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 B16 DB5119 四川省(巴中市)地方标准 巴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柞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2019-08-21发布 2019-08-21实施 DB5119/ T10-2019 DB5119/T 10 2019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与定义 . 1 4 柞树主要 病害和害虫 种类 . 1 5 防治技术 . 2 附录 A . 5 附录 B . 8 DB5119/T 10 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巴中市农村农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
2、巴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 四川省丝绸科学研究院、巴中市蚕业站、巴州区蚕桑站、南江县农业农村局 经作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 人: 刘玲、鲜晓波、 邓春、 岳尚升、 柯皓天、吉沙取依、 黄仕国、王志、何佳。 DB5119/T 10 2019 1 柞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柞树主要病虫害的 种类、 特点、防治 方法 等。 本标准适用于 巴中市 柞树主要病 害和 害虫的防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 GB/T 8321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所有部分) LY/T 2210 2013 柞树栽培技术规程(国家林业局) DB5119/T2 2008 生态柞园培植技术规程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若虫 nymph 不完全变态昆虫的幼虫 。 3.2 波美 baume 又称 波美度 ,以符号 Be表示,是化学工业中表示溶液 浓度 的一种单位。波美与 相对密度 的换算公式如 下: d=144.3 /(144.3-n)。式中: d为 溶液 的相对密度; n为波美度。 4 柞树主要 病 害和害 虫 种类 4.1 病害 白粉病、褐斑病、锈病、缩叶病、干枯病、早烘病等。 病害发生特点
4、 参见 附录 A。 4.2 害虫 天幕毛虫、栎毛虫、栎黄掌舟蛾、栗山天牛、栎大蚜等 。害虫发生特点 参见 附录 B。 DB5119/T 10 2019 2 5 防治 技术 5.1 病害防治 5.1.1 白粉病 a)合理密植,要适当疏株(墩)清理柞园。 b)合理施肥,适当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 c)在晚秋清除病叶、病梢,收集落叶烧毁。 d) 发病初期,叶面喷施 2%硫酸钾或 5%的多硫化钡液;发病期用硫磺粉或硫磺石灰粉 (2:1)进行叶面喷 粉。 5.1.2 褐斑病 a)通风不良的柞园,要疏株清场。 b)剪除病枝、病叶,集中烧毁 。 c)冬季结合修剪疏株清场,将病叶收集烧毁。 d) 6月 7月
5、喷施 10%波尔多液,或喷施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发病严重的柞园,秋蚕结束后, 可喷 1次 2次波尔多液,或春季柞树发芽前喷 1次 4波美 5波美石硫合剂。 5.1.3 锈病 a)在易发病区,不营造松栎混交林,两种树种至少要相距 5 km。 b)及时修剪,保持适当疏密度。 c)春季锈孢子器未成熟前及早砍除松树上的病瘤,集中烧毁。 d)冬季清除柞林枯枝落叶,生长季节剪除病枝叶,集中烧毁。 e) 春季 柞树 发芽前,连续 2次 3次喷施 0.3波美 0.5波美的石硫合剂、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倍液; 对转生寄主,可在 3月上中旬喷施 3波美 5波美石硫合剂或 45%石硫合
6、剂晶体 50倍液 1次 2次,树干施用 0.025%0.05%放线菌酮液。 5.1.4 缩叶病 a)加强肥水管理。 b)及时修剪,去除枯枝、弱枝。 c)清除销毁病枝病叶。 d) 春季发芽前喷施 1次抗真菌药剂,如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加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倍液。 5.1.5 干枯病 DB5119/T 10 2019 3 a)剪除病枝,烧毁。 b)在剪口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 5.1.6 早烘病 a)合理密植,过密的柞树要疏株,荒芜的要清场。 b)合理轮伐修剪,增强树势,清除杂
7、草。 c)合理施肥 , 叶面 喷施或土壤补施钾肥、氮肥。 d)先在易发生早烘病的柞树上养蚕。 5.2 害虫防治 5.2.1 天幕毛虫 a)收杀卵块:在幼虫未孵化前,剪掉和收集有卵块的枝条,剪除幼虫丝网,集中烧毁。 b)消灭幼虫:人工捕杀 1龄 3龄吐丝结幕的群集幼虫。 c)灯光诱杀: 6月中旬至 7月上旬,设置紫外灯、黑光灯、水银灯等诱杀成虫。 d)利用天敌: 保护和利用自然界中的天敌昆虫,主要是卵寄生蜂等。 e) 农药防治: 4月 5月在幼虫孵化高峰期低容量喷洒 50%辛硫磷乳油 150倍 200倍液、 60%敌马合剂 100 倍 150倍液、 50%马拉硫 磷乳油 100倍 150倍液;常
8、量喷雾可应用各药剂的 2000倍 3000倍液。 5.2.2 栎毛虫 a)收杀卵块:冬春收集卵块烧杀。 b) 消灭幼虫: 4月 5月捕杀未分散的幼虫。 c)灯光诱杀: 10月初用黑光灯或火堆诱杀成虫。 d)农药防治: 4月上中旬喷雾, 25%亚胺硫磷 1000倍 1500倍液。 5.2.3 栎黄掌舟蛾 a)捕杀幼虫:用剪子将有虫枝条剪下,就地踩死。幼虫分散后可摇动树枝,震落杀灭。 b)灯光诱杀: 7月 8月,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c) 农药防治: 4月上中旬,寻找新鲜排泄孔,排除虫粪木屑后,用注射器 注入绿色威雷 200倍 或 300倍 液,再用黄泥封口 ; 7月上中旬,用 50%杀螟松 100
9、0倍液喷杀 1龄 3龄幼虫 。 5.2.4 栗山天牛 a) 收杀卵块 :在柞树枝干中下部的皮缝中寻找天牛产卵处,以木锤等敲出杀之。 b)刺杀幼虫:在树干基部寻找新鲜排泄孔,将铁丝从孔中伸向隧道内刺杀幼虫。 DB5119/T 10 2019 4 c) 农药防治: 4月上中旬,寻找新鲜排泄孔,排除虫粪木屑,用注射器注入绿色威雷 200倍 或 300倍液, 再用黄泥封口。 5.2.5 栎大蚜 a)收杀卵块 :在冬季用擦刷的方法消灭集中在树干下半部的越冬卵。 b) 农药防治: 5月 8月,用 80%敌 敌畏乳油 2000倍 3000倍液喷洒成虫、若虫。 DB5119/T 10 2019 5 附 录 A
10、 (资料性附录) 柞树主要病害及发生特点 表 A.1 柞树主要病害及发生特点 主要病害名称、病原 发生特点 柞树白粉病 病原为粉 状 叉 丝 壳 菌 Micros phaera alphitoides Griff. Et Maubl.属子囊菌亚 六、核菌纲、白粉菌目、 白粉菌科白粉菌属的真 菌 为害: 主要为害当年幼枝。感染叶片发育逐渐停顿,叶质硬化,变为褐色。 被侵染的幼枝往往不能木质化而易受冻。 症状: 被害叶初期柞叶上出现黄白色小点,随后在叶表面形成白 色霉粉状 物,白粉不断扩展至全叶。 9 月 10 月间,在白色病斑处出现肉眼可见的白色 颗粒(病原菌的闭囊壳),颗粒由白而黄,最后变成黑
11、色。发病重时柞叶呈黄 褐色至赤褐色,并萎缩、卷曲、干枯。 发病规律: 病原菌以闭囊壳在落叶、病枝梢上越冬, 5 月中、下旬放出子 囊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次侵染;分生孢子在夏季形成,病原菌以分生 孢子进行再次侵染,于 9 月中旬形成闭囊壳,随后逐渐成熟,闭囊壳随着病 叶落地,病菌进入越冬休眠。 发病条件: 温湿度:在自然条件下,昼夜平均温度达 16 时病菌开始发育, 其分生孢子发育的最适温度为 20 22 ,湿度 80%以上。温暖的气候条件, 以及促进植物长成柔嫩多汁的土肥条件有利于白粉菌的侵染,湿度低于 60%, 子囊孢子不发芽。树种、树龄:蒙古栎和槲发病重,麻栎发病轻;在同一树 种中,
12、1 年 3 年生的幼树及发芽后一个月内的嫩叶发病重;成年茂盛的柞树 及一个半月以上的老叶发病轻。地势、土肥条件:地势低洼、窝风 闷热、杂 草丛生的蚕场发病重。在肥料方面,病害常因低氮高钾而减轻,受磷的影响 较小,硼、硅、铜、锰等微量元素能减轻病害。此外,受冻害和虫害的柞树 易长出新枝嫩叶,有利于白粉菌的侵染,故柞树在受舟蛾幼虫为害之后,常 有白粉病的发生。 柞树褐斑病 病原为栎 盘长孢菌 Gloeosporium 为害:主要为害波罗栎、蒙古栎、槲柞叶片。叶片受病原菌侵染时,斑点 颜色异常,不能进行光 合作用,后期叶片干枯脱落。 DB5119/T 10 2019 6 quercinum West
13、.和柞壳 针孢菌 Septoria quercina Desmaz.属半知菌亚门、 壳霉目、杯霉科、栎盘 长孢菌属的真菌 症状:发生初期,柞叶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红褐色或灰褐色小斑点,后 病斑不断扩大,多呈轮状波纹,在叶背面可看到微小的白色菌丝。病重时, 病斑最大直径可达 15cm 以上,病斑面形成各种不同颜色的轮状波纹。中心为 暗褐色或灰褐色,其次为红褐色,再次为灰色或红褐色,最边缘轮状波纹。 秋季,斑点上形成橙黄色的子座,子座内具有无色单细胞的分生孢子。如果 是受 柞壳针孢菌 侵害时,其斑点小而圆,带灰褐色,中央具黑色小点 ,即 分 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线状,弯曲,无色。不久病斑干枯破损,叶
14、片萎缩卷曲。 发病规律:柞树褐 斑病多发生在 7 月 8 月,高温多湿利于病害发展、蔓延, 温度不适,病情进展很慢。柞园柞树很密、通风不良、闷热多湿的地方,容 易发病。 柞树锈病 病原为栎柱 锈菌 Cronartium quercuum (Berk.) Miyabe.属担子菌亚门、 冬孢纲、锈菌目、栅锈 菌科、柱锈菌属的真菌 为害:以壳斗科的麻栎、栓皮栎发病最重。柞树发病后叶枯黄,影响其生 长和叶质。 症状:被害柞叶 5 月间在幼嫩柞叶的背面出现黄色粉状物(黄色小点),即 病菌的夏孢子堆,在叶正面与夏孢子堆相对应的部位色泽较正常健叶稍淡, 7 月 10 月在叶背的夏 孢子堆中或他处陆续产生许多
15、褐色至黑色稍曲或卷曲的 毛状物,即冬孢子柱。柞叶可变枯黄状。 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在松树皮下越冬,在松树上的潜育期有 2 年 3 年之久,木瘤中的菌丝体多年生,每年自木瘤上产生锈孢子进行传播,为害 柞树。 发病条件:寄主及发病时期。病原为转主寄生菌,在柞树与松树混生的地 区易发此病。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侵染柞树 ; 该病主要为害幼嫩枝叶,在发 条更新的柞林中发病较重 ; 在夏秋间气温偏低而空气湿度大发病重 ; 郁闭潮 湿处发病较重。 柞树缩叶病 病原为栎 外 囊 菌 Taphrina caerulescens (Desm. Mont.)Tul.。属子囊菌亚 门、半子囊菌纲、外囊 菌目
16、,外囊菌科、外囊 为害 : 为害麻栎、栓皮栎、白栎、槲栎、辽东栎等柞树。 症状:该病多发生于未成熟叶片。 5 月 6 月开始出现症状,发病初期叶正 面出现黄绿色至黄色的凸起斑块,似水泡状,后期病斑变灰绿色至棕褐色。 叶背病斑稍凹陷,灰绿色,后期出现灰白色或紫灰色粉层,为病菌的子囊层。 病斑可扩展相连成大块斑,造成叶片皱缩、卷曲。夏末秋初,病叶多早落。 发病规律:病原孢子在芽鳞或树皮缝隙中越冬,第 2 年春季,叶芽萌动后, DB5119/T 10 2019 7 菌属的真菌。 孢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 开始新的侵染、循环。冷、湿条件利于发病,干热 环境不易发病。树势旺不易发病,树势衰弱易发病。 柞树
17、干枯病 病原为属 半知菌亚门、球壳孢目 的 栎 壳 梭 孢 菌 Fusicoccum quercus Oud. 为 害:受病枝干皮部初为下陷平坦的病斑,后在被害处病斑上生出纵向排 列的隆起小点,破裂后露出病菌的子座。雨天或湿度较大时,由子座中挤出 孢子角。孢子角初为白色,后变为橙红色。病斑逐渐扩大,绕树干一周时, 全株即枯死。 症状:发病初期,枝干皮层部出现下陷平坦的病斑,后在被害处病斑上生 纵列的隆起小点,破裂后露出 子座,雨天或湿度 较大时,由子 座 中挤出初为 白色,后变为橙红色的孢子角。 发病规律:病原菌为弱寄生菌,只能侵染生长不良、树势衰弱的柞树,尤 其日灼伤和机械伤是柞树干枯病发病
18、的诱因。由于整枝造成的伤口、残留的 死桩利于病原侵入;地势低洼易积水、土层瘠薄或遭受干旱、冻裂以及风沙 袭击使柞树生长不良均易造成干枯病的严重发生。各种原因造成柞树出现伤 口,残留死桩等均利于本病原菌的侵入。 柞树早烘病 属生理病害 为害:辽东栎、蒙古栎最易发生早烘病,槲和麻栎发病较轻且晚。在 10 月 中下旬,有时还可能提早到 10 月上旬或 9 月份甚至在 8 月下旬出现整片 柞林 叶片出现枯黄,叶质硬化,不能放养柞蚕。 症状:往往是成片柞林同时发生,柞树枝条基部叶片先发病,然后向上发 展。发病初期,叶缘出现不均匀褐色小斑点,斑点不断扩大,不均匀地向叶 片中部扩展,最终叶片全部变成褐色,干
19、枯状,不脱落。 发病规律:此病多发于 8 月 份 9 月份,有时 8 月下旬即见病叶。土壤瘠薄 的蚕场,土壤肥沃发生晚且轻。土地瘠薄、坡度大的柞树发病重 ; 降雨量大, 尤其伏雨多的年份早烘病重,伏雨少的年份,发病就轻。多雨的地区易发病 ; 蚕场树过密的柞林发病重,稀轻 ; 辽东栎和蒙古栎发病较重,槲和麻栎发病 较轻且晚 ; 树干低 ,树势弱,砍伐过度、修剪不合理的柞树发病重 ; 迎风处 发病重 ; 背风处发病轻 ; 老树发病重, 1 年 2 年生柞树不发病。 DB5119/T 10 2019 8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柞树主要 虫 害及发生特点 表 B.1 柞树主要虫害及发生特点 主要害
20、虫名称 发生特点 天幕毛虫 Malacosoma neustria testacea Motsch. 属鳞翅目、枯叶蛾科 生活史及习性: 一 年发生 一 代,以小幼虫在卵内越冬。 4 月开始孵化,于 5 月底至 6 月上旬开始化蛹, 6 月中旬至 7 月上旬成虫羽化,随即交尾、产卵,卵 约经过 16d 胚胎发育,变成幼虫,翌年春季 4 月 中旬孵化。 1 龄 3 龄幼虫吐丝 结幕群居生活,结幕部位常在柞树中上部的枝杈处。 4 龄后分散活动,具假死性, 遇惊落地。 为害:以幼虫食害柞树春叶,食量极大,是柞树大害虫之一,主要食麻栎、 栓皮栎、辽东栎、蒙古栎等柞树叶片。成虫嗜好在柞树上产卵,卵块多分
21、布在 柞树冠外围及根际附近 1 年 2 年生的小树枝上。初孵幼虫多在卵块附近活动, 1d2d 后便爬到邻近的柞树上啃食芽苞。 栎毛虫 Lebeda nobilis Walker. 属鳞翅目,枯叶 蛾科 生活史及习性:一年发生一代,以卵越冬。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孵化为幼虫。 幼虫黑色 ,有群集性,三龄后分散。卵孵化后食害柞树芽苞及嫩叶,直至 8 月 末为止。幼虫经过 八 次蜕皮于 8 月末到 9 月初老熟下地,在草丛、枯叶中结茧 化蛹。 9 月末 10 月初羽化为成虫,成虫有趋光性。 为害:产卵在柞树侧上,卵孵化后食害柞树芽苞及嫩叶。食害各种柞树,幼 虫食害柞叶时期很长( 4 月 8 月)
22、,春用、秋用柞园均能为害。食性杂,除为害 柞树外,尚为害板栗、苦槠、山毛榉等树种。 栎 黄 掌 舟 蛾 Phalera assimilis Bremer et Grey. 属鳞翅目,舟蛾科 生活史及习性: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土中越冬。 5 月 6 月 越冬蛹羽化为成 虫。成虫白天停在树叶上,夜晚活动,有较强的趋光性。 8 月底 9 月初,幼虫老 熟下树。并在深约 7cm 的土中化蛹越冬。成虫产卵在叶背,数百粒排在一起。 卵期约 两 周。初孵幼虫食量小,群集取食,常成串地排列在枝叶上为害。 7 月 8 月后,幼虫食量大增,分散活动取食。取食不分昼夜。 为害:以幼虫在秋柞蚕期为害柞树,大发生时,常
23、将柞叶食光与蚕争食,严 DB5119/T 10 2019 9 重影响柞蚕生产。间隙性爆发, 10 余年为一周期。 栗山天牛 Mallambyx raddei Blessig. 属鞘翅 目,天牛科 生活史及习性: 二年发生一代,以老熟幼虫 在被害树干或根内越冬。越冬的 老熟幼虫于翌年 5 月化蛹,蛹期经过 21d25d,于 6 月初羽化为成虫(出孔)。 卵于 6 月中旬出现,于 7 月上旬开始孵化。孵化后的幼虫蛀食到 11 月份越冬。 越冬幼虫 3 月下旬开始活动, 10 月下旬老熟并移至根部作蛹室在其内越冬。成 虫有趋光性,午夜最盛,常 三 头 五 头聚集在柞树枝杈处或树皮裂缝处吸食树液。 卵
24、多产于树干茎部或根部的树皮缝内,每次产 1 粒 2 粒,产卵后分泌白色胶状 物将卵粒覆盖,凝固后变成黄褐色。 为害:以幼虫在树干、树根的髓部蛀食成隧道,阻断营养和水分的传输,影 响柞树生长。幼虫为害期长达 20 多个月。根部被蛀食后,经水浸泡腐烂,招致 蚁类为害及菌类寄生,树势衰败,枝细叶小。为害重者,全株枯死。 栎大蚜 Lachnus roboris Linnaeus. 属同翅目,蚜 科 生活史及习性:一年发生多代。以卵在树干下半部的树皮上越冬。翌年 4 月 末,越冬卵孵化为无翅胎生雌蚜,进行孤雌生殖。 5 月中旬开始产生有翅的胎生 雌蚜,雌蚜向外扩散到其它柞树上继续取食为害,再行孤雌生殖,产生无翅胎 生雌蚜。繁殖数代后,于秋天开始产生无翅胎生雌蚜和有翅雄蚜。两性蚜交尾 受精后,雄蚜不久死去,雌蚜爬到树干下半部的树皮上产卵越 冬。成虫产卵具 群集性,多数雌蚜集中一处产卵,故一处常有卵数百粒。 为害: 成虫、若虫在 5 月 8 月刺吸柞树嫩枝汁液,使柞树生长发育缓慢,叶 产量低,叶质差。同时,在取食过程中,分泌许多糖蜜类分泌物于柞叶上污染 柞叶,蚕厌食。另外,蚜虫的分泌物能招引蚂蚁、寄蝇等为害柞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