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行业标准 / 地震卫星电磁观测测项分类与代码 发布实施 中国地震局发布 / 目次 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分类原则和方法 编码方法 分类与代码表 参考文献 / 前言 本标准按照/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地震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地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壳应 力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冬梅、张学民、申旭辉、王兰炜、陈化然、詹艳、何宇飞、张宇 / 地震卫星电磁观测测项分类与代码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震卫星电磁观测测项的分类原则、分
2、类方法和编码方法给出了地震卫星电磁观 测测项的分类与代码表 本标准适用于地震卫星电磁观测测项及产出数据的汇集、管理、交换和应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 标准编写规则第部分:信息分类编码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卫星电磁观测 用搭载在卫星上的仪器对电离层中电磁场及其变化以及电离层相关参数如等离子体原位、高能 粒子、电离层结构等的观测 卫星电磁观测测项 卫星电磁观测的方法门类 测项分量 属于同一观测方
3、法门类下的各项观测 / 定义 等离子体 一种电离的气体以自由电子和带电离子为主要成分的物质形态常被看作是物质的第四态具 有很高的电导率与电磁场存在极强的耦合作用整体呈电中性 / 高能粒子 能量范围从数千电子伏特至数百兆电子伏特的粒子主要包括质子和电子此外还有原子核和其 他亚原子粒子等 电离层 高层大气中被太阳辐射部分电离的区域能显著影响无线电波传输高度大约从 到 之间通常又可以分为、 、 区 / 定义 电离层闪烁 无线电波穿越电离层时受电离层不规则结构引起的信号振幅、相位等短周期不规则变化 分类原则和方法 分类原则 应能区别卫星电磁观测与地面电磁观测、卫星其他物理量或化学量观测 按照卫星电磁观
4、测的观测类别、观测对象、观测分量或分项依次进行划分 分类方法 本标准采用/ 给出的线分类法将地震卫星电磁观测测项分成四个层级: 第一层级为地震卫星电磁观测以区别于地震行业的地面电磁观测和其他学科的卫星观测 第二层级为观测类别用于表征在地震卫星电磁观测中为获得电离层电磁信息而开展的不 同类别的观测包括电场、磁场、等离子体原位、高能粒子、电离层结构等观测 第三层级为观测对象以表征电离层电磁信息特征的物理量为依据用于区分同一类别的不 同观测对象 第四层级为测项分量或分项用于区分同一观测对象的不同分量或分项 编码方法 本标准分类与代码表的编排采用/ 表 示例方式 本标准采用位编码自左至右第位采用大写字
5、母编码第位至第位采用数字 编码编码可不连续第位取“”表示地震卫星电磁观测第位表示地震卫星观测中不同观 测类别序号第位表示同一观测类别中不同观测对象序号第位表示同一观测对象中不同观测分 量或分项序号具体编码结构如图所示 / 图编码结构图 分类与代码表 地震卫星电磁观测测项分类与代码表见表 表地震卫星电磁观测测项分类与代码表 代码名称说明 卫星电磁观测 卫星电场观测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单位为二次方毫伏每平方米赫兹( /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单位为二次方毫伏每平方米赫兹( /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
6、垂向分量单位为二次方毫伏每平方米赫兹( /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单位为毫伏每米(/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单位为毫伏每米(/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量单位为毫伏每米(/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单位为二次方微伏每平方米赫兹( /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单位为二次方微伏每平方米赫兹( /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量单位为二次方微伏每平方米赫兹( /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单位为
7、微伏每米(/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单位为微伏每米(/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量单位为微伏每米(/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单位为二次方微伏每平方米赫兹( / ) / 表 (续) 代码名称说明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单位为二次方微伏每平方米赫兹( /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量单位为二次方微伏每平方米赫兹( /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单位为微伏每米(/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单位为
8、微伏每米(/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量单位为微伏每米(/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二次方微伏每平方米赫兹( /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二次方微伏每平方米赫兹( / ) 卫星电场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量二次方微伏每平方米赫兹( / ) 卫星磁场观测 卫星磁场总强度观测 卫星磁场绝对量观测 卫星磁场绝对量观测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单位为二次方纳特每赫兹( / ) 卫星磁场绝对量观测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单位为二次方纳特每赫兹( / ) 卫星磁场绝对量观测 分量
9、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量单位为二次方纳特每赫兹( / ) 卫星磁场绝对量观测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单位为纳特() 卫星磁场绝对量观测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单位为纳特() 卫星磁场绝对量观测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量单位为纳特()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单位为二次方纳特每赫兹( / )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单位为二次方纳特每赫兹( / )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量单位为二次方纳特每赫兹( / )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
10、单位为纳特()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单位为纳特() / 表 (续) 代码名称说明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量单位为纳特()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单位为二次方纳特每赫兹( / )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单位为二次方纳特每赫兹( / )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量单位为二次方纳特每赫兹( / )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单位为纳特()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单
11、位为纳特()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量单位为纳特()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单位为二次方纳特每赫兹( / )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单位为二次方纳特每赫兹( / )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频谱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量单位为二次方纳特每赫兹( / )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北向分量单位为纳特()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东向分量单位为纳特() 卫星磁场感应量观测频段 分量波形数据地理坐标系垂向分量单位为纳特() 卫星等离子体原位观
12、测 等离子体密度单位体积内主要带电成分的总数 电子密度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子数单位为每立方厘米() 离子密度单位体积内的所有种类离子总数单位为每立方厘米() 氢离子密度单位体积内的氢离子总数单位为每立方厘米() 氦离子密度单位体积内的氦离子总数单位为每立方厘米() / 表 (续) 代码名称说明 氧离子密度单位体积内的氧离子总数单位为每立方厘米() 一氧化氮离子密度单位体积内的一氧化氮离子总数单位为每立方厘米() 离子密度涨落离子密度在其统计平均值附近的微小变动 等离子体温度等离子体达到热力学平衡时粒子平均动能的大小 电子温度等离子体中电子平均动能的大小单位为开尔文() 离子温度等离子体中离子平均
13、动能的大小单位为开尔文() 离子电漂移速度等离子体中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平均移动速度 离子电漂移速度 分量地理坐标系中离子电漂移速度的北向分量单位为米每秒(/ ) 离子电漂移速度 分量地理坐标系中离子电漂移速度的东向分量单位为米每秒(/ ) 离子电漂移速度 分量地理坐标系中离子电漂移速度的垂向分量单位为米每秒(/ ) 卫星高能粒子观测 高能粒子能谱一定能量范围内各自能道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单位立体角内的高能粒子总数 电子能谱 一定能量范围内各自能道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单位立体 角内的电子总数单位为每平方厘米秒球面度千电子伏特 () 质子能谱 一定能量范围内各自能道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单位立体 角内的质
14、子总数单位为每平方厘米秒球面度千电子伏特 () 射线能谱 一定能量范围内各自能道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单位立体 角上的射线光子总数单位为每平方厘米秒球面度千电 子伏特() 高能粒子方向谱一定方向范围内各自方向区间探测能区的高能粒子通量 电子方向谱一定方向范围内各自方向区间探测能区的电子通量单位为每平方厘米秒球面度千电子伏特() 质子方向谱一定方向范围内各自方向区间探测能区的质子通量单位为每平方厘米秒球面度千电子伏特() 高能粒子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单位立体角的高能粒子总数 电子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单位立体角上的电子总数单位为每平方厘米秒球面度() 质子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单位立体
15、角上的质子总数单位为每平方厘米秒球面度() / 表 (续) 代码名称说明 射线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单位立体角上的射线光子数单位为每平方厘米秒球面度() 卫星电离层观测 电离层观测对电离层电子密度在时间和空间中分布的多维度的观测 电子密度剖面电子密度随高度的变化单位为每立方厘米() 电子密度三维结构电子密度随经度、纬度和高度的结构变化单位为每立方厘米() 电子密度四维结构电子密度随经度、纬度、高度和地方时的结构变化单位为每立方厘米() 电离层闪烁指数 指数表征电离层闪烁信息强度定义为信号强度的均值归一化的标准差 总电子浓度()沿发射接收路径上单位面积上的电子密度积分 绝对总电子密度 电离层
16、电子浓度总含量()又称电离层电子浓度柱含 量、积分含量等是单位面积内电子浓度沿高度的积分 单位为每立方米() 相对总电子密度积分电子总含量的相对变化单位为每立方米() 中性大气观测 大气密度廓线单位体积内的大气质量随高度的变化曲线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 ) 大气气溶胶密度廓线单位体积内的大气气溶胶质量随高度的变化曲线单位为毫克每立方厘米(/ ) 大气温度廓线大气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曲线单位为开尔文() 大气压强廓线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变化曲线单位为百帕斯卡() / 参考文献 / 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术语第部分:空间物理 / 地震测项分类与代码 / 图书在版编目()数据 地震卫星电磁观测测项分类与代码: / /中国地震局著. 北京:地震出版社 地 中 地震监测电磁测量卫星观测法行业标准中国 中国版本图书馆数据核字()第号 地震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震行业标准 地震卫星电磁观测测项分类与代码(/ ) 中国地震局 责任编辑:王伟 责任校对:凌樱 出版发行: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大学南路号 邮编: 发行部: 传真: 门市部: 传真: 总编室: 传真: 专业图书事业部: : / / : 经销:全国各地新华书店 印刷:北京地大彩印有限公司 版(印)次: 年月第一版 年月第一次印刷 开本: / 字数: 千字 印张: 印数: 书号: / () 定价: 元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图书出现印装问题本社负责调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