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2 T 1004-2020 工作场所工频电场识别与测量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502685       资源大小:571.1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2 T 1004-2020 工作场所工频电场识别与测量技术规范.pdf

    1、ICS 13.100 C 71 DB12 天津市 地 方 标 准 DB12/T 1004 2020 工作场所工频电场识别与测量技术规 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dentification and measurement of workplace power frequency electric field 2020 - 12 - 17 发布 2021 - 01 - 16 实施 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 DB12/T 1004 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 卫生 健康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

    2、准起草单位: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保峰、韩承、夏义平、曾强、赵淑岚、唐慧晶、任婕、封琳敏。 DB12/T 1004 2020 1 工作场所工频电场识别与测量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工频电场识别与测量技术规范和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天津市行政区域或管辖区域内工作场所工频电场测量的规范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T 189.3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 3部分: 1Hz 100kHz电场

    3、和磁场 GBZ/T 224 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JJF 1059.1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作场所 workplace 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并由用人单位直接或间接控制的 所有工作地点。 3.2 工频电场 power frequency electric field 频率为 50Hz的电场。输电电压范围在 35KV 220 KV的称为高压( high voltage); 330KV 750 (765)KV 的称为超高压( extra-high voltage); 1000KV及以上的称

    4、为特高压( ultra-high voltage)。 3.3 电场强度 electric-field strength 矢量场量 E,其作用在静止的带电粒子上的力 F等于 E与粒子电荷 Q的乘积: F=QE。 3.4 不确定度 uncertainty 利用可获得的信息,表征赋予被测量量值分散性的非负参数。 4 工频电场识别 4.1 识别重点 职业接触工频电场 主要 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铁路运输业及其他行业使用交流变电站等交流电设备的岗位 。 DB12/T 1004 2020 2 4.2 识别内容 识别应在现场调查基础上进行,识别内容包括但不

    5、仅限于以下内容: 单位名称、 工作场所 名称、生产工艺 ; 电磁场源的 设备型号、 位置、体积、频率、功率、电流、电压 ; 电磁场源的 屏蔽 防护情况 ; 接触作业人员的数量、工作班制度、工作方式(固定作业或巡检作业)、作业姿势(站 姿作业 或坐姿作业)、接触情况(接触时间和频次)、防护情况 ; 工作场所的环境条件 ; 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干扰因素: 包括温度、相对湿度 ;测量区域是否存在干扰物体和不能移开 的物体,应记录其尺寸及其与探头的相对位置。 5 工频电场测量 5.1 测量仪器 5.1.1 宜 选用能响应方根值的配置三相式感应器的 场强测量仪 。 5.1.2 场强仪技术参数至少适用于 5

    6、0Hz电场测量需要,仪器量程应满足限值 0.01倍 10倍要求。 5.1.3 场强仪注明温度和相对湿度的适用范围。 5.1.4 场强仪探头支架应采用不易受潮的非导电材质。 5.2 测量点选择 5.2.1 测量点 应布置在存在 工频电场的有代表性的作业点 ,宜 包括以下位置: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供电企业输电走廊、变电站、开关站 等巡检位; 发电厂 发电机处、励磁机 /励磁变压器处、主变压器高 /低压侧、升压站等 巡检位 ;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感应加热炉巡检位 ; 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点 焊机 操作位、铁路运输业火车机车驾驶室操作位; 其它各行业配电变电站高压架空进出线下方、高 /低压侧、配

    7、电柜及变压开关巡检位 。 5.2.2 作业人员为巡检作业时选择其规定的巡检点和巡检过程中靠近场源最近的位置 。 5.2.3 作业人员为固定岗位作业时选择其固定的操作位。 5.2.4 相同或类似的测点可按场源进行抽样,相同型号、相同 防护、相同电压的设备,数量 1 3台时 至少测量 1台, 4台 10台时至少测量 2台, 10台以上至少测量 3台。不同型号、防护和不同电压的 设备应分别测量。 5.3 测量高度 测量高度以作业人员操作或巡检位置为依据, 测量头、胸或腹部距离电场源最近的部位,如无法判 断时,应对头、胸、腹三个部位分别进行测量 。 5.4 测量读数 5.4.1 现场环境电场较稳定,如

    8、电厂或变电站中的变压器、配电柜及变压开关等设备作业点,每个测 点连续测量 3次,每次测量时间不少于 15 s,并读取稳定状态的均方根值,取平均值。 5.4.2 现场环境电磁场不稳定,如电阻焊作业等,应在预期电场强度最高的时间段测量,读取电场峰 值及最高时间段的均方根值,每次测量时间一般不超过 5min,劳动者接触时间不足 5min按实际接触时 间进行测量,每个测点连续测量 3次,取最大值。 DB12/T 1004 2020 3 5.5 测量过程要求 5.5.1 应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进行 , 并记录测量时工频设备运行状况。 5.5.2 测量时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应符合仪器规定的要求。 5.5.3 测

    9、量探头 宜支撑在绝缘柱子体上, 测量人员与 场强仪 探头的距离应不小于 2.5m,并关闭或不使 用辐射电磁场的便携式设备(如移动电话等)。 5.5.4 测量 地点应 地势平坦、且无多余的物体。 对不 能移开的物体应记录其尺寸及其与探头的相对位 置,以及该物体的物理性质并应补充测量离物体不同距离处的场强。 5.5.5 测量时,应调整探头方向,以读取最大值。 5.5.6 佩戴心脏起搏器或类似医疗电子设备者不宜从事该测量工作。 5.5.7 测量人员应注意现场防护并遵守用人单位的相关安全规章制度,与带电设备保持安全距离,防 止触电伤害。 5.6 测量记录 5.6.1 测量人员应及时准确记录现场测量日期

    10、、测量时间、测量人员、环境条件(温度、相对湿度)、 测量车间、设备及其型号场源类型、电流、电压、运行状况、测点位置、测量高度、测量人员等信息, 测量记录内容应完整、字迹清晰、书 写工整、更正规范,并在测量记录标注测量位置示意图。 5.6.2 测量常用的记录内容及格式参见附录 A。 6 测量结果处理 6.1 数据处理 6.1.1 在同一测量点进行多次工频电场读数时,多次读数的平均值为其测量值。 6.1.2 根据 GB/T 8170的规定 对 数值 进行取 舍 。 6.1.3 8h时间加权平均值按 GBZ/T 189.3规定进行计算。 6.2 测量 不确定度 如需不确定度评定,应 按 照 JJF

    11、1059.1进行 , 任何情况下 测量 不确定度不应超过 10%。 7 质量控制 7.1 测量人员 7.1.1 测量人员 应经专业 技术培训 ,经 考核 合格后 上岗。 7.1.2 测量 工作 应 不 少 于 2名 专业技术 人员。 7.2 测量仪器 7.2.1 测量仪器应 定期送法定计量检定 /校准机构进行校准,校准结果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并注意对 修正因子的利用。 7.2.2 测量仪器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应按照相关技术要求定期维护保养检查。 7.2.3 测量仪器在外借、外出检测等返回后,应及时进行核查。出现故障或者异常时,应采取相应措 施直至正常工作为止,并再次进行校准。同时核查这些缺陷或超

    12、出规定限度对已出具的检测结果影响。 DB12/T 1004 2020 4 7.2.4 建立测量仪器档案。对仪器档案实施动态管理,及时补充相关的信息。仪器档案应至少包括以 下信息: 验收报告; 使用说明书; 校准报告; 校准 报告的 确认 ; 使用记录; 期间核查记录; 日常维 护与保养 。 7.2.5 测量前 应熟读仪器的使用说明书,了解其结构、性能、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 7.3 结果报告 7.3.1 结果报告内容应全面完整、用语规范、表述简洁,报告格式应统一规范 , 报告有关资料性附件 应详实、准确。 7.3.2 结果报告的编制、 审核、签发、 发放、归档、 结果 上报 等 应按照 检测报

    13、告管理规定 进行,并保 存相关记录。 7.3.3 对于涉及到结果报告质量问题的投诉和反馈,应调查分析、确定原因、及时回复。如确定为质 量问题,应 追回检测报告,重新进行测定,并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启动 纠正措施。 7.3.4 结果报告的内容及格式参见附录 B。 DB12/T 1004 2020 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作业场所 工频电场测量记录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测量记录表 用人单位名称 用人单位地址 项目编号 监测类型 检测评价 主动监测 监督检查 其他 测量仪器 仪器型号及编号 温度 相对湿度( %) 测量 编号 车间 名称 工种 设备名称 及参数 测量 位置 测量 高度

    14、 (m) 接触时间 及频次 场源类型及屏蔽情况 生产 状况 、 个人防护 测量 读数 测量值 1 测量值 2 测量值 3 测量人员: 复核人: 陪同人: 测量日期: 年 月 日 图 A.1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测量记录 DB12/T 1004 2020 6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测量结果报告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测量结果 报告 用人单位名称 项目编号 测量类别 测量日期 测量方式 测量地点 测量依据 仪器名称 仪器编号 测量 结果: 车间 工种 测量位置 接触时间 (h) 测量结果 测量值 1 修正结果 测量值 2 修正结果 测量值 3 修正结果 备注 修正结果测量值修正系数 (以下空白) 编制: 审核: 签发(授权签字人): 图 B.1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测量结果报告 (检测机构盖章) 日期: _


    注意事项

    本文(DB12 T 1004-2020 工作场所工频电场识别与测量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progressking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