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21 T 1835-2020 梅花鹿饲养管理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03382       资源大小:750.33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21 T 1835-2020 梅花鹿饲养管理技术规程.pdf

    1、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 1835-2020 代替 DB21/T 1835-2010 梅花鹿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2020 11 30 发布 XXXX - XX - XX 实施 ICS 65.020.30 B 44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2020 - 12 - 30 实施 DB21/T 1835 2020 I 前 言 本 文件 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 起 草 。 本文件代替 DB21/T 1835-2010梅花鹿饲养管理技术规程,与 DB21/T 1835-2010相比,除结构调 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

    2、术内容变化如下: a) 删除了 “ 规范性引用文件 ” 中已经废止的标准,根 据本标准内容需要引入了新的行业标准和正 在实施的法规(见 2, 2010 版 2); b) 删除了 “ 术语和定义 ” 中锯别和产次的概念(见 2010 版 3.4) ; c) 删除了 “ 术语和定义 ” 中生产周期的划分(见 2010 版 3.9) ; d) 增加了 “ 术语和定义 ” 中同期发情的概念(见 3.8, 2010 版 3); e) 增加了 “ 选址要求 ” 中依据的现行法律条例(见 4.1, 2010 版 4.1) ; f) 修改标题名称 “ 建筑布局 ” 为 “ 建设布局 ” ,依据现行法律条例对场

    3、区的功能重新进行划分, 并介绍各功能区的要求(见 4.2, 4.3, 4.4, 4.5, 2010 版 4.2, 4.3) ; g) 增加 了建筑布局中 “ 粪污放置及无害化处置设施 ” (见 4.2, 2010 版 4.2); h) 修改了 “ 饲养管理 ” 中人员要求标题下的内容,重新规定工作人员需要具备的条件(见 5.1, 2010 版 5.1) ; i) 更改了 2010 版种公鹿群的选种参考的技术规程(见 5.2.4.1, 2010 版 5.2.4.1) ; j) 更改了饲料的使用应符合的农业标准,原标准已经废止,对 “ 粗饲料 ” 的中饲料类型进行说明 (见 5.3.1, 2010

    4、 版 5.3.1) ; k) 修改了标题 “精饲料日粮标准 ”为 “精饲料日粮 ”,同时标题内 “日粮 ”均以 “精饲料 ”替代(见 5.5、 附录 A, 2010 版 5.5、附录 A) ; l) 增加了 2010 版中涉及的所有表格的表头名称,修改了原标准中错误形式的表格(见 5.5、附 录 A, 2010 版 5.5、附录 A) ; m) 更改了成年公鹿日粮配方的组成、成年母鹿日粮配方的组成、离乳仔鹿和育成鹿日粮标准及配 比,配方变化见表格(见 5.5.2, 5.5.3, 5.5.4, 2010 版 5.5.2, 5.5.3, 5.5.4) ; n) 修改了 “饮用水 ”中 “北方冬季不

    5、饮冰碴水 ”(见 5.7.2, 2010 版 5.7.2) ; o) 修改了 “管理 ”中 “鹿茸长成三叉型时停止运动 ”,进行了精准的描述(见 5.8.1, 2010 版 5.8.1) ; p) 修改了 “生茸期管理 ”标题下的内容,对具体的操作方法进行了精准的描述(见 5.8.2.1, 2010 版 5.8.2.1) ; q) 增加了 “试情法 ”、 “同期发情法 ”和 “人工输精方法 ”三个标题, 对三部分的内容进行精准地说 明(见 6.4.2, 2010 版 6.4.2) ; r) 更改标题 “养殖区卫生要求 ”为 “养殖区卫生、消毒要求 ”(见 7.1, 2010 版 7.1) ;

    6、s) 增加了鹿场所有场所消毒方法的介绍,包括消毒剂的使用和消毒间隔(见 7.1, 2010 版 7.1) ; t) 修改了 “口蹄疫 ”的免疫程序,增加了 “及时补免 ”的内容(见 7.2.1, 2010 版 7.2.1) ; u) 增加了鹿只交易和调运过程应遵守现行的国家政策法规(见 7.4.1, 2010 版 7.4.1) ; v) 修改了对死因不明的鹿只的处理措施及方法,删除了已经废止的标准,引入现行的国家政策法 规(见 7.4.3, 2010 版 7.4.3) ; w) 修改了 “结核病、布鲁氏杆菌病 ”患病鹿的处理方式(见 7.4.5, 2010 版 7.4.5) ; DB21/T

    7、18352020 II x) 增加了 “无害化处理记录 ”(见 9.3, 2010 版 9.3) ; y) 增加了附录 A 中两个记录表,表 A.3 鹿群配种记录和表 A.4 鹿群产仔记录,表格具体内容见附 录 A(见附录 A, 2010 版附录 A)。 本 文件 由辽 宁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 文件 起草单位:沈阳农业大学、西丰县鹿业发展局 、 西丰县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局。 本 文件 起草人: 杨淑华、李鹏、罗剑通、张燚、李占武、李林、龙淼、许海志、张庆双、李淑杰、 秦剑、师立红。 本 文件 发布实施后,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 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

    8、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 2号),联系电话: 024-23447862。 文件 起草单位通讯地址:沈阳农业大学,联系电话: 024-88487156。 DB21/T 1835 2020 1 梅花鹿饲养管理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文件 规定了梅花鹿饲养管理的术语和定义、场区建设、饲养管理、繁育技术、卫生防疫、收茸、 档案管理 的要求 。 本 文件 适用于 舍饲 梅花鹿的饲养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 其中 ,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 该 日期对

    9、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 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 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 畜牧法 ( 2015年 4月 24日修订版)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 2017 25号)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 ( 2010年 5月 1日实施)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 3.1 仔鹿 出生后到当年年末的幼鹿。 3.2 离乳仔鹿 断乳后到当年年末的幼鹿。 3.3 育成鹿 仔鹿转入第二年为育成鹿 , 育成期为一年。 3.4

    10、成年公鹿 四锯以上为成年公鹿。 DB21/T 18352020 2 3.5 初配母鹿 首次参加配种的母鹿。 3.6 成年母鹿 二产以上的母鹿统称为成年 母鹿。 3.7 鹿柴 分青鹿柴和干鹿柴。青鹿柴指每年 5 月 10 月收割的以柞树为主的阔叶枝叶类饲料。干鹿柴指每 年 9 月 10 月收割的柞树枝叶饲料阴干后的枝叶饲料。 3.8 同期发情 使一群母畜在同一时期内发情并排卵的技术。 4 场区建设 4.1 选址要求 4.1.1 总则 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 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关于选址的规定。 4.1.2 要求 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动物屠宰加工场所、动物和动物产品集贸市场 500 米以上;

    11、距离种畜禽场 1000 米以上; 距离其它 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距离不少于 500 米;距离动物隔离场所、无 害化处理 场所 3000 米以上;距离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研等人口集中区域及公路、铁路等主要交通干线 500 米以上。 4.1.3 禁养区域 生活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 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养区域。 4.2 建 设 布局 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 畜牧法 规定, 鹿场可划分为 生活办公区 、 生产 区 、隔离区, 提倡设计如下 : 生活办公区 应与生产区、 隔离区 隔离; 生活办公区 设在整个场区

    12、的上风口,生产区和 隔离区 设在场区的下风口; 鹿舍建筑布局应符合卫生要求和 饲养管理 的要求,应具备良好的防鼠、防蚊蝇设施; 应设有消毒间、兽医室,隔离舍。 隔离区 应设在 生产 区的下风向处 ; 隔离区应 建立 粪污放置及无害化处置设施。 4.3 生活办公区 DB21/T 1835 2020 3 4.3.1 主要包括职工宿舍、食堂、办公室、接待室、档案资料室、财务室、试验室等 场所 。 4.3.2 生活 办公 区位于靠近场区大门内集中布置,在主风向上风处、地势较高的地方。 4.3.3 生活办公区 应 与生产区保持 50 米以上距离, 可 通过设置隔离墙或绿化带等方法来分隔两区 。 4.3.

    13、4 提倡 将生活区和管理区分开建设,将职工住宿和职工生产福利设施的生活区,设在鹿场大门 外, 全场的上风向和地势最高地段,与生产区保持 100 米以上距离,以保证生活区良好的卫生环境。 4.4 生产 区 4.4.1 生产区门口应设有消毒间和车辆消毒池。 4.4.2 鹿舍建筑应以石、砖、瓦为主,外围墙高度应在 2.4 米左右,内围墙高度应在 2 米左右。鹿舍 地面铺砖,内高外低,坡度以 3 5为宜,母鹿圈舍内设有寝床 (保护栏 )。 4.4.3 鹿舍圈棚应坐北朝南,高度为 2 米以上;运动场应在圈棚南面,设有饲料槽和饮水槽;饲料槽 一般放置在运动场中部,尺寸宜为长 8 米、宽 75 厘米、高 3

    14、0 厘米 (槽底 );饮水槽一般设置在运动场合 适位置,尺寸依具体情况确定。 4.4.4 鹿舍面积根 据具体情况确定大小,保证鹿的活动范围 10 米 2/只 12 米 2/只、怀孕母鹿为 13 米 2/只 15 米 2/只。 4.4.5 鹿舍之间应设有拨鹿门。鹿舍前应设有排水沟,确保排水通畅,不积水。 4.4.6 每排鹿舍之间应设有 2.5 米 3 米 宽的通道,便于饲料和粪污的运输。 4.4.7 生产 区内设有配料室,配料室应设有饲料加工设备、饲料搅拌机、配料槽、秤、铁铣、水桶等 配料工具。 4.5 隔离区 主要包括兽医室、病鹿隔离舍及粪污处理设施,该区位于全场场区最低处、主导风向下风向,

    15、同生 产区距离不少于 50 米 ;该区必须以围墙和绿化带与生产区隔开,建有单独通道与生产区相连,向 场区 外单独开门,以便于将处理后的粪污及其它相关产品直接运出鹿场。 5 饲养管理 5.1 人员要求 5.1.1 场内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技术人员。 5.1.2 场内工作人员应 穿戴专用的工作服。 5.1.3 场内工作 人员每年应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有人畜共患病者不得从事养鹿工作。 5.2 组群 5.2.1 组群时间 组群时间一般在 8月 15日 9月 5日。 5.2.2 仔鹿分群 每年的 8月 15日 8月 20日一次性离乳,仔鹿与母鹿分圈饲养。 5.2.3 母鹿组群 5.2.3.1

    16、 育种核心群:根据个体、祖先、后裔指标综合评定,选择优良母鹿组成育种核心群,数量占 成年母鹿的 30%为宜。 DB21/T 18352020 4 5.2.3.2 生产母鹿群:按年龄分圈饲养。 5.2.3.3 淘汰群:将生产性能低下,选出老弱病残及恶癖的个体组成淘汰群,按鹿群周转计划实行淘 汰。 5.2.4 公鹿组群 5.2.4.1 种公鹿群:按本 文件 6.1 规定选择种公鹿。数量不低于成年公鹿群的 5%。在 1 锯 3 锯公鹿 中选择优良个体组成后备种公鹿群,经培育和筛选, 用于 补充种公鹿群。 5.2.4.2 生产公鹿群:应占全群数量 65%为宜,其中 1 锯 3 锯占 30%; 4 锯

    17、7 锯占 55%; 8 锯以上占 15%。 5.2.4.3 淘汰群:将生产性能低下,老弱病残及恶癖的个体选出组成淘汰群,依据个体情况逐年淘汰, 淘汰率 10% 15%为宜。 5.3 饲料 5.3.1 购进饲料时应符合 GB 13078 的规定;饲料的使用 应符合 NY 5032 的规定。 5.3.2 精饲料 : 以玉米、豆饼 (豆粕) 、麦麸、大豆等为主要原料,按不同鹿种、不同生产时期的饲 养标准制定的饲料配方进行配制,并添加一定量的常量 、 微量元素、多种维生素等。 5.3.3 粗饲料 : 主要包括鹿柴、 牧草、 青贮或黄贮 、 秸 杆 、树叶等。 5.4 喂养方法和次数 5.4.1 饲料按

    18、规定的时间、数量喂给,每日投喂精、粗饲料各 3 次;每次 宜 先精后粗、均匀投料。 5.4.2 精饲料应均匀投喂在饲料槽内,粗饲料应投放在饲料槽内或运动场内。 5.4.3 配种期的成年公鹿少喂或停喂精饲料 (见表 1 和表 2)。 5.4.4 离乳仔鹿每天喂 4 次,其日粮 饲喂量 应根据生长情况逐渐增加 (见表 4 和表 5)。 5.5 精饲料日粮 5.5.1 成年公鹿精料饲喂量 成年公鹿 精料饲喂量 见表 1。 表 1 成年公鹿 精料饲喂量 单位: 千克 /只天 5.5.2 成年公鹿精料配方 成年公鹿 精料 配方见表 2。 表 2 成年公鹿 精料配方 时期 玉米 (%) 豆粕 (%) 麦麸

    19、 (%) 大豆 (熟 )(%) 食盐 (%) 石粉 (%) 配种期 65 20 12 0 1.0 2.0 时 期 头 锯 二 锯 三至六锯 七锯以上 种公鹿 配种期 0.75 0.7 0.3 0.5 1.0 越冬期 0.8 0.75 0.7 0.75 1.2 生茸前期 0.8 1.5 0.8 1.5 0.8 1.6 1.0 1.8 1.5 2.0 生茸期 1.5 1.75 1.6 1.8 1.7 2.0 2.0 2.25 2.25 2.5 DB21/T 1835 2020 5 越冬期 67 20 10 0 1.0 2.0 生茸前期 50 30 12 5 1.0 2.0 生茸期 40 37 10

    20、 10 1.0 2.0 5.5.3 母鹿精料饲喂量及配方 每只成年母鹿 精料饲喂量及配方 见表 3。 表 3 成年母鹿 精料饲喂量及配方 时期 日喂量( kg) 玉米 (%) 豆粕 (%) 麦麸 (%) 食盐 (%) 石粉 (%) 配种期 1.0 57 30 10 1.0 2.0 妊娠期 0.8 57 30 10 1.0 2.0 哺乳期 1.2 55 32 10 1.0 2.0 5.5.4 离乳仔鹿和育成鹿精料饲喂量及配方 每只离乳仔鹿和育成鹿 精料饲喂量 及配 方 见表 4。 表 4 离乳仔鹿和育成鹿 精料饲喂量 及配 方 月份 日喂量( kg) 玉米 (%) 豆粕 (%) 大豆 (熟 )(

    21、%) 麦麸 (%) 食盐 (%) 石粉 (%) 1 2 0.8 0.9 40 37 10 10 1 2 3 4 0.9 1.0 40 37 10 10 1 2 5 8 1.0 1.2 40 37 10 10 1 2 9 10 0.3 0.75 40 37 10 10 1 2 11 12 0.75 0.8 40 37 10 10 1 2 5.6 粗饲料饲喂量 粗饲料 饲喂量 见表 5。 表 5 粗饲料 饲喂量 单位:千克 离乳仔鹿 育成公鹿 成年公鹿 育成母鹿 成年母鹿 0.5 2.5 3 4 3 4.5 2.5 3.5 3 4 5.7 饮用水 饮用水应符合 GB 5749 的规定 ; 鹿舍内饮

    22、水槽应有充足的清洁饮水,北方冬季 不饮冰碴水 。 5.8 管理 5.8.1 一般原则 5.8.1.1 观察鹿群:根据鹿只采食情况看槽饲喂,细心观察,记录采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5.8.1.2 饮水:保持饮水清洁,水 槽每 3 天刷洗 1 次。 5.8.1.3 运动:每天上下午各驱赶运动 20 分钟。鹿茸 处于 三叉型 生长时期禁止驱赶 运动。 5.8.1.4 卫生:圈舍走廊每天早晨清扫 1 次,料槽每次投料前清扫干净,冬季要及时清除舍内冰雪。 DB21/T 18352020 6 5.8.2 公鹿管理 5.8.2.1 生茸期管理 : 加强看管、注意安全、做好护茸。及时打掉压在茸上 未按期脱

    23、落 的花盘,实行 人工脱盘。鹿茸生长期禁止饲喂或注射违禁药物或激素;必须投放治疗药物时应在锯茸前规定的时间内 停药,避免造成鹿茸中药物残留。 5.8.2.2 配种期管理 : 公鹿圈 应 做到舍不离人,严防公鹿间顶架、 爬跨 等伤鹿事故;做好饲养员的安 全防护工作;种公鹿 应由 专人看管,配种记录准 确无误。 5.8.2.3 越冬期管理 : 舍内用干草、豆秸铺垫,每 7 天换 1 次,防止潮湿。建造塑料大棚饲养老弱病 鹿,确保安全越冬。 5.8.3 母鹿管理 5.8.3.1 配种期管理 : 配种群设专人看管 , 配种记录准确无误。掌握发情进度,及时发现发情异常母 鹿。 5.8.3.2 妊娠期管理

    24、 : 保持圈舍内安静,防止惊群,保证舍内有充足松软的垫草,每 7 天换 1 次,防 止潮湿。 4 月底前做好人员组织 、 物质和设备等方面的产仔准备工作。 5.8.3.3 哺乳期管理 : 建立值班制度 , 昼夜做好母、仔的看管。及时发现难产、扒羔、咬羔、无奶、 弃羔、弱仔等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 保持舍内安静,谢绝外人参观,严防惊群,确 保母、仔 安全。在母鹿圈内设置仔鹿保护栏,以保护在惊群等情况下仔鹿躲避在其中,防止受到伤害。 5.8.4 幼鹿管理 5.8.4.1 出生 48 小时之内注射卡介苗,并打耳号或耳标。 5.8.4.2 出生 2 周后开始补饲精饲料和粗饲料,精饲料以全价颗

    25、粒料为 宜 ,粗饲料以鲜树叶、胡萝卜 为主。 5.8.4.3 分群 : 第 1 次分群 : 8 月 15 日 8 月 20 日对出生仔鹿一次性断乳时进行,按体形大小 、 体质强弱分 群,每群 50 头为宜 ; 第 2 次分群:生后第 2 年 4 月中旬,按公母分群,每群 40 头为宜。 5.8.4.4 驯化 : 舍内驯化:仔鹿断乳 10 天左右开始。采取人鹿亲和,食物和信号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个体驯 化。前 10 天每天上下午各 30 分钟,后 10 天每天上下午各 60 分钟。通过 20 天的驯化 , 培养 10%左右的骨干鹿 ,使 鹿 群 能听从人所用信号的引导 ; 舍外院内驯化:在上述驯化

    26、的基础上可将鹿赶引到舍外走廊 , 合群驯化,每天上下午各 60 分 钟。经 10 天的驯化,要求鹿群稳定、不惊、不跑、不散 , 能短距离的放牧 , 顺利的出入鹿舍, 时间逐渐延长,一般 30 分钟 60 分钟。 5.8.4.5 放牧 : 有条件 的养殖场 可放牧。每天上下午各出牧 1 次,每次 120 分钟 180 分钟 为宜。 6 繁育技术 6.1 种公鹿的选择 选择具有本品种特点 , 3 锯 6 锯龄,按综合评定指标选用一、二、三级的鹿 只,茸型正规、茸质 优良、体质坚实、外貌无缺陷,生殖器官发育良好的公鹿做种公鹿。 6.2 实行同质选配 DB21/T 1835 2020 7 种公鹿按综合

    27、评定指标分三级。核心母鹿群 用一级种公鹿配种 。 6.3 配种时间 9月初至 11月中旬结束。 6.4 繁育方法 6.4.1 本交 9 月 10 日 9 月 15 日 将种公鹿拨入参加交配的母鹿舍内, 60 天 70 天后 再将种公鹿拨出 。 每只种 公鹿应交配母鹿 15 只 20 只为宜。建议进行试情配种 。 6.4.2 人工授精 6.4.2.1 试情法 : 在 9 月 10 日 9 月 15 日将试情公鹿按照 1:25 1:30 的比例放入母鹿群内寻找发情 母鹿 ,发现后及时配种 。 6.4.2.2 同期发情法 : 在 9 月 10 日 9 月 15 日对 母鹿进行埋植兽用孕酮阴道栓( C

    28、IDR),埋植 12 天 后取出 CIDR 阴道栓,同时注射促性腺激素( FSH) 18.5 微克 -24 微克 ,注射 FSH 56 小时 60 小时 后输 精。输精后肌肉注射促排卵素 3 号( LHRH-A3) 7.5 微克 12.5 微克 。 6.4.2.3 人工输精 方法 : 一般采用阴道开膣 法 、直肠把握 法 或腹腔镜 法 。 7 卫生防疫 7.1 养殖区卫生、消毒要求 7.1.1 出入口设置消毒池 , 消毒池内 可 投放 2%的氢氧化钠溶液,每周更换 1 次。 7.1.2 消毒间应安装紫外线灯,地面设消毒槽,消毒槽内放锯末或棉麻布料, 可 用 2%的氢氧化钠溶液 浸湿,每周更换

    29、1 次。 7.1.3 所有通道每 周 可 用氢氧化钠 等消毒剂 消毒 1 次。 7.1.4 鹿舍每周 可 用聚维酮碘、过氧乙酸、戊二醛或百毒杀消毒 1 次,消毒药交替使用。 7.1.5 鹿舍、运动场、通道每日彻底清扫 1 次,无积水、积雪、积粪。粪污清除后应及时运到场外指 定地点。 7.1.6 饲料槽、饮水槽应经常洗刷,保持清洁,每周用过氧乙酸或百毒杀消毒 1 次,消毒药交替使用。 7.1.7 饲养工具每周 可 用 2%的氢氧化钠溶液消毒 1 次。 7.2 免疫 7.2.1 口蹄疫:每年的 4 月份和 10 月份 集中免疫,并及时补免 。 7.2.2 结核病:每年的 5 月份 至 6 月份对新

    30、生仔鹿注射卡介苗。 7.2.3 肠毒血症:每年的 4 月份和 10 月份进行免疫。 7.2.4 其它疫病应根据实际情况和 需要及时免疫。 7.3 紧急接种 本场或周边饲养场的家畜发生相关的易感传染病时,应立即对鹿群进行紧急接种。 7.4 检疫 7.4.1 对出入本场的鹿只都应进行检疫,由当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出具检疫合格证明。 DB21/T 18352020 8 7.4.2 对疑似患病鹿只应进行隔离治疗或淘汰。 7.4.3 对死因不明的鹿只进行剖检或采取病样送当地动物疫病预防控制 机构 确认,根据病死及病害 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 2017 25 号)要求对尸体和脏器采取深埋、无害化处理

    31、。 7.4.4 每年的 4 月份 至 5 月份对结核病、布鲁氏杆菌病进行检疫。 7.4.5 对结核病、布鲁氏杆菌病呈阳性的鹿只进行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对 鹿 舍 及相关 器具 进行彻底消 毒。 8 收茸 8.1 收茸时期:通常在 6 月份 至 8 月份。 8.2 收茸前准备 : 准备止血药、止血带、麻醉药、苏醒药 , 锯茸前确定锯茸鹿只 , 用酒精对锯茸锯进 行消毒。 8.3 收茸要求:在早上鹿空腹条件下进行,时间在 5:00 7:00 时为宜;采取麻醉保定或保定器保定, 待鹿彻底麻醉或保定后操作,防止伤人伤鹿;锯茸时要做到稳、准、齐、快,防止破损 , 锯口要平整, 留茬应适中,以离茸基上缘 1

    32、.0 cm 1.5 cm 为宜;止血后注射苏醒药使鹿苏醒。 8.4 贮存 : 锯茸后,鹿茸头朝下呈 15放置,称重测尺后登记,放入 -20 冰柜冷冻保存。 9 档案管理 9.1 档案建立 鹿只出生后应根据谱系、耳标或耳号建立详细档案。 9.2 公鹿、母鹿卡片记录 9.2.1 卡片记载出生年月日,耳号或耳标、谱系,其格式见附录 A 中的表 A.1 和表 A.2。 9.2.2 卡片随鹿只保存。 9.3 其他记录 9.3.1 配种记录:记载配种具体时间,配种公鹿谱系,交配的母鹿谱系 (参见表 A.3) 。 9.3.2 产仔哺乳记录:记载产仔时间,产仔情况 (顺产、难产 ),哺乳情况 (参见表 A.4

    33、) 。 9.3.3 鹿茸生产记录:收茸时间,茸型、色泽、茸尺、重量、等级。 9.3.4 消毒记录 : 消毒时间,用药名称及剂量。 9.3.5 免疫记录 : 免疫时间、疫苗名称、免疫头数及使用剂量。 9.3.6 检疫记录:检疫时间、检 疫方法、 检疫 结果。 9.3.7 防治记录:用药名称、用药剂量、用药持续时间、康复程度。 9.3.8 精、粗饲料贮备记录:购买记录,贮备饲料时间,精、粗饲料产地,精饲料所执行标准。 9.3.9 免疫(检疫)记录随鹿只终身保存,记录至少保存 20 年。 9.3.10 无害化处理记录:处理时间 、 处理方法 、处理数量和操作人员 。 DB21/T 1835 2020

    34、 9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卡片记录(样本) 表 A.1 公鹿卡片 品种 鹿 号 谱 系 品系 出生时间 父 母 产地 外貌特征 父 母 父 母 年度 锯别 脱盘期 收茸期 生茸 天数 茸型 茸重 ( kg) 再生茸 ( kg) 总产量 ( kg) 鹿茸 等级 初角 鲜 干 鲜 干 鲜 干 头锯 二锯 三锯 四锯 五锯 六钜 七锯 八锯 九锯 十锯 记事 DB21/T 18352020 10 表 A.2 母鹿卡片 场 别 鹿 号 谱 系 品 种 出生时间 父 母 产 地 父 母 父 母 年 度 产次 产仔时间 仔 鹿 种 公 鹿 备注 耳 号 性 别 耳 号 锯 龄 产茸量 初产 二产 三产 四产 五产 六产 七产 八产 九产 十产 记事 DB21/T 1835 2020 11 表 A.3 鹿群配种记录 次 序 年度 受配母鹿 与 配公鹿 再次发情配种 舍 别 备 注 月 日 编 号 年 龄 编 号 年 龄 第二次 第三次 日 期 公 鹿 号 日 期 公 鹿 号 记事 DB21/T 18352020 12 表 A.4 鹿群产仔记录 次 序 年度 分娩母鹿 分娩情况 出生仔鹿 备 注 月 日 编 号 年 龄 是否 难产 母与 泌乳 其 他 编号 出生重 公 母 千克 记事 _


    注意事项

    本文(DB21 T 1835-2020 梅花鹿饲养管理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