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60.01B15 DB14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 T21862020高光效苹果园无袋栽培技术规程 2020 -09- 25发布 2020- 11-25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4/ T21862020 I 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产地环境 .15 砧木品种选择 .26 整形修剪 .27 花果管理 .3 8 果园生草 .49 肥水管理 .410 病虫害防治 .511 生产档案 .5附录 A(资料性附录) 高光效苹果园无袋栽培生产档案 .6 DB14/ T21862020 II 前 言本标准按照
2、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蔚露、牛自勉、林琭、张建成、闫钊、王红宁、闫万丽、李志强、赵海亮。 DB14/ T21862020 1 高光效苹果园无袋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光效苹果园无袋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砧木品种选择、整形修剪、花果管理、果园生草、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高光效苹果园的生产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
3、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441 苹果生产技术规程NY/T 1085 红富士苹果生产技术规程DB14/T 748 苹果蜜蜂授粉技术规程DB14/T 806 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 下面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高光效果园以高提干、再落头、减主枝、培养长轴结果枝及动态间伐等技术提高果园光能利用效率的新模式果园。 3.2 无袋栽培以免除苹果生长期果实套袋与脱袋管理环节,让果实在自然光照环境下生长发育的栽培方法。4 产地环境4.1 气候条件果园年平均气温9.0 12.5 ,最低温度不低于-18 ,年日照大于2500h,年降雨量在4
4、50mm以上。4.2 立地条件坡度小于15的坡地、梯田及垣面,海拔高度800 m1300 m。 4.3 土壤条件 DB14/ T21862020 2 土壤为壤土或砂壤土,土层厚度2 m以上,排水良好,土壤pH值在7.28.5之间,有机质含量在1 %以上。5 砧木品种选择5.1 砧木选择乔化苹果砧木选择八棱海棠、河南海棠、山丁子等类型;矮化苹果砧木选择S系、SH系、SC系、Y系及GM系等砧木系列。5.2 品种选择选择果皮中厚、易着色、裂纹少、抗逆性强的品种。着色富士系:长富2号、秋富1号、宫藤富士、晋富14号,烟富110号、红将军等。嘎拉系:皇家嘎拉、太平洋嘎拉、丽嘎、烟噶3号等。其它品种: 维
5、纳斯黄金、新凉香、夏红等。6 整形修剪6.1 提干6.1.1 初期提干树龄58年生时进行,疏枝提干后树体高度达到120 cm140 cm。生长季树冠中下部叶幕相对光合有效辐射(PAR)平均值25%以上。6.1.2 中期提干树龄1115年生进行,提干后树体高度达到150 cm175 cm。生长季树冠中下部叶幕相对PAR平均值30%左右。 6.1.3 后期提干树龄2030年生期间选择性地进行,完成后树体高度达到155 cm200 cm。生长季树冠中下部叶幕相对PAR平均值30%以上。6.2 落头6.2.1 初期落头树龄69年生时进行,落头后树体高度降低到400 cm左右。生长季树冠中上部叶幕相对P
6、AR平均值28%以上。6.2.2 中期落头树龄在1316年生时进行,落头后树体高度降低到300cm350cm。生长季树冠中上部叶幕相对PAR平均值30%以上。 6.2.3 后期落头树龄2030年生期间进行,完成后树体永久高度280 cm320 cm。生长季树冠中上部叶幕相对PAR平均值35%以上。 DB14/ T21862020 3 6.3 主枝与骨干枝6.3.1 初期培养树龄17年期间沿中心干选留培养1012个骨干枝。骨干枝与中心干夹角7080,其上直接培养结果枝。6.3.2 中期培养树龄第815年期间,在1012个骨干枝中选留45个主枝,其余的骨干枝逐年疏除。主枝与中心干夹角7580,主枝
7、上分生侧生枝培养结果枝。6.3.3 后期培养树龄1630年期间,在选留的45个主枝中,通过提干、落头或中部疏枝,最终选留3个永久性主枝。在肥水条件较好的果园,可保留2个永久性主枝。主枝与中心干夹角80,主枝及侧生枝上培养结 果枝。6.4 结果枝6.4.1 初期培养树龄17年期间在骨干枝和主干上培养小型结果枝枝组,枝组间距20 cm左右,长度5080 cm,以拉枝和缓放方法培养。6.4.2 中期培养树龄第815年期间在主枝和骨干枝上培养中型长轴结果枝组,枝组间距3040cm,长度100150cm,采用“一年成枝、二年成花、三年结果、四年下垂”的方法培养长轴结果枝。6.4.3 后期培养 树龄第16
8、30年期间在主枝上培养大型长轴结果枝组,枝组间距3550 cm,长度150 cm左右,并采用枝轴延伸、结果疏枝复壮或结果枝局部回缩的修剪方法稳定结果枝组。7 花果管理7.1 疏花花序露红时进行第一次疏花,平均间距达到10 cm左右。花序膨大到分离期进行第二次疏花,平均间距达到15 20 cm。7.2 授粉初花期进行人工授粉、蜜蜂授粉。蜜蜂授粉应符合 DB14/T748的规定。7.3 留果量 盛果期通过疏果和定果两次操作确定果园负载量。最终留果量保持每 667 m 2留果 8500 10000个。操作方法参照 NY/T 1085规定执行。7.4 采前摘叶 DB14/ T21862020 4 晚熟
9、苹果品种采收前23周进行摘叶处理,分3次完成。第一次摘除直接遮挡果面的贴果叶,摘叶量占全树总叶量的5%左右。第二次摘除距离果实5 cm左右临近叶,摘叶量不超过10%。第三次摘除距离果实10 cm左右近旁叶,摘叶量不超过15%。7.5 采前转果转果与采前摘叶同步进行,分2次完成。第一次转果时将果实横向转动90,一周后再同方向继续转动90。7.6 铺设反光膜采前在果园地面及时铺设反光膜。采用平面或凹凸面塑料反光膜。8 果园生草 8.1 人工生草幼树期进行全园生草,结果期和盛果期采用行内覆盖、行间生草模式。适宜的草种包括白三叶草、黑麦、鼠茅草、二月兰、蒲公英等品种。果实着色前保持高度 10 20 c
10、m ,着色期保持高度 20 25 cm 。8.2 自然生草自然生草时保留果园内植株矮、根系浅、密度较大的草种,清除或控制植株高大、根系过深杂草,逐渐培养适合的自然草植被。果实着色前保持高度 5 20 cm ,果实着色期保持高度 20 30 cm 。9 肥水管理9.1 施肥9.1.1 基肥 9 11月份施用农家肥、生物有机肥、多元复合肥及多元素微肥,每 667 m 2 农家肥用量 1500 2000kg,每 667 m 2生物有机肥用量 500 kg以上。9.1.2 追肥按照 NY/T 441规定执行。9.1.3 叶面喷肥果实发育中后期,叶面喷施23次0.20.3高钾多元素微肥、0.10.2多肽
11、肥,促进果实着色。9.2 水分管理9.2.1 浇水灌溉果园果实膨大期、着色期,主要根系区土壤含水量20%25%。干旱半干旱果园果实发育关键期 通过树盘开沟补水12次或施肥枪补水23次。9.2.2 果园喷水果实发育关键生理期通过果园弥雾机或喷灌设施喷水,果园空气湿度保持70 %95 %。 DB14/ T21862020 5 10 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应符合DB14/T 806的规定。11 生产档案建立高光效苹果园无袋栽培生产档案,详细记录产地果园管理采用的具体措施,参见附录A。 DB14/ T21862020 6 AA附 录 A(资料性附录)高光效苹果园无袋栽培生产档案 表 A.1 果园管理生产记录表种植农户: 种植面积: 果园地点: 年份:记录日 期 果园灌溉 果园施肥 病虫害防治 疏花疏果定果 果实采收灌溉方式 灌水 量 肥料名称 主要成分 及含量 用量 农药名称 主要成分 及含量 防治对象 疏花疏果日期 定果日期 果实统计 采收时间 果园产量 商品果 比率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