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B 05 DB14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14/ T21912020冬小麦节水技术规程 文稿版次选择 2020 -09- 25发布 2020- 11-25实施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4/ T21912020 I 目 次前 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节水技术 .25 生产档案 .4 DB14/ T21912020 II 前 言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 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标准由山西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农业大学、临汾市洪洞县农业
2、农村局、临汾市尧都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世平、靖金莲、安晓东、宋立红、李润楠、黄丽波、王全亮、武英鹏、张照强、杨楠楠、张新平 。 DB14/ T21912020 1 小麦节水技术规程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冬小麦节水的定义和术语、节水技术、生产档案。本标准适用于冬小麦节水灌溉。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17187 农业灌溉设备 滴
3、头和滴灌管 技术规范和试验方法GB/T 5036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NY/T 851 小麦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 2624 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总则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农业节水技术 通过农作物需水规律研究、土壤墒情监测、耐旱品种的选育、节水设施设备的使用等技术,从而使农业用水节约高效,增产增效。3.2 测墒灌溉通过测定土壤墒情,确定灌溉时期和灌溉水量定额的灌溉方法。3.3 畦灌用土埂将耕地分隔成长条形的畦田,水流在畦田上形成薄水层,借重力作用沿畦长方向流动并浸润土壤的灌溉方法。 3.4 DB14/ T21912020 2
4、土壤保水剂一种独具三维网状结构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在土壤中能将雨水或浇灌水迅速吸收并保存住,不渗失,进而保证根际范围水份充足、缓慢释放供植物利用。3.5 蒸腾抑制剂一种减少水分蒸发,保护植物,提高植物细胞活性的一种药剂。3.6 喷灌把由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形成的有压水通过压力管道送到田间,再经喷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水 滴,均匀地洒落在农田的灌溉方法。3.7 微灌按照作物的需水要求,通过低压管道系统与安装在末级管道上的特制灌水器,将水和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以较小的流量均匀准确地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表面或土层中的灌水方法。可分为四种 型式:微喷灌、滴灌、涌泉灌和渗灌。3.8 水肥一体化利用管
5、道灌溉系统,将肥料溶解在水中,同时进行灌溉与施肥,可适时、适量满足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实现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 3.9文丘里施肥器应用文丘里效应,将肥料和水均匀混合的一种高效施肥器。4 节水技术4.1 农艺节水4.1.1 播前节水4.1,1.1 品种选择选用通过国家(黄淮北片)或山西省审定的、经过耐旱性鉴定的水地小麦新品种。品种对水分利用 率高、耐旱、根系发达、茎秆粗壮、落黄较好,株高75cm85cm左右。如济麦22号、临研151等品种。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4.1 的规定。4.1.1.2 畦田布置与规格 DB14/ T21912020 3 小麦畦田以南北方向布置为最好,要保证畦田
6、沿长边方向有一定的坡度。适宜的畦田田面斜度为0.001 0.003。畦宽一般为 2米 4米,畦田面积 40m 2 50m 2,,每公顷 75个 150个畦田。土壤质地应符合NY 851要求。4.1.1.3保水剂使用具体用法:a) 拌种,用于抢墒播种麦田。可分为直接拌种和与其它成分复配拌种;b) 底施,用于土壤质地偏砂的麦田。将纯保水剂以施入范围内干土重 0.1%左右的比例,施入土或基质中。4.1.2 生长期节水4.1.2.1土壤测墒灌溉 具体为:a) 土壤相对含水量高于 70%,不浇越冬水;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 70%,于 11 月上中旬夜冻昼消时,灌水量 30m 340m 3/667m2。水质
7、应符合 GB 5084要求;b) 根据土壤测墒结果,一般浇 1 水2水,灌水量为 30m 340m 3/667m2。4.1.2.2 喷洒蒸腾抑制剂小麦孕穗期灌溉无保障麦田叶面喷施蒸腾抑制剂。蒸腾抑制剂的类型较多,其用量及用法应参照产品说明进行。4.2 设施节水4.2.1 喷灌4.2.1.1 设施设备 喷灌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首部枢纽、管网、微喷头。首部枢纽包括潜水泵、加压泵、逆止阀、过滤器、压力表、水表、排气阀、施肥器。按现有的微喷头结构型式及工作原理可分为四类,即旋转式、 离心式、折射式和缝隙式。小麦上多使用旋转式微喷头,工作压力 0.10 MPa 0.35 MPa,喷嘴口径(可变换)为
8、 1.0 mm 2.0 mm ,喷水量 40 L/h 240 L/h。喷头质量应符合 GB/T 17187要求。4.2.1.2设备安装调试安装调试程序具体为:a) 安装管道:横管和槽床要结合良好,不要悬空;竖管的安装角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多管同沟时,尽量避免不同管道搭接交叉;管网工作压力较大时,尽量对弯头、三通等部件进行混凝土墩加固处理; b) 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管道安装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为的是检测管道连接的密闭性;c) 安装喷头:喷头安装前应注水冲洗所有干管、支管进行,清除管内的泥沙和异物,避免杂物堵塞喷头; d) 安装加压设备:加压设备是加压型喷灌系统的心脏,在安装时必须小心谨慎。常
9、用的加压设备有各类水泵和恒压供水装置。在靠近水泵入口的地方要安装真空表,靠近出口处安装压力表以检查水泵 的运行状况。安装的电机应与使用的水泵配套,并选用适合的电缆连接; e) 其它设备安装:指各种手动和自动阀门、控制器、传感器等控制和辅助设备。选用适合的导线安装完成后还要对安装接头做好防水处理; DB14/ T21912020 4 f) 系统调试:在整个系统安装完成后,按照设计和设备技术文件规定对系统进行调整等测试,在测试结果达标后方能正式交付使用。4.2.2 微灌4.2.2.1设施设备由首部系统、输水管道和零部件组成,应符合GB/T 50363、NY/T 2624的要求。小麦上常用的微灌方式
10、为微喷灌和滴管,各部分的部件组成如下: a) 首部系统包括潜水泵、出水口连接件、施肥器等;b) 输水管道包括主管与支管,主管可采用地上软管或地埋硬管,地上软管为 PE软管,地埋硬管为 PVC或 U-PVC 管材,埋深 0.7 m1.0 m;支管多为 65的 PE软管,最大铺设长度 50 m70 m。 微喷带选用应符合 GB/T 17187 要求,宜选用规格为直径 16 mm,滴孔间距 10 mm,工作压力为 30 KPa60 KPa,最大铺设长度 20 m40 m; c) 零部件包括三通或四通管、胶圈、卡子、直通管、承插阳直通、微喷带。4.2.2.2 设备安装按照先主管,再支管,后滴灌带的顺序
11、检查阀门开关状态,灌溉时应先开启滴灌地块阀门、相应支管和开启主管,其他地块阀门全部关闭。4.2.2.3 不同微灌方法操作不同微灌方法操作如下:a) 滴管带操作:采用地表固定滴灌,根据水泵的出水量和压力情况估算 1个灌溉单元的滴灌带条数。出苗后,若用滴管带,每两行小麦中间铺设 1条滴灌带,1条滴灌带同时向两行小麦供水。滴灌带铺设方向与麦行方向一致,每隔 5m 用 U 型卡固定;b) 微喷灌带操作:若用微喷带,方向应与麦行方向垂直,微喷灌带的距离大小依据主管道水压而定,两条微喷带的间距为 1.5 m2.5 m。微喷带出水空方向向上。 4.2.2.4 微灌带收取在作物收获时或冬前灌水结束后及时排空管道内存水,解开微喷带与支管连接处,将所有微灌带收回。4.2.3 水肥一体化技术施肥器安装在进地之前的主管上,可控制全地块施肥;施肥器安装在支管上可控制部分区域施肥。所用化肥应符合 NY/T 496要求。5 生产档案 应详细记录农艺节水、设施节水的各环节采取的主要措施,并建立生产档案。档案记录保存 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