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CCS B 60 DB21 辽宁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2366 2020 代替 DB21/T 2366-2014 冰酒用葡萄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Cultivation for Icewine Grapes 2020 - 12 - 30 发布 2021 - 01 - 30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21/T 2366 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地选择与规划 . 1 5 建园 . 2 6 肥水管理 . 5 7 整形
2、修剪 . 6 8 出土上架 . 7 9 新梢管理 . 8 10 花果管理 . 10 11 有害生物防治 . 10 12 下架与防寒 . 11 13 采收与运输 . 12 附 录 A (规范性) 主要病虫 草 害防治方法 . 13 DB21/T 2366 2020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起 草。 本文件代替 DB21/T 2366-2014冰酒用葡萄栽培技术规程,与 DB21/T 2366-2014相比,除结构调 整和编辑性 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删除、增加、修改了术语和定义。 b)更改了建园。
3、c)更改了肥水管理。 d)修订了整形修剪。 e)修订了新梢管理。 f)更 改了花果管理。 g)更 改了病虫害防治。 h)修订了冬剪、下架与防寒。 i)更 改了采收与运输。 j)修订了主要病虫害防治方法。 本文件由辽宁省农业和农村厅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文件起草单位:桓仁满族自治县重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桓仁冰酒联合 商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蔡明、王利军、卢华、刘仁广、温秋香、李英健、田景鑫、刘畅、李昱、郑崴、 邹新全 、张卫强、李志军、王崴、原庆贺、腾云龙、徐石、关俊、孙志刚、孙世涛、王平、孙洪强、王 继晗、王冰冰、郑继成、李强、刘立凤、高香兰、赵航。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任
4、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和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通讯地址: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沈阳市和平区太原北街 2 号),联系电话: 024-23447862。 DB21/T 2366 2020 III 文件起草单位通讯地址:桓仁满族自治县重点产业发展服务中心(本溪市桓仁县桓仁镇泡子沿哈达 河街),联系电话: 024-48911999。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4年首次发布为 DB21/T 2366-2014; 本次为第 1次修订。 DB21/T 2366 2020 1 冰酒用葡萄栽培技术
5、规程 1 范围 本 文件 规定了冰酒用葡萄的术语和定义、产地选择与规划、建园、肥水管理、整形修剪、出土上架、 新梢管理、花果管理、 有害生物 防治、下架与防寒、采收与运输。 本 文件 适用于 辽宁地区 作为冰酒用葡萄的栽培与果实冷冻方式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 必不可少的 条款 。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 该 日期 对应的 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5504 冰葡萄酒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
6、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 469 葡萄苗木 DB21/T 2911 冰葡萄采收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 3.1 冰酒用葡萄 指在 枝蔓 上经过自然冷 冻, 且 -7 或 以下低温持续 48h以上采收 用于冰酒酿造 的葡萄。 3.2 自然冷冻 葡萄果实成熟后在园内经过自然降 温、冷冻的过程。 DB21/T 2366 2020 2 3.3 备用梢 直立叶幕篱架栽培模式下,在结果植株近地面位置保留的一个健壮营养枝,冬剪时留 2个 3个芽埋 土防寒,第二年出土后与老蔓基部同时萌发。 4 产地选择与规划 4.1 产地环
7、境 4.1.1 地理条件 适于在 江河、湖 区 等大型水体周围 。 4.1.2 气候条件 无 霜期 140 d以上,有效积温( 10 ) 2600 以上, -7以下冷冻期 30 d以上。 4.1.3 土壤条件 土壤为壤土或沙 壤土, pH值 6.0 7.5,土壤有机质含量 不低于 1%, 肥力 中等以上。 4.1.4 环境 要求 符合 NY/T 391的要求。 4.2 园地规划设计 根据面积、自然条件和架式进行作业 区、道路、防风林、土壤改良措施、排灌系统 等 规划 。 5 建园 5.1 品种选择 推荐 采用 威代尔 等白色品种或 北冰红 、 凌丰红 、 北玫 等 红色品种 。 5.2 苗木选
8、择与处理 5.2.1 苗木选择 按 NY 469 的 规定选择一、二级抗寒砧木绿枝嫁接苗或自根苗,推荐使用脱毒苗。 5.2.2 苗木处理 定 植前先修剪根系,用 3 波美度 5 波美度( B)的石硫合剂或浓度为 1%的硫酸铜进行苗木消 毒后用清水浸泡 12 h 24 h。 DB21/T 2366 2020 3 5.3 整地 栽前平整土地,挖定 植沟,以秋季为宜。定植沟宽、深各 60 cm 80 cm, 长度根据地块而定。沟底 填厚 10 cm左右的作物秸 秆 或 其它有机物,再回填表土与底土,以腐熟的农家肥作底肥,与土壤搅拌均 匀,浇水沉实。 5.4 架式与架的设立 5.4.1 架式 宜采用篱
9、架,水平龙干,直立叶幕。 也可采用小棚架,直立独龙干或双蔓龙干,水平叶幕。 5.4.2 架的设立 5.4.2.1 直立叶幕篱架 支柱间距 400 cm 600 cm,架高 180 cm 左右,柱上第一道铁线距地面 60 cm 70 cm,顶线在柱顶 部或距柱顶 10 cm,中间均分拉 2 道 铁 线。 铁线规格选择直径为 0.32 cm( 12 号)或 0.35 cm( 10 号) 的镀锌铁线。 图 1 直立叶幕篱架示意图 5.4.2.2 水平叶幕小棚 架 DB21/T 2366 2020 4 支柱间距 400 cm 600 cm,架高 160 cm 200 cm,架面水平或倾斜,架根与架梢高
10、度相同或差 50 cm 左右。支柱顶设横向承重杆或拉线,其上每隔 50 cm 纵向拉一道铁线。 铁线规格选择直径为 0.32 cm ( 12 号)或 0.35 cm( 10 号)的镀锌铁线。 图 2 水平叶幕小棚架示意图 5.5 栽植密度 直立叶幕篱架行距 2.5 m 3 m,栽植 445 株 /666.7 m2 534 株 /666.7 m2,按穴栽植,每穴 2 株, 穴距 1 m;水平叶幕小棚架行距 3 m 4 m,栽植 167 株 /666.7 m2 278 株 /666.7 m2,按穴栽植,每穴 1 株,穴距 0.8 m 1 m。 5.6 栽植时期与方法 5.6.1 栽植时期 春季土壤
11、解冻后至萌芽前均可栽植,以 20 cm土层 温度 稳定在 10 以上为宜。 5.6.2 栽植方法 按穴距挖长 30 cm(单株) 或 50 cm(双株)、宽、深 30 cm30 cm 的栽植坑。每穴栽植 1 株 2 株,双株距离 20 cm。将苗干向下架方向倾斜 45 植入,使根系自然舒展,填土同时提苗、踩实。栽植 深度以不超过砧木扦插枝段为宜,浇足水,覆盖地膜。同时在空闲地块按 50 cm50 cm 距离假植 10% DB21/T 2366 2020 5 的 苗木备用。 6 肥水管理 6.1 施肥 6.1.1 肥料选择 按 NY/T 394规定执行 。 6.1.2 底肥 建园时施腐熟农家肥
12、5000 kg/666.7m2左右。 6.1.3 基肥 宜施有机肥,早秋施腐熟的猪、牛、羊粪等农家肥 ,施用量为 4000 kg/666.7m2 5000 kg/666.7m2, 或由枯草芽孢杆菌剂等功能性微生物菌种和腐叶、禽畜粪便等有机质组成的生物有机肥 ,施用量为 200 kg/666.7m2 300 kg/666.7m2。 6.1.4 追肥 沟施或冲施。施肥量在测土基础上,根据土壤营养丰缺状况进行平衡施肥。一般 于 花后 追施 氮磷钾 ( NPK) 比例为 2:1:1的复合肥,以 30 kg/666.7m2为宜;着色期追施 氮磷钾 ( NPK) 比例为 1:2:2的复合 肥, 以 30
13、kg/666.7m2 40 kg/666.7m2为宜。 6.2 水分管理 灌 透 萌芽水和封冻水。在生长季土壤 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 60 %时 ,要及时灌水,宜采 用滴灌、 渗灌等微灌技术。雨季注意排水。 7 整形修剪 7.1 直立叶幕篱架 独龙干整形, 一穴双株, 苗木栽植后 当年 每株保留 1 个新梢延长生长,冬剪时一株 (长株) 视木质 化程度剪留 150 cm 170 cm,同时剪掉其上所有副梢,另一株 (短株) 剪留 3 个 5 个芽眼 ,埋土防寒 ; 翌年出土后, 将 长株引缚于第 一道拉线上结果 , 短株保留 1 个新梢引缚于架面上延长生长, 冬剪时 视木 质化程度剪留 15
14、0 cm 170 cm,剪掉所有副梢。 7.2 水平叶幕小棚架 DB21/T 2366 2020 6 独龙干或双蔓龙干整形,苗木栽植后保留 1条 2条蔓延长生长,第一年冬剪时剪留 120 cm 150 cm, 翌年及以后继续选留主蔓延长梢, 形成一条或两条龙干,至满架为止。龙干每隔 30 cm 左右培养 1 个结 果枝组,每个结果枝组培养 2 个结果母枝。冬剪以短梢修剪为主,中长梢修剪为辅。 8 出土上架 春季芽眼膨大前撤除防寒土,避免碰伤芽眼。 9 新梢管理 9.1 直立叶幕篱架 9.1.1 抹芽定梢 结果植株,在距地面 5 cm 10 cm 处选留 1 个新梢,留做备用梢 , 抹去第一道拉
15、线以下的其余萌芽, 龙干上每延长米保留 6 个 10 个壮芽,每个节间选留 1 个有花序、健壮的新梢。 9.1.2 引缚 将新梢均匀地绑在 铁 线上,随着新梢伸长生长,及时 绑在 相应 的铁 线上;备用梢达到第一道 铁 线后 即行绑缚,随着新梢伸长生长,及时 绑在 相应 铁 线上。 9.1.3 摘 心 结果枝在花序前 6 片 8 片叶 摘心 ;备用梢长到 40 cm 50 cm 时摘 心 ;不结果植株长到架面顶端 或立秋后摘 心 。 9.1.4 副梢处理 9.1.4.1 结果枝果穗以上的副梢,保留 1 片 2 片叶绝后摘心,立秋后发出的副梢可从基部抹 除。 9.1.4.2 不结果 植株第一道拉
16、线以下的副梢全部抹除,其余一次副梢保留 3 片 4 片叶 绝后 摘 心 ,立秋后 发出的副梢可从基部抹除;备用梢上的副梢保留 1 片叶 绝后 摘 心 。 9.1.5 摘老叶 生长后期定期摘除 植株基部的黄叶、老叶。 9.2 水平叶幕小棚架 9.2.1 抹芽定梢 新梢长到 5 cm 10 cm 之间,抹去距地面 50 cm 之内的所有萌芽和过密的芽,龙干上 平均 30 cm 留 DB21/T 2366 2020 7 2 个壮芽;架面上 1 芽眼发出 2 个以上新梢的,选留一个有花序、健壮、方位好的新梢,其余抹去;新 梢长到 15 cm 20 cm 时定梢,留 10 个 /m2 12 个 /m2。
17、 9.2.2 引缚 将 新梢均匀绑在相应的铁线上。 9.2.3 摘 心 结果枝在开花前 3 d 5 d 至 初花期 摘心 。营养枝留 10 片 12 片叶摘 心,其 时期与方法同结果枝 。 延长枝于立秋后摘 心 。 9.2.4 副梢处理 幼龄树果穗以下副梢全部抹去,顶端 1 个 2 个副梢留 3 片 5 片叶摘 心 ,其上及其它部位发出的 副梢留 1 片 2 片叶 绝后 摘 心 。成龄树顶端 1 个 2 个副梢留 4 片 6 片叶摘 心 ,其上发出的副梢留 1 片叶 绝后 摘 心 ,其余副梢从基部抹去。营养枝上的副梢处理同成龄树。 9.2.5 摘老叶 生长后期定期摘除 植株基部的黄叶、老叶。
18、10 花果管理 10.1 保花措施 花蕾期、初花期叶面各喷一次优质 硼肥 。花期干旱 高温,可田间喷雾 。 10.2 疏花序 疏花在 花前两周进行 , 健壮枝留 1 个 2 个花序,中庸枝留 1 个花序,细弱枝不留花序。 10.3 限产 鲜果产量应控制在 1000 kg/666.7m2以下。冷冻后产量应控制在 500 kg/666.7m2 700 kg/666.7m2以 下。 11 有害生物防治 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 植保方针 。及时剪除病枝、病叶、病果等,清除果园枯枝落叶;科学施 肥, 增强树势, 提高树体的抗病能力 。农药使用符合 GB/T 8321的要求, 主要病虫 草 害防治 方法
19、 见附录 A。 DB21/T 2366 2020 8 12 下架与防寒 12.1 直立叶幕篱架 冬剪后压倒下架 ,覆盖彩条布, 其上 盖土。操作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损伤芽眼。预备梢一同埋土防寒。 防寒土宽 100 cm 以上 ,覆土厚度 25 cm 以上,取土位置应在距主干 100 cm 以外。 二次冬剪防寒,应符 合 DB21/T 2911 的要求 。 12.2 水平叶幕小棚架 冬剪后压倒下 架,覆盖彩条布, 其上盖土。 防寒土宽 100 cm以上 ,覆土厚度 25 cm以上,取土位置 应在距主干 100 cm以外。 13 采收与运输 符合 DB21/T 2911 的要求 。 DB21/T 23
20、66 2020 9 附 录 A (规范性) 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方法 通用名 防 治 对 象 施 药 方 法 每季最多 施药次数 (次) 安全间隔期 (天) 石硫合剂 白粉病等 落叶后、萌芽前喷布葡萄植株 2 15 多抗霉素 白粉病 喷雾 3 7 吡唑醚菌酯戊 菌唑 白粉病 喷雾 2 14 唑醚氟酰胺 白粉病 喷雾 3 7 己唑醇 白粉病 喷雾 3 21 甲基硫菌灵 白粉病 喷雾 3 30 代森锰锌 霜霉病、白腐病、 黑痘病 喷雾 3 28 波尔多液 霜霉病 喷雾 3 14 氢氧化铜 霜霉病 喷雾 3 10 烯酰吗啉 霜霉病 喷雾 3 21 霜脲氰 霜霉病 喷雾 2 10 醚菌酯 霜霉病 喷雾 3
21、 10 嘧菌酯 霜霉病 喷雾 3 7 甲霜锰锌 霜霉病 喷雾 2 21 氨基寡糖素 霜霉病 喷雾 3 10 氰霜唑 霜霉病 喷雾 3 7 烯酰吡唑酯 霜霉病 喷雾 2 10 烯酰唑嘧菌 霜霉病 喷雾 3 7 双炔酰菌胺 霜霉病 喷雾 3 3 丙森缬霉威 霜霉病 喷雾 4 10 噁酮氟噻唑 霜霉病 喷雾 3 14 三乙膦酸铝 霜霉病 喷雾 3 14 丙森锌 霜霉病 喷雾 4 14 代森联 霜霉病 喷雾 3 14 唑醚啶酰菌 白腐病 喷雾 3 7 氟菌肟菌酯 白腐病 喷雾 2 14 戊唑嘧菌酯 白腐病 喷雾 3 10 戊唑多菌灵 白腐病 喷雾 2 10 福美双 白腐病 喷雾 3 15 戊唑醇 白腐
22、病 喷雾 1 10 DB21/T 2366 2020 10 抑霉唑 炭疽病 喷雾 3 10 咪鲜胺 炭疽病 喷雾 3 10 苯醚甲环唑 炭疽病 喷雾 3 14 腈菌唑 炭疽病 喷雾 3 21 唑醚氟酰胺 灰霉病 喷雾 3 7 异菌脲 灰霉病 喷雾 3 14 腐霉利 灰霉病 喷雾 2 14 啶酰菌胺 灰霉病 喷雾 3 7 氟吡菌酰胺嘧 霉胺 灰霉病 喷雾 2 14 苦皮藤素 绿盲蝽 喷雾 2 10 高效 氯氟氰菊酯 二斑叶蝉、透翅蛾、 绿盲蝽、金龟子 喷雾 2 7 高效氯氰菊酯 二斑叶蝉、绿盲蝽、介壳虫、 透翅蛾、金龟子 喷雾 1 7 啶虫脒 二斑叶蝉、绿盲蝽 烟蓟马 喷雾 1 14 草铵膦 杂草 喷雾 2 15 注:中国农药信息网 ( ) 最新登记在葡萄上使用的农药适合本标准。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