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LY T 3116-2019 中国森林认证 碳中和产品.pdf

    • 资源ID:1499338       资源大小:557.25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LY T 3116-2019 中国森林认证 碳中和产品.pdf

    1、ICS 65.020.40 B 64 LY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林业 行 业 标 准 LY/T 3116 2019 中国森林认证 碳中和产品 Forest certification in China Carbon neutralization products (发布稿) 2019 - 10 - 23 发布 2020 - 04 - 01 实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发布 LY/T 3116 2019 I 目 次 目 次 . I 前言 . II 引 言 . III 中国森林认证 碳中和产品 . 1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产品碳排放计量 .

    2、 2 5 碳汇来源和管理 . 2 6 产品碳中和 . 3 7 碳中和产品标识 . 3 8 管理体系 . 3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碳中和产品认证报告 . 4 LY/T 3116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国家林业 和草原局科技发展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与森林认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36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 发展中心,东北林业大学,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劼、付博、于玲、贾炜玮、李屹峰、

    3、丁晓纲、魏胜利、陈光、于天飞、刘辰 明、赵旭。 LY/T 3116 2019 III 引 言 开展碳中和产品认证旨在确认申请方将其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用碳汇予以中和。 开展碳中和产品认证是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引导绿色消 费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用于碳中和的碳汇来自于在公开市场合法交易的林业碳汇 。 LY/T 3115 2019 1 中国 森林认证 碳中和 产品 1 范围 本 标准 规定了产品实施碳中和认证的要求,包括 产品碳排放计量、碳汇来源、碳中和、 碳中和产品标识、管理体系 等。 本 标准 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实施 的 碳中和

    4、产品认证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PAS 2050: 2008 商品和服务生命周期温室气体排放评价规范 ( Specification for the assessment of the life cycle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of goods and services) ISO 14067 产品碳足迹国际标准 ( Greenhouse gases - Carbon footprint of prod

    5、ucts - Requirements and guidelines for quantification and communication)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 和定义 适用于本 文件 。 3.1 申请方 applicant 向认证机构提出碳中和产品认证的组织。 3.2 产品 product 申请方定义的待 计量 其 碳 排放并根据本标准进行量化和 中和 的商品或服务。 3.3 林业碳汇 forestry carbon-sink LY/T 3115 2019 2 林业碳汇是指利用森林的储碳功能,通过造林、再造林和森林管理,减少毁林等活动, 吸收和固定 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3.4 3.

    6、5 产品碳排 放 product carbon emission 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 碳足迹 ,即从原材料 一直到生产(或提供服务)、分销、使 用和处置 /再生利用等所有阶段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3.6 碳中和 carbon neutrality 以 获取自 公开市场合法交易的 一定计量单位 的 林业碳汇 , 来 抵消申请方 特定种类及数 量 产品的碳排放。 3.7 碳中和声明 carbon neutrality claim 申请方 在获得碳中和产品认证后,对其特定种类及数量的产品做出的碳排放已实现中 和的 客观陈述。 4 产品碳排放计量 4.1 计量方法 4.1.1 申请方应按 PAS

    7、 2050:2008 或 ISO 14067 标准 计算产品的碳排放。 4.1.2 应计算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碳 排放。 4.2 计量报告 4.2.1 申请方应提供涵盖其所有碳中和产品的碳排放计量报告。 4.2.2 碳排放计量报告 至少应包括 以下方面的内容 。 a) 碳中和产品描述 ; b) 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的描述 ; c) 数据的来源及收集过程 ; d) 计量方法 ; e) 排放量的计算过程 ; f) 公式和参数的来源 。 5 碳汇来源和管理 LY/T 3115 2019 3 5.1 碳汇来源 用于中和碳排放的碳汇应来源于在公开市场合法交易的林业碳汇 。 5.2 碳汇的管理 5.2.

    8、1 申请方应提供能够证明其拥有林业碳汇的证明材料。 5.2.2 申请方 应建立碳汇管理账目 , 记录其拥有的碳汇量的变化及使用信息。 5.2.3 申请方 不应以虚拟采购或虚拟拥有的方式进行碳中和产品 认证。 6 产品碳中和 6.1 申请方可使用其购买或自有的林业碳汇中和其特定数量、特定产品的碳排放。 6.2 申请方进行碳中和时应相应扣减其碳汇管理账目中的碳汇,且用于碳中和的碳汇量不 应超过其碳汇管理账目中真实拥有的碳汇量。 6.3 碳中和产品与其他产品应进行物理分离。 7 碳中和产品 标识 7.1 申请方可在其碳中和产品上使用中国森林认证体系的专用标识。 7.2 申请方使用标识时应满足中国森林

    9、认证体系对标识的相关规定。 8 管理体系 8.1 职责和权力 8.1.1 申请方应设立负责 产品碳排放计量 和 碳中和 的内部机构和岗位,指定专人负责碳 中和产品的相关工作,并明确其职责和权力。 LY/T 3115 2019 4 8.1.2 申 请方应承诺按本标准实施碳中和产品管理,并形成文件。这一承诺应向企业员 工、消费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公开。 8.2 程序性文件 与记录 8.2.1 申请方应建立碳中和产品管理程序性文件 。 8.2.2 程序性文件应 至少包括下列方面: a) 碳中和产品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和权力; b) 碳中和产品的 描述 ; c) 产品碳排放计量报告 ; d) 碳汇管理账目 ; e) 产品实施碳中和的程序; 碳中和产品标识管理; f) 所有与碳中和产品有关的文件和记录的保管程序。 8.2.3 所有记录应至少保存 5 年。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碳中和产品认证报告 碳中和产品认证报告应具有完整性和相关性,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申请 方的身份信息 b) 产品生产者的身份信息 c) 认证机构的身份信息 d) 碳中和产品的详细定义 e) 碳排放计量方法与结论 f) 碳汇来源与数量 g) 认证结论 h) 发证日期和有效期限 其他需要标注的内容 _


    注意事项

    本文(LY T 3116-2019 中国森林认证 碳中和产品.pdf)为本站会员(diecharacter3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