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11.080C 50 DB14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DB 14/T 2116 2020桶装 饮用水 生产清 洗消毒 技术规 范 2020 -08- 13发 布 2020- 10-13实 施山 西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of barreled drinking waterproduction DB 14/T 21162020 I 目 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清洗消毒要求 .1 DB 14/T 2116202
2、0 II 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监督实施。本标准由全国调味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陈醋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宝爱、孙丽萍、张素娟、姚春孝、赵海霞、禹变草、周秀珍、孙红奎、刘玉玲、王将勇、杨凯、李静、赵娅鸿、巩丽青。 DB 14/T 21162020 1 桶装饮用水生产清洗消毒技术规范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桶装饮用水生产清洗消毒的术语和定义及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桶装饮用水生产的清洗消毒。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
3、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GB 853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GB/T 18204.3 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 第3部分:空气微生物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桶装饮用水成品水灌装至包装桶可直接饮用的水。3.2 成品水 通过粗滤、精滤、反渗透(或超滤)等工艺处理,经臭氧化作用或紫外线消毒的预灌装饮用水。3.3 臭氧水通过粗滤、精滤、反渗透(或超滤)等工艺处理,经臭氧化作用的消毒用水。4 清洗消毒要求4.1 生产车间4
4、.1.1 制水车间制水车间环境消毒为每班生产前采用满足要求的紫外灯照射消毒30 min以上。车间地面清洗消毒应 定期使用二氧化氯(浓度为 100 mg/L200 mg/L)喷洒或擦拭后,水冲洗,擦干。 DB 14/T 21162020 2 4.1.2 灌装车间应符合清洁作业区的要求,空气洁净度(悬浮粒子、沉降菌)静态时应达到 10000 级且灌装局部达到 100 级,或整体空气洁净度达到 1 000 级。灌装车间环境消毒为每班生产前采用满足要求的紫外灯照射消毒 30 min以上;车间地面清洗消毒使用二氧化氯(浓度为 100 mg/L200 mg/L)或等效消毒剂喷洒或擦拭,用水冲洗、擦干。4.
5、2 设施及设备4.2.1 水源水贮水罐(或蓄水池)水源水贮水罐(或蓄水池)清洗消毒每月至少1次。生产用水源水为公共系统供水(自来水)时, 贮水罐(或蓄水池)使用自来水冲洗;生产用水源水为非公共系统供水时,贮水罐(或蓄水池)应使用二氧化氯(浓度为 50 mg/L80 mg/L)浸泡或冲洗消毒 10 min20 min,水源水冲洗。 4.2.2 粗滤、精滤粗滤、精滤设施设备的清洗为正常生产时在线水自动冲洗 15 min20 min。必要时,定期更换粗滤用材料及精滤膜。4.2.3 反渗透膜(或超滤膜)4.2.3.1 反渗透膜的清洗为每班生产时在线水冲洗 20 min30 min。若反渗透膜进水与出水
6、压差大于0.15 MPa 或一级反渗透电导率大于 30 S/cm、二级反渗透电导率大于 10 S/cm时,应使用专用清洗剂、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4.2.3.2 超滤膜的清洗为每班生产时在线水冲洗 20 min30 min。必要时,增加废水排水量,降低膜过滤压力至 0.5 MPa以下,水冲洗 3 min5 min。4.2.4 输水管道 制水车间管道正常生产时在线水自动清洗;灌装车间管道每班生产时使用臭氧水清洗消毒。必要时,进行CIP清洗和消毒。4.2.4.1 CIP清洗方法为酸性清洗剂(柠檬酸浓度为 0.5 %1 %)浸泡、水冲洗,碱性清洗剂(氢氧化钠浓度为 0.2 %0.5 %)浸泡、水冲洗。
7、4.2.4.2 消毒方法为二氧化氯(浓度为 50 mg/L80 mg/L)浸泡、冲洗,成品水冲洗。4.2.5 成品水贮水罐每班生产时使用臭氧水清洗消毒, 成品水冲洗。 若停产后重新恢复生产时应使用二氧化氯(浓度为 50 mg/L80 mg/L)浸泡或冲洗消毒, 成品水冲洗。4.2.6 包装桶4.2.6.1 包装桶(周转桶)清洗消毒应使用专用设备。若检查其污染严重或有异物时,使用洗涤剂、消毒剂对桶内外部进行手工预清洗,再使用专用设备进行刷洗、水冲洗。 4.2.6.2 包装桶(周转桶)内部清洗消毒应使用连续自动化设备,清洗消毒工位(含沥干工艺)不少于 10 个,包括预清洗、洗涤剂清洗、消毒剂清洗、
8、水冲洗、成品水冲洗等。内部清洗消毒要求见表 1。 DB 14/T 21162020 3 表 1 包装桶(周转桶)内部清洗消毒要求序号 清洗消毒工 序 清洗消毒工艺参数 清洗消毒方 法清洗消毒剂名称及浓度 温度() 最 少工位数(个) 时间/工位1 热碱清洗 碱性清洗剂(氢氧化钠) 浓度:0.2 %0.5 % 4560 2 14 s17 s 采用高压冲洗,喷嘴压力大于 0.25 MPa2 水冲洗 水 常温 13 热酸清洗或水冲洗 酸性清洗剂(柠檬酸) 浓度:0.5 %1 % 4050 14 沥干 - - 15 二氧化氯或 过氧乙酸 二氧化氯浓度:50 mg/L200 mg/L过氧乙酸浓度:600
9、 mg/L900 mg/L 常温 26 沥干 - - 17 成品水冲洗 成品水 常温 28 沥干 - - 1注:清洗消毒过程中应保持清洗剂、消毒剂的浓度。4.2.6.3 包装桶(非周转桶)清洗消毒应使用连续自动化设备在线进行,消毒剂品种及浓度、工位数和工艺参数等要求根据生产实际确定。4.2.7 桶盖桶盖清洗消毒方法有以下三种,可任选一种方法使用。 a) 臭氧或紫外消毒柜消毒至少 30 min, 成品水冲洗。b) 二氧化氯(浓度为 50 mg/L80 mg/L)浸泡 30 min60 min, 成品水冲洗。若使用在线自动喷淋清洗消毒时,根据生产实际确定。c) 紫外线照射至少 30 min,自动输
10、送盖在线成品水冲洗。4.2.8 灌装设备灌装设备应采用连续自动化设备,每班生产时使用臭氧水清洗消毒, 成品水冲洗。 若停产后重新恢复生产时应使用二氧化氯(浓度为 50 mg/L80 mg/L)浸泡或冲洗消毒, 成品水冲洗。4.3 成品仓库及运输车辆4.3.1 成品仓库、运输车辆应按照国家相关规定保持清洁,防止污染。4.3.2 成品仓库地面及运输车辆的车厢内部清洗消毒,应定期使用二氧化氯(浓度为 100 mg/L200mg/L)或等效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水擦洗。 4.4 加工人员4.4.1 加工人员应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方可上岗。4.4.2 加工人员进入生产车间时按要求穿着洁净的工
11、作服、洗手、干手和消毒。进入灌装车间清洁作业区时还应二次更衣和消毒。 DB 14/T 21162020 4 4.5 效果验证4.5.1 应对清洗消毒后的关键工序取样进行微生物检验,验证其清洗消毒效果。其验证要求见表 2。 表 2 清洗消毒效果验证要求取样点 取样物 微生物项目 指 标 检验方法 检验频次水源水贮水罐(蓄水池) 水 铜绿假单胞菌/(CFU/250 mL) 不得检出 GB 8538 每月12次,夏季每周 1次反渗透膜(或超滤膜) 水 铜绿假单胞菌/(CFU/250 mL) 不得检出 GB 8538 每月 12 次 灌装车间 空气 菌落数/(CFU/皿) 3 (洁净度为 1000级或
12、10 000级)1 (洁净度为 100级) GB/T 18204.3自然沉降法 每月 12 次成品水贮罐 水 大肠菌群/(CFU/mL) 不得检出 GB 4789.3(平板计数法) 每周 1次铜绿假单胞菌/(CFU/250 mL) 不得检出 GB 8538灌装头 水 a 大肠菌群/(CFU/mL) 不得检出 GB 4789.3(平板计数法) 每周 1次铜绿假单胞菌/(CFU/250 mL) 不得检出 GB 8538清洗消毒后的 桶及盖 桶装饮用水 大肠菌群/(CFU/mL) 不得检出 GB 4789.3(平板计数法) 每批 1次铜绿假单胞菌/(CFU/250 mL) 不得检出 GB 8538注: a 开班第一时间生产的桶装饮用水。4.5.2 若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微生物指标不合格时,应增加清洗消毒频次或调整清洗剂品种、消毒剂品种及浓度或更新设施及设备,并进行效果验证。4.6 记录4.6.1 应有清洗消毒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清洗剂及消毒剂配制记录、使用记录和清洗消毒效果验证记录,应清晰、完整,可追溯。4.6.2 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 2 年。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