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 CCS B 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12272020 代替 DB 22/T 1227-2018 薄皮甜瓜露地生产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oriental melon cultivation technique in open ground 2020 - 12 - 28 发布 2021 - 01 - 29 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1227 2020 I DB22/T 1227 2020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2、规 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 DB 22/T 1227-2018 无公害农产品 薄皮甜瓜露地生产技术规程 ,与 DB 22/T 1227-2018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更改了标准名称为薄皮甜瓜露地生产技术规程; b)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部分内容(见 3.1 和 3.2 和 3.3); c) 增加了“薄皮甜瓜露地生产程序的构成”一章(见第 4 章); d) 更改了“产地环境”部分内容(见第 6 章,2018 年版的第 4 章); e) 增加了“生产投入品管理”部分内容(见 5.1),更改了肥料采购内 容(见 5.3.1,2018 年 版 5.3.1); f)
3、更改了“栽培技术”部分内容(见 7.2 和 7.3 和 7.4 和 7.5,2018 年版的 6.2 和 6.3 和 6.4 和 6.5) , 并将 2018 年版 “田间管理” 的有关内容修改后纳入一章 (见第 8 章, 2018 年 版的 6.7); g) 更改了“病虫害防治”部分内容(见 9.1 和 9.3,201 8 年版的 7.1 和 7.3)。 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惠长敏、耿伟、陈莹、张爽爽、张金鹏、金鑫、刘燕妮、滕巍、齐高扬
4、。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1 年首次发布为 DB22/T 1 227-2011,2018 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DB22/T 1227 2020 1 薄皮甜瓜露地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薄皮甜瓜露地生产的程序的构成,规定了生产投入品管理、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田 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与标识、贮藏与运输、生产记录与档案管理。 本文件适用于薄皮甜瓜露地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
5、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6715.1 瓜菜作物种子 第1部分:瓜类 GB/T 29372 食用农产品保鲜贮藏管理规范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2798.1 无公害农产品 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 第1部分:通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接穗 scion 嫁接时接在砧木上无根的幼苗称为接穗。 3.2 砧木 rootstock 嫁接时承受接穗并提供根系的植株称为砧木。 3.
6、3 顶插接 hole insert ion grafting 将砧木的生长点和真叶切去,用粗细与接穗相当的竹签,从一侧子叶节基部斜插 0.6 cm 0.7 cm 深,再将接穗苗下胚轴(子叶以下 1.5 cm 2.0 cm)削成楔形,随即拔出竹签,将接穗插入,并使 接穗与砧木的子叶展开方向交叉呈十字形,不需要用嫁接夹等固定。 3.4 贴接 splice grafting DB22/T 1227 2020 2 当砧木子叶展平新叶生长点可见时,斜角向上切除一片子叶和生长点,顶部形成斜面。选择接穗下 胚轴与砧木粗细相同的单株,靠近下胚轴顶部 1.0 cm 1.5 cm 处斜角向下切除幼根,迅速将斜面贴
7、 合对接,夹子固定愈合后,及时清理不定芽。 4 薄皮甜瓜露地生产程序的构成 薄皮甜瓜露地生产程序包括 9 个环节,分别是生产投入品管理、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采收、包装与标识、贮藏与运输及生产记录与档案管理。其中,栽培技术环节细分为 5 个 步骤,田间管理环节细分为 5 个步骤,病虫害 防治环节贯穿于栽培技术环节和田间管理环节,记录与 档案环节贯穿露地甜瓜生产全部过程。程序流程图如图 1 所示。 图1 薄皮甜瓜露地生产程序流程图 5 生产投入品管理 5.1 种子 DB22/T 1227 2020 3 符合植物检疫规定,种子质量应符合 GB/T 1671 5.1 要求。 5
8、.2 农药 5.2.1 采购 应从正规渠道采购符合下列要求的农药,并索取购药凭证或发票: a) 有资质的农药经营单位经营的; b) 有农药登记证的; c) 有农药生产许可证的; d) 有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 e) 标签内容完整的; f) 质量保证期内的; g) 国家和进口国允许使用的。 5.2.2 贮存 贮存于专用场所,由专人负责保管。场所应符合卫生、防火、防水、防雨、防潮、防腐、避光、通 风、阴凉、干燥等安全条件要求,并配有农药配制量具、急救药箱,出入口处贴有警示标志。不得与食 品、农产品、饮料、饲料等混放。 5.2.3 农药包装物处理 农药空包装物应清洗 3 次以上,及时收集,并 交
9、回农药经营者或农药包装物回收站(点)妥善处 置。不应随意丢弃,也不可做它用。 5.3 肥料 5.3.1 采购 从正规渠道采购的肥料,索取发票: a) 正规肥料经营单位经营; b) 有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 c) 标签内容完整; d) 以有机肥料为主。 5.3.2 贮存 应贮存于专用仓库,场所应符合防火、避光、通风、干燥、阴凉等条件,不得混杂堆放。 5.3.3 包装物处理 包装物不应随意丢弃,不可做它用,妥善处理,安全存放。 6 产地环境 露地甜瓜生产应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通气性好、灌 溉与排水方便的地块,以选择 5 年内未 种植过瓜类的且集中连片的沙壤土为宜。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 NY/T
10、 5010 的要求。 7 栽培技术 DB22/T 1227 2020 4 7.1 品种选择 选择优质、丰产、抗病性强,并通过国家登记(注册)的甜瓜品种和砧木。 7.2 育苗 7.2.1 播期 自根苗地膜覆盖加小拱棚栽培于 3 月下旬 4 月上旬播种。 自根苗地膜覆盖栽培于 4 月中下旬 播种。嫁接苗应比自根苗提前 15 天播种。顶插接法砧木 比接穗早 3 天 5 天播种,贴接法接穗比 砧木早 5 天 7 天播种。 7.2.2 容器 自根苗宜选用甜瓜专用营养块,砧木使用穴盘或营养钵育苗。砧木宜使用深度为 11 cm 的 32 孔 或 50 孔穴盘或使用 7 cm 7 cm 规格塑料营养钵。嫁接苗
11、接穗播种时可使用塑料方形平底盘或棚内 做畦的方式散播。 7.2.3 基质准备 7.2.3.1 穴盘育苗 育苗基质中草炭、蛭石和珍珠岩比例为 311。 7.2.3.2 营养钵育苗 育苗基质中选用 5 年内未种植过瓜类, 没有喷施过长残效除草剂的田园土、 草炭和有机肥比例为 5 41。 7.2.4 浸种催芽 将种子置于 50 55 温水中浸泡 15 分钟,不断搅拌之后在室温条件下浸泡 6 h 8 h, 搓洗干净,晾干表面水分,用湿毛巾将种子包好后置于 28 30 条件下催芽,种子 90% 出芽后 即可播种。 7.2.5 播种 营养钵、穴盘装填距沿口低 1 cm 的基质,浇透水。每营养钵(块)或穴盘
12、内播 1 粒已发芽种子, 胚根朝下,覆土厚度 1.5 cm。 7.2.6 苗期管理 7.2.6.1 温度 见表 1。 表1 甜瓜苗期温度控制标准 生长阶段 昼温 夜温 播种到出苗 3035 2025 出苗后到真叶出现 2025 1317 DB22/T 1227 2020 5 表 1(续) 生长阶段 昼温 夜温 真叶出现到定植前一周 2528 1218 定植前一周 1823 12 15 7.2.6.2 水分 视基质干旱程度浇水 2 次 3 次 ,见干见湿。 7.3 嫁接 7.3.1 消毒 育苗场地及嫁接设备等应使用 40% 甲醛 50 倍液喷雾消毒, 用药剂量为 30 ml/m 3 , 然后封闭
13、 48 小 时,再通风 5 天。嫁接工具应用 75% 酒精消毒。接穗及砧木苗应用 1000 倍液高锰酸钾溶液喷施。 7.3.2 时间 顶插接法最佳嫁接时间,接穗子叶展平真叶将要露出、砧木现第一片真叶。贴接法最佳嫁接时间, 接穗刚出现真叶、砧木两片子叶展平。 7.3.3 苗床管理 7.3.3.1 光照 嫁接后 3 天内白天覆盖遮阳网,第 4 天开始,早晚揭开遮阳网 1 小时 2 小时,此后逐渐增 加光照时间,保证嫁接苗不萎蔫,接穗成活后不再遮荫。 7.3.3.2 温度 见表 2。 表2 嫁接苗苗期温度控制标准 生长阶段 昼温 夜温 嫁接后 3 天内 2830 2325 第 4 天开始 2628
14、2022 7 天愈合后 2528 1218 7.3.3.3 湿度 嫁接前应将摆放嫁接苗小拱棚的地面适当浇水。 嫁接后 3 天内小拱棚应密闭不通风, 棚内湿度 90% 以上,以保湿为主。第 4 天开始逐渐通风,通风时间以接穗子叶不萎蔫为宜。 7.4 壮苗标准 DB22/T 1227 2020 6 叶色浓绿,幼苗茎粗不低于 3.5 mm,3 片 4 片真叶,根系发达,无 病虫害,长势良好。自根 苗苗龄 25 天 30 天,嫁接苗苗龄 40 天 45 天。 7.5 定植 7.5.1 整地施肥 7.5.1.1 定植前 10 天 15 天 ,施入有机肥 1000 kg/667 m 2 1500 kg/6
15、67 m 2 做底肥,施入 15-5-32 高钾复合肥(N-P 2O5-K2O52%)30 kg/667 m 2 35 kg/667 m 2 做口肥,肥料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 7.5.1.2 将土地深翻、耙平、起垄,单行栽培垄宽 65 cm,高 15 cm。双行栽培畦宽 130 cm,高 15 cm。 铺设滴灌带后用地膜覆盖。 7.5.2 时间 定植时期应在晚霜期之后,地膜覆盖栽培以 5 月中下旬为宜,地膜覆盖加小拱棚栽培以 4 月下旬 为宜。时间宜选在晴朗、无风的上午。 7.5.3 密度 定植密度为行株距( 60 cm 65 cm )( 50 cm 55 cm )。 7.5.4
16、 方法 按定植密度挖定植穴,施入口肥 20 kg/667m 2 25 kg/667m 2 ,浇足定植水,栽苗封埯。 7.5.5 扣小拱棚 可采用柳条枝、竹批等材料做骨架,用薄膜覆盖。单行栽 培小拱高度 30 cm 40 cm,双行栽培 小拱高度 40 cm 50 cm。 8 田间管理 8.1 水分 苗期到开花前保持土壤湿润, 开花坐果期适当控制浇水, 果实膨大期保持水分充足, 促进果实膨大, 采收前一周停止浇水。 8.2 追肥 坐瓜后,追施水溶性硫酸钾型复合肥 5 kg/667 m 2 。 8.3 整枝 露地栽培采用四叶定心、三蔓整枝方式。选留 3 条健壮子蔓,坐瓜的子蔓在瓜前留 2 片 3
17、片 叶掐尖。孙蔓坐瓜后留 2 片 3 片叶掐尖。每株留瓜 5 个 6 个。 8.4 授粉 8.4.1 人工授粉 将当日开放的甜瓜雄花去掉花瓣,只留散粉的雄蕊,与当日开放的雌花柱头进行对花传粉。 DB22/T 1227 2020 7 8.4.2 蜜蜂授粉 在田间放置蜂巢,密度以每 667 m 2 投放 1000 头 1500 头为宜。 8.5 留瓜 当幼瓜长至鸡蛋大小时,选留果大、型正、无病虫伤的果实 4 个 5 个,去掉裂瓜、畸形瓜。 9 病虫害防治 9.1 防治对象 霜霉病、白粉病、根腐病、蚜虫。 9.2 防治原则 以保持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为基础,优先采用农业、物理和生物措施,合理使用低风险
18、农药。 9.3 防治方法 9.3.1 农业防治 应选用抗病品种,自根苗实行 5 年以上的轮作 。及时清除田间枯枝烂叶,摘除染病及有虫卵的叶 片,拔除病株深埋或烧毁。 9.3.2 物理防治 播种前采用温汤浸种处理种子。田间铺设银灰色地膜防治蚜虫。 9.3.3 药剂防治 应选用低毒、 低残留、 在甜瓜上登记的农药品种, 严格按照农药安全间隔期采收。 应符合 GB/T 8321 (所有部分)及 NY/T 1276 规定。具体见附录 A。 10 采收 就地销售和短途运输,应于清晨露水干后采收九成至成熟果实。长途外运,应于下午采收七成至八 成熟果实。采收时轻摘轻放、即时装箱。 11 包装与标识 应符合
19、NY/T 2798.1 的规定。 12 贮藏与运输 适宜温度 10 12 ,空气相对湿度在 85% 9 0%。应符合 GB/T 29372 的规定。 13 生产记录与档案管理 DB22/T 1227 2020 8 13.1 生产过程应及时、详尽记录,做到可追溯。 13.2 原始记录应存档,保存期至少 2 年。 DB22/T 1227 2020 9 A A 附 录 A (规范性) 甜瓜病害防治 甜瓜病害防治方法见表 A.1。 表 A.1 甜瓜病害防治方法 防治对象 防治时期 农药种类及用量用法 安全间隔期 每季最多施用次数 施用 300 g/L 嘧菌啶酰菌悬浮 剂 45 60 ml/667 m 2 ,喷雾 3天 3次 白粉病 发病前或发 病初期 施用 1000 亿芽孢/g 枯草芽孢杆 菌 120 160 g/667 m 2 ,喷雾 / 3 次 施用 687.5 g/L 氟菌霜霉威 60 80 ml/667 m 2 ,喷雾 7天 3次 霜霉病 发病前或发 病初期 施用 18.7% 烯 酰吡唑酯水分散 粒剂 75 125 g/667 m 2 ,喷雾 15 天 3 次 根腐病 发病前或发 病初期 每667 m 2 施用60% 铜钙多菌灵可 湿性粉剂 500 600 倍液,灌根 7天 2次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