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01.140.20 A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行业标准 DA/T832019 档案数据存储用LTO磁带应用规范 ApplicationspecificationonLTOtapesforarchivaldatastorage 2019-12-16发布2020-05-01实施 国家档案局发布 901 DA/T83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 B / T 1 . 1 2 0 0 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国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和新锐英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档案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
2、家档案局档案科学技术研究所、新锐英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库、苏涛、刘晓光、李慧明、郭新、史金、王晶、宁倩、杨战捷、周萌。 011 DA/T832019 档案数据存储用LTO磁带应用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档案数据存储用L T O磁带的技术要求、选择、条形码标签、使用、保管、运输以及磁 带的复制、更新和转换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档案部门及有关单位档案数据存储用L T O磁带的应用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G B / T 2 8 2 8 . 1 2 0 1 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 A Q 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 G B / T 1 8 8 9 4 2 0 1 6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线性磁带开放协议 LinearTape-Open LTO 一种基于伺服( 3 . 4 )系统、硬件数据压缩、优化的磁道( 3 . 3 )面和高效率纠错技术,具有线性多通道、 双向磁带格式特点的磁带开放协议。 3.2 LTO磁带 LTOtape 采用线性磁带开放协议的数据流磁带。 注:包括L T O 4 、 L T O 5
4、 、 L T O 6 、 L T O 7 、 L T O 8等多种格式,参见附录A 。 3.3 磁道 track 记录磁信号的物理轨迹,与磁带的边沿保持平行。 3.4 伺服 servo 用于辅助定位记录磁道的专用磁信号通道。 注:伺服磁道在出厂时就被写入,一旦改变,将会导致磁头定位失败,进而引起数据读写失败。 3.5 装载次数 mounts 磁带被装载到驱动器的次数。 111 DA/T832019 3.6 写失败总次数 totalfatalwriteerrors 磁带在被写入数据过程中出现不可纠正错误的次数总和。 3.7 读失败总次数 totalfatalreaderrors 磁带在被读取数据
5、过程中出现不可纠正错误的次数总和。 3.8 伺服失败总次数 totalfatalservoerrors 磁带在被定位磁道过程中出现失败的次数总和。 3.9 读取重试参数 readretriesparameter 读取数据过程中出现读取错误后,磁带数据被重新读取的次数与读取数据量的比值。 注:单位为次/ T B 。 3.10 伺服错误参数 servoerrorsparameter 读取或写入数据过程中出现磁道定位错误后,磁带被重新定位的次数与读取数据量或写入数据量 的比值。 注:单位为次/ T B 。 3.11 批 lot 汇集在一起的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材料或服务。 G B / T 2 8 2
6、 8 . 1 - 2 0 1 2 ,定义3 . 1 . 1 3 3.12 接收质量限 acceptancequalitylimit AQL (验收抽样)可容忍的最差质量水平。 G B / T 3 3 5 8 . 2 - 2 0 0 9 ,定义4 . 6 . 1 5 4 磁带的技术要求 4.1 总体要求 档案数据存储用磁带,在达到磁带行业相关标准技术指标的基础上,还应符合4 . 2的要求。 4.2 主要技术指标 4.2.1 写失败总次数= 0 。 4.2.2 读失败总次数= 0 。 4.2.3 伺服失败总次数= 0 。 4.2.4 读取重试参数 5 。 4.2.5 伺服错误参数 1 0 。 5
7、磁带的选择 5.1 磁带格式的选择参见附录B ,应保证磁带与驱动器类型相匹配。 211 DA/T832019 5.2 磁带外观完整无损。 5.3 应对磁带进行全检或抽检,各项参数应符合4 . 2的要求。 5.4 同一批次的磁带,在写操作时能够明确单盘磁带档案数据明细的,可依据G B / T 2 8 2 8 . 1 - 2 0 1 2的 方案进行随机抽样检测。 5.5 接收质量限( A Q L )的数值应不大于1 ,按一般检验水平来抽检;根据批量磁带数N,从样本量字 码表(见表C . 1 )确定出样本量字码。 5.6 根据样本量字码和接收质量限( A Q L ) ,从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表(见表
8、C . 2 )确定出接收数A c 、 拒收数R e以及需要抽检的样本量n。 5.7 按系统随机抽样方法确定抽取样本:首先给批中每盒磁带编号1 N,然后确定抽样间隔,若样本 量为n,则取N/n的整数部分作为抽样间隔,最后按抽样间隔从批中抽取样本。 5.8 执行上述方法进行抽样检测后,如果所检批样本不合格数未超过接收数A c ,则认为该批磁带合 格,但样本中的不合格磁带应废弃。如果所检批样本不合格数达到或超过拒收数R e ,则认为该批磁带 不合格。 6 磁带条形码标签 6.1 磁带条形码应符合C o d e 3 9编码,尺寸规格为高度小于1 7 m m ,长度小于或等于7 9 m m ,参见附录
9、D 。 6.2 磁带条形码的编码能被读取设备识别。 6.3 磁带条形码的编码应具有唯一性。 6.4 磁带条形码标签应粘贴在磁带预留位置。 7 磁带的使用 7.1 使用前应对磁带进行全检或抽检,抽检按照5 . 4 、 5 . 5 、 5 . 6 、 5 . 7 、 5 . 8的规定进行;各项参数应符合 4 . 2的要求。 7.2 读写操作之前,磁带应在符合第1 0章要求的工作环境中放置2 4 h以上。 7.3 磁带可采用追加写入或者一次写入的方式写入数据,单盘磁带的数据量不宜超过标称容量的 9 5 % ,装载次数应少于4 0 0次。 7.4 宜采用只读方式存储档案数据。 8 磁带的保管 8.1
10、磁带入库前应进行全检或抽检,抽检按照5 . 4 、 5 . 5 、 5 . 6 、 5 . 7 、 5 . 8的规定进行;各项参数应符合4 . 2 的要求,装载次数应少于4 0 0次。 全检时,检测合格的磁带方可保存;不合格磁带不应入库,用符合4 . 2要求的磁带重新写入数据并 检测合格后才可保存。 抽检时,如果所检批样本不合格数未超过接收数A c ,则认为该批磁带合格,但抽检样本中的不合格 磁带不应入库,用符合4 . 2要求的磁带重新写入数据,检测合格后该批磁带才可保存;如果所检批样本 不合格数达到或超过拒收数R e ,则认为该批磁带不合格,应使用符合4 . 2要求的磁带重新写入数据,检 测
11、合格后才可保存。 8.2 磁带应在专用库房中保存。保存环境应符合第1 0章的要求。 8.3 磁带宜放置于磁带盒中竖放保存,确需堆叠保存的,叠放数量不应超过3盒。 8.4 宜将磁带存储数据明细表(参见表E . 1 )打印并且同磁带一同保管,必要时管理员可单独建立磁带 311 DA/T832019 离线保存备查表(参见表E . 2 ) ,或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用于磁带介质的查询。 8.5 磁带出入库应登记备查(参见附录F ) ,并定期盘点。 8.6 管理员应制定详细检测规划,定期检测磁带,时间周期不宜超过2年。检测方式可选择全检、抽检 或与原始数据的比对检查,抽检按照5 . 4 、 5 . 5 、
12、5 . 6 、 5 . 7 、 5 . 8的规定进行。 9 磁带的运输 9.1 在运输过程中,宜将磁带放置于专用的防潮和防震容器,采用磁屏蔽的容器,磁带距容器外壁至少 2 6 m m ;采用非磁屏蔽的容器,磁带距容器外壁至少7 6 m m 。 9.2 磁带应牢靠地固定在容器内,应避免磁带在容器内晃动。 9.3 应避免磁带受到强磁场、光线的影响。 9.4 应避免磁带受到强烈冲击和重压。 10 磁带保存、工作和运输环境要求 10.1 磁带应在表1规定的温湿度条件下保存、工作和运输。 表1 磁带保存、工作和运输的温湿度要求 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保存1 5 2 4 4 0 % 6 0 % 工作1 0 2
13、 6 4 0 % 7 0 % 运输4 3 2 2 0 % 8 0 % 10.2 磁带保存或工作环境每昼夜温度波动幅度不应大于 3 ,相对湿度波动幅度不应大于 5 % 。 10.3 磁带与磁场源(永久磁铁、电机、变压器)距离不应少于7 6 m m 。 10.4 保存环境可吸入颗粒物P M 1 0小于0 . 1 5 m g / m 3 ,菌落总数小于2 5 0 0 c f u / m 3 。 10.5 保存环境应远离强热源及有害气体源。 11 磁带的复制、更新和转换 11.1 被检测的磁带不符合4 . 2的要求时,应立即进行复制、更新,或转换至其他存储载体上,并且登记 相关管理活动。 11.2 磁
14、带复制操作应在生成磁带数据的应用系统中进行。 11.3 保存时间超过1 0年的磁带,宜进行更新或转换。 11.4 磁带的复制、更新和转换应符合G B / T 1 8 8 9 4 2 0 1 6中1 0 . 2的要求。 411 DA/T832019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磁带规格表 表A . 1 A . 5列出了L T O磁带规格。 表A.1 LTO4磁带规格 项 目规 定 容量(非压缩/压缩) 8 0 0 G B ( 1 6 0 0 G B ) 传输速率(非压缩/压缩)最高1 2 0 M B / s (最高2 4 0 M B / s ) 磁道数量8 9 6 伺服方式基于时序的伺服 磁带内
15、存容量8 1 6 0 / 8 1 9 2 B ,内置E E P R O M 磁带宽度1 2 . 6 5 m m 磁带厚度6 . 6 m 磁带长度8 2 0 m 表A.2 LTO5磁带规格 项 目规 定 容量(非压缩/压缩) 1 . 5 T B ( 3 T B ) 传输速率(非压缩/压缩)最高1 4 0 M B / s (最高2 8 0 M B / s ) 磁道数量1 2 8 0 伺服方式基于时序的伺服 磁带内存容量8 1 6 0 / 8 1 9 2 B ,内置E E P R O M 磁带宽度1 2 . 6 5 m m 磁带厚度6 . 4 m 磁带长度8 4 6 m 表A.3 LTO6磁带规格
16、项 目规 定 容量(非压缩/压缩) 2 . 5 T B ( 6 . 2 5 T B ) 传输速率(非压缩/压缩)最高1 6 0 M B / s (最高4 0 0 M B / s ) 磁道数量2 1 7 6 伺服方式基于时序的伺服 磁带内存容量1 6 3 5 2 B ,内置E E P R O M 磁带宽度1 2 . 6 5 m m 磁带厚度6 . 1 / 6 . 4 m 磁带长度8 4 6 m 511 DA/T832019 表A.4 LTO7磁带规格 项 目规 定 容量(非压缩/压缩) 6 T B ( 1 5 T B ) 传输速率(非压缩/压缩)最高3 0 0 M B / s (最高7 5 0
17、M B / s ) 磁道数量3 5 8 4 伺服方式基于时序的伺服 磁带内存容量1 6 3 5 2 B ,内置E E P R O M 磁带宽度1 2 . 6 5 m m 磁带厚度5 . 6 m 磁带长度9 6 0 m 表A.5 LTO8磁带规格 项 目规 定 容量(非压缩/压缩) 1 2 T B ( 3 0 T B ) 传输速率(非压缩/压缩)最高3 6 0 M B / s (最高9 0 0 M B / s ) 磁道数量6 6 5 6 伺服方式基于时序的伺服 磁带内存容量1 6 3 5 2 B ,内置E E P R O M 磁带宽度1 2 . 6 5 m m 磁带厚度5 . 6 m 磁带长度9
18、 6 0 m 611 DA/T832019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磁带与驱动器的兼容性 表B . 1给出了磁带与驱动器的兼容性。 表B.1 磁带与驱动器的兼容性 磁带格式 驱动器类型 L T O 4 L T O 5 L T O 6 L T O 7 L T O 8 L T O 4写/读写/读读 L T O 5写/读写/读读 L T O 6写/读写/读 L T O 7写/读读 L T O 8写/读 711 DA/T832019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样本量字码及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表C . 1 、表C . 2给出了样本量字码、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表C.1 样本量字码 批量 特殊检
19、验水平一般检验水平 S - 1 S - 2 S - 3 S - 4 2 8 A A A A A A B 9 1 5 A A A A A B C 1 6 2 5 A A B B B C D 2 6 5 0 A B B C C D E 5 1 9 0 B B C C C E F 9 1 1 5 0 B B C D D F G 1 5 1 2 8 0 B C D E E G H 2 8 1 5 0 0 B C D E F H J 5 0 1 1 2 0 0 C C E F G J K 1 2 0 1 3 2 0 0 C D E G H K L 3 2 0 1 1 0 0 0 0 C D F G H
20、L M 1 0 0 0 1 3 5 0 0 0 C D F H K M N 3 5 0 0 1 1 5 0 0 0 0 D E G J L N P 1 5 0 0 0 1 5 0 0 0 0 0 D E G J M P Q 5 0 0 0 0 1及以上D E H K N Q R 811 DA/T832019 911 DA/T832019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磁带条形码示例 磁带条形码字符部分由八个字符组成。数据带的条形码参见图D . 1 ,前六个字符是由大写英文和 阿拉伯数字字符组成的编号位;后两个字符的形式为“ L X ” , L代表L T O磁带, X代表磁带型号,一般用 阿拉伯数
21、字表示。清洗带的条形码参见图D . 2 ,用“ C L N X X X N N ”表示, C L N为清洗带标识, X X X为编 号位, N N为厂商设定位。 图D.1 数据带条形码编码示例 图D.2 清洗带条形码编码示例 021 DA/T832019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磁带存储数据明细表和离线保存备查表 表E . 1为磁带存储数据明细表样式,表E . 2为磁带离线保存备查表样式。 表E.1 磁带存储数据明细表 磁带条形码 内容概要 磁带开始使用时间数据存储时间 磁带保存年限 备注 表E.2 磁带离线保存备查表 序号磁带条形码内容概要开始使用时间保存年限保存位置备注 121 DA/T832019 附 录 F (资料性附录) 磁带入库表和出库表 表F . 1为磁带入库表样式,表F . 2为磁带出库表样式。 表F.1 磁带入库表 序号磁带条形码入库时间移交人接收人保存位置备注 表F.2 磁带出库表 序号磁带条形码出库时间出库人使用人使用说明归还时间备注 221 DA/T832019 参 考 文 献 1 G B / T 3 3 5 8 . 2 2 0 0 9统计学词汇及符号 第2部分:应用统计 2 D A / T 1 5 1 9 9 5磁性载体档案管理与保护规范 3 Y D / T 1 8 2 1 2 0 0 8通信中心机房环境条件要求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