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29.120.20 K 32 NB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能源 行 业 标 准 NB/T103302019 电动汽车用直流接触器 DC contactors for electrical vehicle (报批 稿 ) 2019 - 12 - 30发布 2020 - 07 - 01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NB/T 10330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2 4 分类 . 2 5 产品资料 . 5 6 正常使用、安装和运输条件 . 6 7 结构及性能要求 . 7 8 试验 . 12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2、 型式试验程序 . 28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常规试验 . 30 参 考文献 . 31 NB/T 103302019 II 前 言 本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 能源行业低压直流设备与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NEA/TC33)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 院 、 泰科电子(深圳) 有限公司 、 上海良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尼普顿电器(昆山)有限公司 、旭格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中检质技检验检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方圆电气设备检测有限公司 、 浙江正泰
3、电器 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安来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电器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 、 贵州天义技术有限公司 、 东莞市中汇瑞 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诺雅克电气有限公司 、 沈阳沙尔特宝电器有限公司 、 蚌埠市双环电子集团股 份有限公司 、 沈阳二一三控制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浙江人民电器有限公司 、 苏州未来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骁酷电器有限公司 、 浙江众信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长沙中坤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章克强、栗惠、高伟、 吴佩峰 、 李一挺 、 黄秋平 、 魏益松 、 吴卫东 、 王剑 、 曾 祥明 、 张宇星 、 吴澎 、 刘书章 、 王海
4、渊 、陈龙、 刘凯 、 曹文宇 、 包志舟 、 楼铭达 、 张德伟 、 吴金良 、 李 进平 、郑捷欣、崔涛。 NB/T 103302019 1 电动汽车用直流接触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用直流接触器的范围、术语、特性、产品资料、正常的使用和安装条件、结 构和性能要求以及试验程序。 本标准适用于主触头用来接入额定电压不超过直流 1 500 V的电动汽车用直流接触器,在电动汽车 高压电气系统起接通与分断电路 的作用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使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
5、于本文件。 GB/T 242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Ka:盐雾( IEC 60068-2-11:1981,IDT) GB/T 2423.22-2012 环境试验 第 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N:温度变化( IEC 60068-2-14:2009,IDT) GB/T 2423.34-2012 环境试验 第 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Z/AD:温度 /湿度组合循环试验( IEC 60068-2-38:2009,IDT) GB/T 2423.56-2018 环境试验 第 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Fh:宽带随 机振动导则( IEC 60068-2-64: 2
6、008,IDT) GB/T 14048.1-2012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 1部分:总则( IEC 60947-1:2011,MOD) GB/T 14048.4-2010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 4-1部分:接触器和电动机起动器 机电式接触器 和电动机起动器(含电动机保护器)( IEC 60947-4-1:2009 Ed.3.0,MOD) GB/T 14048.5-2017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 5-1部分:控制电路电器和开关元件 机电式控制 电路电器( IEC 60947-5-1:2016,MOD) GB/T 17626.4-201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
7、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2019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IEC 61000-4-5: 2014,IDT) GB/T 18655-2018 车辆、船和内燃机 无线电骚扰特性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 IEC/CISPR 25:2016) GB/T 19596-2017 电动汽车术语 GB/T 19951-2019道路车辆 电气 /电子部件对静电 放电抗扰性的试验方法 ( ISO 10605:2008, MOD) GB/T 21437(所有部分)道路车辆 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 GB/T 33014(所有部分)道路车辆 电气 /电子部件
8、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 GB/T 16927.1-2011高电压试验技术 第 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 ( IEC 60060-1:2010, MOD) IEC 60364-7-772:2015 低压电气装置 第 7-722部分:特殊装置或场所的要求 电动汽车 (Low-voltage electrical installationsPart 7-722:Requirements for special installations or locationsSupplies for electric vehicles) IEC 60947-1:2014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第 1
9、部分:总则( Low-voltage switchgear and controlgear Part 1: General rules) NB/T 103302019 2 3 术语和定义 GB/T 14048.1-2012和 GB/T 14048.4-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 用于本标准。 3.1 电动汽车 electric vehicle; EV 主要用于在公共街道、公路或高速公路上使用的、由电动机驱动的车辆,其驱动电流来源于可充电 电池或其它便携式储能设备 (可再充电,使用的能源来自车辆外,如居民区或公共电力设施 )。 注: 在 ISO出版物中,“电动汽车”用“电动道路车辆”表示
10、。 IEC 60364-7-772:2015,722.3.1 3.2 动力蓄电池系统 power battery system 一个或一个以上蓄电池包及相应附件(蓄电池管理系统、高压电路、低压电路、热管理设备以及机 械总成 )构成的为电动汽车整车的行驶提供电能的能量存储装置。 GB/T 19596 2017, 3.1.2.1.9 3.3 高压系统 high voltage power system 电动汽车内部 B级电压以上 与动力电池直流母线相连或由动力电池电源驱动的高压驱动零部件系 统,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动力电池系统和 /或高压配电系统(高压继电器、熔断器、电阻器、主开关等)、 电机及其控
11、制器系统、 DC/DC变换器 和 车载充电机等。 GB/T 19596 2017, 3.1.2.1.11 3.4 最低工作温度 minimum operating temperature Tmin 电动汽车用直流接触器能够工作的周围环境温度的最低值。 3.5 最高工作温度 maximum operating temperature Tmax 电动汽车用直流接触器能连续工作的周围环境温度的最高值。 3.6 临界负载电流 critical load current Icrit 在使用条件范围内燃弧时间明显延长的分断电流。 IEC 60947-1:2014,2.5.16 4 分类 4.1 特性概要
12、电动汽车用直流接触器的特性用下列项目加以规定(当适用时); 主电路的额定值和极限值 (4.2); 控制电路 (4.3); 辅助电路 (4.4); 与短路保护电器的协调配合 (4.5); NB/T 103302019 3 功能状态分级 (4.6)。 4.2 主电路的额定值和极限值 4.2.1 额定电压 4.2.1.1 额定工作电压( Ue) 额定工作电压是制造厂规定的与额定工作电流组合共同确定直流接触器的性能有关的电压值。 额定工作电压优选值: 150V、 250( 200) V、 450( 400) V、 750( 700) V、 1000V、 1200V、 1500V。 注: 由于技术的进步
13、, 直流接触器 额定工作电压可使用其他电压等级 , 应与电动汽车高压系统电压等级相匹配 。 4.2.1.2 额定绝缘电压 ( Ui) 额定绝缘电压是制造厂规定的电压值,此值与介电试验电压以及爬电距离有关。 在任何情况下最大额定工作电压值 不应超过额定绝缘电压 值 。 4.2.1.3 额定冲击耐受电压( Uimp) 在规定的条件下, 直流接触器 能够耐受而不击穿的具有规定形状和极性的冲击电压峰值。该值与电 气间隙有关。 4.2.2 电流 4.2.2.1 约定自由空气发热电流 (Ith) GB/T 14048.1-2012中 4.3.2.1适用。 4.2.2.2 约定封闭发热电流 (Ithe) G
14、B/T 14048.1-2012中 4.3.2.2适用 。 4.2.2.3 额定工作电流 (Ie) GB/T 14048.1-2012中 4.3.2.3适用 。 4.2.3 正常负载和过载特性 4.2.3.1 额定接通分断能力 直流接触器的额定接通能力是指在规定的接通条件下能良好接通的电流值,额定分断能力是指在规 定的分断条件下能良好分断的电流值,由制造商规定 。 直流接触器额定接通 和 分断能力应 满足 7.2.10.1的条件。 4.2.3.2 约定操作性能 直接接触器 的 约定操作性能应满足 7.2.10.2的条件。 4.2.3.3 过载能力 直流接触器的过载通断能力应满足 7.2.10.
15、3的条件,耐受过载电流能力应满足 7.2.10.4的条件 ,极 限分断能力应满足 7.2.10.5的条件 。 4.2.3.4 临界负载电流 NB/T 103302019 4 直流接触器的临界负载 电流应能满足 7.2.10.6的条件 。 4.2.3.5 额定限制短路电流 直流接触器的额定限制短路 电流是在 8.3.3的试 验条件下,用制造商指定的短路保护电器进行保护, 在短路保护电器动作时间内能够良好地承受的预期短路电流值,该值由制造商规定。 指定的短路保护电器的具体要求应由制造商规定,推荐采用电动汽车保护用熔断器。 4.3 控制电路 电气和电子控制电路的特性: 电流种类; 额定频率 (仅交流
16、适用) ; 额定控制电源电压 Us; 外部控制电路电器的类型(触头、传感器、光耦合器、有源电子器件等); 功耗。 额定控制电源电压 和额定频率 (如适用 )决定控制电路的工作和温升特性参数。 4.4 辅助电路 辅助电路的特性为每个电路中的触头 (a触头, b触头等 )数量和种类及其额定值,额定值见 GB/T 14048.5-2017。 辅助触头的特性应满足 GB/T 14048.5-2017的要求。 4.5 与短路保护电器 (SCPD)的协调配合 制造商应规定与直流接触器配合使用的 SCPD的型式和特性以及在额定工作电压下适用于直流接触 器 (包括 SCPD)的最大预期短路电流。 4.6 功能
17、状态分级 4.6.1 一般规定 描述直流接触器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所处的功能状态。 4.6.2 等级 A 直流接触器在 试验中和试验后,能执行其预先设计的所有功能。 4.6.3 等级 B 直流接触器在试验中和试验后,能执行其预先设计的所有功能 。 但可以有一项或多项指标超出规定 的偏差。试验后所有功能应自动恢复到正常运行。存储功能应符合等级 A。 4.6.4 等级 C 直流接触器在试验中,不执行其预先设计的一项或多项功能,但试验后所有功能能自动恢复到正常 运行。 4.6.5 等级 D 直流接触器在试验中,不执行其预先设计的一项或多项功能,且试验后不能自动恢复到正常运行, 需要对直流接触器通过简单
18、操作重新激活。 NB/T 103302019 5 4.6.6 等级 E 直流接触器在试验中,不执行其预先设计的一项或多项功能,且 试验后不能自动恢复到正常运行, 需要对直流接触器进行修理或更换。 5 产品资料 5.1 资料内容 制造商应提供下列有关资料: 5.1.1 铭牌 a) 制造厂厂名或商标; b) 产品型号或系列号; 5.1.2 特性、基本的额定值 特性: c) 额定工作电压; d) 额定工作电流; e) 接线端子极性(如适用) ; f) 极阻抗( Z) ; 相关值: g) 过载通断能力; h) 耐受过载电流能力; i) 极限分断能力; 安全性和安装: j) 额定绝缘电压; k) 额定冲
19、击耐受电压; l) 外壳 防护等级,对有外壳的封闭电器而言; m) 污染等级; n) 额 定限制短路电流及 SCPD的型式、电流额定值和特性; o) 安装地点的最大允许海拔,如高于海拔 2 000 m; 控制电路: 下列控制电路的参数应标在线圈或电器上: p) 额定控制电源电压( Us),电流性质额定频率 ; 注 1: 诸如吸持功率或吸合功率等其他相关 信息 可以在产品说明书等资料中给出。 辅助电路: q) 辅助电路的额定值 ; EMC性能 : r) 环境 A或 B; i) 特殊要求,例如应用屏蔽导线和双绞导线。 注 2: 通常的安装条件不使用屏蔽导线和双绞导线。 NB/T 103302019
20、 6 5.2 标志 5.1.2中的数据可标在铭牌上或产品上或制造 商 出版的说明书中。 5.1.2中的 e)的数据应标志在产品上 。 5.3 安装、操作和维修说明 GB/T 14048.1-2012中 5.3适用。 6 正常使用、安装和运输条件 6.1 正常使用条件 6.1.1 周围空气温度 制造商应给出直流接触器能够正常工作的最高周围空气温度 Tmax和最低周围空气温度 Tmin。 推荐的最高周围空气温度为: +70或 +85;推荐的最低周围空气温度为: -25或 -40。 6.1.2 海拔 安装地点的海拔一般不超过 2 000 m。 注: 安装在更高的海拔时,应考虑介电强度降低和空气冷却效
21、果。这样的直流接触器应根据制造商与用户之间的协 议进行设计和使 用。 6.1.3 大气条件 6.1.3.1 湿度 空气是干净的,且不含有腐蚀直流接触器材料或破坏绝缘、导电和爆炸介质。 温度保持 40不变时,相对湿度为最大 95%。 温度从 -25 +30快速变化时,最大相对湿度为 95%,最大绝对湿度为 30 g/m3。 6.1.3.2 污染等级 GB/T 14048.1-2012中 6.1.3.2适用并补充如下。 直流接触器一般适用于污染等级 3的环境。但是,对于特殊的用途和内部微观环境可以采用其他的 污染等级。 6.1.3.3 冲击和振动 直流接触器在使用过程中,将承受各种不同频率和加速度
22、的振动和冲击,其要求应满足 8.4.1和 8.4.2的规定条件。 6.2 运输和储存条件 如果 直流接触器 的运输和储存条件,例如温度和湿度,不同于 6.1中规定的条件,制造 商 和用户应 达成一个特殊协议。除非另有规定,下列温度范围适用于运输储存: 40至 +85之间 。 处于极端温度下而不操作的电器不应承受不可逆的损坏,在置于正常条件下电器应能按规定正常操 作。 更严酷的运输和储存条件由制造 商 和用户协商。 NB/T 103302019 7 6.3 安装 直流接触器应按制造商的说明书及产品标识安装、使用 。 7 结构及性能要求 7.1 结构要求 7.1.1 材料 7.1.1.1 一般要求
23、 直流接触器所使用的材料在非正常热和火的作用下,不应产生不利于电动汽车 的影响。 7.1.1.2 灼热丝试验 在直流接触器或部件上进行试验时,用于固定载流件的绝缘材料部件应符合 GB/T 14048.1-2012中 8.2.1.1.1的灼热丝试验要求,试验温度采用 850或更高的 960。 其他绝缘材料部件应符合 GB/T 14048.1-2012中 8.2.1.1.1的灼热丝试验要求,试验温度采用 650。 7.1.1.3 耐热 性能 直流接触器应有足够的耐热性能。 通过 8.2.2的试验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7.1.2 载流部件及其连接 GB/T 14048.1-2012中 7.1.3适用
24、。 7.1.3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GB/T 14048.1-2012中 7.1.4适用。 针对充气类(非空气或压缩空气填充)产品, 允许根据 GB/T 16927.1对绝缘系统进行评估。 7.1.4 接线端子 GB/T 14048.1-2012中 7.1.8适用。 7.2 性能要求 7.2.1 动作范围 直流接触器在制造商声明的最高周围空气温度 Tmax和最低周围空气温度 Tmin范围内,在额定控制电源 电压 Us的 85%110%之间任何值应可靠地 吸合 ; 直流接触器释放和完全断开的极限值是额定控制电源电压 Us的 10%75%。 吸合 的极限值是在周围空气温度为制造商声明的环境温度(最
25、高周围空气温度 Tmax) 、线圈在 100%Us 下持续通电达到稳定温升后确定的。 释放的极限值是线圈电路电阻在最低周围空气温度 Tmin时确定的。 直流接触器的吸合时间和释放时间应不大于制造商规定的值。 注: 如果 制造商声明的额定控制电源电压 Us为 一 范围值,如 9 V-36 V,则直流接触器应在声明的电压范围内可靠地 吸合, 释放和完全断开的极限值 是 Usmin的 10%75%。 NB/T 103302019 8 7.2.2 线圈功耗 直流接触器线圈功耗应 通过 8.3.2.2的试验 来 获取 。 7.2.3 极阻抗 极阻抗由制造商规定,通过测量流经极的电流所引起 的电压降来确定
26、,应通过 8.3.2.3的 试验来 获 取 。 7.2.4 过 电压 直流接触器线圈耐受过电压的 能力应通过 8.3.2.4的试验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7.2.5 供电电压瞬时下降 直流接触器线圈供电电压瞬时下降应通过 8.3.2.5的试验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7.2.6 对电压骤降的复位性能 直流接触器线圈对电压骤降的复位性能应通过 8.3.2.6的试验来 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7.2.7 温升 7.2.7.1 一般要求 GB/T 14048.1-2012中 7.2.2适用, 试验应在清洁的、新的 直流接触器 上进行。 注 1: 试验电压低于 100 V 时,由于氧化而产生的接触电阻可能会影响
27、温升 。 试验在低于 100 V 的情况下进行试验 时,电器的触头要进 行清洁,可通过非研磨的方法,或者在任意电压下进行 10 次操作循环。 按 8.3.2.7规定的条 件进行试验时所测得的温升应分别不超过本 标准 中的表 1和 GB/T 14048.1-2012 中 的 7.2.2.1和 7.2.2.2规定的极限值。 如果有电子式控制电磁铁,那么通过电阻的变化测量线圈的温升是不可行的,此时可以采用其它的 方法,例如热电偶或其它适用的方法。 表 1 绝缘线圈的温升极限 绝缘材料等级 (根据 IEC 60085:2007) 电阻法测得的温升极限 K 线圈在空气中 A 85 E 100 B 110
28、 F 135 H 160 注 2: 本 标准 中 表 1 和 GB/T 14048.1-2012 中 7.2.2.2 给出的温升极限值仅适用于 5 40的周围空气温度。 7.2.7.2 接线端子 GB/T 14048.1-2012中 7.2.2.1适用 。 NB/T 103302019 9 7.2.7.3 可触及 部件 GB/T 14048.1-2012中 7.2.2.2适用 。 7.2.7.4 周围空气温度 GB/T 14048.1-2012中 7.2.2.3适用。 7.2.7.5 主电路 按 8.3.2.7.4规定进行试验时,直流接触器的主电路应能承载约定自由空气发热电流 或约定封闭发 热
29、电流 ,而其温升不超过 GB/T 14048.1-2012中 7.2.2.1规定的极限值 。 7.2.7.6 控制电路 GB/T 14048.1-2012中 7.2.2.5适用 。 7.2.7.7 线圈和电磁铁的绕组 当主电路通以 7.2.7.5规定的最大电流时,接触器线圈的绕组必须在持续负载下承受最高额定控制 电源电压而不超过表 1和 GB/T 14048.1-2012中 7.2.2.6规定的温升极限。 注: 根据一些技术方法(例如某些型式的电子式控制电磁铁),当线圈按正常运行连接时,控制电源电压可以不直 接施加在线圈绕组上。 7.2.7.8 辅助电路 GB/T 14048.1-2012中
30、7.2.2.7适用 。 7.2.7.9 其他部分 GB/T 14048.1-2012中 7.2.2.8适用, 也适 用于绝缘材料制成的零部件。 7.2.8 电流循环试验 直流接触器电流循环试验应 通过 8.3.2.8的 试验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试后测量接线端子的温升, 应不超过 7.2.7规定限值。 7.2.9 介电性能 GB/T 14048.1-2012中 7.2.3适用,并做如下修改: 7.2.9.1 冲击耐受电压 额定冲击耐受电应等于或高于 4 kV。 7.2.9.2 工频耐受电压 工频耐受电压应按表 2进行。 NB/T 103302019 10 表 2 工频耐受试验电压 施压部位 对应
31、于额定绝缘电压的工频耐受试验电压 /V Ui 690V 690V Ui 1 200V Ui 1 200V 主电路的电源端子和负载端子之间 2 500 2Ui +1 500 2Ui +2 000 主电路所有端子连接在一起和外壳 或安装板之间 1.6Ui +1 500 1.6Ui +1 500 1.6Ui +1 500 正常工作不接至主电路的控制电路 和辅助电路与主电路之间 2 500 2Ui +1 500 2Ui +2 000 正常工作不接至主电路的控制电路 和辅助电路和外壳或安装板之间 1 500 1.6Ui +500 1.6Ui +1 000 正常工作不接至主电路的控制电路 和辅助电 路和外
32、露导体部分之间 1 500 1.6Ui +500 1.6Ui +1 000 7.2.10 正常负载和过载条件下的性能要求 7.2.10.1 接通和分断能力 直流 接触器按 8.3.2.10所述的试验方法,应能接通和分断表 3中 试验 电流及操作循环次数。 通电时间和间隔时间应不超过表 3和表 4的规定值。 表 3 额定接通和分断能力 接通和分断条件 电流 A 电压 V 时间常数 ms 通电时间 a s 间隔时间 s 操作循环次数 1.5Ie 1.05Ue 1.0 0.05 见表 4 50 a 若触头在重新断开之前已经完全闭合到底,则允许时间小于 0.05 s。为便于试验的进行,经制 造商同意,
33、可以规定更长的通电时间。 NB/T 103302019 11 表 4 验证额定接通与分断能力时试验电流和间隔时间的关系 试 验 电 流 A 间 隔 时 间 s I 100 10 100 I 200 20 200 I 300 30 300 I 400 40 400 I 600 60 600 I 800 80 800 I 1 000 100 1 000 I 1 300 140 1 300 I 1 600 180 1 600 I 2 500 240 2 500 I 用户和制造商协定 注: 若制造商同意,可缩短间隔时间。 7.2.10.2 约定操作性能 GB/T 14048.1-2012中 7.2.4
34、.2适用,并补充如下要求: 直流 接触器按 8.3.2.11所述的试验方法,应能接通和分断表 5中的 试验 电流及操作循环次数。 表 5 约定操作性能的接通和分断条件 接通和分断条件 电流 A 电压 V 时间常数 ms 通电时间 a s 间隔时间 s 操作循环次 数 1.0Ie 1.05Ue 1.0 0.05 见表 4 6000 a 若触头在重新断开之前已经完全闭合到底,则允许时间小于 0.05 s。为便于试验的进行 ,经 制造商同意,可以规定更长的通电时间。 7.2.10.3 过载 通断 能力 直流 接触器按 8.3.2.12所述的试验方法,应能接通和分断表 6中的 过载 电流及操作循环次数
35、。 表 6 过载能力的接通和分断条件 接通和分断条件 电流 A 电压 V 时间常数 ms 通电时间 s 间隔时间 s 操作循环次 数 2.0Ie 1.05Ue 1.0 1 9 100 注: 若制造商同意,通电时间和间隔时间可为 0.6s和 5.4s的组合;通断电流倍数和操作循环次数也可提高,可由用 户和制造商协定 。 NB/T 103302019 12 7.2.10.4 耐受过载电流的能力 直流接触器应能耐受 8Ie的过载电流 10 s。 直流接触器 应 按 8.3.2.13验证 其 耐受过载电流的能力。 注: 耐受过载电流倍数和耐受时间也可提高,可由用户和制造商协定,但 I2t值不应小于规定
36、值 。 7.2.10.5 极限分断能力 直流接触器的极限分断能力应由制造商规定,包括极限分断电流值和允许分断次数。 直流接触器 应 按 8.3.2.14验证 其 极限分断 电流 。 7.2.10.6 临界负载电流 直流接触器 应能按 8.3.2.15接通和分断其临界负载电流 。 7.2.11 短 路条件下性能 (额定限值短路电流) GB/T 14048.4-2010中 8.2.5适用。 7.2.12 噪声 直流接触器 吸合和释放时不应产生超过 70 dB的噪声, 应 按 8.3.4进行验证。 7.3 环境适应性 直流接触器应能承受机械冲击 和 振动的机械应 力,通过 8.4.1和 8.4.2的
37、试验来检 验是否符合要求。 直流接触器应能承受温度循环、温度 /湿热组合循环和盐雾 的试验要求,通过 8.4.3、 8.4.3和 8.4.5 的试验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7.4 电磁兼容性( EMC) 直流接触器应能满足电磁兼容的试验要求,通过 8.5的试验来检验是否符合要求。 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无电子线路的 直流接触器 对电磁骚扰是不敏感的 。 因此,此类电器不需要进行 抗扰度试验 。 对无电子线路的直流接触器,电磁骚扰只是在操作瞬间 时偶然产生,骚扰的持续时间是毫秒级。上 述发射频率、水平及影响是属于低压装置正常电磁环境的组成部分。因此,此类电器的电磁发射已符合 要求,不需要进行电器的发射
38、验证试验。 8 试验 8.1 试验种类 8.1.1 一般规定 GB/T 14048.1-2012中 8.1.1适用 。 8.1.2 型式试验 型式试验项目见附录 A。 8.1.3 常规试验 制造商对每个直流接触器进行的常规试验见附录 B。 NB/T 103302019 13 8.1.4 抽样试验 验证电气间隙的抽样试验应根据 GB/T 14048.1-2012中 8.3.3.4.3的规定 按照公认的抽样方案(见 GB/T 2828.1)进行。 8.2 验证结构要求 8.2.1 灼热丝试验 直流接触器灼热丝试验应在 7.1.1.2规定的条件下根据 GB/T 5169.10和 GB/T 5169.
39、11规定进行 。 8.2.2 耐热试验 直流接触器中把载流部件和保护电路部件保持在其位置上所必需的,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外部部件 用 图 1所示的装置 进行球压试验。 被试部件放置在一个钢制支架上,使其合适的面处于水平位置,用一个 20 N的力把一个直径为 5 mm 的钢球压在此表面上。 试验在一个温度为 (125 2) 的加热箱中进行。 1 h后,把球从试品上移开, 应在 10 s内将 试品 放在 20 5的水中(浸没),然后将试品 保持浸 没在水中 6 min 2 min。 从水中移出试品,并去除所有水迹,在 3 min内 测量由钢球产生的压痕的直径,测量值不应超过 2 mm。 图 1 球压试
40、验装置 8.2.3 接线端子机械性能 GB/T 14048.1-2012中 8.2.4适用。 8.3 验证性能要求 8.3.1 一般试验条件 GB/T 14048.1-2012中 8.3.2适用。 并补充如下要求: 对于具有相同的基本设计,结构无显著差别的一系列电器,试品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的判断来决定。 除了仅用于一个频率的电器之外, 50 Hz下进行的试验认为适用于 60 Hz的情况,反之亦然。 除非 相应的试验条款中另有规定,否则连接处的拧紧力矩应该按制造商的规定,或者如果没有规定 的话,应按 GB/T 14048.1-2012中 表 4的规定。 8.3.2 空载、正常负载和过载条件下的性能
41、 NB/T 103302019 14 8.3.2.1 动作范围 直流接触器应验证其性能符合 7.2.1的要求。 8.3.2.2 线圈功耗 8.3.2.2.1 一般要求 需要对接触器电磁铁所需的为线圈供电的功率确定相关特性,包括吸持功率和吸合功率。 对于同一电压范围内的不同线圈, 抽取如下的 5个线圈并进行试验 : 具有额定控制电路电源电压 Us最低值的线圈、具有额定控制电路电源电压 Us最高值的线圈,以及由 制造商自行选择的作为具有吸持 功率最高计算值的典型代表的三个线圈。 试验应在周围空气温度 +( 23 3) C时进行。试验时,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中都不带负载。在电磁铁 上施以额定控制电路电源
42、电压 Us和额定频率。对于给定的线圈,当已声明了电压范围时,试验应分别在 各频率的最大电压下进行。 对于直流控制的电磁铁,以平均值作为测量值,功率值的测量不确定性应优于 5%。 对于电子式控制的电磁铁,测量的带宽最少从 0至 100 kHz,但不小于电子式控制开关额定值的 10 倍。 制造商的声明值应等于或高于 5个被试线圈的平均值。 8.3.2.2.2 传统式和电子式控制电磁铁的吸持功率 线 圈通电并达到稳定温度后测量线圈的电流 I(i)。 吸持功耗通过下列公式定义: 对于直流控制电磁铁: Pc(i) = Us(i) I(i) ( W) Sh = (Us(i) I(i)/5( VA),分别对
43、应的 Pc = (Us(i) I(i)/5( W)。 8.3.2.2.3 带有独立吸合与吸持绕组的直流控制电磁铁的吸合功率 应在测量吸持电流(见 8.3.2.2.2)后立即测量吸合电流。 应在电磁铁断电、接触器保持在断开位置并重新通电后,立即测量线圈电流 I(i)所对应的电流 (i)。 吸合功耗通过下列公式定义: Sp(i) = Us (i)( VA) 对于直流控制的电磁铁: Sp(i) = (Us(i) (i) )/5( VA) 对于直流控制的接触器,由于其波形为非线性,因此功耗以 VA来表示,代表总视在功率,但也可以 用 W表示。 注 1: 除非制造商在产品资料中另有说明,直流的传统式控制
44、电磁铁的吸合功率等于吸持功率。 注 2: 根据带有独立的吸合与吸持绕组的接触器设计,在进行短时测量时要注意不能烧毁线圈(电磁铁通电时间小 于 1 s;或者如果大于 1 s 时,为制造商公开的吸合时间的两倍)。 8.3.2.3 极阻抗 应在 7.2.3给出的条件下,按 8.3.2.5规定的试验确定极阻抗。 应 在接触器的线路接线端子和负载接线端子(含接线端子)之间测量电压降 Ud,最好同时测量温升。 每极阻抗通过如下公式定义: Z = Ud/Ith ( ) 电压降的测量不宜 显著影响温升或阻抗 测量试验 。 NB/T 103302019 15 8.3.2.4 过电压 在加热箱中将直流接触器加热到
45、 T=Tmax-20C, 将 等于 1.5倍 Us的电源电压 加到直流接触器的 线圈输入 端,持续 60 min。 功能状态应达到 C级,必要时可要求达到更严酷的 A级。 8.3.2.5 供电电压瞬时下降 将试验脉冲(图 2或图 3)加到直流接触器的 线圈输入端,上升和下降时间应不超过 10 ms。 功能状态应达到 B级,经 协商可选择其他等级。 8.3.2.6 对电压骤降的复位性能 将试验脉冲(图 4)加到直流接触器的 线圈输入端,检查直流接触器的复位性能。 供电电压以 5%梯度从 Usmin降到 0.95Usmin,保持 5s,再上升到 Usmin,至少保持 10 s并进行功能试验,然 后将电压降至 0.9Usmin等,按图 4所示以 Usmin的 5%梯度继续进行直到降到 0 V,然后再将电压升到 Usmin。 功能状态应达到 C级。 其中: U 电压, V; t 时间, s。 图 2 瞬时电压下降( Us=12V系统) NB/T 103302019 16 其中: U 电压, V; t 时间, s。 图 3 瞬时电 压下降( Us=24V系统) 其中: Usmin 最低供电电压, %; t 时间, s。 图 4 复位试验供电电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