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22 T 3167-2020 肠覃中医诊疗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503601       资源大小:447.79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22 T 3167-2020 肠覃中医诊疗技术规范.pdf

    1、ICS 11.020 C 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 31672020 肠覃中医诊疗技术规范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 2020 - 09 - 29 发布 2020 - 10 - 30 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3167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提出。 本标准由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2、丁庆刚、旋菲、旋静、张文龙、孙琳琳、孙牧、陈永亮。 DB22/T 31672020 1 肠覃中医诊疗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肠覃中医诊疗的适应症、禁忌症、诊断依据、辨证论治、其他疗法和预防调护。 本标准适用于肠覃中医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肠覃 colorectal cancer 肠覃是以腹痛、大便带血、大便变细、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属于现代医学“大肠癌”的范 畴,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 3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CT: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A:糖类抗原(Carbohydra te A

    3、ntigen) CEA:癌胚抗原(Carcino Em bryonic Antigen) MRI: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 sonance Imaging) PET-CT: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 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ositron Em ission Tomography - Computed Tomography) 4 适应症 4.1 术后、放化疗同步及放化疗后患者。 4.2 各期拒绝手术、放化疗患者。 4.3 18 岁以上成年患者。 5 禁忌症 5.1 合并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器质性病变、意识障碍者。 5.2 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者。 6 诊断依据 6.1 中医诊断 DB22/T 3

    4、1672020 2 6.1.1 排便习惯改变,如便频、便秘、血便或粘液血便。 6.1.2 近期出现持续性腹部不适、里急后重、隐痛、腹痛或直肠触及包块。 6.1.3 伴有原因不明的消瘦、乏力、面色苍白、唇甲色淡等。 6.1.4 年龄 40 岁以上见上述症状者为高发群体。 6.2 西医诊断 6.2.1 临床表现 大肠癌早期无明显症状,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临床症状,主要有下列几个方面的表现:排便 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便血,腹痛,腹部肿块,直肠肿块;可有贫血、低热,晚期患者有进行性消瘦、 恶病质、腹水等。 6.2.2 体征 6.2.2.1 直肠指检触及包块,腹部亦可触及包块,质地坚硬,固定不移,触

    5、痛明显。 6.2.2.2 全身检查可以发现贫血以及转移征象如浅表淋巴结肿大等。 6.2.3 影像学诊断 6.2.3.1 结肠镜和直肠镜是确诊大肠癌最可靠的方法,可行活体组织采样检查,或冲刷做脱落细胞学 检查。 6.2.3.2 彩超、CT、MRI、PET-CT、骨扫描检査可判断肿瘤分期,了解周围组织转移情况,制订治疗计 划和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6.2.4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便常规、肿瘤标志物检测如 CEA、CA199 等。 6.2.5 病理学诊断 病理活检是大肠癌的确诊依据。 6.3 鉴别诊断 6.3.1 内痔 多为无痛性出血,血鲜红,不与大便相混;直肠癌患者的便血常伴有粘液和直肠刺激症状。直

    6、肠指 诊和结肠镜检查可有助于鉴别诊断。 6.3.2 肠结核 发病年龄多为较小,既往多有结核病史,好发于回盲部。大量结核性肉芽肿和纤维组织增生使肠壁 变厚、变硬,易与回盲部肠癌混淆,应作病理活检才能明确诊断。 6.3.3 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镜可见粘膜颗粒状改变,血管纹理消失,伴红斑状充血及椭圆形小溃疡,表面常覆以黄白色渗 出物,严重者有大的不规则溃疡;部分肠癌以溃疡为主要表现,应作病理活检才能明确诊断。 7 辨证论治 DB22/T 31672020 3 7.1 湿热瘀滞 7.1.1 症状 腹痛拒按或呈刺痛,腹中包块,大便带血或粘液脓血,里急厚重,肛门灼热感,大便粘溏,舌质紫 黯或有瘀斑,苔黄腻,

    7、脉弦数或弦涩。 7.1.2 治法 清利湿热,活血化瘀。 7.1.3 方药 参见附录 A.1.1。 7.1.4 加减 腹胀腹痛甚者加枳实、槟榔、元胡;痛引两胁者加柴胡、郁金;便血甚者加槐花、三七、仙鹤草; 久痢不止,大便粘滞者加白头翁、秦皮、黄柏。 7.2 肝肾阴虚 7.2.1 症状 腹部隐隐灼痛,大便形状细扁,大便秘结或带粘液脓血,形体消瘦,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膝酸 软,盗汗,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7.2.2 治法 滋补肝肾,清利虚热。 7.2.3 方药 参见附录 A.1.2。 7.2.4 加减 急躁易怒者加龙胆草、黄芩、栀子;虚热甚者加银柴胡、胡黄连。 7.3 气血两虚 7.3.1 症状

    8、 腹痛隐隐,绵绵不休,痛时喜揉喜按,大便变形,或带粘液脓血,肛门坠胀,甚至脱肛,面色萎黄, 唇甲不华,心悸,少气乏力,神疲懒言,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7.3.2 治法 补气养血。 7.3.3 方药 参见附录 A.1.3。 7.3.4 加减 DB22/T 31672020 4 血虚甚者加鸡血藤、益母草;形寒肢冷者加仙茅、仙灵脾、制附子、干姜。 7.4 脾肾阳虚 7.4.1 症状 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时喜温喜按,遇冷痛甚,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少气无力,纳食不振,腰膝 酸软,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胖,苔白滑,脉沉细微。 7.4.2 治法 温补脾肾。 7.4.3 方药 参见附录 A.1.4。

    9、7.4.4 加减 里急后重者加木香、槟榔、白芍;大便泻下无度者加诃子。 8 其他疗法 8.1 中药灌肠 8.1.1 治疗出血:生大黄、地榆炭、三七、五倍子、白花蛇舌草。 8.1.2 治疗癌性肠梗阻:生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白花蛇舌草、半枝莲。 8.2 中药贴敷 8.2.1 治疗恶心呕吐,取竹茹、枳实、藿香、吴茱萸、姜半夏、旋覆花、丁香研末蜜调贴敷于神阙、 内关、足三里。 8.2.2 治疗便秘、梗阻,取生大黄、枳实、厚朴、木香研末蜜调贴敷于神阙、天枢、涌泉。 8.3 中药泡洗 化疗后手足麻木:取黄芪、地龙、土鳖虫、全蝎、川乌、水蛭、红花、制附子开水浸泡盛于器械中, 浸泡手足。 8.4 中药坐浴

    10、 湿热瘀滞型取黄柏、苦参、紫花地丁、蒲公英、乳香、没药、五倍子、莲房、槐花、地榆、大黄、 蛇床子、防风坐浴。 8.5 针灸 8.5.1 止痛 阿是穴。 8.5.2 促进肠蠕动 足三里、上巨虚、外关、曲池、天枢。 DB22/T 31672020 5 8.5.3 提高免疫功能 8.5.3.1 针刺取百会、关元、足三里、三阴交、内关、合谷、太溪、太冲、阴陵泉。 8.5.3.2 艾灸取神阙、关元、气海、足三里、曲池。 9 预防调护 9.1 预防 9.1.1 对于肠道息肉更应及早处理。 9.1.2 对于大肠癌的高发群体应定期检查。 9.2 调护 9.2.1 与患者多沟通,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鼓励病友间多

    11、沟通交流。 9.2.2 指导病人根据病情适当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 9.2.3 遵医嘱准确用药。 9.2.4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忌烟酒、避免进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品,多摄入蔬菜、水果、高纤 维素食品。 9.2.5 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DB22/T 31672020 6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辨证论治方药 A.1 方药 A.1.1 湿热瘀滞 葛根芩连汤合膈下逐瘀汤:葛根 9 g 15 g、黄芩 g 10 g、黄连2 g 5 g、灵脂 6 g 9 g、当归 6 g 12 g、川芎 3 g 10 g、桃仁 4.5 g 9 g、丹皮 6 g 12 g

    12、、赤芍 6 g 12 g、乌药 5 g 10 g、 元胡 3 g 10 g、甘草 2 g 10 g、香附 6 g 10 g、红花 3 g 1 0g、枳壳 3 g 10 g。 A.1.2 肝肾阴虚 知柏地黄汤:山药 15 g 30 g、丹皮 6 g 12 g、茯苓 9 g 15 g、山萸肉 6 g 12 g、泽泻 6 g 10 g、黄柏 3 g 12 g、熟地黄 9 g 15 g、知母 6 g 12 g。 A.1.3 气血两虚 归脾汤:党参 9 g30 g、白术 6 g12 g、黄芪 9 g30 g、当归 6 g12 g、甘草 2 g10 g 、 茯神 9 g15 g、远志 3 g9 g、酸枣仁 9 g15 g、木香 3 g6 g、龙眼肉 9 g15 g、生姜 6 g 12 g、大枣 6 g15 g。 A.1.4 脾肾阳虚 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制附子3 g15 g、人参 3 g9 g、干姜 3 g10 g、甘草 2 g10 g、白 术 6 g12 g、肉豆蔻 3 g10 g、补骨脂 6 g 9 g、五味子 2 g 6 g、吴茱萸 2 g 5 g、大枣 6 g 15 g。 _


    注意事项

    本文(DB22 T 3167-2020 肠覃中医诊疗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rimleave22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