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 MHT 51 032004 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统技术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ivil airport integrated information system 2004-12-20发布 2005-04-01实施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机场司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黄荣顺、罗晓、邓青春、任荣、程华、唐松、彭羊、余鹏、陈文宇。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2、 3 5总体技术要求 4 6网络平台技术要求 4 7服务器平台技术要求 9 8数据库平台技术要求 10 9应用软件功能要求 10 10系统接口功能要求 13 M H 民用航空机场信息集成系统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统的组成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统的设计与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IEEE 802
3、3u 以太网100 BASE-T标准 IEEE 8023z 千兆以太网标准 IEEE 8023ae万兆以太网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机场信息集成系统 airport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system 对机场范围内各生产、运行、管理、服务系统的相关信息进行集中的采集、处理、存储和发布的系 统。 32 航班信息显示系统 flight 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 通过LED、LCD、PDP、CRT等信息显示设备,向旅客和机场工作人员发布航班计划与动态信息、 值机信息、安检信息、候机和(或)登机信息、行李提取信息、天
4、气信息等信息的系统。 3 广播系统paging system 由自动广播软件实现语音合成和逻辑控制,集中或分区播放航班动态信息、值机信息、登机信息和 机场服务信息,具有人工广播功能的系统。 34 离港系统departure control system 提供旅客值机、配载平衡、登机控制、联程值机等信息服务,能满足值机控制、配载控制、登机控 制等机场旅客服务所需功能的系统。 35 时钟系统master clock system 接收全球定位系统(GPS)或中央电视台(CCTV)时钟信号对机场时钟进行精确校时的系统。 36 内部通讯系统inner communication system 由专用交
5、换设备和专用话机组成的具有直通、群呼、组呼和免操作应答等功能的有线通讯调度系统。 37 航空货运管理系统air cargo management system 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对航空运输货物的物流进行科学管理的系统。 38 客户服务呼叫中心系统customer call center system 集语音技术、呼叫处理、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于一体,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多途径服务的系统。 39 行李处理系统baggage handling system 使用条码识别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对旅客托运的行李进行集中传送、分拣与处理的自动化系统。 310 飞机泊位引导系统docking guida
6、nce system 通过激光雷达或图像识别等技术获取预进人泊位飞机的位置信息,利用引导指示装置对其提供自动 停靠引导的系统。 311 安检信息管理系统security screen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由计算机及其相关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具有对旅客安全检查信息、行李图像及安 全检查现场视频、音频资料等信息进行采集、存储、传输和检索等处理功能的系统。 MHT 70102003 312 基础信息 base information 应用软件正常运行所需的信息,包括航空公司、通航机场、飞机、机型、任务性质、航班属性等信 息。 313 航班班
7、期信息flight schedule information 民航主管部门定期颁布的航班飞行计划,包括航班号、进出港标志、飞行任务、属性、机型、始发 站、经停站、目的站、各站起降时问、执行时问等信息。 314 航空信息报文aviation information message 通过空管航空电报网发送、传递、接收的和航班飞行有关的航空信息电报,主要包括AFTN、SITA 格式的航班动态报文和计划报文。 315 航班信息flight information 航班计划信息、航班动态信息和航班历史信息等的统称,包括执行日期、飞行任务、航班号、机型、 机号、属性、始发站、经停站、目的站、备降站、各站起
8、降时间、航班状态等信息。 316 航班状态flight state 执行航班当前的正常或异常运行状态,正常状态包括正在值机、值机截止、过站登机、本站登机、催 促登机、登机结束、起飞、到下站、前方起飞、到达,异常状态包括延误、取消、备降、返航。 317 特殊旅客especial passenger 需要特殊服务的政府要客、商务要客、无人陪伴旅客、担架旅客、强制管制人员等旅客。 318 生产调度operating dispatch 对值机、服务、配载、行李、机坪、机务、清洁、油料、特种车、配餐、货运、搬运、登机、客舱 M H 开关门、货舱开关门等航班服务保障环节的管理。 319 运输资源 conv
9、eyance resource 为旅客提供服务的资源,包括航站楼、值机柜台、安检通道、候机厅、登机口、行李转盘等。 320 外场资源apron resource 为飞机提供保障服务的资源,包括机位、廊桥、特种车辆、检查维修设备等。 321 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 机场方为进行旅客服务和飞机保障而安排的工作人员,包括指挥员、值机员、服务员、配载员、行 李发放员、机务检查员、配餐员、搬运组、清洁组等。 322 操作审计operate audit 对重要数据和信息的修改、删除、发布以及用户登录、退出进行记录。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ACL访问控制列表(access co
10、rtrol list) BGP边界网关协议(border gateway protoco1) CHAP询问握手验证协议(challerge handshake authentication protoco1) DVMRP距离向量多播选路协议(distance vector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1) EAP以太网验证协议(ethernet authentication protoco1) FR帧中继(frame relay) FTP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1) HDLC高速数据链路控制(high data link contro1)
11、HSRP热备份路由协议(hot standby router protoco1)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1) IGMP Internet组管理协议(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1) ISL接口交换链路(infer switch linke) ISDN综合服务数字网(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MIB管理信息库(manage information) MLPPP多链路端对端协议(multilink meer-Peer protoco1) NAT网络地址转换(n
12、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PAP密码验证协议(password authentication protoco1) PPP点对点协议(point-to-point prptoco1) QoS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RIP路由信息协议(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1) RMON远程网络监控管理(remote network monitoring manage) SLIP串行线路接口协议(serial line internet proto
13、co1)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1) 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fer control protoc01)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01) VLAN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VRRP虚拟路由冗余协议(virtual route redundance protoco1) 5总体技术要求 51 高性能 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应运转高效、响应速度快、负载能力强。 52 高可用性 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应充分满足用户的功能要求,保证信息处理安全、可靠、准
14、确。 53开放性 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应支持异种系统及不同协议的互联,提供开放的数据接口控制功能,能保证 异种数据库互操作。 54 先进性 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应采用当今先进、成熟的技术。 55可靠性 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应具备容错能力、备份功能,保证系统的持续无故障运行。 56可扩充性 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统结构应标准化、规范化、开放性好,易于系统的升级和功能扩充。 57可维护性 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应提供有效的网络管理和系统监控、调试、诊断工具,保证系统维护管理简 明、方便、有效。 58可操作性 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应保证用户界面友好、清晰,操作简单、方便。 6网络平台技术要求 61 网络传
15、输介质 611 光纤 建筑物内部的网络数据传输介质宜采用多模光纤,对于建筑物内距离较远的网络设备或计算机服务 器等也可以采用单模光纤;建筑物之间宜采用单模光纤连接,支持100 M或1 000 M或10 000 M及以上 数据传输速率,应符合IEEE 8023u快速以太网标准或TEEE 8023z千兆以太网标准或IEEE 8023ae 万兆以太网标准。 612 双绞线 应采用五类以上非屏蔽双绞线或屏蔽双绞线,支持100 M或1 000 M及以上数据传输速率,应符合 IEEE 8023u快速以太网标准或IEEE 8023z千兆以太网标准。 613 网络插口 应采用双绞线RJ-45插口、语音RJ-l
16、l插口以及光纤SC、ST等插口。 62局域网设备 621 网络骨干交换机 网络骨干交换机应满足以下要求: 具备分布式模块交换功能; 具备模块化组合式结构,所有模块均支持热插拔; 具备128 G及以上带宽的交换矩阵背板; 支持九个及以上插槽,电源冗余备份; 具备较强的升级能力,无须中断系统运行,就可以增加新的模块; M H 具备48 Mbps及以上路由吞吐量; 提供网络主干和服务器群的负载均衡和冗余性,支持基于HTTP、FTP、视频等服务的负载均 衡; 支持热备份的交换机模块和控制卡,无需中断系统运行,就能实现主备控制模块间的切换; 支持端口优先级技术,以便交换接口优先级的灵活配置,适应突发性大
17、数据量; 提供全面的介质支持,支持交换的10 M或100 M或1 000 M TX端口,单模、多模的100 M或 1 000 M及以上光纤端口; 支持第三、四层的路由交换; 支持NAT,并发连接在8万以上; 提供1 000个以上VLAN支持,提供逻辑VLAN的管理工具,支持所有的TP协议,包括TCP、 UDP、RIP、OSPF、DVMRP以及所有RFC定义的IP路由; 具备可编程的灵活智能路由引擎为所有端口的点播、组播和广播提供无阻塞、线速和路由交换 功能; 支持流量管理功能,支持服务质量管理功能; 支持标准的和专有的MIB库和全部九组RMON管理; 支持基于SNMP标准平台的网络管理,提供网
18、页缓存重定向; 支持防火墙的负载均衡; 支持标准的备份路由协议; 提供网络流量监测和测量网络使用状况并提供计费支持。 622网络汇聚交换机 网络汇聚交换机应满足以下要求: 具备16 G及以上带宽的无阻塞交换背板; 支持第三层路由交换; 支持交换的10 M或100 M TX端口,单模、多模的100 M或1 000 M光纤端口; 包转发率不低于9 Mbps; 支持VLAN划分和管理; 支持备份容错功能; 支持基于MAC地址、IP地址、DSCP、TCPUDP端口号的L234流量分级功能; 支持基于标准的路由协议(RIP,OSPF,BGP)和对组播协议的支持(IGMP,DVMRP等); 支持标准的虚拟
19、路由冗余协议和路由线路自愈(OSPF多路径,MLPPP等); 支持ACL; 支持线速的应用级QoS; 支持NAT 支持双固件映像; 支持标准的和专有的MIB库和RMON管理; 支持基于SNMP标准平台的网络管理,支持WEB界面的远程网络管理; 支持端口的优先级技术; 支持网络流量监测,实现对网络应用的详细跟踪和流量统计。 623网络接入交换机 网络接人交换机应满足以下要求: 具备8 G及以上的背板; 支持交换的10 M或100 M TX端口,单模、多模的100 M或1 000M 支持堆叠; 支持端口汇聚协议; 支持每VLAN生成树; 支持备份容错功能; 支持标准的和专有的MIB库和RMON管理
20、; 支持基于SNMP标准平台的网终管理,支持WEB界面的远程网络管理; 支持所有端口的点播、组播和广播转发; 支持端口的优先级技术。 624 路由器 路由器应满足以下要求: IP路由能力不低于400 Kbps; 支持至少三个固定的10 M或100 M或1 000 M以太网接口; 闪存不低于8 M,动态内存不低于256 M; 支持常见的接口种类包括通用串行接口、10 M以太网接口、快速以太网接口、10 M或100 M 自适应以太网接口、1 000 M以太网接口、ElT1接口、ISDN接口等; 支持多种路由协议包括RIP I,RIP、OSPF等; 支持源地址路由功能; 支持透明桥接; 支持策略路由
21、; 支持PPP及MLPPP协议; 支持QoS能力,能对VOIP等时间敏感的应用提供保证; 支持VPN,VPN通道数不低于3 000,吞吐量不低于300 Mbps; 可无缝集成防火墙功能,防火墙吞吐量达到2 G及以上,策略数达到3 000及以上,并发防火墙 进程数达到60 000及以上; 支持SNMP,可以和网络中其他设备集中管理。 625远程接入服务器 远程接入服务器应满足以下要求: 主频不低于250 MHz; 固化至少两个以太口; 具备至少两个同步高速串口; 包转发率大于90 Kbps; 具备至少两个扩展槽; 最大异步串口数不少于16个; 最大ISDN端口数不少于四个; 最大CEl(可通道化
22、的E1)端口数不少于四个; 最大异步Modem口数不少于16个; 支持路由协议(RIP I,RIP,OSPF); 支持组播协议(IGMP,DVMRP,PIM DMSM); 支持WAN链路层协议(HDLC,SLIP,PP,Multilink PPP FR,X25); 支持CTCP,CRTP,PPPHDLC等方式的报文压缩; 支持VLAN 8021q; 支持访问控制功能; 支持功能 支持固定终端功能; M H 支持按需拨号; 支持认证方式(PAP,CHAP,MSCHAP,EAP,RADIUS(远程拨号认证服务),TACACS+ (终端访问控制系统); 支持VPN协议(IPSec); 支持Telne
23、t远程登陆及管理; 支持Web界面的管理和配置; 支持SNMP网管功能; 支持RMON网管功能; 支持HSRPVRRP。 626网络安全产品 6261 防火墙 防火墙应满足以下要求: 吞吐率不低于100 Mbps; 应采用专用的硬件平台与专用的安全操作系统; 应采用基于会话检测的防火墙实现机制: 具备应用代理功能: 透明应用代理功能; 支持HTTP、FTP、TELNET、SMTP、POP3、NNTP等协议; 实现对URL的过滤; 实现对HTTP、FTP、TELNET、SMTP、POP3、NNTP等协议命令级的控制; 实现对文件级的过滤。 支持众多网络通信协议和应用协议包括DHCP、VLAN、A
24、DSL IPX、RIP、ISL、8021q(以太 网)、Spanning tree、DECnet、NETBEUI、PSEC、PPTP、AppleTalk(令牌环)、H323(视 频通过IP传输)、BOOTP(DHCP中继代理)等,保证用户的网络应用,方便用户扩展IP宽带 接人及IP电话、视频会议、VOD(视频)点播等多媒体应用; 支持地址转换,应采用双向NAT技术,支持静态NAT及动态NAT(IP POOL),并能实现一 对一、一对多的地址映射; 支持多种身份认证包括OTP(一次性口令)、RADIUS、SKEY、SECUREID(双因数口令)、 TACACSTACACS+、口令方式、数字证书(
25、CA)等,实现用户鉴别和访问控制; 支持地址绑定,能实现IP地址与MAC地址捆绑,防止IP地址非法盗用; 支持源地址、目标地址路由功能,能根据通讯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来做出路由选择,适应有多 个网络出口的环境; 支持多层次分布式带宽管理,能实现带宽分层、带宽分级、带宽分配、带宽优化等管理,优化 网络资源的应用,提高网络资源应用效率; 具备防御功能: 能防TCP、UDP等端口扫描; 能防源路由攻击、IP碎片包攻击、DNSRIPICMP攻击、SYN攻击、抗DOS、DDOS攻击: 能阻止ActiveX、Java、Javascript入侵。 支持实时监控,能实时察看防火墙主机的当前负载情况,包括内存的使
26、用情况和连接状况等; 具备管理功能: 支持面向基于对象的管理配置方式; 支持WEB及命令行管理方式; 支持本地管理、远程管理和集中管理: 支持基于SSH的远程登陆管理和基于SSL的WEB方式管理; 支持SNMP集中管理与监控,并与当前通用的网络管理平台兼容,方便管理和维护。 提供非IP协议支持,支持对非IP协议的IPXNetBEUI协议的控制; 具备齐全的日志、报警、记帐能力,能全面记录通讯事件,包括拒绝访问的通讯; 能提供外网、内网、DMZ网段; 支持可靠热备份和故障恢复; 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不低于40 000 h。 6262入侵检测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能在百兆和千兆
27、交换网络中稳定运行,不影响网络的性能; 探测引擎应为硬件产品,监测口无IP,对被监测网络不可见; 能通过监听并解析通过本局域网的数据包内容,实时发现具有攻击特征的信息包,并及时作出 响应; 能实现多种响应方式包括阻断、记录、发送日志报告等; 支持主流的状态协议分析、异常发现和模式匹配等核心分析技术,能进行多层面的异常检测; 支持自定义检测规则,能针对一些具有特殊安全防护的需求,设置自定义的过滤检测规则; 能进行跨网络的多级化管理控制,能从一个控制中心对所有网络IDS和主机IDS统一进行管 理; 能与其他安全产品进行联动; 能支持达到1 700种以上核心检测特征库,支持多种协议,能提供攻击状态信
28、息; 能自动响应包括记录事件、记录过程、切断攻击连接、重新配置防火墙、发送Email、发送SNMP Trap事件以及用户自定义的响应等; 管理平台能生成详尽的报告,能针对检测源、事件类型、事件严重性、响应方式、源目的地址、 时间段等生成报告; 支持常用协议通信过程、内容的恢复与回放,能对各种网络应用服务进行实时监控,并记录、回 放各种应用协议的摘要信息,选择报警事件本地储存; 能提供对监视引擎和检测特征的及时有效的更新升级服务; 能采取有效手段保障自身安全; 具备不同权限的用户管理能力,用户权限能定义; 提供有效的手段使用户能对系统核心特征代码进行方便的升级和维护。 6263安全评估系统 安全
29、评估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能扫描Windows平台、Linux平台、Solaris平台、AIX平台等主流操作系统; 支持TCPIP协议网络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等; 支持500种以上的漏洞扫描方法; 具备内置的不同强度的扫描策略; 具备用户审计功能,支持分级用户管理; 支持扫描策略的修改和自定义,用户能根据IP地址定义扫描对象,并能同时对不同扫描对象运 用不同扫描策略进行扫描; 具备断点扫描功能; 能准确的扫描出系统或网络中所存在的缺陷或漏洞,同时针对扫描出来的漏洞提出有效的修补 方案; 提供灵活的扫描结果报告,报告样式可由用户自由定义; M H 支持漏洞库的网上升级; 具备简洁、易用的操作
30、界面; 支持多线程扫描; 具备定时扫描机制。 6264防病毒系统 防病毒系统应满足以下要求: 支持文件服务器、邮件服务器、工作站、防火墙、移动用户的病毒查杀; 病毒检测能力强,漏报少,误报率低; 具备实时保护能力,能自动冻结染毒文件; 能远程启动扫描和杀毒任务; 采用多层管理架构,具备管理中心,能实现多级管理和集中管理; 能跨网络进行安装与管理,能适应广域网管理需要; 能基于策略进行管理,根据不同客户端制定不同策略,并能从管理中心制定并下发策略; 管理服务器不开放多余端口和危险服务,不影响防火墙的防护要求; 能通过管理服务器集中进行客户端的远程软件升级、病毒库更新; 病毒库完备,能通过网络进行
31、病毒库升级。 63 网络管理 网络管理应满足以下要求: 支持Windows、UNIX等多种平台; 具备高度图形化、易于使用的界面; 从任意控制台都能执行网络点击操作; 支持分组单元管理,能通过拖放式配置同时管理多台设备; 具备网络故障排除功能; 具备告警功能、一事件和陷阱管理功能; 提供全面RMON支持。 7服务器平台技术要求 71小型机服务器 小型机服务器应满足以下要求: CPU主频不低于12 GHz; 采用SMP对称多处理器结构,CPU数目至少能扩充至六个; ECC内存不低于1 GB,至少能扩展至32 GB; 配置磁带机容量不低于40 GB; 磁盘阵列机容量不低于180 GB,支持RAID
32、-O,1,5,0+1,可热插拔磁盘,可扩充至1TB,数 据传输率100 Mbs以上; 可防单点故障,具备双电源和双风扇备份冗余; IO总线为PCI类型,至少提供六个空余插槽,IO数据传输量200 MBs以上,PCI总线宽度 64位; 支持EIA RS232D,EIA RS422A,ETHERNET 10 M或100 M或1 000 M,FDDI,ATM,ISDN, X25,T1El,SDLC以及各符合工业标准的外设; TPCC值(TPMC)在满配置下,达到30 000以上; 配置高可用性处理系统。 72 PC服务器 PC服务器应满足以下要求: CPU主频不低于2 GHz; CPU数目至少能扩充
33、至四个; 内存1 GB以上,至少能扩展至4 GB; 内置磁盘容量不低于40 GB; 磁盘阵列机容量不低于108 GB,支持RAID-O、1、5、0+1,配置可热插拔磁盘,数据传输率 不低于40 Mbs; 支持EIA RS232D,EIA RS422A,ETHERNET 10 M或100 M或1 000 M; 可防单点故障,具备双电源和双风扇备份冗余。 8数据库平台技术要求 数据库平台应满足以下要求: 关系型数据库; 支持ANSIISO SQL一92标准; 支持三层或多层体系结构,具有较强的多用户并发控制能力; 支持开放的分布式系统; 支持主流硬件及操作系统平台; 支持主流网络协议; 支持异种数
34、据库互连; 提供其他编程语言的接口; 支持多种标准语言来开发存储过程,以保证开发程序的开放性; 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用性,强大的容错及错误的恢复、记录、预警等能力; C2级安全标准和多级安全控制; 提供丰富的应用开发工具与环境,适合各种客户的应用,支持联机、脱机备份; 具有自动备份、日志管理等功能; 支持多种索引机制; 具有数据仓库和多维数据分析能力; 支持异构数据的访问,提供对多媒体数据的存储、访问功能和编程接口; 能同时访问多种不同的数据库; 提供管理文件系统数据的功能; 提供对象类型的支持能力; 提供图形化的数据库管理工具。 9应用软件功能要求 91 权限管理 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
35、统应能使系统管理人员根据机场机构设置、业务划分、管理流程的情况对系统 操作人员的操作权限进行设置,定义每位操作人员的权限范围和操作种类。 92基础信息处理 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应能按照操作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对特定基础信息的查询、增加、删 除、修改、打印操作。 93班期信息处理 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应能按照操作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对航班班期信息的查询、增加、删 除、修改、打印操作。 M H 94航空信息报文处理 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应能: 准确接收、处理、识别AFTN和sITA格式航空信息报文,也可以直接接收、处理航管部门或 航空公司发来的数据格式的航班信息; 根据航班计划报文自动生成
36、航班计划信息; 实时发布航班动态信息,包括起降时间变更、机号变更、航班预达、航班到达、航班起飞、航 班到下站、航班延误、航班取消、航班备降、航班返航; 根据实际起飞时间和知识库自动推算航班预计到达时间; 查询、打印历史航空信息报文原文; 自动处理疑难报文。 95航班信息处理 951 航班计划信息处理 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应能: 按照操作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对特定航班计划信息的查询、增加、删除、修改、打印操 作; 根据计划报文、航班班期、航班计划历史、订座系统信息综合或单独生成航班计划信息; 根据航班计划中航班本站起降时间,按照民航行政主管部门和机场对服务保障的规定,制定出 生产调度计划完成
37、时间,运输资源计划开放和关闭时间。 952航班动态信息处理 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应能: 按照操作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对特定航班动态信息的查询、增加、删除、修改、打印操 作; 能实时对外发布航班信息变更和航班状态变更; 发布航班异常状态时应指明引起异常状态的原因。 953航班历史信息处理 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应能按照操作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对特定航班历史信息的查询、打印 操作。 96特殊旅客管理 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应能按照操作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 对特殊旅客信息的查询、增加、删除、修改、打印等操作; 对贵宾厅的使用进行管理; 记录特殊旅客的接送情况; 对贵宾厅使用情况和特殊旅客接
38、送情况的查询、打印等操作。 97生产调度管理 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应能: 按照操作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对特定航班的生产调度信息进行记录和发布指令; 按照民航行政主管部门和机场对服务保障的规定,分析判断生产调度完成情况,提供查找造成 航班延误环节的依据; 按照操作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对生产调度情况的查询、打印操作。 98机位管理 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应能: 按照操作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对机位信息的查询、增加、删除、修改、打印操作; 按照操作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对机位停放约束信息的查询、增加、删除、修改、打印操 作; 按照设定的规则自动为航班分配合法的机位,机位的自动分配实现实时分
39、配,根据当前机位资 源状况和分配原则提供机位资源利用率最大化的分配模式,分配原则可以涵盖航班参数、飞机 参数、机位参数、保障参数、航空公司参数、特服参数等不同的要求,实现分配原则的优先级 管理,各种分配原则可根据需要组合。 按照操作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按照规定对特定航班停放的机位进行人工调整; 按照设定的规则自动检查航班停放机位的合法性,实时发布机位占用冲突警告; 按照机场管理要求对机位使用量进行统计; 按照操作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对机位分配情况、机位使用情况和机位使用量统计信息的 查询、打印操作。 99运输资源管理 按照操作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对运输资源信息的查询、增加、删除、修
40、改、打印操作; 按照设定的规则自动为航班分配需要的运输资源,调配原则涉及到资源参数、航班参数、飞机 参数、机位参数、保障参数、航空公司参数、特服参数等不同的要求,调配原则实现优先级管 理,各种调配原则可根据需要组合; 按照操作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对特定航班需要的运输资源进行人工调整; 按照设定的规则自动为航班开放和关闭需要的运输资源; 按照操作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按照规定对特定航班需要的运输资源进行人工开放和关闭 操作; 按照操作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记录运输资源的使用情况; 按照机场管理要求对运输资源使用量进行统计; 按照操作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对运输资源分配情况、运输资源使用
41、情况和运输资源使用 量统计信息的查询、打印操作。 910外场资源管理 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应能: 按照操作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对外场资源信息的查询、增加、删除、修改、打印操作; 按照设定的规则自动为航班分配需要的外场资源,调配原则涉及到资源参数、航班参数、飞机 参数、机位参数、保障参数、航空公司参数、特服参数等不同的要求,调配原则实现优先级管 理,各种调配原则可根据需要组合。 按照操作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对特定航班需要的外场资源进行人工调整; 按照操作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记录外场资源的使用情况; 按照机场管理要求对外场资源使用量进行统计; 按照操作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对外场资源
42、分配情况、外场资源使用情况和外场资源使用 量统计信息的查询、打印操作。 911 人力资源管理 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应能: 按照操作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对人力资源信息的查询、增加、删除、修改、打印操作; 按照设定的规则自动为航班分配需要的人力资源; 按照操作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对特定航班需要的人力资源进行人工调整; 按照操作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记录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 按照机场管理要求对工作人员工作量进行统计; 按照操作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对人力资源分配情况、工作人员工作情况和工作人员工作 量统计信息的查询、打印操作。 M H 912通用综合查询 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应能按照操作
43、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 对航班动态信息的查询、打印操作; 实时的航班动态变更提示信息; 对航班计划、航班历史和班期信息的查询、打印操作; 对生产动态、生产历史信息的查询、打印操作; 对运输资源、外场资源使用情况的查询、打印操作; 对基础信息的查询、打印操作。 913 合约管理 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应能按照操作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对合约信息的咨询、增加、删除、修 改、打印操作,实现合约与航班和飞机的进程保障、资源调度、收益计算关联管理。 914收益管理 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应能: 按照收费标准计算各项费用; 对收费、欠费情况进行管理; 查询、打印原始结算数据; 查询、打印结算报表、帐单、
44、清单; 按照机场财务软件的格式要求对结算数据进行转换; 按照操作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对财务结算数据的查询、打印操作。 915统计分析 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应能: 按照统计软件的格式要求对航空生产数据进行转换; 按照统计要求对航空生产数据进行分类统计; 按照特定格式打印出统计分析数据; 按照操作权限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对统计分析数据的查询、打印操作。 916操作审计 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统应能: 记录用户登录、退出等操作; 记录重要数据变更(包括增加、删除、修改操作)内容; 记录重要数据变更(包括增加、删除、修改操作)时间; 记录使重要数据变更(包括增加、删除、修改操作)的用户; 按照操作权限
45、的设置,提供合法用户对操作审计信息的查询、打印操作。 10系统接口功能要求 101 概述 系统接口指民用机场信息集成系统与各弱电子系统之问的数据交换接口。发送方在一定的系统外部 或内部事件发生后,向接收方发送信息;接收方在收到这一信息后,分析信息内容及其处理要求,执行 所要求的联动操作,向发送方返回执行结果。接口实现方式可分为网络接口(包括中间件平台)、串行通 讯接口(232422485USB)和干接点接口等,在接口实现上应避免对对方系统核心数据库的直接访问。 102信息集成系统与航班信息显示系统接口 本接口应能实现信息集成系统向航班信息显示系统发送航班计划信息、航班动态信息、集成值机信 息、
46、集成安检信息、集成候机信息、集成登机信息、集成行李信息、集成天气信息。 航班计划、动态信息包括执行日期、航班号、进出港标志、属性、始发站、经停站、目的站、备降 站、各站计划起飞时间、计划降落时间、实际起飞时间、实际降落时间、航班状态、异常原因。 集成值机信息包括值机柜台号、值机柜台计划开放时间、计划关闭时间、实际开放时间、实际关闭 时间。 集成安检信息包括安检通道号。 集成候机信息包括航站楼号、候机厅号。 集成登机信息包括登机口号、过站登机计划时间、过站登机实际时间、本站登机计划时间、本站登 机实际时间。 集成行李信息包括行李转盘号、行李转盘计划开放时间、计划关闭时间、实际开放时间、实际关闭
47、时间。 集成天气信息包括目的城市名、天气状况、风向、风力、温度。 本接口应在相关数据增加、删除、更新时发送信息。 本接口应能实现航班信息显示系统向信息集成系统发送系统运行状态等信息。 103信息集成系统与广播系统接口 本接口应能实现信息集成系统向广播系统发送航班动态信息、集成值机信息、集成登机信息。 航班动态信息包括执行日期、航班号、进出港标志、属性、始发站、经停站、目的站、备降站、各 站计划起飞时间、计划降落时间、实际起飞时间、实际降落时间、航班状态、异常原因。 集成值机信息包括值机柜台号、值机柜台计划开放时间、计划关闭时间、实际开放时间、实际关闭 时间。 集成登机信息包括登机口号、过站登机
48、计划时间、过站登机实际时间、本站登机计划时间、本站登 机实际时间、催促登机时间。 本接口应在相关数据增加、删除、更新时发送信息。 本接口应能实现广播系统向信息集成系统发送系统运行状态等信息。 104信息集成系统与离港系统接口 本接口应能实现信息集成系统向离港系统发送航班动态信息、集成登机信息。 本接口应能实现离港系统向信息集成系统发送离港值机信息、离港登机信息、离港旅客信息、离港 行李信息、运行状态信息。 航班动态信息包括执行日期、航班号。 集成登机信息包括登机口号、允许登机时间。 离港值机信息包括值机实际开始时间、值机实际结束时间。 离港登机信息包括过站登机实际时问、本站登机实际时间、催促登
49、机实际时间、登机结束实际时问。 离港旅客信息包括计划结载、实际结载、头等舱人数、公务舱人数、普通舱人数、成人人数、儿童 人数、婴儿人数。 离港托运行李信息包括行李件数、行李重量。 本接口应在相关数据增加、删除、更新时发送信息。 105信息集成系统与闭路电视系统接口 本接口应能实现信息集成系统向闭路电视系统发送航班动态信息、集成值机信息、集成安检信息、集 成候机信息、集成登机信息、集成行李信息、集成天气信息。 航班动态信息包括执行日期、航班号、进出港标志、属性、始发站、经停站、目的站、备降站、各 站计划起飞时间、计划降落时间、实际起飞时间、实际降落时间、航班状态、异常原因。 集成值机信息包括值机柜台号、值机柜台计划开放时间、计划关闭时间、实际开放时间、实际关闭 时间。 集成安检信息包括安检通道号。 集成候机信息包括航站楼号、候机厅号。 M H 集成登机信息包括登机口号、过站登机计划时间、过站登机实际时间、本站登机计划时间、本站登 机实际时间。 集成行李信息包括行李转盘号、行李转盘计划开放时间、计划关闭时间、实际开放时间、实际关闭 时间。 集成天气信息包括目的城市名、天气状况、风向、风力、温度。 本接口应在相关数据增加、删除、更新时发送信息。 本接口应能实现闭路电视系统向信息集成系统发送系统运行状态等信息。 106信息集成系统与时钟系统接口 本接口应能实现信息集成系统通过时钟系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