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1 T 1322.90-2020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90部分:化工企业.pdf

    • 资源ID:1502565       资源大小:3.69MB        全文页数:11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1 T 1322.90-2020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90部分:化工企业.pdf

    1、 ICS 13.100 C 65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322.902020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 90 部分:化工企业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ade assessment of work safety Part 90: Chemical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2020-09-17发布 2021-01-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1322.902020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评定内容 . 2 4.1

    2、 基础管理要求 . 2 4.2 场所环境 . 3 4.3 生产设备设施 . 4 4.4 特种设备 . 5 4.5 公用辅助用房及设备设施 . 5 4.6 用电 . 6 4.7 消防 . 6 4.8 危险化学品 . 6 4.9 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 . 7 4.10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 . 8 4.11 操作人员行为规范 . 8 5 评定细则 . 8 附录A(规范性附录)安全生产等级评定一级否决条款 . 10 附录B(规范性附录)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11 附录C(规范性附录)场所环境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28 附录D(规范性附录)生产设备设施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

    3、细则 . 48 附录E(规范性附录)特种设备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54 附录F(规范性附录)公用辅助用房及设备设施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62 附录G(规范性附录)用电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70 附录H(规范性附录)消防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85 附录I(规范性附录)危险化学品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99 附录J(规范性附录)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112 附录K(规范性附录)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113 附录L(规范性附录) 操作人员行为规范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 114 DB11/T

    4、 1322.902020 II 前 言 DB11/T 1322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分为若干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安全生产通用要求; 第3部分:加油站; 第90部分:化工企业; 本部分为DB11/T 1322的第90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组织实施。 本部分起草单位: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北京市安全生产工程技术研究 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高建村、任绍梅、陈星光、孙谞、谢昱姝、胡守涛、孟倩倩、张继信、居瑞军、 王爽。 DB11/T 1322.902020 1 安全生产

    5、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90部分:化工企业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化工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安全生产等级评定内容和评定细则。 本部分适用于企业安全生产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T 47542017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 15258 化学品安全标签编写规定 GB 15577 粉尘防爆安全规程 GB/T 16483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内

    6、容和项目顺序 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T 21431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 30000.229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GB 30077 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配备要求 GB 30871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29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 GB 50041 锅炉房设计标准 GB 5005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8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93 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标准 GB 503

    7、51 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GB 50493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 GB 50974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 GB 51283 精细化工企业工程设计防火标准 AQ 3035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 AQ 3036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罐区现场安全监控装备设置规范 AQ 4273 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除尘系统安全技术规范 GA 1131 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 SH/T 3097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DB11/T 1322.902020 2 DB11/T 833 危险化学品地上储罐区安全要求 DB11/T 852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D

    8、B11/T 1191.1 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范 第1部分:工业企业 DB11/T 1322.1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1部分:总则 DB11/T 1322.2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2部分:安全生产通用要求 TSG 0001 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化工企业 chemical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以基础化学工业生产的初级或次级化学品等为起始原料,进行加工而制取化工产品的工厂。例如: 涂料、油墨、颜料等类似产品制造企业,合成材料、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企业,润滑油调和加工企业等。 注1:包括GB/T

    9、 4754-2017中第25大类(第253中类除外),第26大类(第267中类除外),第28大类的企业。 注2:取得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除外。 注3:纳入DB11/T 1322系列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其他部分的企业除外。 4 评定内容 4.1 基础管理要求 4.1.1 一般要求 一般要求应符合DB11/T 1322.2的规定。 4.1.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除符合本标准4.1.1一般要求以外,企业还应根据化工工艺、设备设施等实际情况,制定完善下列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a) 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b) 安全风险管控制度; c) 领导干部带班制度; d) 变更管理制度

    10、; e) 防火、防爆、防中毒和防泄漏管理制度; f) 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和公用工程管理制度; g) 设备和管道防腐蚀管理制度; h) 化学品储罐管理制度; i) 安全附件的定期检测管理制度; j) 粉尘清扫制度; k) 气瓶使用管理制度; l) 化验室的管理制度; m) 沉淀池、调节池、曝气池等有限空间作业的管理制度; n) 其他必要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DB11/T 1322.902020 3 4.1.3 安全操作规程 4.1.3.1 工艺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工艺控制指标、报警值、联锁值等重要技术参数。 4.1.3.2 企业应根据使用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等,及时更新安全操作规程。 4.1

    11、.3.3 企业应每年确认操作规程与工艺卡片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应至少每三年对操作规程进行审核、 修订。 4.1.4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与人员 4.1.4.1 从事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作业人员应具备高中或中等职业教育以上学历,并有1年以上 的跟班实习操作经历,有独立操作能力。 4.1.4.2 企业分管安全负责人、分管生产负责人、分管技术负责人应具有一定的化工专业知识或者相 应的专业学历。 4.1.4.3 涉及危险化学品企业的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具备化工或安全管理相关专业中专以上学 历,有从事化工生产相关工作经历2年以上经历。 4.1.4.4 从业人员300人以上企业,应按照不少于安全生产管理人

    12、员15%的比例配备注册安全生产工 程师,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在7人以下的,至少配备一名注册安全工程师。 4.1.5 应急救援 4.1.5.1 企业应急救援物资的配备应符合GB 30077的规定。应急物资应定期核查并及时补充、更新。 4.1.5.2 储存和使用氯气、氨气、硫化氢、一氧化碳等吸入性有毒有害气体的企业应配备两套以上空 气呼吸器及备用气瓶,还应配备至少两套以上全封闭化学防护服。 4.1.6 自动化仪表安全管理 4.1.6.1 控制室应有仪表安全联锁逻辑分布图,仪表定期维修、校验记录,仪表安全联锁定期维护、 校验记录。 4.1.6.2 仪表临时变更资料应齐全。联锁保护系统的联锁摘除、停用、恢

    13、复、增加等变更应办理审批 手续。 4.1.6.3 配置安全仪表系统的化工装置应开展安全仪表功能评估。 4.2 场所环境 4.2.1 厂区 石油化工企业总平面布置应符合GB 50160的规定,精细化工企业总平面布置应符合GB 51283的规 定,其他化工企业总平面布置应符合GB 50016的规定。 4.2.2 厂房 石油化工企业厂房应符合GB 50160的规定,精细化工企业厂房应符合GB 51283的规定,其他化工企 业厂房应符合GB 50016的规定。 4.2.3 储存场所 DB11/T 1322.902020 4 4.2.3.1 石油化工企业储罐区与厂内仓库的设置应符合GB 50160的规定

    14、,精细化工企业储罐区及仓储 设施应符合GB 51283的规定,其他化工企业储罐(区)及仓库的设置应符合GB 50016的规定。储罐区 防火堤的设置符合GB 50351的规定。危险化学品地上储罐区还应符合DB11/T 833的规定。 4.2.3.2 仓库的防火间距、安全出口、疏散门等的设置应符合GB 50016的规定。 4.2.3.3 仓库内物品堆放应符合GA 1131的规定。 4.2.4 安全标志 4.2.4.1 厂区应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防火等安全警示标识。企业应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场 所和有关设备、设施的醒目位置设置符合GB 2894规定的安全标志。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标志应符合GB 3

    15、0000系列标准的要求。 4.2.4.2 企业应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场所设置重大危险源告知牌。 4.2.4.3 企业应在厂内道路设置限速、限高、禁行等标志。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化学品和有刺激性、 窒息性气体的生产区域、储存区域应在显著位置设置风向标。 4.3 生产设备设施 4.3.1 生产设备 4.3.1.1 换热器 4.3.1.1.1 换热器的温度、压力应示数正常,应有上限标志。 4.3.1.1.2 换热器的安全附件应定期检定。 4.3.1.2 泵 4.3.1.2.1 输送易燃易爆液体的泵应具有防爆性能。 4.3.1.2.2 泵应安装牢固,并有可靠的减震措施,泵的外壳应可靠接地。 4.3.

    16、1.2.3 泵的出、入口压力表应示数正常。 4.3.1.3 反应釜(器) 4.3.1.3.1 反应釜(器)应设置温度和压力检测并有超温、超压报警装置。 4.3.1.3.2 反应釜(器)内温度、压力应与自动进料系统、冷却系统等建立安全联锁。 4.3.1.3.3 反应釜(器)应设置安全泄放系统,泄放口应引至安全区域,不应朝向疏散通道及人员密 集场所。 4.3.1.4 存储设备 4.3.1.4.1 原料、中间产品、成品等液体储罐应设液位计,带压力的应设置安全阀。液位计应示数正 常。 4.3.1.4.2 储罐应有铭牌和标识,标识应标明容积、储存限量与储存介质等信息。 4.3.2 安全设施 4.3.2.

    17、1 工艺装置上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部位,应设置温度、压力等检测仪表和超温、超压的安全 联锁报警装置、紧急切断阀等安全设施。 DB11/T 1322.902020 5 4.3.2.2 有超压或分解爆炸可能的生产设备或贮存设备,应装有安全阀和爆破片。泄爆口不应朝向人 行通道或人员密集场所。 4.3.2.3 各生产装置、建筑物、构筑物、罐区等含易燃液体的废水排出口处,应做水封井及排水闸。 4.3.2.4 企业应实现生产区域、储存区域、库房、控制室等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全覆盖,视频信息保存 时间不少于90 d。 4.3.3 石油化工企业、精细化工企业管道 石油化工企业的管道布置应符合GB 50160的规定

    18、,精细化工企业的管道布置应符合GB 51283的规 定。 4.3.4 自动化仪表 4.3.4.1 自动化仪表的施工与验收应符合GB 50093的规定。 4.3.4.2 新建化工装置应设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并配备安全仪表系统。 4.3.4.3 自动化控制系统应设置不间断电源,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应设置不间断电源。不间 断电源后备电池的供电时间应不小于30 min。 4.3.4.4 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的设置与报警值的设置应符合GB 50493的规 定,其他企业的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系统应由相应资质的单位设计安装。 4.4 特种设备 4.4.1 锅炉、压力容器、工业

    19、管道、电梯、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应符合DB11/T 1322.2的规定。 4.4.2 有机热载体锅炉应符合TSG 0001的规定。在用有机热载体每年应至少取样检验一次。 4.5 公用辅助用房及设备设施 4.5.1 锅炉房 4.5.1.1 锅炉房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符合GB 50016的规定。 4.5.1.2 锅炉房的设置应符合GB 50041的规定。 4.5.1.3 锅炉房的耐火等级应符合GB 50016的规定。 4.5.2 压缩空气站 4.5.2.1 压缩空气站应符合GB 50029的规定。 4.5.2.2 空气压缩机铭牌和安全警示标志应清晰完好。 4.5.3 除尘系统 可燃性粉

    20、尘的除尘系统应符合GB 15577和AQ 4273的规定。 4.5.4 防雷、防静电设施 4.5.4.1 可燃液体、可燃气体装置的防雷防静电设计应符合GB 50160的规定。 4.5.4.2 企业建筑的防雷设计应符合GB 50057的规定且应符合第一类或第二类防雷建筑的设计要求。 4.5.4.3 企业防雷装置的检测应符合GB/T 21431的规定。具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的防雷建筑物检测 间隔时间为6个月,其他防雷建筑物检测间隔时间为12个月。 DB11/T 1322.902020 6 4.5.4.4 石油化工企业的静电接地应符合SH/T 3097的规定。 4.5.4.5 重点防火、防爆区域的入

    21、口处,应设人体导除静电装置。 4.5.4.6 各装置、设备和管道的静电接地点和跨接点应牢固。 4.5.4.7 化工装置在爆炸、火灾危险场所内的非导体设备、管道等应采用间接接地或静电屏蔽方法, 屏蔽体应可靠接地。 4.5.4.8 在输送易燃物料时,应根据管径和介质的电阻率,控制适当的流速,并设置静电导除设施。 4.6 用电 用电应符合DB11/T 1322.2 的规定。 4.7 消防 4.7.1 一般要求 一般要求应符合DB11/T 1322.2、GB 50016、GB 51283和GB 50974的规定。 4.7.2 室外消火栓 室外消火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宜选用地上式消火栓,并满

    22、足冬季防冻要求; b) 消火栓宜沿道路敷设; c) 距路边不宜大于5 m; d) 距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 m; e) 消火栓的大口径出水口应面向道路。当其设置场所可能受到车辆冲撞时,应在其周围设置防护 设施; f) 地下式消火栓应有明显标志; g) 在室外消火栓附近应配备启闭消火栓的专用工具。 4.7.3 储罐区灭火系统 石油化工企业储罐区灭火系统应符合 GB 50160的规定,精细化工企业储罐区灭火系统应符合 GB 51283的规定,其他化工企业储罐区灭火系统应符合GB 50016的规定。 4.7.4 消防给水系统 石油化工企业的消防水源应符合GB 50160的规定,精细化工企业的消防水源应符

    23、合GB 51283的规 定,其他化工企业的消防水源应符合GB 50974的规定。 4.7.5 火灾报警系统 石油化工企业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符合GB 50160的规定,精细化工企业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符 合GB 51283的规定,其他化工企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符合GB 50016的规定。 4.8 危险化学品 4.8.1 一般要求 4.8.1.1 储存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一般要求应符合DB11/T 1322.2的规定。 DB11/T 1322.902020 7 4.8.1.2 其他化学品和化工产品应有符合GB/T 16483规定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符合GB 15258 规定的安全标签。 4.8

    24、.2 化验室危险化学品 化验室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应符合DB11/T 1191.1的规定。 4.8.3 生产工艺管理 4.8.3.1 企业不应采用国家明令淘汰、严禁使用和危及安全生产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4.8.3.2 化工工艺应经过正规设计。未经正规设计的化工工艺应进行设计诊断。 4.8.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管理 4.8.4.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一般要求应符合DB1322.2的规定。 4.8.4.2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生产储存装置应采用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HAZOP)技术进行风险评 估。 4.8.4.3 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企业应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辨识、评估及分级: a)

    25、 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已满三年的; b) 构成重大危险源的装置、设施或者场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的; c) 危险化学品种类、数量,生产工艺或者储存方式及重要设备、设施等发生变化的; d) 外界生产安全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影响重大危险源级别和风险程度的; e) 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或者10人以上受伤,或者影响到公共安全的; f) 有关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安全评估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发生变化的。 4.8.5 防火防爆管理 4.8.5.1 企业应对甲、乙类厂房(库房)、生产装置及储存场所等可能积聚爆炸性气体的环境进行爆 炸危险区域划分。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应符合GB 50058的规定。 4.8.5

    26、.2 爆炸性危险环境区域内应设置防爆电气设备,使用防爆车辆。防爆电气设备的配备应符合GB 50058的规定。 4.8.5.3 有爆炸危险的厂房的设计应符合GB 50016的规定。 4.8.5.4 燃油机动车辆进入易燃、易爆生产区和易燃、易爆化学品库区、罐区应配装阻火器。在易燃、 易爆生产区应使用防爆型的照明、电气设施、工器具和电子器材。 4.8.6 危险废物的储存 危险废物的储存应符合GB 18597的规定。 4.9 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 4.9.1 产生或可能存在毒物或酸、碱等强腐蚀性物质的工作场所应设紧急冲洗设施。 4.9.2 工作场所粉尘、毒物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的自然通风或进风口的

    27、下风侧;放散不同有毒 物质的生产过程所涉及的设施布置在同一建筑物时,使用或产生高毒物质的工作场所应与其他工作场所 隔离。 4.9.3 企业应结合生产工艺和毒物特性,在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工作场所,设置自动报警系统。 DB11/T 1322.902020 8 4.9.4 通风系统的组成及其布置应能满足防尘、防毒的要求。容易凝结蒸气和聚积粉尘的通风管道、 几种物质混合能引起爆炸、燃烧或形成危害更大的物质的通风管道,应设单独通风系统。 4.9.5 企业应将有毒作业场所与办公区分开;应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高毒作业场所与其他作 业场所隔离。 4.9.6 企业不应安排上岗前未经职业健康体检的从业

    28、人员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不应安排 有职业禁忌的从业人员从事禁忌作业。 4.10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 4.10.1 企业应根据GB/T 11651的规定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 戴、使用。 4.10.2 劳动防护用品应定点存放在安全、方便的地方,并有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校验和维护。 4.10.3 应建立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及个体防护用品管理台账。 4.11 操作人员行为规范 4.11.1 作业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 4.11.2 储罐切水作业、液化烃充装作业、安全风险较大的设备检维修作业等应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 签发许可作业票。 4.11.3 特殊

    29、作业管理应符合GB 30871的规定。有限空间作业还应符合 DB11/T 852的规定。 4.11.4 从事危险化工工艺过程操作及化工自动化控制仪表安装、维修、维护的作业人员应取得相应的 资格。 4.11.5 分析化验人员应熟悉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掌握危险化学品的特性和安全操作规 程。 4.11.6 不应在易燃、易爆场所使用撞击易产生火花的工具。 4.11.7 不应使用汽油等易燃液体擦洗机动车辆、设备、地坪和衣服等。 4.11.8 危险化学品装卸操作作业人员不应离开现场。 4.11.9 作业人员发现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时应及时上报。 4.11.10 作业人员应正确的佩戴、使用劳动防护

    30、用品。 5 评定细则 5.1 安全生产等级划分应符合DB11/T 1322.1的规定。 5.2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一级否决条款见附录A。 5.3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见附录B。 5.4 场所环境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见附录C。 5.5 生产设备设施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见附录D。 5.6 特种设备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见附录E。 5.7 公用辅助用房及设备设施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见附录F。 5.8 用电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见附录G。 5.9 消防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见附录H。 5.10 危险化学品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见附录I。 5.11 职业

    31、病危害预防与控制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见附录J。 DB11/T 1322.902020 9 5.12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要素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见附录K。 5.13 操作人员行为规范要素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见附录L。 DB11/T 1322.902020 10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一级否决条款 表A.1规定了安全生产等级评定一级否决条款。 表A.1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一级否决条款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分标准 对应条款编号 1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未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即为否决。 4.1.1 2 企业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设置应符合下

    32、列要求: a)企业从业人员超过100人的,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下的,应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未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 构或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即为否决。 4.1.1 3 企业应使用取得许可生产并经检验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应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已经报废的特种设备。 不符合要求,即为否决。 4.4.1 4 企业不应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危险化学品。 不符合要求,即为否决。 4.8.1.1 5 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构筑物内。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内不应设置员工宿舍或休息室。 不符合要求,即为否决。 4.8.1

    33、.1 6 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应为单层且独立设置。 不符合要求,即为否决。 4.8.1.1 7 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的墙体应采用不燃烧材料的实体墙。危险化学品专用仓库的建筑物构架应根据危险化学品的类别和危险等级采用木结构、钢结构或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 不符合要求,即为否决。 4.8.1.1 DB11/T 1322.902020 11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B.1 表B.1给出了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总分为300分。 表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素分值 评定细项分值 评定条款分值 评分标准

    34、评定得分 扣分说明 对应条款编号 1 基础管理要求 300 4.1 1.1 安全生产责任制 25 4.1.1 1.1.1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 a)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各岗位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b)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 c)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及奖惩。 10 1)责任制度内容或要素不全,扣3分; 2)安全生产职责未覆盖所有人员和岗位,扣 3 分; 3)安全生产职责描述不清晰,与实际不符的, 扣2分; 4)未对责任制执行情况进行考核的,扣1分。 4.1.1 1.1.2 企业应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逐级签订年度安全生产责任书。 5

    35、1)每缺一个部门、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书,扣 2分; 2)责任书内容不全或未亲笔签字的,扣2分; 3)未签订安全责任书的,不得分。 4.1.1 1.1.3 安全生产职责应每年审核,适时更新,并保存记录。 5 1)未定期进行评审,不得分; 2)未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新,不得分; 3)未见记录视同未开展。 4.1.1 1.1.4 企业应每年考核安全生产职责的履行情况。 5 缺少部门或人员责任制履职情况考核记录的,不得分。 4.1.1 DB11/T 1322.902020 12 表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素分值 评定细项分值 评定条款分值 评分标准 评

    36、定得分 扣分说明 对应条款编号 1.2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90 4.1.1 1.2.1 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包括下列内容: a)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培训目的、计划、形式、内容、学时及培训档案等要求; b)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排查范围、内容、方法和周期,事故隐患的排查、登记、报 告、监控、治理、验收各环节过程管理及档案等要求; c)劳动防护用品配备和管理: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劳动保护用品选择、采购、发放、使用、维护、更换、 报废及台账记录等要求; d)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规定组织实施的部门及职责分工

    37、,考核方法、内容及奖惩档案等要求; e)事件事故(生产安全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事故)管理:规定组织实施部门及职责分工,事件事故报告程序、时限、内 容,调查处理流程及档案等要求,企业应将未遂事故、异常事件、异常工况等纳入事故事件管理; f)具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设备和设施的安全管理: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危险源范围、防范措施及 人员行为等要求; g)危险作业(爆破、吊装、动火、有限空间、高处、临时用电、动土、断路、检维修、盲板抽堵等作业)管理:规定 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审批程序、防范措施及记录等要求; h)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管理: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培训、取证、复审、证书

    38、保管及档案等要求; i)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购销、出入库登记、专用储存场所(专用仓库、专用储存室、气 瓶间或专柜等)存储和使用现场管理、应急措施及记录等要求; j)消防设施和器材管理: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消防设施和器材配备、日常维护保养及档案等要求; k)职业卫生管理: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职业病危害告知、申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职业病防护设施 维修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维护、检修、检测,职业健康监护及档案等要求; l)设备设施安全管理: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设备设施验收、检查检测、维护保养、报废及台账档案等要求; m)相关方(供应商和承包商)安全管

    39、理: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准入条件、监督指导、评价考核等要求; n)安全投入保障: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经费提取标准、用途、使用状况审查及档案等要求; o)应急管理:规定应急管理的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和演练,应急设施、装备、 60 每缺 少一 项制 度扣 2分。 4.1.1 4.1.2 DB11/T 1322.902020 13 表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素分值 评定细项分值 评定条款分值 评分标准 评定得分 扣分说明 对应条款编号 1.2.1 物资的配置和使用等要求; p)安全生产会议制度:规定开展安全生

    40、产会议的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会议级别、类型、频次、 内容等要求; q)安全风险管控制度:包括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生产经营活动中安全风险辨识,风险严重程度 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安全风险分级和风险控制措施确定以及安全风险管理培训等内容; r)领导干部带班制度;包括领导带班的目的、领导干部的职责分工以及考核等内容; s)变更管理制度:规定变更的职责、变更范围、工作程序等要求; t)防火、防爆、防中毒和防泄漏管理制度: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重点部位与等级化分、消 防设施、应急处置、考核等要求。 u)工艺、设备、电气仪表和公用工程管理制度;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工艺管理、设备、电 气仪表和公用

    41、工程验收、检查检测、维护保养、报废及台账档案等要求。 v)设备和管道防腐蚀管理制度: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防腐蚀计划、技术管理、维护时间等 要求; w)化学品储罐管理制度: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储罐区的出入、化学品装卸、隐患排查、防 护措施、应急管理等要求; x)安全附件的定期检测管理制度;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规定各类安全附件检测周期等内容; y)粉尘清扫制度: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粉尘清扫频次、安全措施、人员防护措施、应急管 理等内容; z)气瓶使用管理制度:规定责任部门及职责分工,明确气瓶采购、验收、储存、使用、报废、应 急等内容。 aa)化验室的管理制度:应包括危险化学品采购、

    42、储存、运输、发放、使用、废弃等的管理要求; bb)沉淀池、调节池、曝气池等有限空间作业的管理制度:应包括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安全培训、 作业防护设备设施、作业现场管理、应急管理、安全操作规程等内容; cc)其他必要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60 每缺少一项制度扣2分。 4.1.1 4.1.2 DB11/T 1322.902020 14 表B.1 基础管理要求指标的安全生产等级评定细则(续) 序号 评定内容 评定要素分值 评定细项分值 评定条款分值 评分标准 评定得分 扣分说明 对应条款编号 1.2.2 企业应及时跟踪并获取适用于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生产法律 法规、标准规范,定期更新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

    43、,确保安全规章 制度符合现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 10 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4.1.1 1.2.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经主要负责人批准实施,现行有效版本应发 放至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有执行记录,相 关资料应归档且至少保存3年。 10 1)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未经批准,不得分;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无执行记录的,扣 5分。 4.1.1 1.2.4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每年审核,适时更新,并保存记录。 10 1)每年未审核更新的,不得分; 2)无审核记录的,扣5分。 4.1.1 1.3 安全操作规程 25 4.1.1 1.3.1 企业应在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基础上,编制岗位安全操

    44、作规程。 5 1)无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不得分; 2)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每缺一个扣1分。 4.1.1 1.3.2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下列内容: a)适用范围; b)岗位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及控制要求; c)设备使用方法或作业程序; d)个体防护要求; e)严禁事项; f)紧急情况现场处置措施。 6 1)岗位操作规程内容每缺一项,扣1分; 2)岗位操作规程不适用、不具有可操作 性的,扣3分。 4.1.1 1.3.3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实施,现行有效版本应发放至相关岗位的从业人员。 5 技术负责人未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签署公布实施且未在岗位公布的,不得分。 4.1.1 1.3.4 工艺、设备发生变化后应及时修订或更新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 保存相关记录。企业应根据使用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等, 及时更新安全操作规程。 5 未及时修订或更新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不得分。 4.1.1 4.1.3.2 1.3.5 工艺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工艺控制指标、报警值、联锁值等重要技术参数。 2 操作规程中未包括工艺控制指标、报警值、联锁值等的,不得分。 4.1.3.1 1.3.6 企业应每年确认操作规程与工艺卡片的适应性和有效性。应至少每三


    注意事项

    本文(DB11 T 1322.90-2020 安全生产等级评定技术规范 第90部分:化工企业.pdf)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