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35.240.60 R 85 DB12 天津市 地方标准 DB12/T 992 2020 高速公路可变信息标志技术要求 Techniques requirement of changeable message sign for expressway 2020 10 - 14发布 2020 - 11 - 15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 DB12/T 9922020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布设原则 . 1 4 规格尺寸要求 . 1 4.1 颜色要求 . 1 4.2 规格要 求 . 1 5 性能要求 . 2 5.1 显示要求
2、 . 2 5.2 色度要求 . 2 5.3 光学性能要求 . 2 5.4 视认性能要求 . 2 5.5 电气安全性能 . 2 5.6 环境适应性 . 3 6 平台功能要求 . 3 6.1 级别 . 3 6.2 控制权限 . 3 6.3 优先级 . 3 6.4 信息生成 . 3 6.5 信息发布 . 3 6.6 统计分 析 . 4 6.7 地图界面 . 4 6.8 系统管理 . 4 6.9 设备管理 . 4 7 平台性能要求 . 5 7.1 通信数据传输 . 5 7.2 系统响应时间 . 5 8 传输 要求 . 5 9 数据交互基本要求 . 5 9.1 统一编码规则 . 5 9.2 数据存储要求
3、 . 5 9.3 信息兼容要求 . 5 10 安全防护要求 . 5 DB12/T 9922020 II 10.1 基本要求 . 5 10.2 应用安全 . 6 10.3 可变信息标志信息安全 . 6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路段平台与可变信息标志的通信协议 . 8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省级平台与路段平台的数据交互协议 . 18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设备管理编码规则 . 19 DB12/T 9922020 I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公路事业发展服务中心、中国公路工程咨询
4、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市 高速公 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 市 协力光电有限公司 、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何铁强 、 周晓亮 、 王丹 、 徐怡 、 刘英 、 李太芳 、 张亮 、 李峰 、 张浩 、 崔红娜 、 刘海峰 、 才悦 、 杨帆 、 李鹏之 、 殷凤君 、 黄渤权 、 石奇孟 、 岳向武 、陈鑫瑞 、 李玉玺 、 刘艳竹 、 陈耀华 、 王寅 、 刘涌滨 、 王向勇 、 李冠军 、 赵林。 DB12/T 9922020 1 高速公路可变信息标志技术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公路可变信息标志布设原则、性能要求、平台功能要求、平台性能要求、传输要
5、求、数据交互基本要求及安全防护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市高速公路可变信息标志的新建、改建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 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 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A/T 484 2018 LED道路交通诱导可变信息标志 3 布设原则 3.1 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出口前应设置可变信息标志。 3.2 收费站入口前应设置可变信息标志。 3.3 服务区入口前应设置可变信
6、息标志。 3.4 交通事故多发路段、地质灾害易发路段、气象条件恶劣区段、交通 量特别大的区段前应设置可变 信息标志。 3.5 可变信息标志应避开构造物设置。 3.6 严禁可变信息标志与安全标志牌或其他设施相互遮挡。 4 规格尺寸要求 4.1 颜色要求 可变信息标志宜采用全彩色,至少采用双基色。 4.2 规格要求 立柱式、悬臂式可变信息标志的点间距应不大于 20mm,门架式可变信息标志的点间距应不大于 25mm。 门架式可变信息标志显示尺寸与车道关系见表 1。 表 1 门架式可变信息标志显示尺寸与车道关系 序号 车道数量(单向) 显示单元尺寸( m) 点阵数量 显示单元数量 点间距( mm) 1
7、 2 1.2 1.2 48 48 89 25 0.96 0.96 48 48 1011 20 DB12/T 9922020 2 2 3 1.2 1.2 48 48 1012 25 0.96 0.96 48 48 1214 20 3 4 1.2 1.2 48 48 1214 25 1.44 1.44 72 72 1012 20 5 性能要求 5.1 显示要求 同一路段同一规格的可变信息标志在显示同一信息时,显示格式应相同。 5.2 色度要求 应符合 GA/T 484 2018中 5.6的要求。 5.3 光学性能要求 5.3.1 亮度要求 可变信息标志测量轴方向上的亮度不小于 8000cd/ m2
8、。 5.3.2 调光要求 可变信息标志应有手动和自动调光功能,根据环境照度不低于 128级可调: 自动调光功能 : 可变信息标志应设置环境照度检测装置,根据环境照度调整可变信息标志的亮 度。可变信息标志进行调光控制时,可变信息标志的最小亮度应在最高亮度的 5%以下 ; 手动调光功能 : 当可变信息标志的亮度衰 减至初始亮度的 80%及以下时,可通过可变信息标志 系统软件调高亮度。 5.3.3 发光均匀性要求 可变信息标志内各像素应发光均匀。额定工作电流时,显示模块范围内像素与像素之间的法向发光 强度的不均匀度应不大于 1%,像素内 LED之间的不均匀度应不大于 10%。 5.3.4 失控点要求
9、 可变信息标志的像素失控点应不大于万分之三,且为离散分布。 5.4 视认性能要求 5.4.1 视认角 可变信息标志的视认角应不小于 30。 5.4.2 视认距离 可变信息标志的视认距离分为静态视认距离和动态视认距离。静态视认距离不小于 250m,动态视认 距离不小于 210m。 5.5 电气安全性能 电气 安全性能应符合 GA/T 484 2018中 5.8的要求。 DB12/T 9922020 3 5.6 环境适应性 应符合 GA/T 484 2018中 5.10的要求。 6 平台功能要求 6.1 级别 平台包含省中心及路段中心两级。 6.2 控制权限 路段级平台对所辖路段内所有可变信息标志
10、具有本地控制权限。 省级平台对省内高速公路所有可变信息标志具有联网控制权限。省级平台对可变信息标志的控制指 令,下发路段平台,由所在路段的平台下发外场设备。 6.3 优先级 6.3.1 信息优先级 省级平台下发的信息具有较高的优先级。 6.3.2 发布内容优先级 不同的发布内容根据重要性划分如 表 2不同的优先级,优先级高的信 息先于低级别的信息显示,并 可取代正在显示的低级别信息,同级别的信息交替显示。信息停留时间可根据优先级和实际内容设置。 表 2 发布内容优先级 优先级(由高到低) 信息类型 1 重大政治政策事件 2 道路信息(道路关闭、交通事故等) 3 公共安全警示、公益标语 4 其他
11、 6.4 信息生成 平台信息系生成包括自动生成和人工生成两种方式。 6.4.1 自动生成 平台按预先设定的规则和实时数据自动生成发布信息。 6.4.2 人工生成 人工编辑生成发布信息。 6.5 信息发布 6.5.1 基本要求 应能根据设定好的显示时间对图文信息、文字信息、图形信息、视频信息进行 播放。 DB12/T 9922020 4 6.5.2 发布方式 应具备自动发布和人工发布的方式。 6.5.3 平台发布功能 平台发布功能包括发布预览、批量发布、播放列表管理和发布记录 查询等功能。 6.6 统计分析 应能以图表形式对已发布信息按照日、周、月或其他方式进行统计分析。 6.7 地图界面 应支
12、持基于交通地理信息平台( T-GIS)的地图界面和信息发布,应能在电子地图上显示可变信息 标志的信息,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类型、地理位置、启用日期、维护单位、图片、当前显示内容等信息。 6.8 系统管理 6.8.1 日志管理 系 统日志包括设备运行日志和用户操作日志。设备运行日志应能记录 设备启动、自检、异常、故 障、 恢复、关闭等状态信息及发生时间;用户操作日志应能记录操作人员进入、退出系统的时间和主要操作 情况;应支持日志信息查询和报表制作等功能。 6.8.2 用户管理 应支持用户注册、注销和权限管理功能,对用户名称、登陆口令、所属机构、发布权限等信息进行 管理。具有系统管理员权限的用户还可
13、以添加、删除、查询和修改其他用户的权限。 6.8.3 远程控制 系统应能对可变信息标 志进行远程控制,包括开关屏控制、亮度控制、参数设置、软件升级等。 远 程控制的优先权高于本地控制的优先权。 6.8.4 预案管理 应能对大型活动、恶劣天气、重点区域等设置预案信息,包括预案 名称、预案内容、创建人、创建 时间、预案类型、涉及路段、关联屏体、使用次数等。并能对预案数据进行添加、查询、编辑、删除、 生成方案等操作。 应能对预案信息与实时信息进行数据对比,以分析预案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8.5 关键字过滤 应具备对发布信息的关键字 /词句进行过滤功能,确保包含关键字 /词句的信息不予发布显示。
14、 6.8.6 时钟同步 应提供时钟同步功能,为所有控制的计算机和可变信息标志提供基准时钟,以供时钟校正。 6.9 设备管理 应能对可变信息标志的基本信息进行查询,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设备类型、设备版本号、设 备尺寸、像素分布、 像素间距、安装位置、设备供应商、所属部门、维护单位等内容。 DB12/T 9922020 5 应能对可变信息标志进行区域分组管理,方便查询可变信息标志。 应能设置可变信息标志每日常规的运行规则,包括设置日常可变信息标志的亮度、开关屏时间、显 示模式、默认显示内容等。 应能实时监测可变信息标志的控制器状态、电源状态、温度传感器状态、像素状态等。 应能对可变信息标志进行
15、故障和异常信息的诊断、定位分析和报警功能。平台接收故障报警,形成 故障信息报表,包括设备编号、设备名称、故障类型、故障描述、位置信息、维护单位、维护人员及其 联系方式等信息。 7 平台性能 要求 7.1 通信数据传输 采用无线方式通信,传输准确率应大于 99%,传输丢包率应不大于 2%,传输误码率应不大于 0.2%。 采用有线方式通信,传输误码率应不大于 0.001%。 7.2 系统响应时间 信息生成时间,即由原始数据自动形成规范格式的发布信息的时间应不大于 10s。 在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信息从平台到可变信息标志上显示的时间应小于 5s。 在正常网络环境下,客户端访问服务器的响应时间应小于
16、5s。 8 传输要求 应支持有线或无线信息传输功能,优先选用有线传输网络。 采用无线方式传输的上行、下行传输速率分别不低于 100kbps、 300kbps。 平台与可变信息标志之间的通信协议见附录 A。 9 数据交互基本要求 9.1 统一编码规则 省、路段平台间系统数据交换采用 JSON 数据格式编码,可扩展定义,信息发布联网平台提供对设 备管控的必要功能接口,交互接口定义见附录 B。 设备提供统一编码格式,具体规则见附录 C。 9.2 数据存储要求 信息发布平台需存储全部业务数据,历史数据保存 3年。 9.3 信息兼容要求 不符合本标准体系的既有设备,可通过网关类设备实现兼容接入。 10
17、安全防护要求 10.1 基本要求 DB12/T 9922020 6 执行 GB/T 22239-2019的 7.1安全通用要求。 10.2 应用安全 10.2.1 访问控 制 10.2.1.1 省级平台访问范围为省 /区域、片区 /路段授权系统操作及管理人员,以及开放权限的对接应 用系统安全连接。 10.2.1.2 片区 /路段级平台访问范围片区 /路段授权系统操作及管理人员,以及开放权限的对接应用系 统安全连接。 10.2.2 身份鉴别 10.2.2.1 应用系统用户的身份标识应具有唯一性。 10.2.2.2 系统用户的身份鉴别信息应具备不易被冒 用的特点。 10.2.2.3 应具备登录失败
18、处理功能,如:限制非法登录次数。 10.2.3 安全审计 10.2.3.1 安全审计应覆盖到每个业务系统操作用户日 志。 10.2.3.2 安全审计应记录系 统内重要的安全相关事件,包括重要行为和重要的系统功能执行情况等。 10.2.3.3 安全相关事件的记 录应该包括时间、 类型、主体标识、客体标识、操作标识、操作结果等。 10.2.3.4 审计记录应受到保护避免非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操作。 10.2.4 软件容错 10.2.4.1 应对通过人机接口输入或通过通信接口输入的数据进行有效性检验。 10.2.4.2 应对通过人机接口方式进行的操作提供“回退”修改功能。 10.2.5 发布信息
19、一致性 系统应支持发布信息与回显信息比对功能。比对 不一致,系统应具备人工或自动干预能力。 10.2.6 发布信息合规性 10.2.6.1 系统 应具备发布内容敏感信息检测功能,对于检测到的不合规信息自动屏蔽并记录告警。 10.2.6.2 系统 对合规性检测失败的信息应具备自动屏蔽,对不合规信息进行排除或黑屏,以避免不合 规信息 的危害信息发布。 10.2.7 运行安全要求 10.2.7.1 应进行设备运行监视,包括监视 CPU、硬盘、内存、网络等资源的使用情况。 10.2.7.2 应设定资源报警阈值,在超出规定值时发出报警。 10.2.7.3 应能够检测主要程序是否正常运行,运行失败时可以远
20、程恢复。 10.2.7.4 宜选用相对安全的操作系统。 10.2.7.5 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用户的身份标识应具有唯一性。 10.2.7.6 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身份鉴别信息应具备不易被冒用的特点。 10.2.7.7 应对登录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标识和鉴别,并记录。 10.2.7.8 应具备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如:限制非法登录次数。 10.3 可变信息标志信息安全 DB12/T 9922020 7 10.3.1 设备接入安全 10.3.1.1 可变信息 标志接入网络需要进行身份认证。身份认证包括但不限于:设备 TOKEN 码比对认 证, IP+MAC 地址组合验证,基于
21、公钥基础设施( PKI)的身份认证。 10.3.1.2 可变信息标志如果通过无线方式接入,应该通过企业 APN配置固定 IP 实现网络连接。 10.3.1.3 可变信息标志信息交互采用内容加密和防篡改技术。 10.3.2 可变信息标志访问权限 10.3.2.1 系统对可变信息标志的访问需要配置必要的权限控制。 10.3.2.2 可变信息标志提供现场接入实现配置、维护及发布等功能时,应该具备对接入设备和操作权 限验证的能力。 DB12/T 9922020 8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路段平台与可变信息标志的通信协议 A.1 通信协议定义 可变信息标志设备的网络协议类型: TCP/IP,
22、HTTP。 可变信息标志设备端的通信端口号定义: 8090。 A.2 帧格式 A.2.1 基本要求 帧是传送信息的基本单元,帧格式 如表 A.1所示: 表 A.1 帧格式定义 说明 代码 长度 帧起始符 02H 1 字节 目的地址符 A0(默认 0 x30 0 x31) 2 字节 源地址符 A1(默认 0 x30 0 x31) 2 字节 控制码 C 2 字节 数据域 DATA 2048 字节 校验码 CS 2 字节 结束符 03H 1 字节 平台与可变信息标志的每次通信过程应包括 完整的一个来回: 平台向可变信息标志发送命令帧; 可变信息标志向平台发送应答帧。 建议平台在等待应答帧时,超时时间
23、不少于 3 秒。 A.2.2 (字符转义 帧数据或帧校验中如有某个字节等于帧头、帧尾 或 0 x1B,则在发送此帧时需转换为两个字节,即 0 x1B和 (此字节减去 0 x1B): 0 x02 转换为 0 x1B, 0 xE7 0 x03 转换为 0 x1B, 0 xE8 0 x1B 转换为 0 x1B, 0 x00 相应地,接收方在接收帧数据或帧校验时,如遇到 0 x1B,则把它与随后的字节相加,转换为一个 字节。 A.2.3 数据帧长度 上载 文件时,如文件长度超过 2048 字节的补充。 DB12/T 9922020 9 应 把文件分割成等于 2048 字节的若干段(最后一段为 0-20
24、47 字节),每段依次发送。组帧时, 文件指针偏移从 0 开始,每帧依次加 2048,即为: 0 x00000000, 0 x00000800, 0 x00001000, . 如文件长度正好为 2048 的整数倍,最后也必须发送文件内容为 0 字节的一帧。 根据文件名的不同,上载文件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如文件名为 PLAY.LST,上传并显示播放列 表;文件名为 BMP003.BMP,则是上载编 号为 003 的一幅位图;文件名为 A00.LST是上载序号为 A00 的预置播放表,预置播放表范围为 A00A99。 可变信息标志收到一帧后,若文件内容保存成功,则返回执行结果为 0,错误信息长度为
25、 0 字 节;否则执行结果为 1,错误信息为一不定长的 ASCII 码字符串,如 cannot open file XXX for writing。 下载文件时,与上载文件一样,下载文件时也必须把文件分割成等于 2048 字节的若干段,每段依 次接收。组帧时,文件指针偏移从 0 开始,每帧依次加 2048,即 为: 0 x00000000, 0 x00000800, 0 x00001000, . 当监控计算机收到文件内容为 0-2047 字节的一帧时,则认为此文件下载完毕。 A.2.4 帧校验 帧校验采用 16 位的 CRC 校验,生成多项式为 G(X) = X16 + X12 + X5 +
26、1,计算范围包括地 址、帧类型和未经转义的帧数据。发送时先发高字节,后发低字节。 A.3 通信指令 A.3.1 指令定义 见表 A.2。 表 A.2 通信指令定义 指令名 指令头 功能 总状态检测 0X30 0X31 查询设备的总体状态(好 /坏) 设备详细状态 0X30 0X33 查询设备的详细状态(数据) 通讯状态检测 0X32 0X39 测试通讯的好坏 打开 /关闭可变信息标志 0X31 0X31 打开 /关闭可变信息标志显示 运行规则设置 0X32 0X33 播放列表循环 /不循环 /设置循环时间 获取亮度 0X32 0X31 查询亮度 设置亮度 0X32 0X33 设置亮度 播放列表
27、下发并立即显示 0X37 0X31 发布并立即显示 播放列表发布 0X33 0X39 发布但不更新显示 显示指定列表 0X34 0X37 调用显示指定编号列表 发布记录查 询 0X32 0X35 查询历史发布记录 文件下发通用指令 0X30 0X35 向显示设备发送指定文件 文件回传通用指令 0X30 0X37 向显示设备读取指定文件 发布内容图片预览 /回显 0X32 0X37 以图片的形式预览 /回显发布内容 获得屏幕坏点数 0X36 0X39 检测并返回屏幕坏点数 同步设备时间 0X31 0X35 设置设备时间时分秒 DB12/T 9922020 10 读取设备时间 0X31 0X37
28、读取设备时间时分秒 版本检测 0X33 0X31 检测下位机软件版本 获取最后一次启动时间 0X31 0X39 获取设备最近一次启动时间 A.3.2 总状态检测: 0X30 0X31 功能描述:向显示设备查询设备的总体状态,用于平时的设备状态监控 预置条件:作为总状态指令,上位机轮询各设备状态,建议 1 5分钟论询一次 指令格式:格式: 0 x02(帧头 ) 0 x30 0 x31(目的地址 ) 0 x30 0 x31(源地址 ) 0 x30 0 x31(指令头 ) CRCH CRCL(校验位 ) 0 x03(帧尾 ) 返回值:格式: 0 x02(帧头 ) 0 x30 0 x31(目的地址 )
29、 0 x30 0 x31(源地址 ) 0 x30 0 x32 (指令头 ) 0 x31 0 x31 0 x31 0 x31 0 x31 0 x31 (设备状态 ,30表示异常, 31表示正常 )CRCH CRCL(校验位 ) 0 x03(帧尾 ) 指令详解: 6个状态值按接收到的先后顺序分别为:温度、风扇、箱体电压、门开关、亮度、防雷 器; A.3.3 详细状态检测 0X30 0X33 功能描述:向显示设备查询设备的详细状态。 预置条件:作为查询总体设备状态的设备状态查询补充,当查询到总体状态有设备报警的情况,运 用本命令可以进一步对设备故障进行更详细的定位。 指令格式:格式: 0 x02(帧
30、头 ) 0 x30 0 x31(目的地址 ) 0 x30 0 x31(源地址 ) 0 x30 0 x33(指令头 )CRCH CRCL(校验位 ) 0 x03(帧尾 ) 返回值:格式: 0 x02(帧头 ) 0 x30 0 x31(目的地址 ) 0 x30 0 x31(源地址 ) 0 x30 0 x34(指令头 )0 x32 0 x33 (“ 128” 个字节的箱体电压 ) CRCH CRCL(校验位 ) 0 x03(帧尾 ) 指令详解:由于设备具有不同规格,返回状态数据统一格式。 A.3.4 通讯状态检测: 0X32 0X39 功能描述:主要用于测试通讯的好坏 预置条件:建议在发送大量数据前
31、先测试这条指令,可以避免通讯的误操作 ; 指令格式:格式: 0 x02(帧头 ) 0 x30 0 x31(目的地址 ) 0 x30 0 x31(源地址 ) 0 x32 0 x39(指令头 )CRCH CRCL(校验位 ) 0 x03(帧尾 ) 返回值:格式: 0 x02(帧头 ) 0 x30 0 x31(目的地址 ) 0 x30 0 x31(源地址 ) 0 x33 0 x30(指令头 )0 x31(返 回值, 0 x31为正常, 0 x30为异常 ) CRCH CRCL(校验位 ) 0 x03(帧尾 ) 指令详解:判断网络好坏,关键是判断是否返回正确的信息。 A.3.5 打开、关闭可变信息标志
32、: 0X31 0X31 功能描述:打开 /关闭可变信息标志显示; 预置条件:在正常的运行中,下位机会自动根据设备运行状态自动打开或关闭,特殊的情况下才使 用本命令手动开关可变信息标志; 指令格式:格式: 0 x02(帧头 ) 0 x30 0 x31(目的地址 ) 0 x30 0 x31(源地址 ) 0 x31 0 x31(指令头 )0 x31(开 /关 ,0 x31 表示打开 ,0 x30 表示关闭 ) CRCH CRCL(校验位 ) 0 x03(帧尾 ) 返回值:格式: 0 x02(帧头 ) 0 x30 0 x31(目的地址 ) 0 x30 0 x31(源地址 ) 0 x31 0 x32(指
33、令头 )0 x30(开 /关 ,0 x31 表示打开 ,0 x30 关闭 ) 0 x31(指令执行情况, 0 x31 成功 0 x30 失败 )CRCH CRCL(校验位 ) 0 x03(帧尾 ) 指令详解:关闭可变信息标志显示,进入黑屏待机的低功耗状态,依然能正常通讯。 DB12/T 9922020 11 A.3.6 运行规则设置 : 0X32 0X33 功能描述:播放列表循环 /不循环、设置循环时间 预置条件:在正常的运行中,下位机会自动根据设备运行状态自动打开或关闭,特殊 的情况下才使 用本命令手动开关可变信息标志; 指令格式:格式: 0 x02(帧头 ) 0 x30 0 x31(目的地
34、址 ) 0 x30 0 x31(源地址 ) 0 x32 0 x33(指令头 ) 0 x31(0 x31循环 /0 x30不循环 ,默认循环 )0 x0A (默认 10秒 ) CRCH CRCL(校验位 ) 0 x03(帧尾 ) 返回值:格式: 0 x02(帧头 ) 0 x30 0 x31(目的地址 ) 0 x30 0 x31(源地址 ) 0 x32 0 x34(指令头 ) 0 x31(0 x31 循环 /0 x30不循环 ,默认循环 ) 0 x0A (默认 10秒 ) 0 x31(指令执 行情况, 0 x31 成功 0 x30 失败 )CRCH CRCL(校 验位 ) 0 x03(帧尾 ) A
35、.3.7 获取亮度: 0X32 0X33 功能描述:获取当前亮度模式或显示亮度 预置条件: 设备共有两种亮度控制模式: 自动控制:根据检测得环境亮度自动调节屏体亮度; 手动控制:手动控制主要在自动控制发生故障时使用,如光敏电阻失效; 指令格式:格式: 0 x02(帧头 ) 0 x30 0 x31(目的地址 ) 0 x30 0 x31(源地址 ) 0 x32 0 x31(指令头 )CRCH CRCL(校验位 ) 0 x03(帧尾 ) 返回值:格式: 0 x02(帧头 ) 0 x30 0 x31(目的地址 ) 0 x30 0 x31(源地址 ) 0 x32 0 x32(指令头 )0 x32 0 x
36、32(红色 , 亮度级别 ” 00” ” 31” ;当值是 ” FF” (ASCII码值 46 46)时,为自动调节亮度 ) 0 x30 0 x30(绿色 , 亮度级别 ” 00” ” 31” ;当值是 ” FF” 时,为自动调节亮度 )0 x30 0 x30(蓝色 , 亮度级 别 ” 00” ” 31” ,当值是 ” FF” 时,为自动调节亮度 ) 0 x300 x30(环境亮度 ) CRCH CRCL(校验位 ) 0 x03(帧尾 ) 指令详解:亮度调节可以红绿蓝单独控制;当亮 度为 00时,全黑; A.3.8 设置亮度: 0X32 0X33 功能描述:设置亮度 预置条件:设备共有两种亮度
37、控制方式: 自动控制:根据环境亮度的检测自动调节屏体亮度; 手动控制:手动控制主要在自动控制发生故障时使用; 亮度调节可以红绿蓝单独控制。 指令格式:格式: 0 x02(帧头 ) 0 x30 0 x31(目的地址 ) 0 x30 0 x31(源地址 ) 0 x32 0 x33(指令头 )0 x30 0 x30(红色 , 亮度级别 ” 00” ” 31” ,当值是 ” FF” 时,为自动调节亮度 ) 0 x30 0 x30(绿色 , 亮度级 别 ” 00” ” 31” ,当值 是 ” FF” 时,为自动调节亮度 ) 0 x30 0 x30(蓝色 , 亮度级别 ” 00” ” 31” , 当值是
38、” FF” 时,为自动调节亮度 ) CRCH CRCL(校验位 )0 x03(帧尾 ) 返回值:格式: 0 x02(帧头 ) 0 x30 0 x31(目的地址 ) 0 x30 0 x31(源地址 ) 0 x32 0 x34(指令头 )0 x30 (返 回值, 0 x31为操作成功, 0 x30为操作失败 ) CRCH CRCL(校验位 ) 0 x03(帧尾 ) 指令详解:手动设置屏幕的显示亮度或调节模式 A.3.9 播放列表下发并立即显示 : 0X37 0X31 功能描述:发送播放列 表文件到下位机并立即显示; DB12/T 9922020 12 指令格式:格式: 0 x02(帧头 ) 00
39、x30 0 x31(目的地址 ) 0 x30 0 x31(源地址 ) 0 x37 0 x31(指令头 )0 x30(文 件下载选项 ,” -“ 表示覆盖 ,” +” 表示追加 ) 0 x30 0 x30 0 x30 0 x30 0 x30 0 x300 x30 0 x30(文件偏移地 址 ) 0 x47 0 x46(文件名, “ play00.lst” ,10个字节 ,其中 ” 00“ 为播放列表的编码,范围是 00 99) (不定长数据 ) CRCH CRCL(校验位 )0 x03(帧尾 ) 返回值:格式: 0 x02(帧头 ) 0 x30 0 x31(目的地址 ) 0 x30 0 x31(
40、源地址 ) 0 x37 0 x32(指令头 )0 x30(返 回值, 0 x31为正常, 0 x30为异常 ) CRCH CRCL(校验位 ) 0 x03(帧尾 ) 指令详解:文件偏移地址:指的是保存文件内容时文件指针的偏移字节数。 文件长度如果超过 2048 字节,必须分割成 2048 字节的若干段再发送,最后一段为 0 2047 字节; 如果文件长度正好是 2048 的倍数,最后必须发送文件内容为空的一帧。 0 x31 成功, 0 x30 为失败 A.3.10 播放列表发布: 0X33 0X39 功能描 述:发送播放列表文件到下位机。 预置条件:本指令只是更改下位机指定列表的内容,并不直接显示本播放列表。如果用户要马上显 示播放列表内容,须外加发送指令“显示指定显示列表” ,或使用指令“播放列表下发并立即显示”, 一次完成发送显示; 指令格式:格式: 0 x02(帧头 ) 0 x30 0 x31(目的地址 ) 0 x30 0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