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B05 DB14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 T22042020林下鲜食大豆栽培技术规程 2020 -09 25发布 2020- 11-25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4/ T22042020 I 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产地环境 .14 品种选择 .15 播前准备 .16 播种 .27 田间管理 .2 8 病虫害防治 .29 采收 .210 生产档案 .2 DB14/ T22042020 II 前 言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标准由山西
2、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海生、李方舟、王军、古晓红、杨婷婷。 DB14/ T22042020 1 林下鲜食大豆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林下鲜食大豆栽培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鲜食大豆的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豆类3 产地环境 选择有效积温 2500、无霜期 160 d的区域
3、种植,生育期间以15-25最适宜。大豆需水较多,每形成 lg干物质,需耗水60-1000g。土壤的碱度适应范围(pH值)在6-7.5之间,以排水良好、 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保水性强的壤土最为适宜。4 品种选择4.1 选种选用鲜食大豆良种或原种,应符合GB 4404.2的标准要求。 4.2 种子处理选择大粒完整健康的种子,播前晒种1-2d,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药剂50-100倍液处理。5 播前准备5.1 选地选择定植1-5年树龄的经济林,树行间距3m,灌溉排水条件良好。5.2 整地上一年秋季对林地深耕,要求地面平整,在种植前7-8d适时灌溉,保证种植时土壤湿润,土壤含水量应相当于田间持
4、水量的70-80%。 5.3 施基肥 DB14/ T22042020 2 在播种前2-3d, 每667m 2施复合肥(N+P 2O5+K2O40%)或商品有机肥40-50kg。6 播种6.1 播种时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地表最低温度5-8播种为宜。6.2 种植方式采用四行单粒播种机,行距0.5m,株距0.15m;人工播种采用精良点播器点播,行距0.5m,穴距0.20m。6.3 播种量及密度机播3kg/667 m 2,留苗8500株-9000株/667 m 2;人工播种每穴2-3粒,留苗6000株-8000株/667 m 2。7 田间管理7.1 中耕除草封垄前中耕除草1-2次。一般在苗期进行第一
5、次中耕除草,封垄前进行第二次中耕除草。7.2 追肥管理在初花期追施尿素4-6kg/667 m 2。7.3 水分管理幼苗期、开花初期和结荚鼓粒期可漫灌或滴管,保持土壤湿润。8 病虫害防治8.1 物理防治可在林间设置黄板诱杀蚜虫、粉虱等害虫;设置捕虫灯,诱杀小菜蛾、棉铃虫、食心虫等害虫。8.2 生物防治可充分发挥自然控制病虫害的方法,如保护瓢虫、补食螨、草蛉、白僵菌等有益生物,或使用生物 农药,用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等生物农药防治夜蛾低龄幼虫等害虫。9 采收 以鼓粒中后期,植株80%以上豆荚明显鼓粒,豆荚饱满、荚色翠绿时进行采收。10 生产档案建立生产档案,档案内容主要包括地块位置、田间管理、生长情况、收获时间等。档案保存2年以上。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