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1 T 2750-2021 山区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500884       资源大小:173.24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1 T 2750-2021 山区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pdf

    1、 ICS 65.150 CCS B 52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 DB51/T 27502021 山区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2021-02-10 发布 2021-03-01 实施 DB51/T 2750-2021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环境条件 . . 2 5 稻渔设施 . . 2 6 优质水稻 栽培 . . 3 7 稻田水产 养殖 . . 4 8 产品质量 . . 5 DB51/T 2750-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

    2、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元市昭化区农业农村局、四川农业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国刚、杜宗君、赵刚、苟忠贵、李宏、李松、苟元林、宋础宏、张莉莉。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本次为首次发布。 DB51/T 2750-2021 1 山区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山区稻渔综合种养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稻渔设施、优质水稻栽培、稻田水产养 殖及产品质量。 本文件适用于山区稻渔综合种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3、,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安全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7891 优质稻谷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0 无公害农产品 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 5073 无公害食品 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NY 5116 无公害食品 水稻产地环境条

    4、件 NY/T 5117 无公害农产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1135.1 2017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第 1 部分:通则 DB51/T 2495 2018 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 稻田养鳖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山区稻渔综合种养 comprehensiv e cultivation of rice and fishery in mountainous areas 在海拔 600m 1000m 的山区地区针对稻田相对分散、田块大小不一、水温偏低等特点,通过对稻田 实施工程化改造构建稻渔共生互促系统,通

    5、过田内种养、田内种养与田外苗种培育的“两个结合”,通 过稻渔综合种养条件下的优质水稻生产,通过规模开发,产业经营,标准生产,品牌运行,实现水稻稳 产、水产品增量、提质增效、农药化肥减量的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 3.2 鱼沟 fish channel 在宜渔稻田中沿田埂边开挖的用于养殖水生动物栖息、活动、摄食等用途的沟道。 3.3 DB51/T 2750-2021 2 鱼凼 fish puddle 在养鱼稻田中开挖的连通鱼沟的集鱼坑(池)。 4 环境条件 4.1 土壤 土层深厚,保水良好,有机质含量丰富。 4.2 环境 产地环境符合 NY5116、NY/T5361 的要求。 4.3 水源、

    6、水质 水源充足,水质应符合 GB11607、NY5051 的规定。 5 稻渔设施 5.1 田埂 养鱼稻田应修补、加固、夯实田埂,不渗水、不漏水,田埂高 0.4m 0.6m。 田埂截面呈梯形,养鱼田埂底宽 1.2m 1.6m,顶宽 0.6m 0.8m;养虾田埂底宽 2.0m 2.4m,顶宽 1.0m1.2m;需配套生产作业道的田埂底宽 3m 3.6m,顶宽 2m 2.4m。 5.2 鱼沟 鱼沟沿田埂边开挖,沟宽根据养殖品种确定。养殖鲤鱼、鲫鱼等常规品种沟面宽 2.0m 3.0m,底宽 1.0m1.5m,深 1.2m 1.5m;养殖黄颡鱼、克氏绒螯虾等名优品种沟面宽 3.0m 3.5m,底宽 1.

    7、5m 1.75m, 深1.2m 1.5m。 开挖鱼沟的表层泥土用来加高垄面,底层泥土用来加高田埂。 5.3 鱼凼 鱼凼占鱼沟面积 10% 15%,位置紧靠出水口的田角处;底部低于鱼沟底面 0.4m 0.5m。 鱼沟及鱼凼面积不超过稻田面积 10%。 5.4 进、排水及防逃设施 5.4.1 进、排水口 进、排水口设在稻田相对两角田埂上,用砖砌或用土夯实,宽度 0.4m 0.6m。 5.4.2 拦鱼栅 5.4.2.1 制作 用金属网、聚乙烯网片制成。网目大小因养殖品种而异,宽度为排水口宽度 1.5 倍, 高于田埂 0.15m。 5.4.2.2 安装 拦鱼栅呈“”或“”形。在进水口处,其凸面朝外;在

    8、出水口处,其凸面向里, 入泥深度 0.2m 0.3m, DB51/T 2750-2021 3 并把栅桩夯打牢固。 5.4.3 防逃设施 沿田埂四周布设虾、鳖专用防逃设施。 6 优质水稻栽培 6.1 品种选择 选择耐肥、耐淹、分蘖力强、抗倒、抗病、生育期适宜、口感好、丰产性能好的优质水稻品种,质 量应符合 GB/T17891、NY/T 5117 的规定。 6.2 播种育苗 6.2.1 秧田选择 在优质水稻原料生产基地按秧田与大田比例 1:10 15 留足秧田。 6.2.2 秧田处理 播前 15 天 30 天耕翻,667 用发酵有机肥 100kg 150kg 和水稻专用复合肥 30kg 50kg

    9、作基肥, 平整秧板,泥浆下种,播后踏谷。 6.2.3 播期 3 月下旬 4 月上旬。 6.3 大田移栽 6.3.1 大田整理 上糊下实,田面平整。 6.3.2 移栽苗龄 秧龄 30 天 45 天,3.5 叶时开始移栽。 6.3.3 移栽方式 采用大垄双行栽插方式,宽行 0.33m 0.4m、窄行 0.16m 0.2m、株距 0.16m 0.18m,667 栽插 1.2 万穴左右;或水稻直播方式。 6.3.4 肥料使用 移栽前 667 用优质发酵有机肥 100kg 120kg 和水稻专用复合肥 30kg 40kg 作基肥。 6.4 植保措施 加强病虫害测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应采取相应的农

    10、业措施和生物措施。 6.4.1 应采取的农业措施如下: a)轮作换茬,消除病株残体、消除杂草,减少水稻稻瘟病、纹枯病等菌源; b)移栽前 667 施生石灰 20kg 30kg,杀菌消毒和增施钙肥,消灭病虫寄生场所; DB51/T 2750-2021 4 c)增施硅肥,增强水稻免疫力; d)合理密植,增加基本苗。 6.4.2 应采取的生物措施如下: a)采用高效低毒,对水生动物安全的生物农药防治等水稻病虫害; b)虫害通过养殖水生动物吞噬和设置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等防治; c)推行统防统治,重点对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进行监测和防治; d)通过水生动物排泄物为水稻生长提供有机质,提高水稻抗病力。

    11、6.5 收割与储运 适时收获,抢晴收割,储运工具干净卫生。 7 稻田水产养殖 7.1 水产苗种放养 7.1.1 放养品种 常规品种以鲤、鲫鱼为主,鲢、鳙鱼为辅;名优品种以黄颡鱼、克氏绒螯虾、鳖等为主。 7.1.2 放养密度 常规品种以主养鱼为主,搭配 5 10%鲢、鳙鱼;名优品种黄颡鱼、克氏绒螯虾等宜单养。 鱼种投放按 75kg 100kg/667 产量,根据放养规格大小,结合增重倍数确定;克氏绒螯虾 4 月上 旬亩投放 0.03m 0.04m 幼虾 20kg 30kg,或 8 月下旬亩投放种虾 15kg 20kg;老田 8 月下旬亩投放异地 种虾 5kg 10kg;中华鳖投放参照 DB51/

    12、T 24952018。 7.1.3 放养时间 海拔 600m 1000m 山区, 4 月水温低不宜进行人工繁殖, 可在 6.67 万以上的稻渔基地配套建设 10% 左右的水产苗种培育池塘,5 月上、中旬在平原、浅丘地区购进 3cm-5cm 鲤、鲫、鲢、鳙、黄颡鱼鱼苗, 下塘强化培育至 10cm 15cm,6 月下旬秧苗返青并长至 30cm 以上后就近下田。 7.1.4 稻田消毒 放养前 7 天 10 天,宜在鱼沟用生石灰兑水泼洒除杂消毒。 7.1.5 鱼种投放 带水称秤,用 1-3%食盐水浸泡 5min 10min,充氧运输到鱼沟边,缓慢放入水体。 7.2 饲养管理 7.2.1 水的管理 在水

    13、稻生长期间,定期向稻田加注新水,水深应保持 0.05m 0.1m。 7.2.2 防逃 经常检查拦鱼栅及防逃设施、田埂有无漏洞,加强雨期巡察,及时排涝、捞渣。 DB51/T 2750-2021 5 7.2.3 投饵 7.2.3.1 饵料种类 养殖期间,以投喂浮性专用水产全价配合饲料为宜,应符合 GB13078、NY5072 的规定;中华鳖饵料 参照 DB51/T 24952018。 7.2.3.2 日投饵量 按鱼、虾、鳖总体重的 1-4%投喂,并随规格大小和天气等情况适时调整。山区 7 月 8 月高温期间, 应抓紧投喂。 7.2.3.3 投饵次数 日投饵宜 2 次 3次。 7.2.3.4 投饵地

    14、点 选在鱼沟内相对固定的位置进行投喂,克氏绒螯虾宜分散投喂。 7.2.4 鱼病防治 在7月 9 月, 采用生石灰每 15 天防治一次; 发现鱼病,及时治疗, 防治药物应符合 NY 5070、 NY5071 的规定。 7.3 捕捞 7.3.1 捕捞时间 稻谷收割后起捕;冬囤水田或下湿田可养至第二年整田插秧前,实现养殖水产品均衡上市;克氏绒 螯虾 4 月 10 月起捕。 7.3.2 捕捞方法 捕鱼前疏通鱼沟,缓慢放水,使鱼集中在鱼凼内,用网具捕捞,起捕后迅速转入清水中暂养;虾类 用专用地蒌起捕,地蒌在头天夜晚中放入诱食物后置于虾沟中,第二天清晨即可起捕。 8 产品质量 生产投入品应来源可溯,各生产环节应建立质量控制标准和生产记录制度。稻谷农药残留应符合 GB2763、GB/T 17891 的要求,水产品渔药残留和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 NY5070、NY5073 的要求,水 产品销售前 1 个月内严禁用药。 _


    注意事项

    本文(DB51 T 2750-2021 山区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progressking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