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05 DB13 河北省 地方标准 DB 13/T 1502 2020 代替 DB13/T 1502-2012 地理标志产品 玉田白菜(玉田包尖白菜)栽培技术规程 2020 -11- 19 发布 2020 - 12 - 19 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3/T 1502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根据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行政主管部门 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 定及 GB/T 17924 地理标志产品标准通用要求制定。 本标准代替 DB13/T 1502-2012地理标志产品 玉田白菜(玉田 包
2、尖白菜)栽培技术规程标准, 与 DB13/T 1502-201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修改了土壤处理的农药; -修改了整地施肥中的肥料的种类、施用量及垄距; -修改了种子处理的拌种农药; -修改了虫害防治和病害防治中的农药的种类、施用剂型、剂量; -增加了物理防治中防虫网阻隔、银膜驱蚜的场所; -修改了间苗、 定苗密度,明确了株行距; -增加了生物防治的生物药剂; -增加了根肿病防治方法; -增加了采收中适宜采收的温度。 本标准由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 : 玉田县华玉白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玉田县农业农村局、玉田县市场监督管 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
3、人: 赵桂敏、王立华、艾会暖、李双辉、章丽娜、张伟、孙利、龙素霞、张丽娜、 湛毅强、石俊刚、王艳花、仇国忠、刘大兆、蔡连柱 。 本标准历次版本的发布情况: DB13/T 1502-2012。 DB13/T 1502 2020 1 地理 标志产品 玉田白菜(玉田包尖白菜)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玉田白菜(玉田包尖白菜)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肥料农药使用准则、生产管 理措施、病虫害防治和采收。 本标准适用于原国 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主管部门 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 露地秋季玉田白菜(玉田包尖白菜)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
4、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6715.2 瓜菜作物种子 第 2部分:白菜类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10 无公害食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玉田白菜 (玉田包尖白菜) 产自玉田境内,叶球呈淡绿色,叶球直筒、拧抱,顶部尖锐,下部较粗,呈圆锥状,口感甘脆的 白菜。 4 产地环境 4.1 环境条件 生产区域地势平坦、排灌方便,无工业企业的直接污染;并符合 NY/T 5010
5、的规定。 4.2 土壤条件 土壤耕层深厚、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壤土或轻粘壤土地块。 5 肥料农药使用准则 农药使用准则 按 GB/T 8321(所有部分)规定执行,肥料使用准则按 NY/T 496规定执行。 DB13/T 1502 2020 2 6 生产管理措施 6.1 选种及种子处理 6.1.1 种子质量 按 GB 16715.2规定执行。 6.1.2 种子处理 用种子 质 量 0.2%的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用种子 质 量 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拌种。具体方法为: 先将种子浸湿后,把药粉均匀拌在种子上,待阴干后播种。 6.2 播种前准备 6.2.1 前茬 为非十字花科蔬菜。 6.2.2
6、 土壤处理 直播或移栽前深翻 30 cm 40 cm,结合整地每亩用 50%氟啶胺悬浮剂 267 ml 333 ml兑水 67 kg进行 土壤消毒,预防根肿病等病害。 6.2.3 整地施肥 在中等肥力条件下,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 3000 kg 4000 kg, 复合肥 ( N-P2O5-K2O=15-15-15) 40 kg。起 15 cm高垄,垄距 60 cm 65 cm。 6.3 播种 6.3.1 播种期 育苗移栽的播种期为 7月 28日 至 8月 2日,直播的播种期为 8月 2日 至 8月 8日。 6.3.2 播种量 育苗移栽每亩用种 125 g 150 g,直播每亩用种 200
7、g 250 g。 6.3.3 播种方法 育苗为平畦撒播,直播为高垄条播。播前造墒,覆土 0.5 cm 1 cm,搂平压实。 6.4 田间管理 6.4.1 间苗、定苗 幼苗出土后 ,分别在 2 3片、 3 4片叶时间苗 2 3次,拉开苗距,去掉病苗、弱苗和杂苗。 5 6 片真叶时按株距 40 cm 45 cm定 苗或栽苗。 6.4.2 中耕、蹲苗 莲座期前,中耕 2 3次,间苗后及时中耕培土,植株封垄前进行最后一次中耕,由浅入深,不要 伤根,同时封沟,蹲苗 7 d 10 d。 DB13/T 1502 2020 3 6.4.3 浇水、追肥 苗期、莲座期土壤见干见湿,结球期保持土壤湿润。苗期,勤浇小
8、水,降低地温。收获前 7 d 10 d停止浇水。莲座期、 结球期 结合浇水追肥两次,第一次每亩追施复合肥 15 kg 20 kg,第二次每亩追 施尿素 15 kg 20 kg。结球 期 用 0.5%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追肥 1 2次。 6.4.4 束叶 根据气候条件宜霜降节前后 (收获前 10 d 15 d)束叶。 7 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及生物防治绿色防控技术,合理使用药剂防 治。 7.2 农业防治 实行 3 4年轮作,深耕晒垡,培育无病虫害壮苗,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增施经无害化处 理的有 机肥,合理使用 化肥,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
9、7.3 物理防治 温水浸种,黄板诱蚜,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成虫,在棚室内育苗时可用防虫网 阻隔、银膜驱蚜。 7.4 生物防治 使用苏云金杆菌 ( BT)、 春雷霉素、井冈霉素、藜芦碱等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使用昆虫性信息 素引诱剂诱杀小菜蛾、斜纹夜娥、甜菜夜蛾等害虫。 7.5 化学防治 7.5.1 虫害防治 虫害防治见表 1。 表 1 虫害防治 虫害名称 防治方法 蟋蟀,蝼蛄 出苗到定棵前用 1.1%苦参碱粉剂 每亩 2000 g 2500 g 拌毒饵,撒在苗床上或垄面上。 菜青虫,小菜蛾 卵孵化盛期用灭幼脲胶悬剂 1000 倍液喷雾, 间隔 7 d 10 d 一次,连续防治 2 3 次。 蚜虫 用
10、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1500 倍液喷雾。 7.5.2 病 害防治 病害防治见表 2 。 DB13/T 1502 2020 4 表 2 病害防治 病害名称 防治方法 病毒病 用 20%盐酸吗啉胍悬浮剂 200 ml 300 ml 兑水 45 kg 60 kg 均匀喷雾,或 1%香菇多糖水剂 80 ml120 ml 兑水 30 kg 60 kg 均匀喷雾,重点喷洒幼嫩组织, 10 d 一次,连续防治 2 次。 霜霉病 用 72%恶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或 72%霜脲 .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喷雾, 7 d 10 d 一次,连续防治 2
11、 3 次。 软腐病 从莲座期开始防治,用 90%新植霉素 可溶性粉剂 4000 倍液喷雾, 7 d 10 d 一次,连续防治 2 3次。 黑腐病 用 90%新植霉素可溶性粉剂 4000 倍液或 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7 d 10 d 一次,连续防治 2 3 次。 黑斑病 发现病株及时喷洒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 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 , 7 d 10 d一次,连续防治 2 3 次。 白斑病 发病初期用 25%嘧菌酯悬浮剂 1500 倍液或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 900 倍液喷雾, 7 d 10 d一次,连续防治 2 3 次。 根肿病 用 10%氰霜唑 1500 2000 倍液灌根, 15 d 灌一次。 8 采收 立冬前后(最低气温降到 -2 -1 )收获,收获时去掉泥根和外部老叶,露天码放 3 d 4 d。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