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NB T 10304-2019 管形荧光灯镇流器用双金属片式热保护器.pdf

    • 资源ID:1499646       资源大小:809.32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NB T 10304-2019 管形荧光灯镇流器用双金属片式热保护器.pdf

    1、ICS 97.120 K32 NB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能 源 行 业 标 准 NB/T 10304 2019 管形荧光灯镇流器用双金属片式热保护器 Bimetal thermal protectors for ballasts used in tubular fluorescent lamps 2019 11 04发布 2020 05 01实施 国 家能源局 发布 NB/T 10304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分类和命名 . 2 5 技术要求 . 2 6 试验方法 . 4 7 检验规则 . 7 8

    2、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 9 表 1 在触头热分断状态下,不同极性之间电气强度 . 3 表 2 载流部件与绝缘件之间电气强度 . 4 表 3 型式检验项目 . 7 表 4 抽样检测的合格质量水平( AQL值) . 8 NB/T 103042019 II 前 言 本 标准按照 GB/T 1.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家用自动控制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 212)归口。 本标准 起草单位: 扬州宝珠电器有限公司 、 宝应电器厂 、 江苏怡通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合肥美的电冰箱 有限公司 、 中国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 苏 常胜电器

    3、股份有限公司 、 厦门日拓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 西安云拓电器有限公司 、 西安远征智能软件有限公司 、 佛山通宝精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 佛山市利安达 电器有限公 司、 宁波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院、 常州福兰德电器有限公司 、 江阴市志骏电器线缆 有限公司 、 广东省东莞市质量技术监督标准与 编 码所 、 金华旺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杨风雷 、徐士萍、 朱胜亮 、 陈林、曹诗亮、 孔睿迅 、成明生、 刘锦华 、 张文杰 、 南征 、 霍志文、 郭启强、 潘意杰、杜立、 马志军 、 杨锡波 、 张威 。 NB/T 103042019 1 管形荧光灯镇流器用双金属片式热

    4、保护器 1 范围 本 标 准规定了家用和类似用途用管形荧光灯镇流器用双金属片式热保护器(以下简称热保护器)的 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 、运输、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频率 50 Hz或 60 Hz,额定电压 600 V及 以下管形荧光灯镇流器用双金属片式热保护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2008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32016 环境试 验 第 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Cab:恒定湿

    5、热试验 GB/T 2828.1 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 1部分:按接收 质量限( 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14536.1 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 第 1部分:通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镇流器 ballast 由电感、电容或电阻,单个或组合成的一种器件,接入电源和一个或多个放电灯之间,主要起限制 电流作用和产生瞬间高压。 3.2 镇流器热保护器 thermal ballast protector 安装在管形荧光灯镇流 器中或与镇流器成为一 体,设计用于防止镇流器在任何条件下过热的自动复 位式自动控制器。 注: 热保护器

    6、承载镇流器的电流,并对镇流 器的温 度和 电流敏感。 3.3 额定电流 rated current 制造厂对热保护器规定的电流。 3.4 动作温度 open temperature 热保护器不承载任何电流,或只有信号电流通过,并在一定的升温速率条件下测得的断开温度值。 3.5 复位温度 reset temperature 热保护器在一定的降温速率条件下测得的闭合温度值。 3.6 NB/T 103042019 2 内电阻 internal resistance 热保护器内载流通 路上因存在机械接 触及载流部件而产生的电阻。 3.7 电流 -温度特性 current temperature 在设定

    7、的环境温度 中,热保护器不断开电路所能承载的最大连续电流。 4 命名 产品型号及其含意如下: TB 温度规格或代号 设计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 示) 热保护器(制造商设计代号) 示例: TB05-100 表示:制造商设计代号 TB、设计序号 05、温度规格 100。 注: 型号也可以由热保护器制造商根据需要自行命名。 5 技术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 外观、尺寸要求:安装尺寸及产品标志清晰,内容符合制造厂相关文件要求。 5.1.2 金属零件,不得有裂纹及镀层脱 落现象,绝缘材料不得有气泡、 裂纹、无明显斑痕和破损等现 象。 5.1.3 对安装方式有规定或热保护器性能受到安装条件影响的,

    8、应在产品 文件中明确规定安装条件或 与使用方协议确定安装条件。 5.1.4 对 有浸漆过程防漏要求时,应能保证其良好的防漏能力,必要时应与使用方协议验证方法,比 如与镇流器一起进行浸漆处理。 5.1.5 引出部件的结构(导线、端子、焊接片等)应能保证良好的电接触和载流能力,并能承受相应 的机械应力,其要求与使用方协议确 定。 5.1.6 热保护器绝缘材料应能承受如下耐热、耐燃和耐漏电起痕要求: a) 耐热:热保护器最高工作环境温度 Tmax 40的球压 试验; 注: 陶瓷材料不 进行 本试验。 b) 耐燃: 650 10灼热丝顶端的试验温度试验,持续时间 30s 1s; c) 耐漏电起痕: P

    9、TI不小于 175 V。 5.2 性能要求 5.2.1 动作温度 热保护器动作温度在 60 150之间每 5一档,其动作温度的允许偏差为 5。 5.2.2 复位温度 热保护器的通断温度差应 在制造商声明的范围内, 优选( 5 25)K、( 10 40)K。 注: 可根据 用户 需要设定其它的动作温度、复位温度及其偏差。 NB/T 103042019 3 5.2.3 电流 -温度特性 热保护器 制造商 应以图表或曲线的形式反映热保护器的电流温度特性的资料 ,其要求 由制造商 与 用户 协议确定。 5.2.4 内 电 阻 一般情况下热保护器产品两引出部件间的内电阻应不大于 50 m。 注: 可根据

    10、产品结构特点与顾客设定其它 的内阻值。 5.2.5 绝缘电阻 热保护器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以下要求: a) 热保护器在触头热分断状态下,两引出部件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2 M; b) 热保护器引出部件与外壳绝缘层表面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5 M。 5.2.6 电气强度 在热保护器绝缘或断开处应能经受频率为 50 Hz或 60 Hz的基本正弦波,按表 1、表 2中的试验电压(有 效值)历时 1min无闪络和击穿现象,试验时其 泄漏 电流脱扣值设定不得超过 10 mA。 表 1 在触头热分断状态下,不同极 性之间电气强度 单位为伏 工作电压 U U 250 250 U 440 U 440 试验电压 50

    11、0 880 1380 表 2 载流部件与绝缘件之间电气强度 单位为伏 工作电压 U U 250 250 U 440 U 440 试验电压 1500 2000 2500 5.2.7 过载 热保护器在额定电压、功率因数为 0.4 0.5条件下,通以 4倍的额定 电流通断 1 000周期,试验后其 动作温度变化不超过初始值的 5K。 5.2.8 耐久性 热保护器在额定电压、功率因数为 0.4 0.5条件下,通以 2倍的额定电流通断 10 000周期,试验后 应满 足: a) 动作温度变化不超过初始值的 5K; b) 电气强度符合 5.2.6的规定; c) 触头不得误动作; d) 触头不 发生熔焊。

    12、5.2.9 限定短路性能 热保护器应承受预期电流为 200 A的限定短路性能试验,而不引发着火危险,允许热保护器触头熔 焊或破碎。 NB/T 103042019 4 5.2.10 耐高温性能 热保护器应能经受 150持续时间 96 h的高温试验要求,试验后热保护器动作温度的变化不超过初 始值的 5K。 5.2.11 耐温度变化性能 热保护器在严酷等级按 60持续时间 4 h和低温 -40持续时间 2 h温度变化要求循环 10周期,试验后 动作温度的变化不超过初始值的 5K。 5.2.12 耐振动性能 热保护器应能承受振动频率 50 Hz、振幅 0.35mm,历时 30min的定频试验,试验后其

    13、动作温度的变化 不超过初始值 5K。 5.2.13 耐冲击性能 热保护器应能承受峰值加速度为 50 gn 7.5 gn,脉冲持续时间为 11ms 1ms的后峰锯齿半正弦波加 速度冲击试验,试验后其动作温度的变化不超过初始值 5K。 5.2.14 耐湿热性能 热保护器应能承严酷等级按 GB/T 2423.3-2016中的温度 25 2,相对湿度 91 95,持续时 间 7 d的耐湿热试验,试验后在触头热分断状态下,引出部件与外壳绝缘层表面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2 M ,并能承受 5.2.6电气强 度性能试验,试验电压降至原有的 80。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条件 除非另有规定,试验应在下列条件

    14、下进行: a) 环境温度 10 30,试验时周围空气温度变化应不超过 10; b) 试验仪器、仪表的精度:出厂检验不低于 1.0级,型式试验不低于 0.5级; c) 湿度要求:相对湿度 45 75; d) 测温仪表精度:出厂检验不低于 0.5,型式试验不低于 0.2。 6.2 一般项检查 6.2.1 外观、尺寸检查 用通用或专用量具检查尺寸、目视检查外观 是否 符合 5.1.1和 5.1.2条的规定。 6.2.2 绝缘件的耐热、耐燃和耐漏电起痕试验 绝 缘件的耐热、耐燃和 耐漏电起痕试验按 5.1.6和 GB/T 14536.1 2008中的第 21章规定进行试验。 注: 必要时用塑料样块进行

    15、绝缘件的耐热、耐燃和耐漏电起痕试验。 6.3 性能试验 6.3.1 动作温度试验 将热保护器置于强对流的干燥箱内进行试验。 NB/T 103042019 5 测量方法采用热电偶或温度计,热电偶或温度计应置于热保护器试样上或尽可能靠近热保护器。 在试验中升高空气温度,在空气温度大约低于动作温度下限温度 10K时的温度变化率不超过 1 K/min 至热保护器动作, 检查动作温度 是否 符合 5.2.1的规定。 用指示灯或其他的方法指示通断状 态,允许通 过热保护器的电流不超过 0.01 A。 6.3.2 复位温度试验 对于自动复位式热保护器采用 6.3.1规定的方法进行复位温度试验,降低空气温度,

    16、在大约高于复 位温度上限温度 10K时的温度变化率不超过 1K/min至热保护器复位时, 检查复位温度是否 符合 5.2.2的规 定。 6.3.3 电流温度特性试验 将热保护器置于温度波动为 2相对静止的空气中进行试验。 在试验中,让其环境温度保持在低于断开温度的任意温度点上,并通以该温度下热保护器的不动作 电流,持续 1h, 检查结果是否 符合 5.2.3的规定。 6.3.4 内电阻试验 用电阻测量仪测量热保护 器两引出部件间的电阻, 检查 结果 是否 符合 5.2.4的规定。 6.3.5 绝缘电阻试验 按下列方法用 500 V的绝缘电阻测试仪检测热保护器绝缘电阻, 检查 结果 是否 符合

    17、5.2.5的规定。 触点间的绝缘电阻性能试验,应将热保护器置于大约高于试品断开温度上限温度 10K 的空气介质 中,在触头断开的情况下进行。 热保护器引出部件与外壳绝缘表层之间的绝缘电阻性能试验在室温下进行。 6.3.6 电气强度试验 电气强度性能试验,其试验电源容量不小于 0.5 kVA,频率为 50 Hz或 60 Hz的基本正弦波, 其最大泄 漏电流脱扣值设定为 10 mA。 在 5.2.6所述部位从二分之一试验电压开始,逐步升至规定值,持续 1 min观察是否有 击穿或闪络现 象。 注 1: 两触头间的电气强度性能试验, 是 将热保护器置于大约高于试品断开温度上限温度 10 K 的空气介

    18、质中,在触 头断开的情况下进行。 注 2: 载流部件与绝缘件外表层之间的电气强度性能试验在室温下进行。 注 3: 出厂检验允许提高试验电压 20,缩短施压时间为 1 s。 6.3.7 过载试验 将热保护器产品接入额定电压,功率因素为 0.4 0.5的电路中,通以 4倍的额定电流,其电流的允 差为 5,操作频率(接通 -分断 -接通时间) 5周期 /min 7周期 /min,周期率 依赖于控制周围的介质 温度,如此循 环 1 000周期后, 查看 结果 是否 符合 5.2.7的规定。 6.3.8 耐久性试验 将热保护器产品接入额定电压、功率因素为 0.4 0.5的电路中,通以 2倍的额定电流,其

    19、电流允差 为 5的电路中,操作频率(接通 -分断 -接通时间) 5周期 /min 7周期 /min,周期率依赖于控制周围 的介质温度,如此循环 10 000周期后, 查看 结果 是否 符合 5.2.8的规定。 NB/T 103042019 6 6.3.9 限定短路性能试验 将热保护器与 20 A快速熔断体串联(该熔断器通 40 A电流时 12 s内不得断开),用脱脂棉絮包绕热 保护 器的外壳后,接入 200 A的预期电流、功率因数为 0.9 1.0的电路中,试验期间允许热保护器重复 动作,试验应进行至热保护器永久断开回路或熔断体熔断为止 ,查看 结果 是否 符合 5.2.9的规定。 6.3.1

    20、0 耐高温性能试验 将热保护器放入 150 3测试箱内,并保持 96 h后,取出在室温中保持 1 h后进行动作温度测试, 查看 结果 是否 符合 5.2.10的规定。 6.3.11 耐温度变化性能试验 将热保护器置于 -40 3环境下,保持 2 h取出置于空气中保持 30 min,再置于温度为 60 3 干燥箱内,保持 4 h后取出置于环境温度下保 持 30 min,如此循环 10个 周期后进行动作温度测试, 检查 结 果 是否 符合 5.2.11的规定。 6.3.12 耐振动性能试验 将热保护器固定在试验台上,分别在 X、 Y、 Z 3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按 5.2.12的要求在每个方向上 进

    21、行 10 min的振动试验, 检查 结果 是否 符合 5.2.12的规定。 6.3.13 耐冲击性能试验 将热保护器固定在试验台上,分别在 X、 Y、 Z 3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按 5.2.13的要求在每个方向上 连续施加 3次冲击,共 18次的冲击试验, 检查 结果 是否 符合 5.2.13的规定。 6.3.14 耐湿热性能试验 本试验采用 Cab试验方法, 有关试验箱的要求见 GB/T 2423.3 2016第 2部分试验方法,按 5.2.14规 定的严酷等级及 GB/T 2423.3 2006中第 7的要求进行试验, 检查 结果 是否 符合 5.2.14的规定。 关于试品检测,在试验结束后

    22、应立即进行引出部位与绝缘外表层的绝缘电阻和电气强度试验,此时 为正常大气压条件下,并避免在试品上有凝露出现。 在 1 h 2 h内再将试品置于高于断开温度上限温度 10K空气介质中,且在触头断开的情况下,先用 500 V兆欧表测引出部件间绝缘电阻,然后再进行引出部件间的电气强度试验。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 分类 检验 分为型 式检验和出厂检验 2种 。 7.2 型式检 验 7.2.1 型式检验适用情况 热保护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一般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定型或老产品转厂生产时; b)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产品停产一年后,恢 复生产

    23、时; NB/T 103042019 7 d) 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 e) 产品标准更新换版且内容有重 大变化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 7.2.2 型式检验规则 用作型式检验的热保护器, 应 是主要制造工艺装备齐全的正式试品,每个试验项目应不少于 3个试 样,所有试验项目都能通过,才被认为热保护器型式检验合格, 否则 应 分析原因,采取技术措施, 包括 改进技术、工艺、 工装等,重新进行直到型式检验合格为止。 7.2.3 型式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项目 分 为 3组,每组 3个试样 ,详 见表 3。 表 3 型式检验项目 序 号 检验项目 产品分组 技术要求 章条

    24、号 试验方法 章条号 1 2 3 1 外观,尺寸 c 5.1.1、 5.1.2 6.2.1 2 耐热、耐燃和耐漏电起痕 a, b 5.1.6 6.2.2 3 动作温度 c 5.2.1 6.3.1 4 复位温度 c 5.2.2 6.3.2 5 内电阻 c 5.2.4 6.3.4 6 绝缘电阻 b 5.2.5 6.3.5 7 电气强度 b 5.2.6 6.3.6 8 过载 c 5.2.7 6.3.7 9 耐久性 c 5.2.8 6.3.8 10 限定短路性能 c 5.2.9 6.3.9 11 耐高温性能 c 5.2.10 6.3.10 12 耐温度变化性能 c 5.2.11 6.3.11 13 耐

    25、振动性能 c 5.2.12 6.3.12 14 耐冲击性能 c 5.2.13 6.3.13 15 耐湿热性能 c 5.2.14 6.3.14 a 在原材料试样上进行。 b 必须一次检验合格。 c 首次检验允许任一项次不合格,但需按试品数加倍复试,不合格项复试合格仍认为型式检验合格。 7.3 出厂检验 7.3.1 出厂检验分类 出厂检验分全数检验和抽样检验二种。 7.3.2 全数检验 7.3.2.1 全数检验规则 NB/T 103042019 8 全数检验作为热保护器生产的工序, 应 对每个产品进行检验,全数检验可采用与 型式检验条件相同 的试验方法或快速试验方法进行,不合格的产品必须逐台返工或

    26、返修,直到完全合格,若无法修复,应 予报废。 7.3.2.2 全数检验项目 全数检验项目为: a) 动作温度; b) 复位温度; c) 内阻; d) 电气强度。 7.3.3 抽 样检验 7.3.3.1 抽样检验规则 抽样检验作为热保护器出厂前的最终检验,抽样检验按 GB/T 2828.1 2012的规定进行检验,对于 判定不合格的批量产品,应将该批(或周期内)的全部产品返工或返修,经检验合格才准许出厂。 出厂抽样检验的抽检采用 GB/T 2828.1 2012中表 1的特殊检查水平“ S-4”及表 2-A正常检 查一次 抽样方案的规定进行。 抽样检验的合格质量水平( AQL值)见表 4。 7.

    27、3.3.2 抽样检验项目 一般抽样检验项目见表 4。 表 4 抽样检测的合格质量水平( AQL值) 序号 检验项目 AQL 1 外观、尺寸 4.0 2 动作温度 1.0 3 复位温度 2.5 4 内 电 阻 1.5 5 绝缘电阻 6 电气强度性能 8 标志、包装、运输 及 贮存 8.1 标志 热保护器标志应清晰,耐久易于识别,产品标志内容 应包含 : a) 制造厂厂名或注册商标; b) 产品型号或编号或唯一型号识别标志; c) 产品规格标识。 8.2 包装 NB/T 103042019 9 8.2.1 热 保护器在出厂时应予包装,以防止运输过程中遭受损坏,包装箱内应有产品合格证,使用说 明书等

    28、文件。 8.2.2 包装的标志应清楚、整齐,并保证不因运输或贮存后而模糊不清。 包装标志内容: a) 制造厂厂名或商标、厂址; b) 产品名称、型号、规格; c) 产品数量 ; d) 包装箱外形尺寸; e) 重量; f) 生产日期; g) 包装箱上有“怕湿”、“向上”、“小心轻放”、“堆码限定” 等按 GB/T 191-2008规定的字 样或标记。 8.3 运输 包装应适应各种运输工具的运输,而不发生损坏。热保护器在运输过程中不得遭受雨雪侵袭。 8.4 贮存 热保护器应贮存在通风良好、无腐蚀性介质, 且相对湿度小于 90( 20 5时),环境温度不 高于 +40与不低于 -5的仓库中,贮存期 不超过 三年。 _


    注意事项

    本文(NB T 10304-2019 管形荧光灯镇流器用双金属片式热保护器.pdf)为本站会员(ownview25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