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223 T 7—2020 地理标志产品安龙石斛.pdf

    • 资源ID:1497578       资源大小:1.12M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223 T 7—2020 地理标志产品安龙石斛.pdf

    1、ICS 65.020.20 B 66 DB5223 贵州省黔西南州地方标准 DB 5223/T 072020 地理标志产品 安龙石斛 Produ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Dendrobium officinale in Anlong 2020-05-12 发布 2020-06-01 实施 黔西南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5223/T 72020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保护范围 . . 2 5 生产条件 . . 2 6 种苗 . . 2 7 栽培 . . 2 8

    2、 采收加工 . . 3 9 质量要求 和检验方法 . . 3 10 检验规则 . . 4 11 标志、 包装、运输和贮存 . 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地理标志产品 安龙石斛保护范围图 . 6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安龙石斛的植物特性 . 7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国家禁用和限用农药 . 8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安龙石斛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 9 DB 5223/T 72020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保护范围 . . 2 5 生产条件 . . 2 6 种苗 . 2 7 栽培 . 2 8 采收加

    3、工 . . 3 9 质量要求 和检验方法 . 3 10 检验规则 . . 4 11 标志、 包装、运输和贮存 . 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地理标志产品 安龙石斛保护范围图 . 6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安龙石斛的植物特性 . 7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国家禁用和限用农药 . 8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安龙石斛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 9 DB 5223/T 72020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原国家质量监督检 验检疫总局颁布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2005第78号令)、 GB/T 17924-2008地理标志产 品

    4、标准通用要求、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7第117号公告中地理标志产品 安龙石斛 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内容。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安龙县西城秀树农林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安龙县林业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安龙县西城秀树农林有限责任公司、安龙县市场 监督管理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玉飞、张显波、孙墅东、王晓敏、罗晓青、申刚、夏泽权、朱美。 DB 5223/T 72020 1 地理标志产品 安龙石斛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 安龙石斛的术语和定义、保护范围、生产要求、种苗、栽培、采收加

    5、工、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7第117号公告批准保护的地理标志产品 安龙石 斛。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LY/T 2547 铁皮石斛栽培技术规程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

    6、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年第75号令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8年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 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78号令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 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7第117号 公告质检总局关于批准对涉县黑枣等30个产品实 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 国家知识产权局第333号公告关于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官方标志登记备案的公告 关于打击违法制售禁限用高毒农药规范农药使用行为的通知(农农发2010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58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7、第1744号 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告第174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03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44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552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DB 5223/T 72020 2 3.1 安龙石斛 在地理标志产品 安龙石斛保护范围内,选用兰科(Orchidaceae) 石斛属(Dendrobium)、安龙产 地资源类型的铁皮石斛( 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品种,按照本文件规定的生产技术 规程生产,并符合本文件质量要求的铁皮石斛产品。 4 保护范围 地

    8、理标志产品 安龙石斛保护范围限于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7第117号公告批准的范 围,即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龙山镇、笃山镇、海子镇、洒雨镇、普坪镇、栖凤街道、招堤街道和钱相 街道等五镇、三街道现辖行政区域,地理标志保护范围见附录A。 5 生产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高度600m1300m,年平均空气相对湿度 75%85%,年平均气温14.017.0, 年无霜期290天,年日照时数1600h。 6 种苗 6.1 种源 原植物应符合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范围内安龙石斛的植物特征,见附录B。 6.2 种苗 种子组培繁殖1年,再移至苗床驯苗1年,苗高4cm8cm即可移栽。 7 栽培 7.1 栽培环境

    9、 在森林生态条件好的喀斯特地区,周围5km内没 有对产地环境可能造成污染的污染源,离公路、铁 路等交通干线1km以上。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 要求,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要求。 7.2 仿野生栽培 选择适宜石斛附生种植的阔叶林, 附主树种应对附生石斛无毒无害, 树径10cm, 林地透光率50% 70%。用遮阴网或稻草绳将基质和种苗固定在树 干上,捆绑种植为每隔10cm15cm捆绑一丛,直至捆绑 满整株树体。栽培技术宜按LY/T 2547的要求执 行,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394的规定。 7.3 栽培时间 每年12月次年3月。 7.4 病虫害防治 DB 5223/T 72020

    10、 3 病虫害防治措施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农药使用应符合NY/T 393的规定,国家禁 止使用和限制使用农药见附录C,安龙石斛常见病虫害见附录D。 8 采收加工 8.1 采收 移栽2年后采收,采收时间为10月次年3月。 8.2 加工 8.2.1 鲜品 鲜茎去除叶、根、花序梗,清洗后切段于2 5冷库中保存。产地初加工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 规定。 8.2.2 干品 鲜茎原料去根、花序梗,干燥过程中将茎扭曲成螺旋形或 弹簧形成枫斗,也可将干燥茎切成3cm 7cm的段(节),干燥至水分含量12.0%。 9 质量要求和检验方法 9.1 感官要求 9.1.1 鲜品 呈圆柱形,叶鞘包裹的

    11、鲜条呈灰白色,剥开叶鞘,呈黄绿色或墨绿色;节间明显,色较深;略有青 草香气。 9.1.2 干品 枫斗呈螺旋形或弹簧状,有2个6个旋纹,茎拉直后长3.5cm8cm;干条为扁圆柱形,长3cm7cm。 表面黄绿色或略带金黄色,节明显,质坚实,易折断,断面平坦,灰白色至灰绿色,略角质状,气微, 味淡,嚼之有黏性。 9.2 理化指标 安龙石斛理化指标见表1。 表 1 安龙石斛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检验方法 鲜 品 干 品 水 分 85.0% 1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832第二法 多糖(以干重计) 30.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铁皮石斛含量测定多糖的规定 甘

    12、露糖(以干重计) 13.0%38.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512的规定 甘露糖与葡萄糖峰面积比 2.48.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512的规定 总灰分(以干重计) 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2302的规定 浸出物(以干重计) 9.0%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2201热浸法 DB 5223/T 72020 4 9.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 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应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及国家相关规定。 9.4 净含量 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按JJF 1070的规定进行检验。 10 检验规

    13、则 10.1 组批、抽样 10.1.1 组批 同一种源种苗在基本相同的时段和一致的条件下,同一季节采收的原料生产的同规格产品。 10.1.2 抽样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通则0211的规定执行 。 10.2 检验分类 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10.3 检验项目 按9.19.4给出的要求即为全部检验项目。 10.4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按9.1的要求。 10.5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项目按10.3执行。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前后两次抽样检验结果差异较大时; b) 因人为或自然因素使生产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 c) 国家监督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10.6 判定

    14、规则 检验结果全部符合出厂检验或型式检验项目的要求时,判定该批产品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10.7 复检规则 对检验结果有异议时,应对留存样品进行复检。无留存样品时,按抽样规定在同一批次产品中重新 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以复验结果判定该批产品。 11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1.1 标志 DB 5223/T 72020 5 包装箱(盒)上应有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并标明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单位、产地、包装日期、 执行标准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应符合国家知识产权局第333号公告关于地理标志专用标志 官方标志登记备案的公告的规定,标志的使用应符合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5第

    15、78号令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执行。 11.2 包装 直接接触石斛产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应符合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均应无毒、洁净, 与石斛产品不发生化学反应,并不得影响石斛产品的质量。 11.3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具有防雨、防潮、防污染设施,不得与农药等其它有毒 有害的物质或易串味的物质混装。 11.4 贮存 贮存场所应清洁卫生、干燥、通风,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合存放,贮存期间应定期检查和养护, 防止霉变、虫害、鼠害。 DB 5223/T 72020 6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地理标志产品 安龙石斛保护范围图 地理标志产品 安龙石斛保护范围图

    16、见图A.1。 图A 地理标志产品 安龙石斛保护范围图 DB 5223/T 72020 7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安龙石斛的植物特性 B.1 安龙石斛的植物特性 为兰科 (Orchidaceae) 石斛属 (Dendrobium) ,安龙产地资源类型铁皮石斛( 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品种。茎直立,圆柱形,长9cm14cm,粗2mm4mm,不分枝,具多节。叶二列,纸 质,长圆状披针形,边缘和中肋常带淡紫色。总状花序常从落了叶的老茎上部发出,具23朵花。花苞 片干膜质,浅白色,卵形,长5mm7mm,萼片和花瓣黄绿色,近相似,长圆状披针

    17、形,唇瓣白色,基部 具1个绿色或黄色的胼胝体,卵状披针形,比萼片稍短,中部反折。蕊柱黄绿色,长约3mm,先端两侧各 具1个紫点;药帽白色,长卵状三角形,长约2.3mm,顶端近锐尖并且2裂。花期36月。 图B 安龙石斛的植株形态 DB 5223/T 72020 8 C C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国家禁用和限用农药 C.1 国家禁止使用农药 禁止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586号、 关于打击违法制售禁限用高毒农药规范农药使用 行为的通知 (农农发20102号)规定的如下农药: 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 敌双枯、氟乙酰胺、甘氟

    18、、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久效磷、磷胺、 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 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氧化乐果、水胺硫磷、灭多威等其他高毒、高残留农药。 C.2 限用于农业或中草药材生产中的农药 限制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586号、 第1744号、 第1745号、 第2032号、 第2445号、 第2552 号规定的如下农药: 乙酰甲胺磷、乐果、丁硫克百威、硫丹、氯磺隆、硫线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福美胂、福 美甲胂、草甘膦混配水剂(草甘膦含量低于30%)、百枯草水剂、胺苯磺隆、甲磺隆

    19、、氟虫腈、溴甲烷、 氯化苦、三氯杀螨醇等其他限用于农业或中草药材生产中的农药。 DB 5223/T 72020 9 D D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安龙石斛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D.1 安龙石斛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安龙石斛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表D。 表D.1 安龙石斛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常见 病(虫)害 为害症状 防治方法 软腐病 高温高湿容易发生软腐病,病原菌从根茎、叶片气孔、伤口 等进入,初期受害部位呈暗绿色水渍状,不久转变为褐色并 软化腐烂,有特色臭味,叶片迅速变黄。 加强通风,避免高温高湿。配制 1000 倍代森 锰锌溶液、2000 倍农用链霉素溶液,然后混合 2 种药物后喷

    20、雾,7 天10 天 1 次, 连续2次 3 次。 根腐病 发病初期根上出现浅褐色、水渍状病斑,后叶片变为褐色并 腐烂,根逐段腐烂至全根腐烂,最后蔓延至植株基部。根系 受害,轻时叶尖干枯、叶片变黄,重时全株死亡。 加强通风,避免高温高湿。根腐宁 1000 倍液 喷雾,7 天10 天 1 次,连续 2 次3 次。 炭疽病 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黄褐色微凹陷小斑点,逐渐扩大为暗褐 色圆形斑。叶尖病斑向下延伸造成叶片分段枯死,叶基病斑 连成一片导致全叶迅速枯死。 加强通风,避免高温高湿。 用 50多菌灵 1000 倍液或 50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液喷雾, 7天 10天1次,连续2次 3次。 黑斑病 病

    21、菌寄生于植株幼嫩叶片,初期出现淡黄棕色麻点,之后叶 面呈现黑褐色斑点,有暗灰色瘤状背膜,逐渐扩散至叶片, 严重时黑斑在叶片上互相连接成片,叶片最后枯萎脱落。 加强通风,避免高温高湿。50多菌灵 1000 倍液喷施或 75%甲基托布津 1000 倍溶液喷雾, 7 天10 天 1 次,连续 2 次3 次。 疫病 高温高湿且通风不畅,叶片易发病。叶片出现黑褐色病斑, 呈水渍状,病斑向下蔓延腐烂,随后蔓延至邻近叶片直至茎 节,造成根系死亡,引起叶片变黄、脱落、枯萎。严重时植 株似水烫,随后叶片皱缩、脱落,不久植株枯萎死亡。 加强通风,避免高温高湿。80%代森锰锌 500 倍液喷雾,每月喷药 1 次2

    22、次。 煤污病 又称煤烟病,通风透光不足情况下易发生。病害时整个植株 叶片表面覆盖一层煤烟灰黑色粉末状物,严重影响叶片的光 合作用,造成植株发育不良。 加强通风透光,避免高温高湿。 用 50多菌灵 1000 倍液喷雾, 7天 10 天 1 次,连续 2 次 3次 。 蜗牛 主要躲藏在叶背面啃吃叶肉或为害花瓣,叶、茎部位有小孔, 叶片形成不整齐缺口或残留表皮,严重时植株死亡。 喷洒溴氰菊酯或 5%四聚乙醛, 3天1次,连续 3 次,3 天内禁止浇水。 蛞蝓 主要为害幼嫩叶和茎,受害叶片仅存淡白色的薄膜,叶肉全 被吃光。蛞蝓爬过之处有明显白色黏液。 6%甲萘四聚颗粒或四聚乙醛;粉碎油茶饼 0.5kg

    23、 加水 5kg,浸泡 10h,搅拌过滤后加水 20kg25kg 喷雾。 斜纹夜蛾 主要为害幼嫩叶和茎,叶片、新芽与幼茎被啃断或啃成缺口, 严重时植株全部被吃光,造成毁灭性危害。 采用 1.2%苦参碱烟碱可溶液剂稀释 200 倍液 喷雾,每隔 10 天喷药 1 次,连续 2 次3次。 或乙基多杀菌素稀释 1000 倍液喷雾。 菲盾蚊 寄生于石斛植株叶片边缘或叶的背面,吸取汁液,引起植株 叶片枯萎,严重时造成整个植株枯黄死亡,同时还可引发煤 污病。 5 月下旬是孵化盛期,采用 l 度3 度石硫合 剂喷杀效果较好;如已成盾壳但量少者,可采 取剪除老枝叶片集中烧毁或捻死。 蚜虫 主要为害幼嫩部位,吸取汁液和养分,出现斑点、叶片蜷缩、 虫瘿等现象,引起植株畸形或营养不良。 采用黄板诱杀,沾满后及时更换黄板。 _


    注意事项

    本文(DB5223 T 7—2020 地理标志产品安龙石斛.pdf)为本站会员(赵齐羽)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