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05 曲靖市地方标准 DB 5303/T 162015 猕猴桃园套种鲜食豌豆栽培技术规程 2017 12 01 发布 2018 03 - 01 实施 曲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303/T 16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提出单位:曲靖市农业科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本标准由曲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曲靖市农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唐永生、何玉华、吕梅媛、王勤方、蒋彦华、郑云昆、张菊香。 DB5303/T 162017 1
2、猕猴桃园套种鲜食豌豆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曲靖市猕猴桃种植园区鲜食豌豆生产的产地环境、种植模式、品种选择、生产管理、 生产记录等。 本标准适用于曲靖市及近似生态区的猕猴桃种植园区的鲜食豌豆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3、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产地环境 3.1 生产区域 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 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标准化猕猴桃种植园区, 要求耕层深厚、 结构适宜、肥力均匀、排灌方便、理化性状良好的壤土。土壤PH值6.58.0为宜。 3.2 产地环境 符合NY/T 5010要求。 4 种植模式 猕猴桃种植规格为250 cm350cm,在猕猴桃行间种植6行豌豆,行距45 cm50 cm,株距保持6 cm 8 cm;或用播种器,播种株距12 cm14 cm,双株留苗。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次年3月上旬分批 采收青荚。 5 品种选择及用种量 5.1 品种选择 选用商品性好、产
4、量高、符合市场需求的云豌18号、珍珠绿、台湾长寿仁等鲜食品种,种子质量应 符合GB 4404.2的规定。 DB5303/T 162017 2 5.2 用种量 每667 m 2 用种量5.0 kg6.0 kg,保证每667m 2 基本苗(2.02.5)万株。 6 生产管理 6.1 播前准备 6.1.1 清洁园区 在播种前把套种地块行间根茬及杂草、杂物清理干净,抑制病虫害、增加土温、改善田间湿度及通 风等田间环境。 6.1.2 土壤耕作 播种前人工或用微耕机深耕细耙疏松土壤。 6.1.3 基肥使用 每667 m 2 施15-15-15NPK粮 食专用复合肥20 kg30 kg和腐熟农 家肥1 50
5、0 kg作基肥。 6.2 播种 6.2.1 种子处理 在播种前晒种1 d2 d,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拌种处理。 6.2.2 播期及选择原则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猕猴桃采收完成,大部分叶片脱落时为最佳播种期。选择原则:猕猴桃行间 不遮荫,避免豌豆长成高脚苗而倒伏;充分利用9月底10月初温光水热条件,有利于豌豆出苗和生长, 提高产量及品质。 6.2.3 播种方法 人工开沟单粒点播,或用播种器双粒播种,播种深度3 cm5 cm左右。 6.3 田间管理 6.3.1 芽前除草 播后及时用乙草胺定向喷雾进行封闭除草,农药使用按照GB/T 8321标准执行。生长期间不主张化 学除草。 6.3
6、.2 松土除草 幼苗五苔叶进行第一次除草松土,之后视杂草生长情况进行人工锄草。 6.3.3 牵枝引蔓 苗高10 cm15 cm左右用细线从幼苗基部缠绕牵枝引蔓,避免植株生长过程中倒伏。 6.3.4 施肥 DB5303/T 162017 3 追肥宜在初花期进行追肥。每667m 2 追施尿素5 kg7.5 kg或施腐熟的兑水人畜粪尿1 t1.5 t。 开花结荚时,每667 m 2 用磷酸二氢钾和钼酸铵各0.15 kg0.2 kg配成0.2溶液,喷施1次2次作根外 追肥。肥料施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 6.3.5 灌水 注意抢墒播种,水分不足即时浇水保证出苗。根据土壤水分情况,一般采用园区滴
7、灌带灌水2次, 第一次在初花期,第二次在终花期。 6.3.6 病虫害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合理使用化 学防治。重点防治白粉病、根腐病,蚜虫和潜叶蝇。使用化学农药时,应执行GB/T 8321。应合理混用、 轮换、交替用药,防止和推迟病虫害抗性的产生和发展。病虫害防治见附录A 。 7 青荚采收 7.1 青荚采收 在籽粒灌浆后期鲜荚饱满变为浅绿色时,用剪刀分批采收,减少对茎蔓的损伤。 7.2 质量要求 鲜食豌豆产品质量按照无公害农产品 豆类蔬菜检测目录的要求检验,结果应符合GB 2763规定。 7.3 秸秆处理 收获秸秆晒干后可做饲料或秸秆
8、就地挖沟埋青还田。 7.4 加工、储藏保鲜 将采摘下的鲜豌豆荚及时送至加工企业进行脱粒、漂洗、杀青、速冻、包装,放入冷库冷藏保鲜。 8 生产记录 建立生产技术档案,应详细记录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档案资 料保存不少于2年。生产技术档案见附录B。 DB5303/T 162017 4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见表A.1。 表A.1 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 药剂 防治适期 方法 安全 间隔期 病 害 根腐病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发病初期 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 粉剂 800
9、倍液喷雾;75%百菌清 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喷根部, 根据病害发生情况间隔 710 天 1 次, 连续防治 23 次, 不同药剂交替使用。 7 d10 d 70%甲基托布津 75%百菌清 白粉病 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发病初期或始 花期 可用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1 000倍液或25%粉锈宁可湿性粉 剂 2 000 倍液喷雾;70%甲基托 布津可湿性粉剂 1 000 倍液喷 根部,根据病害发生情况间隔 710天1次, 连续防治 23 次,不同药剂交替使用。 7 d10 d 1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 70%甲基托布津 虫 害 蚜虫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百株蚜量超
10、过 1000 头 可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 2500 倍液或 3%啶虫脒可湿性 粉剂1 600倍液或10%蚜虱净可 湿性粉剂 1600 倍液喷雾防治。 不同药剂交替使用。 10 d15 d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 10%蚜虱净可湿性粉剂 豌豆象 菊酯类农药 开花期、卵孵 盛期或初龄幼 虫蛀入花蛀幼 荚之前 用菊酯类农药喷雾防治。 7d10d 潜叶蝇 2.5%阿维氟铃脲乳油 在受害作物单 叶片有幼虫 35头时或发 病初期 用 2.5%阿维氟铃脲 2000 倍液 或 25%斑潜净乳油 1500 倍液, 连续防治 23 次,不同药剂交 替使用。 10d15d 25%斑潜净乳油 DB5303/T 16
11、2017 5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田间生产记录表 田间生产记录表见表B.1。 表 B.1 田间生产记录表 户主 编号 管理部门 种植地点 种植面积 田间技术指导 1、整地时间: 年 月 日 整地方式: 2、品种名称: 播前百粒重 g 播种量 kg/667m 2 3、土壤消毒: 年 月 日 消毒剂 用量 kg/667m 2 4、种子消毒: 年 月 日 消毒剂 用量 kg/667m 2 5、基肥: 农家肥用量: kg 复混肥用量: kg 过磷酸钙用量: kg 硫酸钾用量: kg 6、播种: 播种时间: 年 月 日 覆土厚度: cm,浇水 不需浇水 播种方法: _播种密度: 行距 cm,
12、 株距 cm 7、中耕管理 除草时间: 年 月 日 除草方式: 除草剂名称及用量: 开沟排水时间: 年 月 日 8、追肥: 追苗肥时间: 年 月 日 肥料名称: 肥料用量: kg/667m 2 追叶面肥时间: 年 月 日 肥料名称: 肥料用量: kg/667m 2 9、病害防治: (1)根腐病 防治时间: 年 月 日 农药名称: ,稀释倍数: 间隔时间: 天,喷施次数: 次 (2)白粉病 防治时间: 年 月 日 农药名称: ,稀释倍数: 间隔时间: 天,喷施次数: 次 10、虫害防治: (1)蚜虫、潜叶蝇 防治时间: 年 月 日 农药名称: ,稀释倍数: 间隔时间: 天,喷施次数: 次 (2)豌豆象(其它) 防治时间: 年 月 日 农药名称: ,稀释倍数: 间隔时间: 天,喷施次数: 次 11、收获: 第一次采收时间: 年 月 日 收获时天气情况: 第二次采收时间: 年 月 日 收获时天气情况: 产量: kg/亩 其它: 备注: 年 月 日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