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B5334 迪 庆 州 地 方 标 准 DB5334/T32019 云当归生产综合技术规程 2019-05-01发布 2019-07-01实施 迪庆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ICS11.120.10 B38 备案号: DB5334/ T32019 I 目次 前言.IV 1 范围.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2 3 定义.2 3.1 云当归.2 3.2 种子处理.2 3.3 苗床.2 3.4 育苗移栽.3 3.5 大田种植.3 3.6 抽薹、当归抽薹.3 3.7 露白.3 3.8 根腐病.3 3.9 霜霉病.3 3.10 褐斑病.3 4 当归概述.3 4.1 植物学特征.3 4.2 生长习性.3
2、4.3 产地环境.4 4.4 商品性状.4 5 育苗技术.4 5.1 播种时间.4 5.1.1 春播期.4 5.1.2 秋播期.4 5.1.3 冬播期.4 5.2 选地整地.5 5.2.1 土壤.5 5.2.2 选地.5 5.2.3 整地.5 5.2.4 开畦.5 5.3 种子选择.5 5.4 种子处理.5 5.4.1 晒种、搓揉去杂.5 5.4.2 浸种.5 5.4.3 催芽.6 5.5 播种(育苗移栽当归).6 DB5334/T32019 II 5.5.1 条播.6 5.5.2 撒播.6 5.5.3 盖种.6 5.6 苗期管理.6 5.6.1 第一次除草.6 5.6.2 第二次除草.6 5
3、.6.3 水肥管理.6 5.6.4 病虫害防治.6 5.7 采挖和贮藏.6 5.7.1 种苗采挖.6 5.7.2 种苗贮藏.7 6 大田种植技术.7 6.1 移栽时间.7 6.2 大田准备.7 6.3 移栽.7 6.4 大田管理.7 6.4.1 间苗、定苗.7 6.4.2 中耕除草.7 6.4.3 追肥.8 6.4.4 摘花薹.8 6.4.5 控制早抽薹.8 6.4.6 灌排水.8 7 农药、肥料使用.8 7.1 农药使用准则.8 7.2 肥料施用准则.8 8 病虫害防治.9 8.1 加强预测预报.9 8.2 农业防治.9 8.2.1 选用良种.9 8.2.2 合理选地.9 8.2.3 培育无
4、菌苗和浸苗.9 8.2.4 坚持轮作、合理密植.9 8.2.5 合理施肥.9 8.3 物理防治.9 8.4 化学防治.9 9 留种.10 10 采收及初加工.10 10.1 采收.10 10.1.1 采收期.10 10.1.2 采挖.10 DB5334/ T32019 III 10.2 初加工.10 10.2.1 全当归初加工.10 10.2.2 当归头初加工.10 10.3 包装.10 10.4 贮藏.11 10.5 运输.11 DB5334/T32019 IV 前言 本标准编制背景:云当归为伞形科当归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云南当归种植历史悠久,属地道药材, 习称“云当归”。其根可入药,是最常用
5、的中药之一。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抗癌、抗 老防老、免疫之功效。随着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食药同源的当归产业是“云品”、迪庆生物 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引领产业扶贫、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最长远、最有效和最可靠的产业。 迪庆当归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以当归为原料生产的当归干片、饮片、 粉剂等特色产品已成为市场抢手货,当归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州当归栽培面积近3万亩,总产量近 750万公斤(折干)。但由于缺乏当归生产的标准化体系和规范的栽培管理程序,当归生产投入不足, 科技普及滞后,栽培技术粗放,病虫害防治不规范,科学的栽培技术应用推广滞后等导致当归
6、产量低、 品质不高、抗灾害能力弱、经济效益不显著,影响了全州中药材产业的健康发展。为了规范当归生产技 术,提高当归产量和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顺应国家和地方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促进迪庆州当归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规范迪庆州当归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要求,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迪庆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迪庆州农牧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维西县农牧科学技术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树奇 闵康 斯那七皮 提布 唐世文 金航 张
7、金渝 刘灿东 杨美权 特姆 王文军 立青次姆 此里卓玛 张永妹 张桂芳 马向春 斯南白 宗 周素婷 张凡 吕曙辉 和友 和云铖 木玉霞 严菊 钱林波。 云当归生产综合技术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云当归生产综合栽培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云当归产地环境、性状特征、栽培管理措 施、农药肥料使用、病虫害防治、留种、收获及加工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云当归综合生产及管理的全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 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
8、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 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和探索是否可使用这 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8382016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GB50842005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8321.8200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4404.12008 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 NY/T53352006 无公害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调查规范 GB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15618200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4962010 肥
9、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制定管理办法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如下定义 1.1 云当归 当归为云南省道地药材之一,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云南所产当归以品质纯正、挥发油含量高而 被称为“云当归”,是极具云南特色的天然药物资源。主要种植在迪庆、丽江、大理、曲靖等地。 3.1 种子处理 指作物、林木种子播种前采用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处理措施的总称。包括精选、晒种、浸种、拌 种、催芽等。目的是促使种子发芽快而整齐、幼苗生长健壮、预防病虫害和促使某些作物早熟。 3.2 苗床 是指是用于培育植物秧苗的小块土地。分露天苗床和室内苗床。 DB533
10、4/T 32019 3 3.3 育苗移栽 指把在苗床中的幼苗移栽到大田的作业。 3.4 大田种植 是相对于试验田,指大面积种植。 3.5 抽薹、当归抽薹 抽薹:主要是由于节间伸长进入营养生长的丛生型植物的茎,受到温度和日照长度等环境变化的 刺激,随着花芽的分化,茎开始迅速伸长,植株变高,此现象称为抽薹。 当归抽薹:当归一般在第3年留种时才能开花结实,但在栽培过程中有部分徒长植株于种后的第2 年就抽薹开花,即称为提早抽薹。抽薹的植株肉质根木质化(柴性),不能供药用。提早抽薹的植株, 应及时拔除,以免给生产带来损失。 3.6 露白 是指种子胚根伸长,会露出白的芽,叫露白。 3.7 根腐病 地上部症
11、状为叶片稍发黄或不发黄,植株枯黄萎蔫,似缺肥缺水状。地下部症状:有腐烂茎,线 虫引起的症状是干燥时或前期根部开纵裂口或根皮层糠腐干烂状。有线虫类胞囊线虫属的根结线虫引 起的症状是在根部引起胞囊或根结。 3.8 霜霉病 叶上有白色霜状霉层,病原菌为卵菌类霜霉目假霜霉属菌。 3.9 褐斑病 叶上产生黑褐色或灰褐色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的病斑或斑点。 4 当归概述 4.1 植物学特征 生长成年的当归一般株高50100厘米。主根粗短,呈不整齐圆柱形肉质根。茎秆直立,稍带紫色。 叶为互生,24叶奇数羽状全裂,最终裂卵形;有缺刻,叶鞘稍大,茎直立绿色带紫有明显纵沟,略 带紫色,有明显的纵直槽纹;复伞形花序,顶生,伞梗1014枚,长短不等;每小伞形花序有花12 36朵,小伞梗被毛;萼齿5裂,花瓣5瓣,白色;双悬果椭圆形,分果有棱5条。 4.2 生长习性 当归种子在常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