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40 CCS B 61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0452020 代替 DB11/T 10452013 白皮松育苗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Pinus bungeana 2020 - 12 - 24发布 2021 - 04 - 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10452020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种子准备 . 1 5 播种育苗 . 2 6 容器育苗 . 4 7 移植 . 4
2、8 苗木出圃 . 5 9 苗木档案 . 5 附录A (资料性) 常用药剂 . 6 DB11/T 10452020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代替DB11/T 10452013白皮松育苗技术规程。与DB11/T 10452013相比,除结构调整 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修改了“范围”的具体内容和适用范围(见第1章); b)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内容:删除了GB 2772和GB/T 23473,调整了DB11/T 212的版本, 增加了LY/T 2945和DB11/T 476(见第2
3、章); c) 将“育苗地准备”调整为“种子准备”,将 2013年版的有关内容修改后纳入(见第4章,2013 年版的5.1和5.2); d) 修改了“播种育苗”的具体内容,并将2013年版的有关内容修改后纳入(见第5章,2013年 版的第4章、5.3和7.1); e) 增加了“容器育苗”的规定(见第6章); f) 修改了“移植”的具体内容,增加了移植苗种植和修剪技术的详细规定,并将2013年版的有 关内容修改后纳入(见第7章,2013年版的第6章和7.2); g) 修改了“出圃时间”的内容(见第8.1); h) 删除了“包装和运输”、“检疫”的内容(见2013年版的第9章和第10章); i) 将
4、“附录A (资料性附录)土壤处理常用药剂”调整为“附录A (资料性)常用药剂”,并 将2013年版的有关内容更改后纳入(见附录A,2013年版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 j) 删除了“白皮松土球规格”内容(见2013年版附录D)。 本文件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市大东流苗圃、北京市北亚园林公司、北京市十三陵林场。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红江、薛敦孟、郤书鹏、方志军、李春兰、祝良、张林玉、贺国鑫、王浩、 宋涛、贾荣、刘春和、罗殷、李成。 本文件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13年首次发布为DB11/T 10452013; 本次为第一次修
5、订。 DB11/T 10452020 1 白皮松育苗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白皮松的种子准备、播种育苗、容器育苗、移植、苗木出圃、苗木档案等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地区白皮松的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7908 林木种子质量分级 LY/T 2945 白皮松容器育苗技术规程 DB11/T 21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DB11/T 222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DB11/T 47
6、6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脱帽 shelling 种子出土一段时间后,种壳自行脱落的现象。 4 种子准备 4.1 种子选择 宜选用种源清晰、当年产、纯净、饱满的种子,质量应符合GB 7908规定的级和级要求。 4.2 种子处理 4.2.1 消毒 种子处理前应进行消毒,常用药剂及使用方法见附录A。 4.2.2 催芽 4.2.2.1 混沙催芽 DB11/T 10452020 2 宜在12月上旬对种子进行混沙层积,时间一般需要120 d130 d,可根据育苗地的气候情况和实际 播种期推算混沙层积时期。 干净细沙用量为种子体积的35倍,细沙含水量以手握
7、成团、指缝不流水、轻触即散为宜。 选择干燥背风向阳的地方,挖深80 cm100 cm、宽60 cm的坑,坑长视种子量而定。坑底铺20 cm 厚洁净湿河沙,再平铺一层种子,厚度2 cm3 ,再铺一层湿河沙,视坑的大小,中间插13个草杆, 方便透气。依上述方法一层湿河沙一层种子铺至离地面25 cm左右,最上面盖湿河沙,保护好层积坑周 围,防止人为或鸟兽危害。翌年春天,当气温回升土壤解冻后,取出种子进行催芽。 4.2.2.2 播前催芽 将混沙层积后的种子于2月下旬至3月上旬移至背风向阳处,覆盖湿麻袋、草片等物,不定期向覆盖 物上面洒水,保持温度和湿度。期间不断翻动种子,当20%30%的种子发芽露白时
8、,即可播种。 5 播种育苗 5.1 育苗地准备 5.1.1 育苗地选择 宜选择地势平坦、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沙壤土。 5.1.2 整地 育苗地秋耕,深度20 cm30 cm,耕后不耙,经冬季充分冻融,第二年春季解冻后施入腐熟有机肥, 施肥量2 m/6673 m/667,再浅耕一次,深度15 cm20 cm,随即耙平。 5.1.3 做高床 作床前3 d5 d灌足底水,平整育苗地后作床。一般采用高床。床面应高出地面15 cm20 cm,床 面宽80 cm100 cm,长度视播种区大小而定,一般为15 m20 m。两床之间设作业道,宽40 cm50 cm, 兼作排水沟。 5.1.4
9、 消毒 播种前床面应进行土壤消毒。土壤消毒常用药剂及方法见附录A。 5.2 播种 5.2.1 播种时间 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适时早播。 5.2.2 播种量 根据种子质量和计划产苗量确定播种量。播种量150 g/250 g/,合格苗产量以80 株/100 株/为宜。 5.2.3 播种方法 5.2.3.1 开挖播种沟 播种沟端直,沟底平整。沟深1.0 cm1.5 cm,沟宽5 cm7 cm,沟间距15 cm20 cm。 DB11/T 10452020 3 5.2.3.2 撒播种子 将种子均匀撒播于播种沟沟底。 5.2.3.3 覆土镇压 播种后覆过筛细土,覆土厚度是种子厚度的12倍,宜为0.8
10、 cm1.2 cm,厚薄一致。覆土后镇压。 5.2.3.4 增温保墒 应在床面覆地膜增温保湿,待幼苗出土脱帽后,适时适度揭膜放风。 5.3 播种苗管理 5.3.1 灌溉 幼苗出土前不宜灌溉,应视土壤墒情及天气情况少量喷水,保持床面湿润,防止土壤板结、通气不 良。幼苗出土后,70%脱帽时,灌一次小水稳苗,控制浇水量,避免发生立枯病。5月中旬至7月中旬, 应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保证水分供应,间苗或追肥后及时灌水,浇匀浇透,土壤浸湿深度应达到主根分 布层。灌溉宜在早晨和傍晚进行,避免高温中午灌溉。每次灌溉或暴雨后及时清洗幼苗淤泥。8月下旬, 停止灌溉,土壤封冻前灌足防冻水。 5.3.2 排水 育苗地发
11、现积水,应立即排水,做到内水不积、外水不淹。 5.3.3 施肥 5月中旬、6月中旬和7月上中旬,应根据生长情况适时追肥,以施氮肥为主。每月追肥1次,追肥量 为3 kg/6675 kg/667,均匀撒施。施肥后及时浇水,或根据天气情况,结合下雨及时撒施。8月 中旬、8月下旬和9月上旬,应停施氮肥,适量追施钾肥。可每月叶面施肥1次,喷施磷酸二氢钾,浓度 0.3%0.5%,早晚或阴天叶面喷施,以叶面均匀着肥为宜。 5.3.4 间苗 间苗宜早不宜迟。应经过23次间苗才可最后定苗。苗高5 cm时宜进行第一次间苗,苗高10 cm以 上时进行第二次间苗。间过密、受病虫危害、生长势弱、机械损伤的幼苗,保留健壮
12、幼苗,使其保持一 定株距。保留苗木达到计划产苗量1.21.3倍。 5.3.5 松土 雨季前注意松土。降雨或灌水后,及时松土。幼苗期松土深度为1 cm2 cm,以后逐渐加深至2 cm 4 cm。松土时,应不伤苗、不压苗。 5.3.6 除草 雨季杂草增多,以“除早、除小、除了”为原则,及时除草,避免带苗或伤根。可在地面上覆盖黑 色地膜,防除杂草并保墒。 5.3.7 日灼和鸟害防治 幼苗出土后,应在苗床上盖苇帘或防护网,及时遮阴,防止日灼和鸟害。 DB11/T 10452020 4 5.3.8 有害生物防治 白皮松苗期病虫害以松立枯病、猝倒病和松蚜为主。常用药剂见附录A。 5.3.9 防寒 当年生小
13、苗越冬,应在11月中下旬一次灌透防冻水。在寒冷地区,应进行埋土或加覆盖物防寒。埋 土宜在土壤结冻前进行,覆土厚度以不露苗梢为宜;覆盖物可使用稻草、麦秆或其它草杆,将苗床覆盖 保温。 6 容器育苗 按照LY/T 2945的规定进行容器育苗。 7 移植 7.1 移植次数 白皮松幼苗需经过三、四次移植才能培育成大苗。二年生播种留床苗进行第一次裸根移植,株行距 可定为20 cm60 cm;五年生以上苗木进行第二次带土球移植,株行距可定为60 cm120 cm;十年生 以上苗木进行第三次带土球移植,株行距可定为150 cm150 cm或200 cm200 cm。随后根据苗木生长 势、郁闭度以及培育目标适
14、时移植或出圃。 7.2 移植时间 宜于早春或晚秋避开大风天气进行移植。 7.3 移植准备 7.3.1 起苗 挖掘二、三年生苗木时,起苗前2 d3 d灌足底水,待土壤稍干后起苗,可裸根掘苗,保持根系完 整。 挖掘四年生以上苗木时,带土球起苗,土球直径宜为苗高的三分之一,保持土球完好。 起苗时应保护苗干和顶芽不受损伤。 7.3.2 苗木分级 起苗后,按照DB11/T 222规定的级和级要求,根据地径、苗高、苗木根系及主要综合控制指标 进行分级。苗木分级宜在庇荫背风处进行。 7.3.3 苗木假植 临时假植:起苗分级后,应及时栽植或外运。不能立即栽植或外运时,应进行临时假植。假植沟与 主风方向垂直,裸
15、根苗假植沟的深度和宽度均为30 cm40 cm,土球苗假植沟的深度和宽度依据土球大 小决定,假植沟的长度依据苗木数量多少确定。假植时,苗木稍倾斜摆放,用湿土或沙覆盖根系和苗茎 的下部,踩实。若假植时间超过3d,应及时灌水或向苗干喷水保湿。 DB11/T 10452020 5 越冬假植:秋季起苗、翌春栽植的苗木,应进行越冬假植。假植坑宽100 cm300 cm、深40 cm 60 cm,坑的深度、宽度和长度根据苗木根系长度和苗木数量确定。将苗木散开埋入假植坑中,露出苗 梢,踩实,浇透水,使根系与土壤接触密实。土球苗不宜进行长时期假植。 7.4 种植 按照DB11/T 212要求种植苗木。四年生以
16、上白皮松苗木应带土球移植,栽植时,坑穴直径比土球直 径应增加15 cm20 cm,坑穴深度应增加10 cm15 cm。坑穴上下口径大小一致,挖出的表土和底土分 别置放。坑穴底部应留一土堆或一层活土。放苗入坑穴,扶苗使其直立,剪开包装材料,使土壤与根系 紧密接触,取出不易腐烂的材料。填入表土至一半时,将土球周围回填的土捣实,再填到满穴并踏实, 最后把捆拢苗冠的草绳解开取下。栽植过程中应保护好顶芽,避免土球松散和捆绑侧枝折裂。回填土方 时表土应放在下面、底土应放在上面。及时支撑,避免日后发生歪斜。 7.5 移植苗管理 按照DB11/T 212要求进行管护。在苗木日常管理中应进行修剪,按照培育需求和
17、苗木生长时期不同, 以剪除枯死枝、病虫枝、生长衰弱枝、过密枝、交叉枝、下垂枝和徒长枝等疏剪为主。培育独干苗,应 对主干下部侧枝进行疏剪。苗高50 cm以下的苗木,应剪除地上5 cm以下的侧枝。苗高100 cm150 cm 的苗木,应剪除地上30 cm50 cm以下的侧枝,之后根据苗木长势适时修剪,冠高比以1/22/3为宜。 修剪宜在秋冬休眠期进行,并涂抹愈合剂减少伤流。 8 苗木出圃 8.1 出圃时间 除容器苗可全年出圃外,其它苗木宜在春季和晚秋出圃。 8.2 出圃方法 除二、三年生小苗可裸根起苗出圃外,其它苗木应带土球起苗出圃。土球直径一般为苗高的三分之 一,若在非适宜季节出圃,相应加大土球
18、直径。 8.3 出圃前苗木准备 起苗出圃前先应捆扎苗木的枝叶,缩小体积,以便起苗和运输,大规格苗木还应将主干用草绳包扎, 避免运输中损伤。 8.4 土球苗出圃方法 出圃方法应按照DB11/T 212的规定进行。 9 苗木档案 应按照DB11/T 476的要求编写档案,并由专人记载、管理和保存。 DB11/T 10452020 6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常用药剂 表A.1给出了常用药剂的使用方法和用途。 表A.1 常用药剂 名称 使用方法 用途 硫酸亚铁溶液(工业 用) 用3%的水溶液2 kg/,播种前7 d 均匀地浇淋土壤。 土壤灭菌和改良土壤酸度 35%40%福尔马林 (工业用)
19、用50 ml/,兑水6 L12 L,在播种前7 d 均匀浇淋土 壤。 土壤灭菌,浇淋后用塑料膜盖3d5d, 翻晾无气味后播种。 65%代森锌可湿性粉 剂 3 g/,混拌适量细土,撒混土壤。 土壤消毒,灭菌。 50%辛硫磷颗粒 2 g/,混拌适量细土,撒混土壤。 土壤消毒,杀虫。 硫酸亚铁 0.5%1%的水溶液浸种2 h,捞出清水冲洗,阴干。 种子消毒。 高锰酸钾 0.2%0.5%的水溶液浸种2 h,捞出,密封 0.5 h,清水冲洗,阴干。 种子消毒。 80%退菌特可湿性粉 剂 800倍水溶液浸种15 min。 种子消毒。 95%敌克松可湿性粉 剂 粉剂拌种,用药量为种子重量的0.2%0.5%。 种子消毒。 99%恶霉灵可湿性粉 剂 用30 g/m均匀拌入基质中。 容器育苗基质消毒。 65%代森锰锌可湿性 粉剂 用60 g/m均匀拌入基质中。 容器育苗基质消毒。 50%多菌灵可湿性粉 剂 用80 g/m均匀拌入基质中。 容器育苗基质消毒。 等量式波尔多液 松立枯病未发病时,可喷施8001000倍防治。发现病株及时销毁并对土壤进行消毒。 防治松立枯病。 50辛硫磷乳油 在松蚜发生时,可喷施2000倍溶液防治。 防治松蚜。 4.5%高效氯氰菊酯 乳油 在松梢螟成虫期可喷施2500倍10%溶液,毒杀成虫。 防治松梢螟。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