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 21 DB13 河北省 地方标准 DB 13/T 5279 2020 高油酸花生轻简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2020 - 11 - 19 发布 2020 - 12 - 19 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3/T 5279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河北 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亚辉、李玉荣、王瑾、程增书、金欣欣、韩鹏、贾新旺、李振云、马爽、 王宪军。 DB13/T 5279 2020 1 高油酸花生轻简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1
2、 范围 本 标准 规定了高油酸花生轻简高效栽培中产地环境、种植方式、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机 械收获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 花生产区高油酸花生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 用准则 GB/T 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T 23348 缓释肥料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855 花生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3、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3160-2017 黄淮海地区麦后花生免耕覆秸精播技术规程 DB13/T 2278-2015 冀中南夏直播花生生产技术规程 DB13/T 2921-2018 花生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规程 3 产地环境 选择土层深厚、耕作层肥沃、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轻壤土或沙壤土。产地环 境符合 NY/T 855的要求。 4 种植方式 4.1 春播 宜采用花生 -小麦 -玉米“二年三作”轮作方式,即当年春播种植花生,花生收获后种植小麦,第 二年小麦收割后播种夏玉米,玉米收获后耕地休耕一冬,第三年春季继续种植花生。 4.2 夏播 宜采用“一年二作”轮作方式
4、,可与小麦、大蒜、油菜等作物轮作。夏播种植产地环境等条件应 满足 DB13/T 2278-2015和 NY/T 3160-2017的要求。 5 播前准备 DB13/T 5279 2020 2 5.1 整地 春播栽培宜冬前耕地,耕地深度一般为 25 cm,早春顶凌耙耢。每 2年进行 1次深耕,深耕为 30 cm 33 cm。 5.2 底肥 结 合整地提倡每亩施用商品有机肥 100 kg或腐熟农家肥 800 kg 1000 kg,忌用鸡粪。商品有机肥 应符合 NY/T 525的要求。 5.3 品种选择 高油酸花生油酸含量应 75%、油酸亚油酸比值 10。种子质量应达到良种纯度 98%、原种纯度 9
5、9%,发芽率 80%。 春播传统大果花生产区宜选择冀花 16号、冀花 19号和冀花 21号等品种,小果花生产区宜选择冀花 11号、冀花 13号和冀花 18号等品种;夏播种植宜选择冀花 11号、冀花 18号等早熟型品种。 5.4 种子处理 5.4.1 剥壳 剥壳前晒果 2 d 3 d, 选用种子专 用剥壳机分别剥壳,剥壳后剔除破损、虫蛀、发芽、霉变籽粒。 按种子大小分为一、二、三级,一、二级作种子 用 ,分级播种。 5.4.2 拌种或包衣 根据病虫害发生情况,选择适宜药剂拌种或包衣,详见附录 A。使用方法应符合 NY/T 1276和 GB/T 8321的要求。 5.5 地膜选择 宜选用聚乙烯无色
6、透明膜,厚度 0.01 mm,宽度 85 cm 90 cm,透明度 80%,地膜规格应符合 GB 13735的要求。推荐选用降解时间为 80 d 100 d的可降解地膜,降解地膜厚度一般以 0.006 mm 0.008 mm 为宜。 5.6 造墒 春播花生 墒情不足(田间持水量低于 60%)的要在播种前 3 d 5 d灌水造墒。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 的要求。 6 播种 6.1 播期 连续 5日 5 cm地温稳定通过 18 后开始播种,春播一般播种时间为 5月 1日以后,地膜覆盖可以提早 5 d,夏播不晚于 6月 15日。 6.2 机械播种 6.2.1 春播 DB13/T 5279 2
7、020 3 宜选用能够一次性完成旋耕、施肥、起垄、播种、镇压、喷施除草剂、覆膜、膜上覆土等工序的 多功能播种机。起垄幅宽 85 cm 90 cm,垄面宽度 55 cm,垄高 10 cm,垄上种植 2行花生,行距 30 cm, 播种行垄边距 10 cm 12 cm。 6.2.2 夏播 起垄 种植宜选用能够一次性完成旋耕、施肥、起垄、播种、镇压、喷施除草剂等工序的多功能播 种机。起垄幅宽 80 cm 85 cm,垄面宽度 55 cm,垄高 10 cm,垄上种植 2行花生,行距 30 cm,播种行垄 边距 10 cm 12 cm。 免耕直播宜选择能够一次性完成种床清理、侧深施肥、精密播种、覆土、镇压
8、、喷除草剂和覆秸 等多重工序的花生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机。 6.3 播种密度 春播单粒播种密度为 每亩 14000 16000穴 ,双粒播种密度为 每亩 8000 10000穴 。 夏播播种密度为 每亩 10000 11000穴 ,每穴 2粒。 6.4 播种深度 播种深度一般为 3 cm 5 cm。膜上覆土播种,播种深度 2 cm 3 cm,膜上压土 2 cm 3 cm。 6.5 种肥 亩施肥量为 N: 10 kg 15 kg、 P2O5: 8 kg 12 kg、 K2O: 5 kg 7 kg、 CaO: 3 kg 5 kg。宜选用花生 专用缓(控)释复合肥。 地膜覆盖种植将肥料一次性结合播种勾施
9、于 2行花生中间 10 cm深土层;露地种植将三分之一的缓 释复合肥作种肥,侧播入 10 cm深土壤。 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的,不施用种肥。 6.6 除草 6.6.1 芽前除草 播种同 时喷施芽前除草剂, 每亩 春播可用 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 45ml 60ml或用 90%乙草胺乳油 80ml 100ml,兑水 30 kg,均匀喷洒垄面和垄沟; 每亩 夏播可用 51%扑乙乳油 200 ml,杂草严重地块 每 亩 用 50%丙炔氟草胺可湿性粉剂 8 g+50%乙草胺 100 ml。除草剂施用应符合 NY/T 1276和 GB/T 8321的要求。 6.6.2 苗后除草 出苗后及时中耕或喷施除
10、草剂防除杂草。起垄覆膜花生在杂草 3 5叶期每亩用 10%精喹禾灵乳油 25 ml 35 ml或用 240 g/L乳 氟禾草灵乳油 15 ml 30 ml,兑水 30 kg,定向喷施到垄沟除草。 露地夏播花生每亩用 10%精喹禾灵 30 ml+10%乙羧氟草醚 10 ml,亩兑水 30 kg喷雾。除草剂应符合 NY/T 1276和 GB/T 8321的要求。 花生出针后不宜再喷施除草剂,以免产生药害造成针不入土。 7 田间管理 7.1 浇水 DB13/T 5279 2020 4 始花期浇透水,结荚期遇旱浇水,饱果期遇旱宜早上或傍晚气温较低时适量浇水。灌溉水质应符 合 GB/T 5084的要求。
11、 7.2 追肥 露地种植:将三分之二的缓释复合肥料作为追肥,于花针期开沟覆土施用。 滴灌追肥:宜在播种期、始 花期和结荚期滴灌施肥,每次的施肥量分别占施肥总量的 30%、 30%和 40%。滴灌施肥应符合 DB13/T 2921-2018的技术要求。 7.3 化学调控 7.3.1 植物生长调节剂 宜在始花期(播种后 30 d左右)、结荚期(播种后 60 d左右)和饱果期(播种后 90 d左右)分别叶 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 每亩 可用 0.01%芸苔素内酯 10ml与防治叶部病害的杀菌剂一同喷施。 7.3.2 控旺剂 为防花生徒长,花针后期结荚前期,当植株高度达到 30厘米后叶面喷施控旺剂。
12、每亩 可用 15% 烯效唑可湿性粉剂 20g 40g,兑水 30 kg,施 药后 7 d 10 d植株高度达 40 cm时可再喷施一次。 7.4 病虫害防控 7.4.1 虫害防治 根据虫害发生情况及时喷施杀虫剂防治(详见附录 A)。 7.4.2 病害防治 花生开花后 30 d 35 d,叶面喷施杀菌剂防治叶部病害。 每亩 可用 300 g/L苯甲丙环唑乳油 25 ml 30 ml或 325 g/L苯甲嘧菌酯悬浮剂 20ml或 60%唑醚代森联 60g或 17%唑醚氟环唑 50ml,下午 3点后喷施。 每隔 20 d左右喷施 1次,连喷 2 3次。所用杀菌剂应符合 NY/T 1276和 GB/T
13、 8321要求。 8 收获 8.1 收 获时期 当 70%以上荚果果壳硬化、网纹清晰、果壳内壁出现黑褐色斑块时,即可收获。夏播种植,应确保 收获时平均气温不低于 15 。 8.2 机械收获 收获前应及时将收获机械清理干净,防止机械混杂造成高油酸花生纯度降低。 宜采用分段式机械收获。即选择在连续晴好天气时,先用花生挖掘机将花生挖出并均匀铺放于地 面,晾晒 3 5天后(花生秧基本晒干)再选用自走式花生捡拾摘果机摘果。 鲜食花生(鲜果)宜直接选用花生联合收获机收获,若采用分段式机械收获,可不经晾晒直接用 自走式花生捡拾摘果机摘果。 8.3 地膜回收 收获后及时采用专门的地膜 回收机械回收田间残存的地
14、膜,田间地膜回收率应不低于 80%。 DB13/T 5279 2020 5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拌种药剂推荐组合及配方 A.1 表 A给出了推荐药剂及使用方法。 功能 选用药剂 药剂用量 使用方法 蛴螬、金针虫 和蝼蛄 600 g/L 吡虫啉拌种剂 每 100 kg 籽仁用 200 ml 400 ml 拌种 50%辛硫磷 乳油 每 亩 用 200 g 250 g 加水 10 倍喷于 25 kg 30 kg 细 土上拌匀制成毒土,顺垄条施, 随即浅锄 5%辛硫磷颗粒剂 每 亩 用 2.5 kg 3 kg 土壤处理 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 每 亩 用 2.5 kg 3 kg 土壤处理
15、 防治土传病 害 200 g/L 萎锈灵 +200 g/L 福美双 每 100 kg 籽仁用 350 ml 500 ml 拌种 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 每 100 kg 籽仁用 600 ml 800ml 包衣 咯菌 精甲霜 35 g/L 每 100 kg 籽仁用 100 ml 150ml 拌种或包衣 25%咯菌腈 精甲霜灵噻虫嗪 +10%嘧菌酯包衣剂 每 10 kg 15 kg 籽仁用 30 ml 包 衣 健苗 0.01%芸苔素内酯 每 100 kg 籽仁用 30 ml 拌种 微肥 每 100kg 籽仁用 20 g 30 g 拌种 棉铃虫、菜青 虫、斜纹夜蛾 等 2.5%溴氰菊酯微乳剂 每
16、亩 用 40 ml 50 m 兑水 30 kg 叶面喷施 2.5 高效氯氰菊酯 乳油 每 亩 用 30 ml 50 ml 兑水 30 kg 叶面喷施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每 亩 用 10 ml 兑水 30 kg 叶面喷施 红蜘蛛 1.8%阿维菌素乳油 4000 6000 倍液 叶面喷施 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 每 亩 用 10 g 20 g 兑水 30 kg 叶面喷施 15%或 20%哒螨酮可湿性粉剂 每 亩 用 10 g 20 g 兑水 30 kg 叶面喷施 蓟马 吡虫啉 每 亩 用吡虫啉有效成 分 3 g 10 g 兑 30 kg 叶面喷施 25%噻虫嗪 每 亩 用 15 g 20 g 兑水 30 kg 早晨或傍晚叶面喷施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