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 1504 T 1019-2020 油松近自然经营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02834       资源大小:676.9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 1504 T 1019-2020 油松近自然经营技术规程.pdf

    1、 ICS 65.020.99 B64 DB1504 赤峰市地方标准 DB 1504/T 10192020 油松近自然经营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Close-to-nature Forestry Management of Pinus tabuliformis 2020 - 06 - 28发布 2020 - 08 - 01实施 赤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04/ 1019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林木分类和标记 . 2 5 目标林相和混交树种 . 3 6 演替阶段划分

    2、和经营措施 . 3 7 目标胸径和目标树密度 . 4 8 作业区确定和作业区调查设计 . 4 9 组织施工 . 5 10 档案管理 . 6 DB1504/ 1019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赤峰市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赤峰市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信息研究所、亚太森林恢复与 可持续管理组织、喀喇沁旗旺业甸实验林场。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显玉、徐国力、刘宪钊、张瑞军、李肇晨、程瑞春、白玉茹、李文臣、雷相 东、乌志颜、马成功、魏然、惠建平、董相军、魏玉艳、许成国、于洪波、张新宇、刘超、郭淑文、李 向晨、王

    3、立娟、石岩。 DB1504/ 10192020 1 油松近自然经营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油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的林木分类和标记、目标林相和混交树种、演替阶段划分和经 营措施、目标胸径和目标树密度、作业区确定和作业区调查设计、组织施工、档案管理等技术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赤峰市丘陵山地人工油松林近自然经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1822 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GB/T 15

    4、781 森林抚育规程 GB/T 26424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 DA/T 22 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LY/T 2911 油松林近自然抚育经营技术规程 LY/T 1000 容器育苗技术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近自然森林 close-to-nature forest 以原生森林植被为参考而培育和经营的,主要由乡土树种组成且具有多树种混交,逐步向多层次空 间结构和异龄林时间结构发展的森林。 3.2 目标树 target tree 在目的树种中,对林分稳定性和生产力发挥重要作用的长势好、质量优、价值高,需要长期保留直 到达到目标直径方可采伐利用的林木。 3.3

    5、生态目标树 ecological target tree DB1504/ 10192020 2 有利于提高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树种、改善林分结构、提升景观效果、为鸟类或其它动 物提供栖息场所、保护和改良土壤等功能的林木。 3.4 干扰树 competitor tree 直接对目标树生长产生不利影响的,需要在近期或下一个生长期择伐利用的林木。 3.5 森林建群阶段 forest establishment stage 人工造林或天然更新到幼林郁闭的森林生长发育阶段。 3.6 竞争生长阶段 competitive growth stage 森林郁闭后林木互利竞争快速高生长的发育阶段。 3.

    6、7 质量选择阶段 quality selection stage 林木间出现明显的互斥竞争并显著分化,相邻竞争木明显表现为胜出的优势木和弱势的被压木特 征,林下开始出现天然更新幼苗和幼树的发育阶段。 3.8 近自然阶段 close-to-natural stage 森林由于持续的互斥竞争和自然更新幼树生长,导致主林层树种结构出现明显交替变化,呈现个体 差异显著和树种混交的发育阶段,部分林木达到目标直径。 3.9 目标胸径 target diameter 目标树通过径向生长而达到经营目标进入最佳利用临界点时的胸径。 3.10 目标树作业体系target tree operation system

    7、 以单株林木为对象而进行的一种近自然森林经营施业体系。 3.11 目标林相 target stand 以追求森林的稳定性、高价值和多样化特征为基本目标,一般使用树种组成、层次结构、林分密度、 目标胸径(或培育周期)、每公顷蓄积量、天然更新等指标因子描述实现这些特征时的目标森林状态。 DB1504/ 10192020 3 4 林木分类和标记 4.1 林木分类 分为目标树、干扰树、生态目标树和一般树木4种类型。分类方法按照GB/T 15781执行。 4.2 林木标记 4.2.1 目标树 从占据主林层或之上的特优木或优势木,选择干形通直圆满、根部无损伤,树冠均匀饱满、锥形、 针叶浓密,无病虫害,高径

    8、比7080,冠高比0.50.7的林木现场标记为Z。 4.2.2 生态目标树 具有保存价值的古树、国家和地方发布的濒危树种名录中的林木或在当地属于稀有树种的林木;或 有鸟窝、蜂巢的林木,标记为S。 4.2.3 干扰树 树冠与目标树相接并直接影响目标树或生态目标树生长的林木,标记为B。 4.2.4 一般树木 除了目标树、干扰树、生态目标树之外的林木个体均为一般树木,不做标记。 5 目标林相和混交树种 5.1 目标林相 为油松与乡土树种混交的复层异龄林。 5.2 混交树种 云杉、椴树、核桃楸、蒙古栎、五角枫、白桦、黑桦、山杨等。 6 演替阶段划分和经营措施 6.1 演替阶段划分 按照LY/T 291

    9、1划分。 6.2 经营措施 6.2.1 森林建群阶段 实行封育、防止人畜破坏,除草、割灌,保留其他树种幼苗、幼树。1 3 a15 a时定株。 定株后保留1400株/hm 2 2000株/hm 2 。15 a20 a时对优良木修枝1次,修1轮2轮层枝。修枝后冠 高比大于1/2。 DB1504/ 10192020 4 6.2.2 竞争生长阶段 主要措施为疏伐,伐除林分中的5级木、4级木和1级、2级、3级保留木中干形不良的林木,采伐 株数和采伐强度按照GB/T 15781执行,保留株数1150株/hm 2 1200株/hm 2 。25 a 30 a时,标记目标树、 生态目标树,伐除干扰树,保留株数9

    10、00株/hm 2 1200株/hm 2 。对目标树进行12次修枝,修枝后冠高比 大于1/2。 6.2.3 质量选择阶段 主要经营措施是进行12次生长伐,伐除干扰树和一般树木,采伐强度按照GB/T 15781规定执行, 45 a50 a时,保留株数580株/hm 2 780株/hm 2 。禁止对油松采脂作业。55 a60 a时,保留株数330株/hm 2 500株/hm 2 。人工补植蒙古栎、紫椴、元宝枫、云杉等树种,保护和促进林下天然更新。 6.2.4 近自然森林阶段 采伐达到目标胸径的树木,对次林层二代目标树进行选择标记和促进。采伐强度按照GB/T 15781 执行。 7 目标胸径和目标树密

    11、度 目标胸径和目标树密度见表1。 表1 目标胸径和目标树密度 立地类型 地位指数 以生态保护为主的兼用林 以木材生产为主的兼用林 目标直径(cm) 保留株数 (株/hm 2 ) 目标直径 (cm) 保留株数 (株/hm 2 ) 石质山区阴坡厚土层 12 34 120140 36 140160 石质山区半阴坡厚土层 1012 32 80100 34 110130 黄土丘陵区阴坡厚土层 12 34 120140 36 130150 黄土丘陵区半阴坡厚土层 1012 32 80100 34 100120 其他类型 10 30 80100 32 100120 8 作业区确定和作业区调查设计 8.1 确

    12、定近自然作业区 以25 a为林分标准年龄,从地位指数大于10的现有林分中,根据林种和培育目标,将林分进一步 分为以生态保护为主的兼用林和以木材生产为主的兼用林2种类型,最终确定近自然作业区。 8.2 作业区调查与设计 8.2.1 作业区调查 DB1504/ 10192020 5 调查内容包括林木胸径、树高、冠幅、分枝高、分叉木的数量、林木活力和干形质量等;调查方法 按照GB/T 26424规定执行;用GPS实测近自然作业区拐点坐标并计算出经营面积。 8.2.2 采伐强度确定 按照目标树作业体系,通过标准地调查,确定林分密度、蓄积、树种组成、发育阶段。从特优势木 和优势木中,选择优良木,确定目标

    13、树。根据目标树、生态目标树营养空间要求,确定采伐干扰树、一 般林木,计算采伐强度,报上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林分采伐强度主要依据林分特征、立地 条件、林分发育阶段、森林恢复能力等进行确定。定植株数1400株/hm 2 2000株/hm 2 的采伐强度控制 在20%35%。 8.2.3 设计文件组成 设计文件由作业设计说明书和附件组成;作业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内容、作业用工量、施工作业管 理与保障措施、经费预算、效益分析等;附件包括相关表格和图纸。 9 组织施工 9.1 目标树数量控制及标记 9.1.1 目标树株数确定 根据目标胸径、目标树距离约为目标胸径的20倍、林分演替阶段和培育目标等

    14、条件,确定目标树 密度,计算出目标树的平均投影面积,按照圆形计算该投影面积直径,即为相邻2株目标树之间的最小 距离。从符合条件的优良木中,按相邻目标树不小于最小距离,即目标胸径的20倍,逐一标记目标树。 此外,目标树分布尽可能均匀。 9.1.2 标记作业 对目标树Z和生态目标树S,用油漆永久标记,标记维持1个经理期以上。对干扰树B和为满足 当地用材需求采伐的一般木,用色彩鲜艳的尼龙绳捆扎在胸高部位临时标记,至采伐时,明显可见即可。 9.2 林下补植 9.2.1 苗木 采用容器苗人工补植。苗木质量和技术要求,按照LY/T 1000执行。 9.2.2 整地 补植前一年人工穴状整地,按照GB/T 1

    15、5776执行。 9.2.3 补植 在春季容器苗萌动前且土壤刚解冻时,或在雨水比较集中的雨季,适时补植。在埋土前,取下容器 苗根部不降解材料。 9.2.4 密度 在人工促进近自然更新阶段、目标树保留株数小于450株/hm 2 时,或在近自然森林阶段、目标树 择伐后,补植乡土树种容器苗330株/hm 2 400株/hm 2 。 DB1504/ 10192020 6 9.3 施工 由专业施工队,按作业设计要求进行。 9.4 采用目标树作业体系 在近自然经营作业区内,采用目标树作业体系,按照LY/T 2911 规定执行。 9.5 作业区调查设计 按照目标树作业体系,围绕用材目标树确定需采伐的干扰树和一般林木;其他调查与设计按照GB/T 26424规定执行。 10 档案管理 档案分为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和财务档案。文书档案按照DA/T 22执行;科技档案按照GB/T 11822 执行。 _


    注意事项

    本文(DB 1504 T 1019-2020 油松近自然经营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