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303 T 6.5-2013 滇陆猪综合标准第5部分:滇陆猪兽医防治规程.pdf

    • 资源ID:1497674       资源大小:1.05M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303 T 6.5-2013 滇陆猪综合标准第5部分:滇陆猪兽医防治规程.pdf

    1、ICS 65.020.30 B 41 曲 靖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3/T 6.5 2013 滇陆猪综合标准 第 5 部分:滇陆猪兽医防治规程 2013 - 06 - 01 发布 2013 - 09 - 01 实施 曲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 言 DB5303/T 6 滇陆猪综合 标准 分为 5个部分: 第 1部分:滇陆猪猪场选址及建设规程; 第 2部分:滇陆猪核心群、扩繁群选育标准; 第 3部分:滇陆猪饲养管理规程; 第 4部分:滇陆猪人工授精操作规程; 第 5部分:滇陆猪兽医防治规程。 本部分为 DB5303/T 6 的第 5部分。 本 部分 按照 GB/T 1.1-2000

    2、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程的规定制定。 本 部分 由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陆良县滇陆猪研究所提出。 本部分由曲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 本 部分 起草单位: 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陆良县畜牧兽医局、陆良县滇陆猪研究所和陆良县种猪 试验场。 本 部分 起草人: 宋建嶺、朱凤琼、张桂生、尹红斌、满石生、保建良、钱建富、王红艳、保鸭有。 DB5303/T 6.5 2013 1 滇陆猪综合标准 第 5 部分: 滇陆猪兽医防治规程 1 范围 DB5303/T 6的本部 分 规定了滇陆猪疫病防治的术语和定义、猪场消毒、驱虫、防疫、兽医临床作业。 本 部分 适用于滇陆猪的疫病防治。 2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 文件 。 2.1 滇陆猪 利用乌金猪、太湖猪两个中国优良地方猪种和长白猪、大约克两个国外著名猪种为素材杂交选育而 成的新品种,具有产仔多、肉质好、生长速度较快、母性强、耐粗抗逆、瘦肉率高等优良特性。 3 猪场消毒 3.1 职责 3.1.1 猪场场长全面负责消毒工作 。 3.1.2 各级负责人组织实施消毒工作 。 3.1.3 猪场全体员工参与消毒工作,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3.2 工作程序 3.2.1 生活区:办公室、食堂、宿舍及其周围环境每月大消毒二次。 3.2.2 售猪周转区:周转猪舍、出猪台、磅称及周围环境每售一批猪后大消毒一次。 3.2.3 生产区正门

    4、消毒池:每周至少更换池水、池药 2 次,保持有效浓度。 3.2.4 车辆: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必须彻底消毒,随车人员消毒方法同生产人员一样。 3.2.5 更衣室、工作服:更衣室每周末消毒一次,工作服清洗时消毒。 3.2.6 生产区环境:生产区道路两侧 5 米内范围、猪舍间空地每周至少消毒 1 次。 3.2.7 消毒池与盆:每周更换池、盆水、药至少 2 次,保持有效浓度。 3.2.8 猪舍、猪群:配种怀孕舍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分娩保育舍每周至少消毒 2 次,保育舍每周至少 消毒 2 次,冬季消毒要控制好温度与湿度,防止腹泻。 3.2.9 人员消毒:严禁外来人员进入猪舍,工作人员进入猪舍必须脚踏消毒池

    5、,手洗消毒盆消毒。 3.3 质量记录 3.3.1 常见消毒药见附录 A 表 A.1,猪场消毒记录表参见 附录 A 表 A.2。 3.3.2 消毒记录应阐明消毒场所、消毒日期、消毒药名称、生产企业、执行标准、批号、用药量、配 比浓度、消毒方法、消毒人。 DB5303/T 6.5 2013 2 4 猪场驱虫 4.1 职责 4.1.1 饲料生产技术部负责依法制定饲料驱虫药物添加剂添加方案。 4.1.2 饲料厂负责按生产技术部制定的驱虫饲料药物饲料添加添加剂添加方案组织生产。 4.1.3 兽医人员定期使用驱虫药驱杀猪体内外寄生虫、环境中的外寄生虫及其虫卵。 4.2 工作程序 4.2.1 后备猪 由隔离

    6、舍饲养员在本场兽医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猪只体内外驱虫。 从其他外 单位 引进的猪只一周内驱虫一次。 本 单位 后备猪,配种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4.2.2 成年猪 每年定期( 2、 6、 10月)通过饲料中饲料药物添加剂或直接用驱虫药物驱虫三次。 猪舍与猪群驱虫消毒: a) 由饲养员按本场技术人员要求配制药物进行驱虫消毒 ; b) 每月对种猪和中大猪体外寄生虫祛除一次 ; c) 产房进猪前用猪体外专用消毒剂螨净 (按其说明书要求浓度 )空栏驱虫消毒一次,临产母猪上产 床前驱体外寄生虫一次 ; d) 及时收集驱虫后的粪便,进行生物热堆积发酵(外覆薄膜),防止虫卵扩散 ; e) 驱虫药物视猪群情况、

    7、药物性能、用药对象等灵活掌握 ; f) 常用驱虫药物 选择见 附录 A 表 A.3 4.3 质量记录 4.3.1 猪场驱虫记录表参见 附录 A 表 A.4。 4.3.2 驱虫记录应载明舍号、驱虫对象、驱虫部位、药品名称、生产企业、批准文号,批号用药方法、 使用剂量、驱虫日期、实施人。 5 猪场防疫 5.1 职责 5.1.1 猪场场长全面负责卫生防疫工作。 5.1.2 猪场各级负责人组织实施卫生防疫工作 。 5.1.3 猪场全体员工参与卫生防疫工作,严格执行卫生防疫制度。 5.2 工作程序 5.2.1 防疫区域划分 5.2.1.1 猪场分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生产区包括养猪生产线、出猪台、兽医解剖室

    8、、饲料仓库、流水 线走廊、污水处理区等。非生产区包括饲料仓库、办公室、食堂、宿舍等。 DB5303/T 6.5 2013 3 5.2.1.2 非生产区工作人员及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确有需要者必须经场长或主管兽医批准并经严格 消毒后,在场内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只可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5.2.2 生活区防疫制度 5.2.2.1 生活区大门应设消毒门岗,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入场时,均应通过消毒门岗,消毒池每周更 换两次消毒液。 5.2.2.2 每月对生活区及其环境进行二次大清洁、消毒、灭鼠、灭蝇。 5.2.2.3 任何人不得从场外购买猪、牛、羊肉及其加工制品入场,场内职工及其家属不得在场内饲养 畜禽(

    9、如猫、狗)或其它宠物。 5.2.2.4 饲养员要在场内宿舍居住,不得随便外出;场内技术人员不得到场外出诊;不得去屠宰场或 屠宰户、其它猪场 、养猪户(家)逗留。 5.2.2.5 员工休假回场或新招员工要在生活区隔离消毒三天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工作。 5.2.2.6 搞好场内环境绿化工作。 5.2.3 车辆卫生防疫制度 5.2.3.1 运输饲料进入生产区的车辆要彻底消毒。 5.2.3.2 运猪车辆出入生产区、隔离舍、出猪台要彻底消毒。 5.2.3.3 上述车辆司机不许离开驾驶室与场内人员接触,随车装卸工要同生产区人员一样更衣换鞋消 毒;生产线工作人员严禁进入驾驶室。 5.2.4 购销猪防疫制度 5.

    10、2.4.1 从外地购入种猪,必须经过检疫检验,并在猪场隔离舍饲养观察 40 天,确认为无传染病的健 康猪,经过清洗并彻底消毒后方可进入生产线。 5.2.4.2 出售猪只时,须经猪场技术人员临床检 查,无病方可出场。出售猪只只能单向流动,如质量 不合格退回时,要作淘汰处理,不得返回生产线。 5.2.4.3 生产线工作人员出入隔离舍、售猪室、出猪台时要严格更衣、换鞋、消毒,不得与外人接触。 5.2.5 疫苗运输和保存 5.2.5.1 疫苗运输:疫苗运输要用专用疫苗箱如泡沫箱,里面放置冰块。尽量减少疫苗在运输途中的 时间。 5.2.5.2 疫苗保存:疫苗必须按要求进行保存,一般冻干疫苗需冰冻保存,液

    11、体油苗需 4 8 保存。 5.2.6 疫苗注射及注意事项 5.2.6.1 严格按猪场制定的免疫程序执行,免疫日龄最多相差 2 天,作好免疫计划,计算好疫苗用 量。 5.2.6.2 注射用具必须清洗干净,经煮沸消毒时间不少于 20 分钟 30 分钟,待针管冷却后方可使用。 注射用具各部位必须吻合良好。 5.2.6.3 疫苗使用前要检查疫苗的质量,如色泽、包装、生产日期、批号、有无破损的现象。 5.2.6.4 稀释疫苗必须用规定的稀释液,按规定稀释。一般细菌苗用铝胶水或铝胶生理盐水稀释,病 毒苗用专用稀释液或生理盐水稀释。 5.2.6.5 冻干疫苗稀释时要检查是否真空,不是真空的疫苗不能使用。油苗

    12、不能冻结,要检查是否有 大量沉淀、分层破乳等,如有以上现象则不能使用。 DB5303/T 6.5 2013 4 5.2.6.6 注射疫苗时,小猪一栏换一个针头,种猪实行一猪一针。每次吸取疫苗都必须换针头或在稀 释后的疫苗瓶上固定一枚针头。注射器内的疫苗不能注入疫苗瓶,避免整瓶疫苗污染。 5.2.6.7 严禁使用粗短针头和打飞针。如注射部位流血或漏针情况,一定要补一针疫苗。 5.2.6.8 疫苗稀释后必须在 2 小时内用完。 5.2.6.9 两种疫苗不能混合使用。同时注射两种疫苗时,要分开在颈部两侧注射。 5.2.6.10 有病的猪只不能注射疫苗,病愈后补注。 5.2.6.11 注射疫苗出现过敏

    13、反应的猪只,可用肾上腺素等抗过敏药物抢救。 5.2.6.12 注射细菌苗前后一周禁止使用各种抗生素。 5.2.6.13 用过的疫苗瓶、棉球及未用完的疫苗应作无害化处理,如有效消毒水浸泡、高温蒸煮、焚烧、 深埋等。 5.2.6.14 由专人负责注射疫苗,严禁漏打。 5.2.6.15 作好免疫记录,记录需保存一年以上。 5.2.7 生产线防疫制度 5.2.7.1 员工必须经更衣室更衣、换鞋,脚踏消毒池、手浸消毒盆后方可进入生产线。消毒池每周更 换两次消毒液,更衣室紫外线灯保持全天开放状态。 5.2.7.2 生产线内工作人员,不准留长指甲,男性员工不准留长发,女性员工也尽量不要留长发以方 便冲洗,不

    14、得带私人物品入内。 5.2.7.3 生产线每栋猪舍门口,产房各单元门口设消毒池、盆,并定期更换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 5.2.7.4 做好猪舍、猪体的常规消毒。 5.2.7.5 对常见病做好药物预防工作。 5.2.7.6 一个季度至少进行一次药物灭鼠,平时动员员工人工灭鼠。定期灭蝇灭蚊。 5.2.7.7 提高员工的卫生防 疫意识。 5.3 质量记录 5.3.1 动物免疫记录表参见 附录 A 表 A.5 5.3.2 动物免疫记录应载明:免疫日期、舍号、猪只类别、月龄、疫苗名称、批准文号、批号、生产 企业、用法用量、免疫反应、防疫员。 5.4 免疫程序 详见 附录 A表 A.6。 6 兽医临床操作

    15、 6.1 职责 6.1.1 严格执行猪场的制度及决定; 6.1.2 熟练掌握兽医临床技术操作,并及时处理生产中出现的疾病等问题; 6.1.3 按要求使用药品、疫苗,减少浪费。 6.1.4 解决不了的疾病、问题及时上报,寻求解决途径。 6.2 工作程序 6.2.1 引入种猪必须经过检疫,并隔离饲养观察至少 40 天。 DB5303/T 6.5 2013 5 6.2.2 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猪的抗病能力。饲养员要熟练掌握口服、肌注、静注、腹腔补液、去势手 术、难产等简单的兽医操作技术。大猪治疗时采取相应保定措施。 6.2.3 生产线管理人员及员工每天上班后首先巡视猪群健康情况,及时发现病猪,及时采取

    16、治疗措施, 并仔细观察发病猪只的转归情况,填写疾病记录(参见 附录 A 表 A.8)并及时上报。 6.2.4 注意了解、调查本地区疫情,掌握流行病的发生发展等有关信息,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并提出 相应综合防治措施。一旦发生疫情或受到周围疫情威胁,猪场要及时采取紧急封锁等自卫措施,全体职 工要绝对服从猪场发布的封锁令。 6.2.5 定期检疫,定期进行抗原抗体检测工作。 6.2.6 及时隔离病猪、处理死猪,污染过的栏舍、场地彻底消毒。各舍要设 1 2 个病猪专用栏,全场 要设有隔离舍。 6.2.7 对病猪必须做必要的临床检查,如体温、食欲、精神、粪便、呼吸、心率等全身症状的检查, 然后做出正确的诊断

    17、。诊断后及时对症用药,有并发症、继发症的要采取综合措施。做好病猪病志、剖 检记录、死亡记录,经常总结临床经验、教训。久治不愈或无治疗价值的病猪及时淘汰。 6.2.8 猪场常见病的诊断与治疗,详见 附录 A 表 A.9、 A.10。 6.2.9 严格按说明书或按兽医嘱托用药,给药途径、剂量、用法要准确无误。用 药后,观察猪群反应, 出现异常不良反应时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有毒副作用药品要慎用,注意配伍禁忌及休药期。 6.2.10 预防中毒、应激等急性病,发现时及时治疗。 6.2.11 及时治疗僵猪,配方采用:肌苷 +VB1+ VB12, 肌注,隔 3 天使用一次,连用 2 3 次;富来血 3 ml

    18、 4 ml,肌注一次。治疗前驱虫、健胃。 6.2.12 病死猪用专车运到腐尸池处理;解剖病猪在腐尸池解剖台进行,操作人员要消毒后才能进入生 产线;每次剖检完毕后写出猪病诊断报告(参见 附录 A 表 A.7)存档(临床检查、剖检不能确诊要 采取病料化验)。 6.2.13 残次、淘汰、病猪要经兽医鉴定后才能决定是否出售。 6.2.14 正确保管和使用疫苗、兽药,有质量问题或过期失效的一律禁止使用,注意疫苗、药品的保管 要求、条件,避免损失浪费。接近失效的药品要先用或及时调剂使用,各舍取药量不得超过 1 周用量。 6.2.15 免疫和治疗器械用后消毒,不同猪舍不得使用同一注射器。 6.2.16 对猪

    19、场有关疫情、防治新措施等技术性资料、信息,严格保密,不准外泄。 6.3 质量记录 6.3.1 猪病诊断报告参见 附录 A 表 A.7。 6.3.2 疾病记录参见 附录 A 表 A.8。 DB5303/T 6.5 2013 6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滇陆猪疫病防治常用表 A.1 常见消毒药的使用 常见消毒药的使用参见表 A.1。 表 A.1 常见消毒药的使用 A.2 猪场消毒记录 猪场消毒记录参见表 A.2。 药物名称 配制浓度 使用范围及方法 注意事项 烧碱 2-3% 大门消毒池、道路、环境及猪舍空栏消毒 有强腐蚀性 生石灰 直接用或调制成 10-20%石灰乳 道路、环境及猪舍墙壁、地面

    20、、污水沟 现配现用, 久置易失效 2.8 消毒液 1: 1000 饲养场地、设施及带猪消毒 6.8 消毒液 1: 600 消毒威 1: 1500 强力消毒灵 1:300 过氧乙酸 0.5-1% 饲养场地、设施、运输工具及带猪消毒 易挥发,宜 现配现用 福尔马林 20ml/ m3 主要用于熏蒸消毒 刺激性强 高锰酸钾 0.1% 皮肤、粘膜及深部伤口的冲洗 碘酊 3-5% 皮肤、伤口 酒精 75% 皮肤、注射部位 易挥发 DB5303/T 6.5 2013 7 表 A.2 猪场消毒记录表 消毒日期 消毒药名称 配制浓度 消毒地点 实施人 A.3 常用驱虫药物选择 常用驱虫药物的选择参见表 A.3。

    21、 表 A.3 常用驱虫药物选择表 项目 分类 首选药物 次选药物 内寄生虫 伊维菌素 阿维菌素 左旋咪唑 外寄生虫 敌百虫 伊力佳 除虫菊酯类 螨净 倍特 A.4 猪场驱虫记录 猪场驱虫记录参见表 A.4。 表 A.4 猪场驱虫记录表 驱虫时间 加驱虫药的 饲料品种 加驱虫药的饲 料数量 (包 ) 驱虫药名称 驱虫药浓度 (PPM) 领料生产 线组长 A.5 动物免疫记录 动物免疫记录参见表 A.5。 DB5303/T 6.5 2013 8 表 A.5 动物免疫记录表 免疫日期 免疫猪 疫苗名称 疫苗批号 生产厂家 免疫剂量 免疫 操作人 _线 _日龄 A.6 推荐免疫程序 免疫程序参见表 A

    22、.6。 表 A.6 推荐免疫程序表 猪别及日龄 使用疫苗 仔猪 3 日龄 猪伪狂犬病疫苗 7 日龄 猪喘气病菌苗 +去势 14 日龄 猪蓝耳病疫苗 21 日龄 仔猪副伤寒疫苗 28 日龄 猪瘟疫苗 35 日龄 猪口蹄疫疫苗 42 日龄 伪狂犬病疫苗 55 日龄 猪口蹄疫疫苗 后备母猪 母猪第一情期 猪细小病毒疫苗 间隔 7 天后 猪伪狂犬病疫苗 间隔 14 天后 猪蓝耳病疫苗 间隔 21 天后 猪口蹄疫疫苗 间隔 28 天后 猪细小病毒疫苗二免 间隔 35 天后 猪瘟疫苗 间隔 42 天后 猪伪狂犬病疫苗 经产母猪 产后 14 天 猪细小病毒病疫苗 产后 21 天 猪蓝耳病疫苗 产后 28 天

    23、 猪口蹄疫疫苗 产后 35 天 猪瘟疫苗 每年 3-4 月 猪乙脑疫苗 每年 9-10 月 猪乙脑疫苗 种公猪 每年 3-5 月 猪瘟疫苗 +猪乙脑疫苗 +猪口蹄疫疫苗 每年 9-5 月 猪瘟疫苗 +猪乙脑疫苗 +猪口蹄疫疫苗 每季度一次 猪伪狂犬病疫苗 DB5303/T 6.5 2013 9 A.7 猪病诊断报告 猪病诊断报告参见表 A.7。 表 A.7 猪病诊断报告 来源 _品种 _性别 _日龄 _ 送检日期: 病史及发病情况 症状及病变 初步诊断结果 诊断 人 送检病料 实验室诊断结果 类似猪(群)采取 的措施及效果 A.8 疾病记录 疾病记录参见表 A.8。 表 A.8 疾病记录 发病

    24、地点 发病日期 症状 数量 初诊结果 处理方法 效果 A.9 抗菌药物的临床选择 DB5303/T 6.5 2013 10 抗菌药物的临床选择参见表 A.9。 表 A.9 抗菌药物的临床选择表 病原微生物 所致主要疾病 首选药物 次选药物 革 兰 氏 阳 性 细 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化脓创、败血症、 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心内膜 炎、乳腺炎等 青霉素 G 红霉素、头孢菌素类、林可霉素、四环素、增效磺胺 耐青霉素金葡球菌 同上 耐青霉素酶的半合成新青霉素 红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杆菌肽、头孢菌素、林可霉素 溶血性链球菌 猪链球菌病 青霉素 G 红霉素、增效磺胺、头孢菌素类 化脓性链球菌 化脓创

    25、、肺炎、心内膜炎、乳 腺炎等 青霉素 G 四环素、红霉素、增效磺胺 肺炎双球菌 肺炎 青霉素 G 红霉素、四环素类、磺胺类 炭疽杆菌 炭疽病 青霉素 G 四环素类、红霉素、头孢菌素类、 庆大霉素 破伤风梭菌 破伤风 青霉素 G 四环素类、磺胺类 猪丹毒杆菌 猪丹毒、关节炎、感染创等 青霉素 G 红霉素 气肿疽梭菌 气肿疽 青霉素 G 四环素类、红霉素、磺胺类 产气荚膜杆菌 气性坏疽、败血症等 青霉素 G 四环素类、红霉素 结核杆菌 各种结核病 异烟肼 +链霉素 卡那霉素、对氨水杨酸 李氏杆菌 李氏杆菌病 四环素类 红霉素、青霉素、磺胺类、增效磺胺 革 兰 氏 阴 性 细 菌 大肠杆菌 幼畜白痢

    26、、呼吸道感染、败血 症、腹膜炎、泌尿道感染等 环丙沙星或诺氟沙星 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增效磺胺、多粘菌素、链霉素、四环素类 沙门氏菌 肠炎、下痢、败血症、马副伤 寒性流产、幼畜副伤寒 增效磺胺、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类、 呋喃类 绿脓杆菌 烧伤创面感染、泌尿道、呼吸 道感染、败血症、乳腺炎、脓 肿等 多粘菌素 庆大霉素、羧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 坏死杆菌 坏死杆菌病、腐蹄病、脓肿、 溃疡、乳腺炎、肾炎、坏死性 肝炎、肠道溃疡等 磺胺类或增效磺 胺 四环素类 大肠杆菌 幼畜白痢、呼吸道感染、败血 症、腹膜炎、泌尿道感染等 环丙沙星或诺氟沙星 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增效磺胺、多粘

    27、菌素、链霉素、四环素类 沙门氏菌 肠炎、下痢、败血症、马副伤 寒性流产、幼畜副伤寒 增效磺胺、氨苄青霉素、四环素类、 呋喃类 绿脓杆菌 烧伤创面感染、泌尿道、呼吸 道感染、败血症、乳腺炎、脓 肿等 多粘菌素 庆大霉素、羧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 DB5303/T 6.5 2013 11 表 A.9(续) 病原微生物 所致主要疾病 首选药物 次选药物 革 兰 氏 阴 性 细 菌 坏死杆菌 坏死杆菌病、腐蹄病、脓肿、 溃疡、乳腺炎、肾炎、坏死性 肝炎、肠道溃疡等 磺胺类或增效磺 胺 四环素类 巴氏杆菌 巴氏杆菌病、出血性败血病、运输热、肺炎等 链霉素 磺胺类、增效磺胺、四环素

    28、类、氟喹诺酮类 布氏杆菌 布氏杆菌病、流产 四环素 +链霉素 增效磺胺、多粘菌素 嗜血杆菌 肺炎、胸膜肺炎等 四环素类、氨苄青霉素 链霉素、卡那霉素、头孢菌素类、氟喹诺酮类 土拉杆菌 野兔热 链霉素 卡那霉素、庆大霉素 胎儿弧菌 流产 链霉素 四环素类 螺 旋 体 及 支 原 体 钩端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病 青霉素 G、链霉素 四环素类 猪痢疾密螺旋体 猪痢疾 痢菌净 林可霉素、泰乐菌素 猪肺炎支原体 猪喘气病 单诺沙星、乙基 环丙沙星 土霉素、泰乐菌素、卡那霉素 其 他 放线菌 放线菌肿 青霉素 G 链霉素 囊球菌 流行性淋巴管炎 制霉菌素 四环素类、克霉唑、两性霉素 B、九一四 真菌 念珠菌

    29、病,鹅口疮,毛癣 制霉菌素 两性霉素 B 、灰黄霉素、克霉唑 A.10 常见猪病及主要症状 常见猪病及主要症状参见表 A.10。 表 A.10 常见猪病及主要症状 疾病 主要症状 猪瘟 持续高热、皮肤出血、回盲肠粘膜轮层状溃疡。 猪传染性胃肠炎 腹泻、呕吐、脱水。 猪流行性腹泻 水样便,呕吐、脱水。 流行性感冒 发热、咳嗽、全身衰弱无力、呼吸道炎症 口蹄疫 蹄冠、蹄踵、趾间、口腔粘膜发生水疱和烂斑。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 (蓝耳病 ) 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呼吸困难。 仔猪黄痢 出生几日内排黄色或黄白色稀便。 仔猪白痢 排灰白色有腥 臭味的浆糊样稀便。 仔猪红痢 排红色粪便,肠粘膜坏死。 DB5

    30、303/T 6.5 2013 12 表 A.10(续) 疾病 主要症状 仔猪水肿病 突然发病,头部水肿,共济失调,惊厥,麻痹。 猪丹毒 皮肤紫红色疹块,高烧 猪链球菌病 全身多处皮下有出血性红斑,高烧,四肢作游泳状,跛行。 猪肺疫 败血症、咽喉炎、纤维素性胸膜肺炎、咳嗽、呼吸困难。 猪喘气病 咳嗽,气喘,体温、食欲无变化。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胸膜肺炎,高烧,呼吸急促,口鼻流泡沫样分泌物。 猪痢疾 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慢性鼻炎,颜面部变形,鼻甲骨萎缩。 李氏杆菌病 脑膜脑炎,败血症,心内膜炎,单核细胞增多症。 衣原体病 流产,多发性关节炎,肺炎。 猪坏死杆菌病 受伤的皮

    31、肤及皮下组织、口腔胃肠粘膜坏死。 附红细胞体虫病 急性黄疸性贫血和发热,皮肤粘膜苍白。 钩端螺旋体病 短期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粘膜及皮肤坏死。 结核病 多器官形成结核,中心干酪样坏死或钙化。 副伤寒 肠炎,持续下痢,高烧,皮肤发紫。 蛔虫病 生长发育不良,咳嗽,被毛粗乱。 鞭虫病 消瘦,顽固性下痢,贫血,粪中带血和脱落粘膜。 肺线虫病 引起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 肾虫病 幼猪生长缓慢,公猪不能配种,母猪不孕,流产。 僵猪 仔猪生长缓慢,皮粗毛粘,翻圈爱叫,光吃不长。 弓形体病 高烧,症状与猪瘟相似,多便秘,食欲减退,败血症。 疥螨病 患部脱毛,结痂,皮肤肥厚,形成皱褶和龟裂。 便秘 精

    32、神不振,食欲下降,排粪减少,粪球干硬,回头看腹。 消化不良 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味觉异常,口干。 佝偻病 发育迟缓,骨骼变形。 硒和维生素 E 缺乏症 公畜食欲减退,精子异常,母畜不孕,流产,早产,死胎。 仔猪贫血 营养不良,腹泻,耳壳呈白色、无明显血管。 母猪不孕症 多种病因引发多种病症。 胎衣不下 超出正常胎衣排出时间,仍未排出胎衣。 母猪产后瘫痪 产后母畜不能站立,后躯无力 子宫内膜炎 子宫流出炎性分泌物,发情配种异常。 母猪乳房炎 乳房出现红、肿、热、痛或发硬或乳汁变化。 产后无乳 少乳、无乳。 炭疽病 突然发病,高热,粘膜呈蓝紫色。 布氏杆菌病 生殖系统发炎。 感冒 发热,皮温不均,流泪,咳嗽。 _


    注意事项

    本文(DB5303 T 6.5-2013 滇陆猪综合标准第5部分:滇陆猪兽医防治规程.pdf)为本站会员(刘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