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308T 51—2020 生态茶园(Ⅱ类)普洱茶质量控制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497799       资源大小:4.96M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308T 51—2020 生态茶园(Ⅱ类)普洱茶质量控制技术规范.pdf

    1、ICS 67.140.10 B 35 DB5308 普 洱 市 地 方 标 准 生态茶园( 类 ) 普洱茶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2020 -01-10 发布 2020 -02-10 实施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08/ T 51 2020 DB 5308/T 51-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标准 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给出的规则起草 。 本标准起草单位:普洱市质量技术监督综合检测中心(国家普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普洱 市银生茶业有限公司、普洱市原生茶业有限公司、普洱市茶叶科学研究所、镇沅县五一茶有限责任公司、 孟连县勐马茶叶有限责任公司、普

    2、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发展中心、普洱茶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东华、陈保、罗正刚、刘新月、吕生、郎彬昆、陶波、侯建荣、他永清、赵 远艳、胡艳萍、李跃升、郭光祥、杨显鸿、陈佳玮。 DB 5308/T 51-2020 1 生态茶园( 类 ) 普洱茶质量控制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 生态茶园( 类 ) 普洱茶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茶园建设及管理、生产废弃物处置、 鲜叶采摘和装运、加工 要求 、产品质量、包装、贮存和运输、销售、质量追溯。 本标准适用于 生态茶园( 类 ) 普洱茶的生产、加工、销售。 2 规范性引用文 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

    3、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 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GB 4806.8 食品 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铜的测定 GB 5749

    4、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T 9833.1-2013 第 1部分:花砖茶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22111 地理标志产品 普洱茶 GB/T 30375 茶叶 贮存 GB/T 32744 茶叶加工良好规范 GB/T 33915 农产品追溯要求 茶叶 GB/T 37029 食品追溯 信息记录要求 GH/T 1070 茶叶包装通则 GH/T 1245-2019 生态茶园建设规范 NY/T 288 绿色食品 茶叶 NY/T 391 绿

    5、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1055 绿色食品 产品检验规则 NY/T 1056 绿色 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NY/T 1761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 通则 NY/T 1763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 茶叶 DB 5308/T 53 普洱茶贮存技术规范 DB 5308/T 51-2020 DB 5308/T 55-2019 普洱茶生态茶园( 类 ) 建设及管理规范 DB 5308/ T 58 普洱茶加工技术规程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

    6、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第75 号令(2005) 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22111、GH/T 1245-2019、 NY/T 1761、 DB 5308/T 55-2019界定的以及下列 术语和定义适 用于本文件 。 3.1 生态茶园 以茶树作为 生态系统中主要物种,按照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协调发展要求,以生态学和经济学原 理为指导,结合茶树生长规律,因地制宜的在园区合理配置不同物种,配备完善相关设施,科学施肥, 绿色防控,建设而成的生态系统稳定、可持续利用的茶园。 GH/T 1245-2019,定义 3.1 3.2 普洱茶生态茶园 ( 类) 地理标志保护

    7、范围内,产地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有关技术条件,种植适制普洱茶的云南大叶种茶 树,按绿色食品技术标准建设和管理,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生态茶园。 DB 5308/T 55-2020,定义 3.3 3.3 生态茶园( 类) 普洱茶 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普洱茶生态茶园( 类) 的云南大叶种晒青茶为原料,在地理标志保护范围 内采用特定加工工艺制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茶叶。 3.4 销售 批发、直销、展 销、代销、分销、零售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将产品投放市场的活动。 3.5 可追溯体系 能 维护关于产品及其成分在整个或部分生产与使用链上所期望获取信息的全部数据和作业 。 4 产地

    8、环境 4.1 总则 应符合 GB 15618、 NY/T 391的规定 ,种植基地宜选择在远离城市和工矿企业,环境良好,水土不 易流失的区域,茶园应方便排灌和田间日常作业,能维护茶园生态平衡, 保持茶园可持续生产能力 。 4.2 地理 DB 5308/T 51-2020 3 云南省境内适合云南大叶种茶栽培和普洱茶加工的区域,为北纬 2110 2622, 东经 9731 10538的区域。 4.3 气候 普洱茶产地属热带、亚热带气候类型,具有“立体气候”特点。普洱茶产地气候温暖,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湿度大;光照量多质好,冬末至夏初日照较多,夏秋雨日多,云雾大 。 4.4 土壤 普洱茶

    9、产地土壤类型主要为砖红壤、砖红性 红壤、山地红壤和山地黄壤等,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 含量 1 %, pH值 4.5 6.0。 5 品种选择 适制普洱茶的云南大叶种茶茶树品种,主要为国家级、省级良种以及地方良种。 6 茶园建设及管理 6.1 应 符合 DB 5308/T 55 的 规定 。 6.2 病虫草害的防治 应符合 NY/T 393 的 规定,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 。 6.3 生产过程中肥料的使用应符合 NY/T 394 的 规定 。 6.4 茶园应配备相适应的植保员。 6.5 茶园应建立有毒有害物质监控制度,定期监控茶园灌溉用水、土壤重金属、有毒物质残留情况。 7 生产废弃物的

    10、处置 7.1 地膜、农业投入品包装袋等 废弃物 应 带出园外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减少环境污染。 7.2 修剪的废弃枝叶、自然落叶可就地覆盖于茶树根部 。 病枝、病叶 应 移到园外集中处理。 7.3 加工厂的生产、生活垃圾,应分类送 至 城乡垃圾处理厂处理。 8 鲜叶采摘和装运 8.1 应根据茶树生长特性和成品茶对加工原料的要求,遵循采留结合、量质兼顾和因树制宜的原则, 按标准适时采摘。 8.2 手工采茶宜采用提手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鳞片、茶果、老枝叶及非茶类夹杂 物。 8.3 采茶机械应使用无铅汽油和机油 ,防止污染 。 8.4 采用清洁、 卫生、 通风性良好的 容器 盛装鲜叶

    11、 ,避免损伤鲜叶 。 8.5 采摘的鲜叶应 附加标 识 ,注明品种、产地、采摘时间及采摘方式、采摘人。 8.6 鲜叶应及时运抵茶叶初制加工 场所 ,运输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鲜叶变质和混入其它非茶 类夹杂物。 8.7 同时生产常规产品和 绿色食品 时,鲜叶 应 分别采摘、 分类 装运。 9 加工 要求 DB 5308/T 51-2020 9.1 总则 生态茶园(类)普洱茶的加工应符合 GB 14881、 GB/T 32744及 DB 5308/T 58的 规定。 9.2 加工场所 9.2.1 加工厂应取得相应的食品生产许可证。 9.2.2 加工场所环境整洁、卫生,生活区应与生产区分隔,加工

    12、场所内道路硬化 。 9.2.3 加工场所面积和空间 应 与生产能力相适应 。 9.2.4 房屋顶面、墙壁、门窗、地面 应 使 用无毒、无味的材料建造,易于维护、清洁、消毒 。 9.2.5 加工场所应配备防虫、防鼠、防尘设施。 9.3 加工设备 9.3.1 加工设施设备数量和类型应满足生产要求,晒青茶加工 应 有专门的晒场 。 9.3.2 机械设备应根据加工工艺流程要求合理布局 ,前后工序衔接紧凑。 9.3.3 凡是直接接触茶叶的设备设施应采用无毒、无异味、无污染的材料制成 。 9.4 加工人员 9.4.1 加工人员上岗前应 经过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培训,具备相应技能 。 9.4.2 加工人员 每年

    13、应进行健康检查, 持健康证上岗 。 9.4.3 加工人员进入加工场所应换洁净的鞋、工作衣、帽,并按要求洗手消毒 。 9.5 加工过程 9.5.1 晒青茶(普洱茶原料) 鲜叶摊放杀青揉捻解块日光干燥包装。 9.5.2 普洱茶 9.5.2.1 普洱茶 (生茶):晒青茶精制蒸压成型干燥包装。 9.5.2.2 普洱茶(熟茶)散茶: 晒青茶后发酵干燥精制包装。 9.5.2.3 普洱茶(熟茶)紧压茶:普洱茶(熟茶)散茶蒸压成型干燥包装。 9.6 加工过程安 全控制 9.6.1 车间内的各项设施应保持清洁及良好状态。 9.6.2 工器具应在班前班后进行 严格清洁 。 9.6.3 茶叶加 工过程应确定关键控制

    14、点,并有效监控。 9.6.4 加 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外来杂质污染茶叶 。 9.6.5 绿色食品茶 叶 与常规茶不 应 同线同时加工, 同线不同时加工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 9.6.6 车间内不得堆放与茶叶加工无关的其他物 品。 9.6.7 生产加工用水应 符合 GB 5749 的规定。 10 产品质量 10.1 基本要求 品质正常,无劣变、无异味。洁净,不含非茶类夹杂物,不得加入任何添加剂。 DB 5308/T 51-2020 5 10.2 感官品质 应符合 GB/T 22111的规定 。 10.3 理化指标 应符合 GB/T 22111的规定。 10.4 安全性指标 见 附录 A的规

    15、定。 10.5 净含量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 检验 按 JJF 1070的 规定 执行, 计算按 GB/T 9833.1-2013中附录 C的规定执行。 10.6 检验规则 应符合 NY/T 1055的规定。 10.7 标志、标签 产品的包装标识应符合 GB 7718 的规定, 符合绿 色食品标志使用规范 。 11 包装、贮存和运输 11.1 包装 11.1.1 应 符合 GB/T 191、 NY/T 658、 GH/T 1070 的 规定 。 11.1.2 直接接触茶叶的包装用纸应符合 GB 4806.8 的 规定 。 11.1.3 包装材料宜选用容易降解或再生的材料

    16、。 11.1.4 包装应符合牢固、整洁、防潮、美观的要求,能保护茶叶品质,便于装卸、贮存和运输 。 11.2 贮存和运输 应符合 NY/T 1056、 GB/T 30375、 DB 5308/T 53 的规定。 12 销售 12.1 直接盛装 普洱茶 的容器 应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相关要求。 12.2 普洱茶的 销售点 应远离污染源 ,并 配备 相应的 贮存 设施 。 12.3 应建立普洱茶的购买、运输、 贮存 、出入库和销售等记录。 12.4 应设立 绿色食品 普洱茶销售专区或专柜,并在显著位置摆放绿色食品认证证书复印件。 12.5 应 保持销售场地、柜台、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 12.6 销售

    17、单位 应 把好进货关,供货单位应提交 绿色食品 证书 复印件 并提供 绿色食品 交易证明 。 12.7 销售单位 如 发现不符合销售要求的产品应立即停止销售,并反馈产品召回 。 13 质量追溯 DB 5308/T 51-2020 13.1 追溯要求 13.1.1 建立追溯体 系的组织,应当识别并确认本组织在 生态茶园( 类) 普洱茶 种植、加工、流通、 销售等环节中的作用和位置,并确定追溯单元。 13.1.2 追溯体系的建立以 GB/T 33915、 NY/T 1763 为依据 。 13.1.3 追溯体系可从上游获得信息并向下游提供信息。 13.1.4 组织应建立茶叶追溯体系检查和审核机制,及

    18、时检查并定期审核追溯体系的运行情况。 13.1.5 普洱茶种植、加工、流通、销售各环节应记录相应的追溯信息,相关记录的保存期限不 得 少于 5 年。 13.2 信息记录要求 追溯信息记录按 GB/T 37029 的 规定 执行 。根据茶叶生产流程状况, 追溯 信息记录 分为种植、加工、 流通 和 销售 等 环节 , 各 环节信息记录 表 参见附录 B。 DB 5308/T 51-2020 7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生态茶园( 类 ) 普洱茶安全性指标 生态茶园( 类)普洱茶安全性指标见表 A.1。 表 A.1 安全性 指标 序号 项 目 指 标 ( mg/kg) 检测方法 1 铅

    19、(以 Pb计) 2 GB 5009.12 2 铜(以 Cu计) 30 GB 5009.13 3 苯醚甲环唑, mg/kg 10 GB 2763 4 吡虫啉, mg/kg 0.5 5 吡蚜酮, mg/kg 2 6 草甘膦, mg/kg 0.5* 7 草铵膦, mg/kg 1 8 虫螨腈, mg/kg 20 9 除虫脲, mg/kg 20 10 哒螨灵, mg/kg 5 11 敌百虫, mg/kg 2 12 丁 醚脲, mg/kg 5* 13 啶虫脒, mg/kg 0.1 14 多菌灵, mg/kg 5 15 氟氯氰菊酯和高效氟氯氰菊酯, mg/kg 1 16 氟氰戊菊酯, mg/kg 20 17

    20、 甲拌磷, mg/kg 0.01 18 甲基对硫磷, mg/kg 0.02 19 甲基硫环磷, mg/kg 0.03a 20 甲氰菊酯, mg/kg 5 21 克百威, mg/kg 0.05 22 喹螨醚, mg/kg 15 23 联苯菊酯, mg/kg 5 24 硫环磷, mg/kg 0.03 25 氯氟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 mg/kg 3 26 氯菊酯, mg/kg 20 27 氯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 mg/kg 0.5 28 氯噻啉, mg/kg 3a 29 氯唑磷, mg/kg 0.01 30 灭线磷, mg/kg 0.05 31 内吸磷, mg/kg 0.05 DB 5308/

    21、T 51-2020 表 A.1 安全性指标 (续) 序号 项 目 指 标( mg/kg) 检测方法 32 噻虫嗪, mg/kg 10 GB 2763 33 噻螨酮, mg/kg 15 34 噻嗪酮, mg/kg 10 35 杀螟丹, mg/kg 20 36 特丁硫磷, mg/kg 0.01 37 辛硫磷, mg/kg 0.2 38 溴氰菊酯, mg/kg 5 39 氧乐果, mg/kg 0.05 40 茚虫威, mg/kg 5 41 滴滴涕( DDT), mg/kg 0.05 42 六六六( HCB), mg/kg 0.2 43 百草枯 , mg/kg 0.2 44 乙螨唑 , mg/kg 1

    22、5 45 乐果 , mg/kg 0.1 46 敌敌畏 , mg/kg 0.1 47 喹硫磷 , mg/kg 0.2 48 甲胺磷, mg/kg 不得检出 ( 0.01) NY/T 288 49 硫丹, mg/kg 不得检出 ( 0.03) 50 灭多威, mg/kg 不得检出 ( 0.01) 51 氰戊菊酯和 S-氰戊菊酯, mg/kg 不得检出 ( 0.02) 52 三氯杀螨醇, mg/kg 不得检出 ( 0.01) 53 杀螟硫磷, mg/kg 不得检出 ( 0.01) 54 水胺硫磷, mg/kg 不得检出 ( 0.01) 55 乙酰甲胺磷, mg/kg 不得 检出 ( 0.01) 56

    23、 百菌清 , mg/kg 10 GB 2763 57 吡唑醚菌酯 , mg/kg 10 58 丙溴磷 , mg/kg 0.5 59 毒死蜱 , mg/kg 2 60 呋虫胺 , mg/kg 20 61 氟虫脲 , mg/kg 20 62 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 , mg/kg 0.5 63 甲萘威 , mg/kg 5 64 醚菊酯 , mg/kg 50 65 噻虫胺 , mg/kg 10 66 噻虫啉 , mg/kg 10 67 西玛津 , mg/kg 0.05 68 印棟素 , mg/kg 1 69 莠去津 , mg/kg 0.1 70 唑虫酰胺 , mg/kg 50 DB 5308/T 5

    24、1-2020 9 表 A.1 安全性指标 (续) 序号 项 目 指 标( mg/kg) 检测方法 71 其他农药 b 视需要检验 72 大肠菌群, MPN/g 38 GB 4789.3 73 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不得检出 GB 4789.4 GB 4789.10 注: 不得检出 圆 括号 中的 数字为 方法检出限 。 a 表示该限量为临时限量。 b 其他农药 可 参照普洱茶进口国的相关要求 ,视需要进行检验 。 DB 5308/T 51-2020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追溯信息记录 B.1 种植环节 种植环节信 息记录 见表 B.1。 表 B.1 种植环节信息记录

    25、表 项目 内容 生产基地信息 茶园名称: 茶园地址: 茶园负责人: 联系电话: 茶园面积: 茶树品种: 农事管理信息 肥料名称: 肥料生产商: 肥料生产日期: 肥料使用量: 施肥日期: 施肥人员: 耕作日期: 耕作人员: 灌溉日期: 灌溉人员: 修剪日期: 修剪人员: 除草日期: 除草人员: 病虫草害防治信 息 病虫草害名称: 危害程度: 使用药物名称: 药物生产商 : 药物生产许可证号: 药物批号: 药物生产日期: 使用浓度: 使用日期: 使用人: 鲜叶采摘信息 天气状况: 采摘等级: 采摘方式: 采摘量: 鲜叶品种: 鲜叶产地: 采摘时间: 采摘人: 鲜叶装运 盛装容器: 运输工具: 运输

    26、起止时间: 运输起止地点: 天气状况: 运输人员: DB 5308/T 51-2020 11 B.2 加工环节 加工环节记录信息 见表 B.2。 表 B.2 加工环节信息记录表 项目 内容 加工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 生产许可证号: 生产地址: 法人姓名: 联系人姓名: 联系方式: 产品 信息 产品名称: 产品批号: 规格: 数量: 生产日期: 保质期: 产品执行标准: 检测报告: 原料信息 原料名称: 规格: 生产日期: 数量: 生产者名称: 生产者地址: 进货日期: 进货人员: 加工过程信息 a 加工工序: 加工起止时间: 原料用量: 加工机械: 产量: 加工人员: 包装信息 包装材料: 包

    27、装方式: 包装人员: 包装时间: 出入库管理信息 和贮存信息 产品名称: 产品批号 出入库单号: 出入库数量: 出入库时间: 出入库人员: 流向: 运输信息 运输起止时间: 运输起止地点: 货物名称: 数量: 运输工具: 运输人员: c 加工过程 信息 可 按 9.5 的 规定 自行增加记录节点。 DB 5308/T 51-2020 B.3 流通环节 流通环节信 息记录见表 B.3。 表 B.3 流通环节信息记录表 项目 内容 流通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 地址: 社会信用代码: 法人姓名: 联系人: 联系方式: 产品信息 产品名称: 生产日期: 规格: 数量: 产品批号: 保质期: 产品执行标准

    28、: 生产企业名称: 检验报告编号: 产品认证信息: 出入库管理信息 和贮 存信息 产品名称: 产品批号: 出入库单号: 出入库数量: 出入库时间: 出入库人员: 运输信息 运输起止时间: 运输起止地点: 货物名称: 数量: 运输工具: 运输人员: DB 5308/T 51-2020 13 B.4 销售环节 销售环节信息记录 见 表 B.4。 表 B.4 销售环节信息记录表 项目 内容 经销商信息 经销商名称: 地址: 社会信用代码: 法人姓名: 联系方式: 产品信息 产品名称: 生产日期: 规格: 数量: 产品批号: 保质期: 产品执行标准: 生产企业名称: 检验报告 编号: 产品认证信息: 出入库管理信息 和贮存信息 产品名称: 产品批号: 出入库单号: 出入库数量: 出入库时间: 出入库人员: 流向: 运输信息 运输起止时间: 运输起止地点: 货物名称: 数量: 运输工具: 运输人员: 零售信息 零售负责人: 零售时间: 产品名称: 零售数量: _


    注意事项

    本文(DB5308T 51—2020 生态茶园(Ⅱ类)普洱茶质量控制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