本要求, “江苏精品”(组织)评价指标参见附录 B。 针对不同 的产品或服务进行评价时,可适当调整指标项或 制定相关细则。 6.3 评价方式 “江苏精品”评价采用第三方评价方式,其中认证采用 联盟认证方式。 6.4 评价机构 “江苏精品”评价机构应是 第三方评价机构,其中认证机构是 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 批准且 符合“江苏精品”认证管理办法规定的产品或服务认证机构。 6.5 评价程序 评价机构依据“ 江苏精品”标准 及相应的评价规范组织开展评价 活动。 6.6 评价报告 “江苏精品”评价报告应包含但不限于被评价组织的基本情况、评价机构的基本情况
9、及评价结果等。 7 监督 政府主管部门对评价机构的评价活动和评价 结果进行监督。 8 证书和标志 “江苏精品”证书与标志应符合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管理办法的规定。 DB32/ T 3843 2020 4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江苏精品”工作流程 A.1 “江苏精品”工作流程参见图 A.1。 培育推荐 遴选培育对象 标准先进性评价 “江苏精品”认证 图 A.1 “江苏精品”工作流程图 监督 DB32/T 3843 2020 5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江苏精品”(组织)评价指标 B.1 “江苏精品”(组织)评价指标参见表 B.1。 表 B.1 “江苏精品”(组织)评价指标 序号 评价
10、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1 创 新 发 展 创新机制 制定创新战略和实施计划,及资源保障提供情况 研发投入 创新能力 技术创新转化为技术标准情况 科研人员占比情况 发展成果 通过创新和改造,取得核心优势和项目情况 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或先进服务模式的推广情况 获得科学技术奖情况 获得专利、软件著作权、设计专利权等情况 参与国际、国家及行业标准制修订情况 拥有国家、省级各类研究技术机构情况 通过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国家或省创新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情 况 经济效益 申报产品销售额(量) 申报产品出口额(量) 2 质 量 卓 越 管理水平 建立并有效实施质量或行业相关管理体系情况
11、 导入卓越绩效模式,或有效采用其他先进管理模式情况 质量管理人员占比情况 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 对供应商建立全面的管控体系情况 产品 /服务 质量 产品或服务标准中主要技术指标或服务质量 先进性情况 产品实测或实际服务水平与“江苏精品”标准符合情况 建立和实施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和 /或供应链溯源系统情况 顾客满意 建立和运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情况 制定和执行服务承诺或服务规范情况 开展顾客满意度调查情况 DB32/ T 3843 2020 6 A 表 B.1 “江苏精品”(组织)评价指标(续) 3 品 牌 引 领 品牌管理与 维护 品牌管理部门设置和资源配置情况 开展品牌保护、形象维护等方面的措施及
12、成效 品牌声誉 品牌满意度调查的开展情况和结果 品牌近三年获得的荣誉称号或奖励情况 申请“江苏精品”评价的产品和服务在全省同行业或细分市场中的排名情况 品牌效应与 价值 品牌价值情况 品牌溢价情况 4 社 会 责 任 公共责任 每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或接受社会责任评价的情况 近三年无重大质量安全事故及严重违法违规记录 绿色可持续 发展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情况、节能或绿色产品数量、绿色工厂创建情况 在产品设计和产品实现过程实行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开展预防污染和节约 资源的情况,废弃物处置和回收再利用情况 诚信与合规 经营 开展信用体系建设情况,提供由信用主管部门出具的信用报告 质量信用等级情况 尊
13、重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建立合规经营制度、公平竞争力情况 近三年纳税情况和区域纳税排名 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情况 权益保护 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售后服务星级评价情况 建立员工合法权益保护制度,职业健康安全体系认证情况 公益支持 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情况 DB32/T 3843 2020 7 参 考 文 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发 2017 24号) 2 江苏省加强涉审社会 中介机构信用管理的指导意见(苏政办发 2017 137号) 3 GB/T 19580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4 GB/T 22119 信用服务机构 诚信评价业务规范 5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 6 GB/T 31041 品牌价值 质量评价要求 7 GB/T 36000 社会责任指南 8 GB/T 45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