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03.240 CCS M 83 DB33 浙 江省 地 方 标 准 DB33/T 2309 2021 智 能信包箱通用技术规范 Intelligent mail & parcel locker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021-02-01发布 2021-03-03实施 浙 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3/T 2309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 . 1 4 缩略语 . 2 5 典型系统组成 . 2 5.1 智能信包箱系统的组成 . 2 5.2 身份识别单元 . 3 5.3 本地
2、执行单元 . 3 5.4 智能 信包箱箱体 . 3 5.5 公用通信网 . 3 5.6 云端 系统 管理单元 . 3 6 功能 设置 要求 . 3 6.1 使用基本功能要求 . 3 6.2 外部融合功能要求 . 5 7 箱体设置要求 . 5 7.1 箱体总体设置 . 5 7.2 格口设置 . 6 7.3 通用标识 . 6 8 安装 设置要求 . 7 9 维护设置要求 . 8 10 说明文件、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 8 10.1 说明文件 . 8 10.2 标志 . 8 10.3 包装 . 8 10.4 运输 . 8 10.5 贮存 . 8 附 录 A (资料性) 智能 信包箱组合设置参考示
3、意图 . 9 DB33/T 2309 2021 II 前 言 本 标准 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 定 起草。 本 标准 由 浙江省 邮政管理局提出 并归口 。 本 标准 主要起草单位:杭州市邮政管理局、中国科学院知识产权运营管理中心普惠制造中心、 浙江 省 智城物联技术研究院。 本 标准 主要起草人 : 陈凯 、郑海刚、陈源泉、金晓列、赵海忠、向雨欣、黄朝晖 、 罗敏 。 DB33/T 2309 2021 1 智能信包箱通用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 标准 规定了智能信包箱的典型系统组成、 功能设置要求、 箱体设置要求、安装设置要
4、求、维护设 置要求、说明文件、 标志、 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 标准 适用于设立在 住宅、住宅区、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医院等场所 的智能信包箱。安 装于其他场所的 智能 信包箱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 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 标准 必不可少的条款 。 其中,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 的版本适用于本 标准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 标准 。 GB 14536.1-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第 1部分 : 通用要求 GB/T 25068.4-2010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 IT网络安全第 4部分
5、: 远程接入的安全保护 GB/T 36621-2018 智慧城市信息技术运营指南 3 术语 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标准 。 3.1 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IoT 通过感知设备,按照约定协议,连接物、人、系统和信息资源,实现对物理和虚拟 网络 的信息进行 处理并作出反应的智能服务系统。 3.2 智能信包箱 Intelligent mail & parcel locker 应用信息技术控制与管理,通过密码验证、电子验证、生物识别和其他身份识别方式进行操作,供 用户接收邮件和快件的智能服务终端。 3.3 格口 Pigeonholes 智能 信包箱内存放信件、报刊及
6、其他寄递物品的独立空间。 3.4 格口门 Pigeonhole door DB33/T 2309 2021 2 开启后能打开 智能 信包箱单个格口,具有独立可开闭锁的门。 3.5 集群式智能信包箱 Group of Intelligent mail-express box 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智能信包箱组成的集合体。 4 缩略 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 TCP/IP 传输控制协议 /互联网协议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S 安全超
7、文本传输协议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over Secure Socket Layer JSON JavaScript对象简谱 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MQTT 消 息队列遥测传输 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 CoAP 受限应用协议 Constrained Application Protocol 5 典型系统组成 5.1 智能信包箱系统的组成 智能信包箱系统是 应用智能识别及自动控制系统,通过密码、射频或其他身份识别方式获得开箱许 可, 智能 信包箱接收指令后能自动开启相应格口门,为 智
8、能 信包箱提供设备管理、操作、控制等应用, 并对外提供公共基础接口服务的系统。 智能信包箱系统由身份识别单元、本地执行单元、 智能 信包箱箱体、公用通信网及 云端 系统 管理单 元组成。智能信包箱系统的通信传输应符合 TCP/IP、 HTTP、 HTTPS、 MQTT、 CoAP等通用协议 , 报文采用 JSON格式 。智能信包箱系统组成示意图见图 1。 DB33/T 2309 2021 3 图 1 智能信包箱 系统 组成示意图 5.2 身份识别单元 身份识别单元是 智能 信包箱操作的入口,身份识别方式包括密码识别、射频识别、生物识别和具备 公众实名认证能力的第三方二维码移动互联身份识别等。
9、5.3 本地执行单元 本地执行单元是身份识别权限许可用户下发操作指令的电控执行机构,本地执行单元分为软件控制 系统和自控执行模组,软件控制系统可分为本地和云端认证许 可,本地执行单元操作数据须与云端信息 系统同步。 5.4 智能 信包箱箱体 智能 信包箱箱体由一个或者多个格口箱和整体框架组合而成,且与身份识别单元、本地执行单元、 通信网及系统管理单元为不可分割的集合。 5.5 公用通信网 公用通信网是由 网络服务提供商建设,供公共用户使用的通信网络。公用 通信网 的通信线路是共享 给公共用户使用的。 5.6 云端 系统管理单元 云端 系统管理单元由设备管理、业务操作、操作记录、数据管理和接口服
10、务等云端平台服务组成, 是所有智能信包箱终端的管理中心。并应满足 GB/T 25068.4-2010 IT网络远程接入信息安 全保护的规 定 。接口服务应符合公共基础服务特性,开放服务。 6 功能 设置 要求 6.1 使用基本功能要求 6.1.1 人机交互功能 智能信包箱应具备人机交互功能, 用户通过 智能 信包箱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与系统交流,身份识别 认证并进行信息操作,系统可直接或者间接向相关用户提供信息反馈通知。常用的人机交互终端形式 包 括但不限于 电子触摸屏、键盘、条码扫描器、电子读卡器、智能摄像头和智能手机等。常用的信息反馈 通知有屏显通知、声音提醒和智能手机应用通知等。 6.1.
11、2 身份识别功能 智能信包箱应具备身份识别功能, 用户 身份识别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密码识别、射频识别、生物识别 和具备公众实名认证能力的第三方移动互联二维码扫描识别等身份识别方式,进行身份验证操作授权。 6.1.3 存 /取操作功能 本地执行单元根据操作用户相关的各种输入信息,结合设定的控制参数,按照既定的算法和目标, 实施对被控 智能 信包箱的存 /取等业务操作。存 /取操作功能包括但不限于格口动态资源分配、投递开箱、 取件开箱、服务通知、逾期件处理和视频查询等。 DB33/T 2309 2021 4 6.1.4 自动控制功能 智能 信包箱本地执行单元不仅是权限许可用户下发指令的自动控制执行
12、机构,同时应具有程序存储 和基础数据存储功能。 6.1.5 操作提示 智能 信包箱业务操作 时应为使用者提供人性化、友好清晰的操作引导提示。 6.1.6 保护功能 智能 信包箱应具备数据的非正常中断保护功能,电源中断或通信失败不应丢失内存数据,恢复后能 正常工作。 智能 信包箱通信网络连接中断时,应提供本地离线基础操作支持。 6.1.7 通信和数据传输功能 智能 信包箱系统可采用公用通信网多种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业务操作数据须上报云端系统管理 单元存储,且安全使用远程接入应符合 GB/T 25068.4-2010的规定,传输数据资源梳理应符合 GB/T 36621-2018中 7.2.1的规
13、定,传输数据确权授权应符合 GB/T 36621-2018中 7.2.2的规定。 6.1.8 系统管理功能 6.1.8.1 设备管理 智能 信包箱云端系统管理 单元 可 对所有智能信包箱设备进行配置数据和相关业务属性数据进行管 理。 6.1.8.2 操作过程全数据记录 智能 信包箱云端系统管理 单元 应对所有智能信包箱的业务操作数据进行全数据记录。 6.1.8.3 远程开箱 智能 信包箱云端系统管理 单元 可在保障箱内存放物品安全的情况下,根据现场业务需要,远程控制 开箱。 6.1.8.4 远程封箱 智能 信包箱云端系统管理 单元 在信包箱格口出现故障或者其他影响箱内存放物品安全时, 应能 远
14、程 封闭相应格口使用。 6.1.8.5 格口资源按需预订 智能 信包箱云端系统管理 单元 应开放 智能信包箱格口资源预订接口,为相关使用方提供动态格口需 求资源预订服务, 实现 智能信包箱公共服务设施 高 效率 共享 使用。 6.1.8.6 操作信息通知 智能 信包箱业务操作时,应 即时 为投递员和用户提供发送服务状态通知,信息通知包含但不限于到 件通知、取件通知、逾期提醒、清理通知等,且 智能 信包箱出现故障应有信息系统报警功能。 6.1.9 数据安全 DB33/T 2309 2021 5 制造商应考虑 智能 信包箱数据传输的安全要求,选择合适的保证 智能信包箱 数据安全的方案,宜采 用国家
15、标准的数据安全规范。 智能 信包箱参数、操作数据应加密传输,有防止非授权修改的措施。 6.2 外部融合功能要求 6.2.1 操作视频记 录 智能 信包箱应安装在视频监控范围内。 6.2.2 生鲜暂存 智能 信包箱可配套冷藏或保温保冷等生鲜暂存功能,实现生鲜四季投送。 6.2.3 系统升级 智能 信包箱系统应匹配服务发展,具备软件升级能力。 6.2.4 数据共享 智能 信包箱系统数据共享传输、数据流通应符合 GB/T 36621-2018中 7.3.1的规定。 6.2.5 数据开放 智能 信包箱系统数据开放应符合 GB/T 36621-2018中 7.3.2的规定。 6.2.6 数据交换 智能
16、信包箱系统数据交换应符合 GB/T 36621-2018中 7.3.3的规定。 6.2.7 跨系统交互 根据系统运营功能的不同,跨系统交互信息系 统可分为三大类:公用性信息系统、专业性信息系统 和工具性信息系统。 根据系统建设主体的不同,跨系统交互信息系统可分为两大类:面向政府履职的信息系统和面向企 业的信息系统。 公用性信息系统应符合 GB/T 36621-2018中 8.2.1的规定。 专业性信息系统应符合 GB/T 36621-2018中 8.2.2的规定。 工具性信息系统应符合 GB/T 36621-2018中 8.2.3的规定。 面向政府履职的信息系统应符合 GB/T 36621-2
17、018中 8.3.1的规定。 面向企业的信息系统应符合 GB/T 36621-2018中 8.3.2的规定。 智能 信包箱系统数据跨系统交互宜支持与城市相关数字管理平台进行对接。 7 箱体设置要求 7.1 箱体总体设置 7.1.1 智能 信包箱总体格口数量宜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格口数量应满足信件、报刊及其他寄递物品综 合投递的需要,住宅或住宅区智能信包箱的格口总数应大于等于户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和 医院等场所的智能信包箱的格口数量应满足邮件、快件投递的需要。 DB33/T 2309 2021 6 7.1.2 智能 信包箱格口配置应符合人体工学应 用,最上层格口顶部与地面距离不 宜 大于
18、 2000 mm,其 底部与地面距离宜为 1500mm 1600mm;最下层格口底面与地面 距离不 宜 小于 150 mm。 7.1.3 智能 信包箱的组合 设置 示意图参见附录 A。 7.2 格口 设置 7.2.1 智能 信包箱格口根据信件、报刊及其他寄递物品综合投递的需要,分为超小型格口、小型格口、 中型格口、大型格口四类,格口高度可按需要调整,宜形成一定的倍数关系 , 格口内有效尺寸宜符合表 1的规定,尺寸示意图见图 2, 超小型格口适用于信件的投递 。 表 1 格口内有效尺寸 单位为毫米 规格 B(宽) D(深) H(高 ) 超小型格口 150 450 340 600 40 80 小型
19、格口 300 450 400 600 80 110 中型格口 300 450 400 600 110 250 大型格口 300 450 400 600 250 注: 超小型格口适用于信件的投递 。 图 2 格口空间尺寸 示意图 7.2.2 智能 信包箱格口动态使用按需分配,实名使用,一人一账户,可支持房号家庭分组。 7.2.3 智能 信包箱应 合理 设置退信格口。 7.3 通用标识 7.3.1 智能信包箱按控制方式分为主控式 智能 信包箱和从控式 智能 信包箱。 DB33/T 2309 2021 7 7.3.2 智能信包箱类型和代号标识应符 合表 2的要求。 表 2 智能信包箱 类型和代号标识
20、 7.3.3 智能信包箱的标识由控制形式、材料和格口总数组成。智能信包箱标识示意图见图 3。 图 3 智能 信包箱 标 识 示意图 7.3.4 智能 信包箱格口标记,由上至下,由左至右按照顺序由数字 AA0101-ZZ9999标记。 7.3.5 智能 信包箱应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协调,标志标识符合 7.3.3标准和要求。 8 安装设置要求 8.1 智能 信包箱上应预留安装孔或其他安装装置,且应预留检修口及检修空间,便于配件更换。 8.2 智能 信包箱应安装牢固,安装时应与地面或者墙面可靠连接,并具有防倾覆措施。 8.3 安装于室外无防雨设施的场所的 智能 信包箱应有防雨装置。 8.4 智能 信包
21、箱宜配置安装底座,底座上可配有叉车孔。安装地面应进行硬化处理和找平。 8.5 在室外安装的信包箱接地应可靠。 8.6 智能 信包箱单一格口损坏,应不影响 智能 信包箱整体使用。 8.7 安装设置 电气 安全 要求 : a) 防触电保护须满足 GB 14536.1-2008中的 8.1.9规定要求。 类型 代号 控制方式 主控式(含主控单元) Z 从控式(含自控执行模组,不含主控单元) C 材料 不锈钢板 B 镀锌钢板 D 冷轧钢板 L 其他材料 O DB33/T 2309 2021 8 b) 接地保护须满足 GB 14536.1-2008中的 9.3.1规定要求。 c) 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须满
22、足 GB 14536.1-2008中的 5.11.9规定要求。 d) 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穿通绝缘距离应符合 GB 14536.1-2008中表 20.1规定。 e) 电磁兼容性( EMC)要求应符合 GB 14536.1-2008中 H23、 H26规定要求。 9 维护设置要求 9.1 智能 信包箱检修空间应为封闭空间并加锁,检修维护门、格口门和锁开闭应灵活、无卡碰、刮擦 和停滞现象,各轴孔应配合良好。格口箱在设计时,箱体内应预留独立空间作为设备的应急检修空间, 便于检修和更换零部件。 9.2 智能 信包箱电锁 在箱体内安装结构,须为可替换结构,满足通用电锁不同厂家更换安装。 9.3 电锁应
23、支持左右侧开启格口门安装。 9.4 电锁应具备锁状态监测输出功能。 9.5 使用电池供电,当供电电压低于标称电压值的 80%时, 系统 应能 及时提示 欠压 信息 。 9.6 采用太阳能等环保新能源设备供电,冬季雾霾、阴雨天、北朝向 6900lx-7400lx光照下设备持续 工作 应 不低于七 天 。 10 说明文件、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0.1 说明文件 说明文件应 包含 智能 信包箱系统设备的 使用环境、 正确安装、操作和维护 等信息 。 10.2 标志 10.2.1 智能 信包箱箱体上应附有生产厂标志牌。生产厂标志牌上应有 智能信包 箱标识 、 生产日期 、执 行标准、企业名称等信息
24、 。 10.2.2 智能 信包箱外包装箱的明显位置上应标志以下内容: 智能信包箱标识 ; 产品名称及外形尺寸(长宽高); 生产厂的名称; 生产日期和重量; 防潮标志。 10.3 包装 10.3.1 智能 信包箱外包装材料应符合包装材料标准的要求。 10.3.2 箱体与箱体之间应有软性材料充垫好。 10.3.3 包装箱内应装有合格证,其上注明: 智能信包箱标识 、生产日期、质量检验员姓名或代号。 10.4 运输 10.4.1 包装的 智能 信包箱在运输时应防止碰撞和重压,并避免潮湿。 10.4.2 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严禁摔、扔、碰击。 10.5 贮存 DB33/T 2309 2021 9 智
25、能 信包箱应放在 干燥通风的环境中贮存。 DB33/T 2309 2021 10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智能 信包箱组合设置 示意图 图 A.1给出了柜式智能信包箱的组合设置示例。 1 大型格口 5 小型格口 2 中型格口 6 应急检修槽 3 系统控制面板 7 超小型格口 4 退信 格 口 图 A.1 智能 信包箱 组合 设置 参考 示意图 DB33/T 2309 2021 11 图 A.2给出了密集机构智能信包箱的组合设置示例。 1 大型格口 5 系统控制面板 2 中型格口 6 应急检修槽 3 小型格口 7 密 集机构 超小型格口 4 退信格口 图 A.2 智能 信包箱 组合 设置 参考 示意图 DB33/T 2309 2021 12 图 A.3给出了 低功耗 太阳能智能信包箱的组合设置示例。 1 应急检修槽 4 太阳能板 2 小型格口 5 操作二维码 3 大型格口 图 A.3 智能 信包箱 组合 设置 参考 示意图 DB33/T 2309 2021 13 图 A.4给出了蓝牙锁智能信包箱的组合设置示例。 图 A.4 智能 信包箱 组合 设置 参考 示意图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