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99 B 11 DB12 天津市 地 方 标 准 DB12/T 951 2020 农田土壤镉和莠去津复合污染原位钝化修 复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situ immobilization remediation of cadmium and atrazine in farmland soil 2020 - 08 - 18发布 2020 - 10 - 01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 DB12/T 951 2020 I 前 言 本 标准 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 由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提出并归
2、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秦旭、徐应明、黄青青、赵立杰、梁学峰、王林、孙约兵。 DB12/T 951 2020 1 农田土壤镉和莠去津复合污染原位钝化修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田土壤镉和莠去津复合污染原位钝化修复 的要求、 测定 方法 和修复 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 pH小于 8.5的碱性旱地潮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 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0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镉的测定 G
3、B/T 17141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 23200.1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植物源性食品中 208种农药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 -质谱联用法 GB/T 23739 土壤质量 有效态铅和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 3.1 镉污染 cadmium pollution 工业或采矿业等产生的含镉废弃物残留于土壤中,未发生转移,进而在土壤中长期富集。 3.2 莠去津污染 atrazine pollution 莠去津施用到土壤中后,没有全部被植物吸收和转移,未被利用的部分在土壤中富集、固定。 3.3 原位钝化修复
4、in-situ immobilization remediation 不经挖掘,直接在污染场地使用化学固化 /稳定化方法就地修复污染土壤的技术。 4 要求 4.1 海泡石 海泡石表面积、 pH、密度、 Mohs硬度和吸水率分别为 22.7 m2/g、 10.1、 2.1 g/cm3、 2.2和 180%。使 用前经检测应不含镉和莠去津。 4.2 生物炭 DB12/T 951 2020 2 生物质原料在缺氧条件下 550 600 热分解 6 h 8 h形成生物炭,其表面积为 62.1 m2/g,平 均粒径为 0.15 mm,孔隙体积为 0.03 cm3/g,平均孔径为 3.6 nm,含碳量为 4
5、5.4%, pH为 8.5。使用前经 检测应不含镉和莠去津。 4.3 翻耕机 可将 30 cm深的土层铲起、打散、疏通,使土地平整松散,便于土壤和修复材料充分混匀。 5 污染物的测定 5.1 镉的测定 土壤中镉的含量应按照 GB/T 23739和 GB/T 17141规定的方法测定,作物中镉的含量应按照 GB 5009.15规定的方法测定。 5.2 莠去津的测定 作物中莠去津的残留量应按照 GB 23200.113规定的方法测定,土壤中莠去津的残留量 应按 照 GB 23200.113规定的方法测定。 6 修复技术 6.1 土壤背景调查 对土壤类型、 pH以及土壤中镉和莠去津含量进行检测。 6
6、.2 技术步骤 6.2.1 清除土壤异物,利用翻耕机疏松深度为 30 cm的土壤表层,使土壤平整松散。 6.2.2 根据土壤中镉和莠去津的含量情况,在土壤表层均匀撒施海泡石和生物炭,两种修复材料的施 用量见表 1。 表 1 土壤中镉和莠去津含 量与海泡石和生物炭的施用量对照表 镉和莠去津含量范围 mg/kg 修复材料 施用 量 t/hm2 海泡石 生物炭 0镉含量 0.6 0莠去津含量 1.25 10 20 1.25莠去津含量 2.5 10 40 2.5莠去津含量 5 10 100 0.6镉含量 4 0莠去津含量 1.25 20 20 1.25莠去津含量 2.5 20 40 2.5莠去津含量 5 20 100 6.2.3 使用翻耕机再次对土壤进行翻耕,深度 30 cm,使土壤与修复材料充分混匀。 6.2.4 浇透水,使水面没过土壤表层 ,使修复材料与土壤充分平衡。 6.2.5 30天后正常种植农作物,浇水、施肥、施药等田间管理措施均以常规方式进行。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