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CCS B 05 4601 海口市地方标准 DB 4601/T 22021 南岛无核荔枝嫁接苗繁育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grafting nursery seedlings propagation of Nandao seedless litchi on litchi cultivar 2021 - 01 - 29发布 2021 - 02 - 28实施 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4601/T 2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 规则起草
2、。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海南省海口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热带作物新品种选育工程研究中心(海南大学园艺学院)、海口市雷虎果业有限 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开兵、庞真真、陈静、马武强、吴开茂。 I DB 4601/T 22021 南岛无核荔枝嫁接苗繁育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南岛无核荔枝育苗的嫁接、苗圃管理和出圃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海口市南岛无核荔枝嫁接苗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
3、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55-2014 荔枝 种苗 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 1478-2013 热带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荔枝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南岛无核”荔枝 从海南琼北雷虎岭地区荔枝实生群体中选育出的无核新品种,2013 年 10 月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 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定名。 3.2 嫁接苗 通过嫁接技术将优良品种的枝或芽接到另一植株的枝或干上,愈合长出的植株(苗)。 3.3 砧穗亲和力 砧木和接穗在
4、嫁接后能正常愈合、生长和开花结果的能力。 3.4 抗逆性 指植物对逆境抵抗和忍耐的能力。 4 苗圃地基本建设 苗圃地选址 4.1 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和土壤地下水位在 l m 以下、pH 5.56.5、富含有机质的平地 建立苗圃。 防护林营建 4.2 1 DB 4601/T 22021 苗圃地四周建黄皮、马占相思和木麻黄等主要树种的防风林带,林带与苗圃育苗区边缘的距离与防 护林树种极限高度相近,育苗区边缘挖宽深为 100 cm80 cm 的断根沟隔离。防护林带占苗圃用地原 则上不超过总面积的 5%。 苗圃地开垦 4.3 苗圃土壤要经犁翻、晒白、耙平、细化,除净杂草和草根。起畦宽 l
5、 m、高 20 m25 cm,在苗圃 的四周开一条深 25 cm30 cm、宽 35 cm45 cm 的排水沟。每 666.7 m 2 苗床要施腐熟的有机肥 1000 kg1500 kg、过磷酸钙 75 kg 作基肥,并与苗床细土充分拌匀后平整畦面。 排灌系统与道路系统设置 4.4 建设道路系统,在路旁设置排水沟,在苗圃边角建立蓄水池(塘)收集雨季地表径流。在育苗区周 边修筑 5 m 宽(路肩宽 30 cm)主道;在育苗区纵、横向修筑 3 m 宽(路肩宽 20 cm)支道并与主道 相连,将育苗区总面积大致四等分成 4个大区;在每个大区内划分长方形小区,原则上各小区按照长 宽为 100 m35
6、m 划分,在小区间修筑 1.5 m 宽(路肩宽 10 cm)作业道并与支道相连;小区内搭建 荫棚,荫棚内作畦育苗。沿主道育苗区一侧开挖深 60 cm80 cm,宽 60 cm80 cm 排水主沟,向外与 蓄水池(塘)相连;沿支道、作业道开挖深 30 cm40 cm,宽 40 cm50 cm 的排水支沟,岔道支沟与 支道支沟、主沟和支道支沟与主沟均相连,组成畅通排水沟网。灌溉系统与肥水一体化设施相结合,即 在蓄水池(塘)旁修建合理大小的肥水池或配备合理数量的肥水桶,修建泵站,敷设水肥一体化管网。 采用 DN50 热镀锌管或 PVC 管作主管、DN25 热镀锌管或 PVC 管作支管,主管与支管呈“
7、 T”形连 接;支管上每间隔 30 cm 安装 1 水龙头,配备淋灌带用于移动喷灌淋水或肥水。排灌系统与道路系统 用地原则上不超过苗圃总面积的 15%。 荫棚搭建 4.5 搭建高度 2 m、宽度 6 m7 m、透光率 35%50% 的荫棚。 5 嫁接苗培育 砧木苗培育 5.1 怀枝荔枝作砧木可以直接嫁接育苗。采用其它荔枝品种如大丁香、紫娘喜、牛心荔等作砧木采用双 重砧木二次嫁接繁殖。 5.1.1 砧木种子预处理 选择新鲜、饱满的怀枝荔枝种子作砧木种子。应于 3 d 内进行催芽处理,忌曝晒。其催芽处理的 方法有两种:一是河沙催芽法,在凉棚内或在室内用一份种子二份清洁湿润的河沙混合进行催芽。二是
8、箩筐催芽法,把种子装在箩筐内,箩筐上面盖上清洁湿润的麻袋保湿催芽。两种催芽法都要洒水保持湿 润。选出萌动露白的种子播种。 5.1.2 播种 采用点播法:按株行距 20 cm12 cm 播种,用直径1 cm 左右的圆形木根,在苗床按行距20 cm 划 出深 1.5 cm2 cm 的播种沟,在沟内按株距 12 cm 播种一粒,播种后覆土回平播种沟。 5.1.3 幼苗管理 2 DB 4601/T 22021 播种后在苗床上均匀盖下一层稻草,每 666.7 m 2 约用稻草 250 kg。覆盖后淋足水分,阴天时每天 淋水 1 次,晴天早、晚各淋 1 次,一直淋水到种子全部萌发,此后保持土壤湿润。播种后
9、要经常检查, 如发现有少量种子萌芽出土,即要逐步揭去稻草;待种子出芽约 70%80% 后,全部揭去稻草。种子 全部萌芽后,新叶已普遍展开,及时除草,不能伤苗伤根。在第一蓬新叶转绿后开始浅耕松土和施肥, 此后除草、松土、施肥相结合。有机肥水先淡后浓,勤施薄施,每隔 5 d20 d 施肥 1 次,苗高 35 cm 后每月施肥 1 次。 接穗准备 5.2 选择已进入结果期的健壮树作为母树,在树冠外围的中、上部剪取芽眼饱满、组织充实、无病虫害、 粗度 0.6 cm0.8 cm 左右的健壮一年生枝条作接穗。在该枝条顶芽开始抽梢 2 cm3 cm 时将其抹除, 并在该枝基部环割或者螺旋环割一圈,用塑料薄膜
10、在伤口处环绕一圈,然后用透明胶带扎紧(伤口愈合 后拆除)。待第二次嫩梢长度达到 2 cm3 cm 时剪取用作接穗,去叶,沿叶柄基部剪成合理长度的枝 段,适度清洗并用能挤出点滴水的湿毛巾抱裹。即采即接为宜,最迟 5 d 内接完。 嫁接时间 5.3 以 3 月6 月和 9 月11 月为最适宜的嫁接时间。应尽量晴天早晚嫁接,并避开中午高温时间、 雨天和土壤过湿时进行嫁接。 嫁接操作 5.4 5.4.1 削砧木 将砧木离地面 25 cm30 cm 短截剪平;在砧木平滑面向上削 45 斜面,在斜面一边垂直向下稍带 木质部切一刀,切口长 2.5 cm3.0 cm。 5.4.2 削接穗 将接穗剪截成 2 c
11、m2.5 cm 的枝段,每接穗枝段含 2 个饱满芽。倒拿接穗枝段,在接穗枝段平滑 面的背面向上削 45 斜面,反转接穗后,再平基部稍深入木质部平削一刀,切出比砧木切口稍短的切 面。 5.4.3 砧穗对接绑缚 把穗、砧接口对准一边的形成层,在砧木切口中插入接穗,并进行绑缚。从上往下覆瓦状绑缚接口, 再从下往上覆瓦状绑缚接穗,最后又从上往下覆瓦状缠绕到接口底部并绑紧。 嫁接后管理 5.5 5.5.1 补接 嫁接后 30 d40 d,检查嫁接是否成活,未成活则及时补接。 5.5.2 抹除砧芽 嫁接成活后,及时抹除砧木萌芽。 5.5.3 解绑 嫁接后常巡查,开始萌芽后,及时去掉防雨罩和剪穿薄膜。在第二
12、蓬梢叶片充分老熟后,及时解除 绑缚薄膜带。 3 DB 4601/T 22021 5.5.4 除草、松土 嫁接成活后,在第一蓬新梢老熟前,手工拔除袋中杂草;待第一蓬新梢老熟后,用小锄松土 1 cm2 cm 除草,不能伤根。 5.5.5 肥水管理 在接穗抽梢 6 cm8 cm 时,开始施肥,此后每隔半个月施一次肥。施肥应以腐熟农家肥为主,先 淡后浓,薄肥勤施,一般用 20% 腐熟家禽粪尿加 1 尿素淋施。旱时及时灌水或淋水,保持土壤湿 润;雨天及时排水、不能积水。 5.5.6 苗期病虫防治 主要防治荔枝蝽蟓、天蠖、金龟子、毛蜘蛛、炭疽病等,按照 NY/T 1478-2013 的规定执行。搞好 苗圃
13、冬季清园,清除枯株、严重的病虫株和病虫枝、枯枝和落叶,并集中深埋。采用诱虫灯和收集器等 诱杀害虫。人工捕杀蝽蟓。选用微生物源、植物源生物农药,人工释放平腹小蜂、捕食螨等天敌,防治 蝽蟓、卷叶蛾、毒蛾等。化学防治所需农药按照 NY/T 1276-2007 和 GB/T 8321 的规定执行。 袋装苗培育 5.6 5.6.1 起苗装袋 嫁接苗叶片老熟后应转移到专用果袋中。从苗圃起苗后,剪掉主根和过长粗壮根,尽量多留细根, 剪掉叶片至剩 80% 的叶片。往袋中装土时把育苗袋边角压实,依据苗木的根长度决定袋底的装土量, 一般装土到袋深度的 1/31/2,然后把嫁接苗装入袋里扶正,再添土压实,移到荫棚,淋足定根水。 5.6.2 装袋后管理 土肥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控技术同本标准前文 5.5.4-5.5.6 的规定。苗木出圃按照 NY/T 355-2014 的规定执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