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 31 曲 靖市 地方标准 DB 5303/T 17.2 2017 鲜食豌豆云豌 18 号技术规程 第 2 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2017 12 01 发布 2018 03 - 01 实施 曲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03/T 17.22015 I 前 言 DB5303/T 17 鲜食豌豆云豌 18号技术规程 分为 2个部分: 第 1 部分:品种描述; 第 2 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 本部分为 DB5303/T 17的第 2部分。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 曲靖市农业科学院
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提出。 本部分由曲靖市 市场 监督 管理 局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 曲靖市农业科学院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唐永生、何玉华、 王丽萍 、王勤方、蒋彦华、郑云昆、张菊香 。 DB5303/T 17.22015 1 鲜食豌豆云 豌 18 号 技术规程 第 2 部分: 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 规范 规定了鲜食豌豆云豌 18号生产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产量水平、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 曲靖市 及近 似 生态区的鲜食豌豆云豌 18号生产。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3、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第二部分:豆类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肥料施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产地环境 3.1 生产区域 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水改旱田块或旱作农业生产区域, 要求 耕层深厚、结构适宜、肥力均匀、排灌方便理化性状良好的壤土。土壤 PH值 6.5 8.0为宜。可净种或间 套种。 3.2 产地环
4、境 符合 NY/T 5010要求 。 4 整地及施肥 4.1 整地 清洁田园 。将地面根茬及杂物清理干净,深翻土壤 20 cm 25 cm,耕匀耙细;水改旱的田块耕翻作 畦,深度 15 cm 20 cm,畦宽 2 m 3 m,同时开好田间排灌沟,注意清沟理 墒 ,做到排灌畅通。 4.2 施肥原则 按 NY/T 496执行。 DB5303/T 17.22015 2 4.3 施肥量 4.3.1 基肥 结合整地施基肥,基肥用量为每 667 m2施腐熟农家肥 1 000 kg 1 500 kg、过磷酸钙 20 kg 25 kg 和硫酸钾 10 kg 15 kg。 4.3.2 追肥 初花期进行追肥 。每
5、 667 m2追施尿素 5 kg 7.5 kg或施腐熟的兑水人畜粪尿 1 t 1.5 t。 5 播种 5.1 种子质量标准 选用优良种子。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2的规定。 5.2 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晒种 1 d 2 d,可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以种子重量的 0.2 0.3湿拌种子,堆捂 3 4小时,晾干即可播种。 5.3 播期 9月下旬至 10月中旬播种,土壤表层 5 cm 10 cm温度稳定在 5 以上时播种。 5.4 播种方式 可采用机具播种或人工条播,播种深度 3 cm 7 cm。 5.5 播种量 每 667 m2用种量 6 kg 8 kg。 5.6 播种 密度 每 667
6、 m2留苗 2.5 3.5万株,株距 5 cm 7 cm,行距 35 cm 40 cm。 6 田间管理 6.1 土壤封闭 除草 播后苗前可用精异丙甲草胺或乙草胺土壤封闭除草。 6.2 灌水 注意抢墒播种,水分不足即时浇水保证出苗 。 根据土壤水分情况 , 一般灌水 2次 , 第一次在初花期, 第二次在终花期。 6.3 病虫草害防治 6.3.1 防治原则 DB5303/T 17.22015 3 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合理使用 化学防治。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执行 GB/T 8321(所有部分)。应合理混用、轮换、交替用药,防止和 推迟病虫害抗性
7、的产生和 发展。 6.3.2 草害防治 人工 除草 2 3次,在播种后 30 35天进行第一次中耕除草,第二次除草在播种后 50 天左右, 后期 人工拔除田间大草。 6.3.3 常见病虫害 常见病虫害有白粉病、根腐病、枯萎病、蚜虫、潜叶蝇、豌豆象等。 6.3.4 农业防治 合理布局,实行轮作换茬;加强中耕除草,发现病株及时带出销毁,降低病虫源数量,培育壮苗; 清沟理 墒 ,及时排灌,严防积水;清洁田园,降低害虫越冬基数和病原菌数。 6.3.5 物理防治 田间设置黑光灯或频振杀虫灯诱杀地下害虫或鳞翅目害虫等;设置纱网覆盖保护;针对蚜虫、潜叶 蝇等害虫对颜色敏感的特性可用黄板诱杀等。 6.3.6
8、生 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使用生物药剂、抗菌素等防治有关病虫害。 6.3.7 化学防治 在掌握病虫发生规律的基础上,加强病虫害的调查测报,确定防治适期,通过普查确定防治对象田。 主要病虫害症状及化学防治方法见附录 A。 7 青荚采收 7.1 青荚采收 在籽粒灌浆后期鲜 荚饱满变为浅绿色时用剪刀分批采收,减少对茎蔓的损伤。 7.2 质量要求 鲜食豌豆产品质量按照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茄果类蔬菜等 55类无公害农产品检测目录的通知 (农 办质 2013 17号 )无公害农产品 豆类蔬菜检测目录的要求检验,结果应符合规定。 7.3 秸秆处理 收获秸秆晒干后做饲料或秸秆 就地挖沟埋青还田。 7.4 加
9、工、储藏保鲜 将采摘下的豌豆荚及时送至加工企业进行脱粒、漂洗、杀青、速冻、包装,放入冷库进行 冷 藏保鲜。 8 生产记录 DB5303/T 17.22015 4 建立生产技术档案,应详细记录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档案资 料保存不少于 2年。生产技术档案见附录 B。 DB5303/T 17.22015 5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见表 A.1。 表 A.1 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 药剂 防治适期 方法 安全 间隔期 病 害 根腐病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发病初期 可用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喷雾
10、70%甲基托布津可湿 性粉剂 800 倍液,或 75%百菌清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喷根部, 根据病害发生情况隔 7 10 天 1 次, 连续防治 2 3 次,不同 药剂交替使用。 7d 10d 70%甲基托布津 75%百菌清 白粉病 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发病初期或始 花期 可用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喷雾、 25%粉锈宁可湿 性粉剂 2000 倍液喷雾、或 70% 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倍 液喷 根部,根据病害发生情况 隔 7 10天 1次, 连续防治 2 3 次,不同 药剂交替使用。 7d 10d 1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70%甲基托布津
11、 虫 害 蚜虫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百株蚜量超过 1000 头 可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500 倍液或 3%啶虫脒可湿性 粉剂 1600 倍液或 10%蚜虱净可 湿性粉剂 1600 倍液喷雾防治。 不同药剂交替使用。 10d 15d 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 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 豌豆象 菊酯类农药 开花期、卵孵 盛期或初龄幼 虫蛀入花蛀幼 荚之前 用菊酯类农药喷雾防治 。 7d 10d 潜叶蝇 2.5%阿维氟铃脲乳油 在受害作物单 叶片有幼虫 3 5头时或发 病初期 2.5%用阿维氟铃脲 2000倍液或 25%斑潜净乳油 1500 倍液,连 续防治 2 3 次,不同药剂交替 使用。
12、 10d 15d 25%斑潜净乳油 DB5303/T 17.22015 6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田间生产记录表 田间生产记录表见表 B.1。 表 B.1 田间生产记录表 户主 编号 管理部门 种植地点 种植面积 田间技术指导 1、整地时间: 年 月 日 整地方式 2、品种名称: 播前百粒重 g 播种量 kg/667m2 3、土壤消毒: 年 月 日 消毒剂 用量 kg/ 667m2 4、种子消毒: 年 月 日 消毒剂 用量 kg/ 667m2 5、基肥: 农家肥用量: kg 复混肥用量: kg 过磷酸钙用量: kg 硫酸钾用量: kg 6、播种: 播种时间: 年 月 日 覆土厚度
13、: cm,浇水 不需浇水 播种方法: _ 播种密度:行距 cm,株距 cm 7、中耕管理 除草时间: 年 月 日 除草方式: 除草剂名称及用量: 开沟排水时间: 年 月 日 8、追肥: 追苗肥时间: 年 月 日 肥料名称: 肥料用量 : kg/667m2 追叶面肥时间: 年 月 日 肥料名称: 肥料用量: kg/667m2 9、病害防治: ( 1)根腐病 防治时间: 年 月 日 农药名称: ,稀释倍数: 间隔时间: 天,喷施次数: 次 ( 2)白粉病 防治时间: 年 月 日 农药名称: ,稀释倍数: 间隔时间: 天,喷施次数: 次 10、虫害防治: ( 1)蚜虫、潜叶蝇 防治时间: 年 月 日 农药名称: ,稀释倍数: 间隔时间: 天,喷施次数: 次 ( 2)豌豆象(其它) 防治时间: 年 月 日 农药名称: ,稀释倍数: 间隔时间: 天,喷施次数: 次 DB5303/T 17.22015 7 表 B.1 田间生产记录表 (续 ) 11、收获: 第一次采收时间: 年 月 日 收获时天气情况: 第二次采收 时间: 年 月 日 收获时天气情况: 产量: kg/亩 其它: 备注: 年 月 日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