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G5303 T 14-2017 曲靖市大马士革NO.1玫瑰种植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498005       资源大小:632.04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G5303 T 14-2017 曲靖市大马士革NO.1玫瑰种植技术规程.pdf

    1、ICS 65.020.20 B 05 曲靖市地方标准 DB 5303/T 142017 曲靖市大马士革 NO.1 玫瑰种植技术规程 2017 01 01 发布 2017 03 01 实施 曲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03/T 14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曲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曲靖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云南播乐庄园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 超、单庆绕、梁文静、马迎春、王秋云、窦振宇、唐梅、高丽萍、桂婷婷、 董宇方、田有霞。 DB5303/

    2、T 142017 1 曲靖市大马士革 NO.1 玫瑰种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马士革NO.1玫瑰的产地环境、建园、栽培技术、采收和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曲靖市大马士革NO.1玫瑰的栽培种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2149 农产品产地安全质量适宜性评价技术规范 3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2149- 2012

    3、I级地等级的规定。 4 建园 4.1 选地 宜选择交通便利、通风良好、阳光充足、地势高燥、靠近水源但排水良好的地区。地形坡度在 10以下,地下水位在1 m以下。不可在盐碱地、采矿场遗 留的废料堆积地、前茬作物农药使用量过高 地块和大型矿场(尤其是金属矿场)附近种植。 4.2 土壤要求 宜选择土层深厚、颗粒疏松且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透气性良好土壤。土壤pH值5.68.0均可栽 培,6.07.8之间最佳。检测土壤pH值不在合适范围内,要用硫磺粉等药剂进行土壤改良。 4.3 园地规模 根据生产加工设备启用成本,园地连片或集中种植最小规模不低于133 400 m 2 (即200亩)。 4.4 整地

    4、4.4.1 整地时间和前期准备工作 1011月收获完秋季作物后,清理前茬作物,清除高大作物秸秆,细小的秸秆可就地翻入土中做肥 料,对生产垃圾集中处理(烧毁),特别是地膜,需要清理干净。为了确保苗木的高成活率,整地前和 整地时不能施用任何肥料。 DB5303/T 142017 2 4.4.2 整地方法 4.4.2.1 基本要求 土地翻耕,深度在20 cm以上,地块中无较大的土块,直径10 c m以上的土块含量应在20%以下。栽 植沟走向以南北向为最佳,在坡地以梯田的自然走向或等高线灵活掌握栽植走向。 4.4.2.2 坝区整地 深翻一次,将大土块打碎再全面旋耕平整一次。每隔 250 cm开深20

    5、cm左右种植沟,栽植沟两侧40 cm50 cm处各打一畦埂,畦埂高度以方便浇水为宜,有喷滴灌条件的可不打畦埂。 4.4.2.3 坡地整地 注意保持水土,坡度较大地方避免全面整地,采用挖栽植坑方式,沿等高线每隔90 cm挖深20 cm 左右栽植坑。在栽植沟两侧40 cm50 cm处各打一畦埂。畦埂高度以方便浇水为宜。有喷灌条件的可不 打畦埂。 4.4.2.4 地势低洼水田改造地块整地 以方便排水为主要目的,采用高畦种植,畦宽250 cm,畦两边各开深约30 cm的排水沟。整地的同 时,设置好排水沟系统,排水沟每隔60 m80 m设一道深60 cm80 cm、宽50 cm60 cm的排水沟,排 水

    6、沟与高畦两侧的小排水沟联通以便有效地排除积水。 4.4.3 理墒 墒面宽60 cm,高燥地带墒高10 cm左右,低洼地带墒高须在20 cm以上。墒中心距埂边不低于100 cm, 两墒中心线间的距离为250 cm。 5 种苗培育 5.1 种苗扦插 采用透明塑料大棚全光照喷雾扦插法。时间为4月至10 月,插条选取节间距5 cm左右、上下都带腋 芽、顶端带叶的当年生40天半木质化枝条,随时喷雾保持叶片湿润,20天左右生根。 5.2 炼苗 待小苗根系长至3 cm左右时进行炼苗,逐渐降低喷雾次数直至小苗完全适应低湿环境。炼苗时间不 得少于一个月。 6 栽培技术 6.1 种苗定植 6.1.1 种苗选择 宜

    7、选植株健壮、根系发达、腋芽饱满且没有大量萌发的一年生基质扦插苗。苗高不可超过30 cm且 经过充分炼苗处理,顶部幼嫩枝条长度须在5 cm以下。 6.1.2 种苗运输 DB5303/T 142017 3 运输车辆载货箱通气良好,但不可直接透风;不可使用运输过农药及化工物品等有害物质的车辆; 苗木在运输过程中需确保全程根部湿润,并避免阳光照射到苗木。 6.1.3 定植时间 11月至翌年1月。 6.1.4 栽植密度 最佳栽植密度每667 m 2 300株,行距250 ,株距80 cm100 。 6.1.5 定植作业 6.1.5.1 定植方法 定植前开挖20 cm深种植塘,墒面撒施5%辛硫磷颗粒后覆盖

    8、常规黑色地膜,每667 m 2 施2 kg。覆膜 时在种植塘上方放约1 L细土。破膜覆盖细土种 植,种植深度6 cm7 cm,种植后压实根部土壤,48小 时内透浇定根水,随后在塘面覆盖薄层干土。 6.1.5.2 注意事项 定植种苗根部必须用细土填充压实,不可用土块填充;种苗种植深度以刚好将根部上方剪口处掩埋 为宜,不宜过深或过浅;种植完成后种植塘需保持4 cm5 cm深浅塘状态,方便浇水和成活后的施肥工 作。 6.2 苗期管理 6.2.1 水分管理 定植后半个月内随时观察土壤湿度,在苗木根部土壤松散含水量较少时及时补水,在气候干燥阳光 灼烈情况下每隔35天补水一次,浇水量以水透入苗木根部以下土

    9、壤为宜。半个月后延长间隔期,根据 天气状况适时补水。 6.2.2 杂草防除 定植后种植行间空沟容易滋生杂草,在杂草弱小时结合松土及时清除。 6.2.3 及时补苗 定植后15天,检查种苗成活情况,发现死亡株及时补栽。 6.2.4 摘心去蕾 定植后幼苗在翌年35月会少量开花, 对开花幼苗用干净的剪刀将花蕾连同下方第一片羽状复叶剪 除。剪口须在花蕾下第二片羽状复叶上方1 cm左右,不可过长,也不可过短,剪口必须是平口。对花朵 已凋谢植株,采用同样方法摘心去蕾。 6.2.5 施提苗肥 定植幼苗在种植后第一年追施两次提苗肥,以氮肥、复合肥混合肥和厩肥为主,混合肥料配比复合 肥(15-15-15):尿素=

    10、2:1。 第一次施肥在摘心去蕾后(5月上旬),结合浇水每株施用混合肥料30 g。 DB5303/T 142017 4 第二次施肥于压条前(89月),每株在种苗根部20 cm外施用混合肥料30 g和厩肥500 g;厩肥必 须充分发酵腐熟,肥料必须施于土中而不是土表,施肥时避免肥料直接接触苗木基部茎杆,施肥与浇水 结合,可水肥同施或施肥后再浇水;坡地在顺垄的坡向高位一侧开沟施肥,如遇较大降雨可不浇水。 6.3 压条 6.3.1 压条前的准备 压条前收割清理行间套种农作物,并将压条范围内的杂草、枯草和地膜清除干净。 6.3.2 压条作业 6.3.2.1 基本要求 根据劳力情况对新生枝条进行一次完成或

    11、两次完成压条,有劳力条件的尽量两次完成压条。 6.3.2.2 一次完成压条 定植后翌年910月,将达到40cm以上高度且木 质化良好的新生枝条,向墒间空地处压倒,先用细 土压住枝条顶梢下端10 cm15 cm处,然后用土块压实枝条,最后用土块或细土将枝条梢部支撑竖直完 成压条。压条完成后保留枝梢10 cm15 cm,结合理墒将全部培土掩埋。 6.3.2.3 两次完成压条 第一次于定植后翌年7月,将所有新生枝条保留枝梢10 c m15 cm全部用细土压倒,再用土块压实 枝条,基部不培土掩埋;第二次于定植后翌年9月下旬,将后续生长高度达到压条标准枝条再次进行压 条,并完成所有枝条的主干及基部培土工

    12、作。 6.3.2.4 注意事项 压条必须选择木质化良好的枝条,枝条基部尽量贴近地面,枝条顶梢必须保留10cm15cm左右没有 压土但用土支撑直立;压下枝条在围绕植株根部360 度范围内尽可能均匀分布,不可将所有枝条往同一 方向压;培土须将被压枝条的主干和基部全部掩埋。 6.4 修剪 6.4.1 基本要求 种植后前三年不进行任何修剪,从第四年起每年鲜花采收完后根据情况对植株进行轻剪或重剪。高 温、大风和长期阴雨天气不可进行修剪,修剪后及时追肥。 6.4.2 轻剪 对补植幼龄植株和长势差、老枝较少植株采取轻剪,剪除遗留花梗、果实连同花下一片羽状复叶。 6.4.3 重剪 对老枝较多植株采取重剪,将植

    13、株30 cm以上枝叶全部剪除。重剪应在8月前进行,不可过晚,重剪 后加强中耕除草。 6.5 苗木栽植成活后的肥水管理 DB5303/T 142017 5 种植后第三年及其后数十年的肥水管理主要分催花期、花后和晚秋三个时间点。平坦地顺垄在栽植 行两侧开沟施肥,坡地顺垄在栽植行地势较高的一侧开沟施肥,均匀分施到塘。 6.5.1 催花期的肥水管理 34月间于植株现蕾后,结合浇水每667 m 2 施18 kg平衡型复合肥。晴天水肥同施,多雨天如降雨 10 mm以上不必再浇水,但一定要施肥。 6.5.2 采花后的肥水管理 鲜花采收完植株修剪后尽快施一次混合肥,肥料配比复合肥(15-15-15):尿素=2

    14、:1,每667 m 2 施25 kg左右,在种苗根部20 cm外施用。肥料必须施于土中而不是土表,施肥时注意肥料不可接触到枝 条的剪切口。晴天施肥后及时浇水,多雨天如降雨10 m m以上不必再浇水。在此时期遇到长时间阴雨天 气时须注意排水防涝。 6.5.3 晚秋期的肥水管理 晚秋于10月施一次基肥,以厩肥、生物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厩肥和有机肥每667 m 2 施400 kg 600 kg,深翻埋入墒的两侧。没有条件施有机肥可施用复合肥或其他高磷钾含量的肥料代替,以复合肥 为例,每667 m 2 施30 kg左右。晴天施肥后及时浇水,多雨天如降雨10 mm以上不必再浇水。 6.5.4 其他时期

    15、的肥水管理 除上述3个时期,在持续干旱地区,根据具体情况适时浇水;在长时间连续降雨地区,以排涝为主, 完善排水设施,确保地表以下50 cm不能长期积水。 6.6 杂草防除 种植后前两年行间杂草繁多,采用人工或机械除草方式,绝对不能使用除草剂。不能除的太勤,不 要将杂草连根除掉,在杂草高度达30 cm 以上时用割草机或镰刀人工齐地割除,割下的杂草直接铺在行 间,腐烂后作为有机肥,也可在行间套种矮杆作物(豆类最佳)防草补肥。种植后第三年起植株完全郁 闭后,少量杂草人工拔除即可。 7 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禁止使用国家禁限使

    16、 用的农药,按用药标准严格遵守安全间隔期规定。鲜花采收前30天起禁止采用化学防治。 使用化学农药时,应符合GB/T 8321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各类农药的使用按照GB/T 8321的规定 执行。生产中禁止使用和不得使用的化学农药见附录A,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见附录B。 7.2 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7.2.1 黑斑病 发生特性:叶片出现大量黑斑,造成早期落叶。主要由多雨高温和地块长期积水使根系损伤所致。 防治方法:雨季来临前完善和清理沟渠保障排水,黑斑病 多发地区在高发期前提前喷施75%百菌清 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1 000倍液预防。 DB5303/T 142017 6 7.2.

    17、2 锈病 发生特性:首先从叶背面侵染,表现为叶面出现褐色圆形斑点,叶面叶背产生黄锈色孢子堆,严重 时导致叶片脱落,甚至全株叶片脱落。夏季雨水过多和枝条过密容易感染锈病。 防治方法: 进入雨季前喷80%代森锰锌500倍液进行预防。 发现病状后喷施25%三唑酮乳油1 500倍液、 嘧菌酯、丙环唑控制病情发展。 7.2.2 白粉病 发生特性: 发病部位为叶、 嫩梢和花,明显的特征是感病部位出现白色粉状物, 春季56月和秋季9 10月发生较多。 防治方法: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0嘧菌酯水分散剂3 000倍4 000倍喷施防治。 7.3 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7.3.1 蚜虫 发生特性:刺吸

    18、汁液,危害植株的嫩梢、叶片及花蕾。 防治方法:黄色捕虫板诱杀,人工释放七星瓢虫、芽茧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 倍液, 40氧化乐果或5除虫菊素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 7.3.2 金龟子及其幼虫蛴螬 发生特性:春季啃食嫩芽及嫩叶,其他季节危害植株根部。 防治方法:幼虫蛴螬在3月初和6月初撒施5%辛硫磷颗粒(2 kg/667m 2 )进行毒杀,或分别使用噻虫 嗪和高效氯氰菊酯灌根进行防治。成虫金龟子在49月,采用人工捕杀或杀虫灯诱杀。 7.3.3 红蜘蛛 发生特性:若虫密集叶背、花蕾和嫩茎吮吸汁液,危害花、叶、茎使其呈现灰黄点或斑块,导致黄 叶、焦叶、卷叶、落叶甚至死亡。

    19、34月开始发生,67月危害严重。 防治方法: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4 000倍液喷施。 8 鲜花采收 8.1 采收标准 当鲜花花头散开直径达2 cm及其以上时即可采收,不可采摘未达到采摘标准的鲜花和花瓣已经凋零 的花托。采摘的鲜花不可带有花柄,鲜花采摘断口应在子房与花柄的连接处。 8.2 采收时间 鲜花采收在早晨太阳出来之前带露珠采收,晴天从天刚亮开始到上午9点为止,阴天时可适当延长 采收时间。采收每天一次,当天采不完的鲜花须等到第二天早晨再采。 8.3 采收容器 使用竹筐采收鲜花,不可使用塑料袋。采摘后盛装鲜花容器应使用食品级材质制成的容器;容器必 须干净,不可使用盛装过化工原料、肥

    20、料、药物等任何对身体有害物品的容器。 DB5303/T 142017 7 9 鲜花运输 采收鲜花须在小时内送到加工厂进行加工,在4小时内加工不完的须运到仓库保鲜储藏。如需2 小时以上的运输时间,运输车辆需配有冷藏保鲜功能。 鲜花运输车须清洁、无毒、无味、遮光、避风;鲜花不可与其他物品混运,一辆车不可同时运输两 个品种及以上的鲜花。 10 鲜花储藏 10.1 冷藏法 冷库须保持1 4 恒温,在每次使用前必须经过1小时紫外线消毒;鲜花放入冷库前须根据鲜 花含水情况适当喷少量清水,以花瓣上有零星的小水珠而不下滴为宜,不可太多;鲜花堆叠厚度不得超 过10 cm;鲜花保存时间不宜过长,正常在半个月左右,

    21、最长不可超过20天;保存期间须每天进行两次 检查,适量补水和通风。 10.2 腌制法 以5 kg鲜花中加入1 kg食盐的比例向鲜花中加入食盐并将鲜花与食盐充分搅拌均匀,然后装入食品 级的容器中密封,放于通风、避光、常温的环境下保存,可保存3个月。 DB5303/T 142017 8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生产中禁止使用和不得使用的化学农药 据2002年6月5日中华 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99 号公告和2006 年4月4日中华人 民共和国农业部第632 号公告,国家明令禁止使用和不得使用的农药品种清单如下: A.1 禁止使用的农药 六六六(HCH),滴滴涕(DDT),毒杀芬(camphe

    22、chl or),二溴氯丙烷(dibromochloropane),杀 虫脒(chlordimeform),二溴乙烷(EDB),除草醚(ni trofen),艾氏剂(aldrin),狄氏剂(dield rin),汞 制剂(Mercurycompou nds),砷(arsena)、铅(acet ate)类,敌双枯,氟乙酰胺( fluoroacetamide),甘氟 (gliftor),毒鼠强(tertramine),氟乙酸钠(sodiumfluoroacetate),毒鼠硅(silatra ne),甲胺磷 (methamidophos),甲基对硫磷 (parathion-methyl),对硫磷(p

    23、arath ion),久效磷(mono crotophos), 磷胺(phosphamidon)。 A.2 不得使用的农药 甲拌磷(phorate),甲基异柳磷(isofenphos-methyl),特丁硫磷(terbufos),甲基硫环磷 (phosfolan-methyl), 治螟磷(sulfotep), 内吸磷(demeton), 克百威(carbofuran), 涕灭威(aldicarb), 灭线磷(ethoprophos) ,硫环磷 (phosfolan),蝇毒磷 (coumaphos),地虫硫磷(fonofos) ,氯唑磷 (isazofos),苯线磷(fenamiphos), 三

    24、氯杀螨醇(dicofol),氰戊菊酯(f envalerate)。 任何农药产品都不得超出农药登记批准的使用范围使用。 DB5303/T 142017 9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 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见 B.1。 表A.1 农药使用安全间隔期表 项目 安全间隔期(天) 吡虫啉 7 啶虫脒 2 氯氰菊酯 7 联苯菊酯 7 三唑酮 5 阿维菌素 7 除虫菊素 1 百菌清 7 霜霉威 7 乙烯菌核利 4 腐霉利 1 甲基硫菌灵 10 异菌脲 10 多菌灵 15 代森锰锌 15 嘧菌酯 15 灭幼脲 15 杀螟硫磷 20 敌敌畏 20 注: 农药施用量遵守说明书的使用标准 _


    注意事项

    本文(DG5303 T 14-2017 曲靖市大马士革NO.1玫瑰种植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孙刚)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