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备案号: B511400(备 )-5-2019 四 川 省 ( 眉 山 市 ) 地 方 标 准 DB5114 DB5114/T 5 2019 椪柑生产技术规范 2019-01-11 发布 2019-02-11 实施 眉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14/T 5 2019 I 目 次 前言 . 1 1 范围 .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2 3 园地选择 . 2 4 园地规划 . 2 5 建园 . 2 6 苗木栽植 . 2 7 土肥水管理 . 3 8 整形修剪 . 5 9 花果管理 . 5 10 病虫害防治 . 5 11 栽培管理技术年历 . 6 12 果实采收 . 6 附录 A
2、(资料性附录) . 7 A.1 椪柑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及部分推荐农药 . 7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 9 B.1 椪柑栽培管理技术年历 . 9 DB5114/T 5 2019 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眉山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编写单位:眉山市农业局、青神县农业局、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王孝国、徐海涛、王小华、黄亮、淳长品、冉春 DB5114/T 5 2019 2 椪柑 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椪柑 生产的园地选择、园地 规划、建园、苗木栽植、土肥水
3、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 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等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眉山市 椪柑 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997 农药喷雾机(器)田间操作规程及喷洒质量评定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2721 柑橘商品化处理技术规程 DB51/T 1393-2011 柑桔建园技术规程 3 园地选择 3.1 气候条件 椪柑 园地的气候条件应符合 DB51/T 139
4、3-2011中 3.1.1的规定。 3.2 环境条件 椪柑 园地的环境条件应符合 DB51/T 1393-2011中 3.1.2的规定。 4 园地规划 椪柑 园地规划按 DB51/T 1393-2011中的 3.2规定执行。 5 建园 5.1 园地道路 园地道路按 DB51/T 1393-2011中的 4规定执行。 5.2 排水设施 园地排水设施按 DB51/T 1393-2011中的 5.1规定执行。 5.3 蓄水设施 园地排水设施按 DB51/T 1393-2011中的 5.2规 定执行。 5.4 灌溉设施与肥水药一体化管道 园地灌溉设施与肥水药一体化管道按 DB51/T 1393-201
5、1中的 5.3规定执行。 5.5 土地整理及开挖定植沟 园地土地整理及开挖定植沟按 DB51/T 1393-2011中的 6.1、 6.2规定执行。 5.6 起垄 起垄按 DB51/T 1393-2011中的 6.2规定执行。 6 苗木栽植 DB5114/T 5 2019 3 6.1 品种和苗木质量 品种尽量选择优良晚熟品种,苗木提倡选用优质容器苗,落地苗需 2年生以上(平均高 70公分以上, 分枝 10个)。 6.2 栽植时间 容器苗可全年栽植,裸根苗定植时间以 2月 3月,春梢萌芽前,也可选择在 9 10月秋梢老熟后定 植, 4月 5月可选降雨较多时或阴天时定植为宜。 6.3 种植密度 采
6、取稀植,山坡地定植每亩 55株(株行距至少 3m4m);平地定植每亩 50株(株行距 3m4.5m或 者 3m5m)。 6.4 栽植方法 按密度统一放线栽植。 坝区起垄栽培:根据地势开挖 1.2 m深的主排水沟,再垂直于主沟挖深 0.8 m宽 0.5 m左右的排水沟, 采取两行一厢,间隔 9.5 m为一厢;一行一厢,间隔 4.5 m为一厢。两行一厢,在箱面上再垒 2个 0.4-0.5 m的定植带。 坡地堆土栽培:根据地势,沿台地开好主沟、背沟;栽苗后要压 紧,形成土堆状或者垄状,使苗子 根茎部离地面大约 0.3-0.4 m。 7 土肥水管理 7.1 土壤管理 7.1.1 深翻扩穴,熟化土壤 对
7、于土层浅、土质差、肥力低的果园需要进行深翻扩穴,从树冠外围滴水线处开始,逐年向外扩展 40cm 50cm,深 40cm 50cm,尽量少伤大根。深翻应结合施有机肥,在秋梢停长后至春季发芽前进行为 宜,但冬季低温期不宜进行深翻。回填时混以符合 NY/T 394规定的有机肥,表土放在底层,心土放在表 层,然后对穴内灌足水分。 7.1.2 覆盖与培土 在冬、夏两季,用麦秆、麦糠、稻草、油菜壳等覆盖树盘,覆盖物应与根颈保持 10cm左右的距离。 培土在秋、冬季进行。可培入符合 NY/T 394规定的塘泥、河泥、沙土或园地附近的肥沃土壤,厚度 8cm 10cm,根颈露出地面。 7.1.3 间作 幼龄果园
8、行间间作浅根、矮秆的豆科植物、牧草、绿肥或蔬菜等作物。间作物、草类应与柑橘无同 类病虫,忌藤蔓、高秆作物。 7.1.4 生草栽培 生草栽培果园在影响人工操作或树冠时,利用手工或机械除草并覆盖地面。在夏季高温伏旱来临之 前,除草覆盖地表,可保水保湿。在果实成熟转色时期,可除草覆盖地表,枯草颜色能增加反光,有助 于树冠下部果实转色。 7.2 施肥 7.2.1 施肥原则 肥料的种类、质量和使用方 法必须符合 NY T 394规定。以有机肥为主,合理施用无机肥,有针对 性补充中、微量元素肥料,充分满足不知火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 7.2.2 施肥方法 7.2.2.1 土壤施肥 可采用机械注射土壤施肥和
9、开沟(穴)两种施肥方式,幼树以机械注射土壤施肥为宜。 DB5114/T 5 2019 4 成年果园采用环状沟施、条沟施、放射状沟施、穴施和土面撒施等方法。在树冠滴水线外侧挖沟 (穴 ), 深度 20 cm 40 cm。东西、南北对称轮换位置施肥。化肥溶于粪水一起施用。土面撒施的肥料应选用缓 释肥为主。速溶化肥应沟 (穴 )施。 提倡建设微喷或滴灌设施,进行水肥一体化施肥。 7.2.2.2 叶面追肥 选 用适宜的大量元素肥料或微量元素进行叶面喷施,在新梢展叶后至老熟前喷 2次 3次,以补充树 体对营养的需求。成年结果树主要在春、秋梢生长期酌情进行叶面追肥。叶面追肥可结合病虫害防治进 行。叶面追肥
10、在高温干旱期应按使用浓度围的下限施用。 7.2.3 施肥时间及技术 7.2.3.1 幼树施肥 定植的 1-2年生幼树,因根系弱,为加快枝叶生长,尽早形成结果树冠,应勤施、薄施清淡肥,以 养根促生新根。施肥宜次多量少,抽稍前后多施,以速效氮肥为主,适当配合施用磷钾肥。 3-4年生初 结果幼树,入冬前、春前、秋前多施,夏季控梢不施。 12月至次年 1月施春肥,结合抗 旱以水肥为主, 促发健壮春梢; 2月抽发春梢前,健壮树可不施肥,弱势树可施速效水肥;秋梢抽发前重施,以速效肥 为主,促发早秋梢; 8-9月初可施 1 2次速效肥,促进健壮枝梢木质化和花芽分化;可在施用有机肥基 础上施用三元复合肥,单株
11、可施 0.2 0.3公斤。 7.2.3.2 成年树施肥 每年施肥 4-5次,每株的总施肥量为纯氮 0.5 0.6公斤,高产树不少于 0.8公斤,而纯氮与有效磷和 有效钾可按 1: 0.4 0.6: 0.7 1的比例配合施用。其中优质有机肥配合复合肥应不少于二次(基肥、 壮果肥)保持良好树势,枝繁叶茂,树体健壮;施肥时段分为 春肥(花前肥)、夏肥(稳果肥)、秋肥 (壮果促梢肥)、冬肥(采果肥)。 a) 春 肥 : 2-3月 施萌芽 肥 , 主要为抽发春梢和开花结果提供养分。在春梢萌发前 15天左右( 2月下 旬),结合抗旱在树冠下施用速效水肥,促进提早发芽、抽生健壮早春梢、提高开花和授粉质 量。
12、每株可结合施用硝硫基萌芽肥,或配施单质肥、以氮磷为主的二元复合肥 0.5 0.7公斤 / 株,适当增加钾肥,也可在抽梢前后分两次施于树冠下,但要浇足水,切勿干施。施肥量占全 年施肥量的 10 15%。 b) 夏肥: 5-6月 份施稳 果 肥 。在夏梢抽梢前半月根据树势确定是 否施用稳果肥,树势旺和座果偏 少的可不施,以控制夏梢抽发,减少落果 。 c) 秋肥: 7-8月施 壮果促梢肥,保证果实发育和抽发秋梢的需要 。化肥可选用硝硫基三元复合肥 中的壮果肥品种或三元硝基复合肥(平衡肥)再加配硫酸钾肥 0.2公斤 /株, 8月中旬至 9月上旬 增施一次以高钾为主转色膨果肥。每株 1 1.5公斤配合有
13、机肥开沟施用。壮果促梢肥占全年施 肥量的 50 55%。 d) 越冬 肥 :主要恢复树势,减少落叶,增强抗寒力,为来年抽发春梢和开花结果贮藏养分。越冬 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氮磷钾三元硝硫基复合肥,适当提高磷肥配比 或用磷酸二铵补充磷元素。 有缺素症状的果树应有针对性的施用钙、镁、硼、铁、锌等中微量元素肥。以土壤施肥为主, 辅以叶面施肥。越冬肥的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的 30%左右。 7.3 水分管理 7.3.1 3 月份春梢抽发时, 7 月底集中抽发秋梢时,以及果实采摘后要保持充足的水份 , 结合施肥,及 时灌水。灌溉方式可采取滴灌、树盘灌溉、沟灌、喷灌等。 7.3.2 遇到伏旱要及时浇水。 在炎
14、热夏季,灌水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土温较低时进行,避免因 温差过大而造成伤根。干旱严重久未灌水的杂柑园,不能突然猛灌,避免引起落果、落叶。果实采收后 要先灌水后施 肥,这对保叶有良好作用。 DB5114/T 5 2019 5 7.3.3 在果实成熟和花芽分化期需水量较少,可以通过树盘覆膜,提高果实品质提高,增强耐贮性和 促进花芽分化。 7.3.4 设置排水系统并及时清淤,田地或平坝地排水沟深度应在 60cm 以上,多雨季节或果园积水时通 过沟渠及时排水。 8 整形修剪 8.1 修剪原则 幼树 3年内不修剪, 5年内轻修剪;成年树以解决果园郁闭为目标,重点以大枝回缩修剪为主。 8.2 修剪时间
15、 一般在冬季采果后修剪,也可以在春稍老熟后修剪。 8.3 修剪方法 以大枝修剪(开天窗)为主,对主枝过多的,要剪除部分主枝,使主枝量在 3 5枝。使 其主干矮化, 主枝、大枝少,侧枝、小枝多,主从关系明显。辅以短截,疏剪,摘心,拉枝,刻伤,回缩,抹芽,疏 梢和放梢,扭梢和拿枝,形成以自然开心形为主的标准树形。 9 花果管理 9.1 控花疏果 椪柑 结果 性 能强, 需 要注意控花疏果。 11月 12月或冬季根据树势情况, 采用 短截、回缩 等方式 疏 除部分结果母枝,控制花量;春季花前复剪,强枝适当多留花,弱枝少留或不留花,减少无效花量;疏 除畸形花、病虫花等。 5月下旬 6月中旬期间进行第一
16、次疏果,疏除病虫果、畸形果、密弱果。 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后, 6月下旬 7月上旬,进行第二次疏果,蔬除过多 密弱果、病虫果、畸形果。 在果实膨大期,还可根据树 体载果量再进行一次疏果,疏去偏小、着生位置不好或蔽荫处的果实,以提高果品品质。 9.2 撑枝撑果 椪柑枝条结果过多易下垂,需在 8、 9月份进行撑枝、拉枝。撑竿头部不能太尖锐,防止对枝条造成 伤口。树中立杆拉绳吊果时,网绳不能太细。 9.3 留树保鲜 椪柑在 果实成熟后, 可 先采摘 销售 部分 果实 ,减少树体载果压力, 另留适量 果实 进行 挂果贮藏, 在 2月 底之前 采收。 管理技术 : 在 9月和 11月增施二次越冬肥,叶面喷
17、施高效钾肥 2-3次。在低温 来临前,使用果实套袋 或 树冠覆膜防止冻害。 套袋后,应根据天气 状况,及时灌水,以免果实失水而影响品质。 10 病虫害防治 10.1 农业防治 因地制宜,选择抗性砧木;科学施肥,合理负载,增强树势;科学整形,合理修剪,保持树冠通风 透光良好;冬季清园,树干刷白,剪除并销毁病虫枝、清除枯枝落叶,减少病虫源;土壤改良,地面覆 盖,促进树体健壮生长,增强树体抗性。 10.2 物理防治 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采用糖醋液、频振式杀虫灯、树干缠草把、粘着剂、性诱剂等方法诱杀害虫。 10.3 生物防治 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保护瓢虫、草蛉、捕食螨等天敌;人工引进、繁殖释放天敌,花前
18、引移、释放 捕食螨防治害螨;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其代谢 物控制害虫。人工捕杀天牛、吉丁虫等害虫。 10.4 化学防治 DB5114/T 5 2019 6 加强病虫监测,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达到防治指标时根据环境和物候期适时对症用药。使用与环 境相容性好、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提倡使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并交替使用农药。不使 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和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化学防治严格按照 GB/T 17997农药喷雾机(器) 田间操作规程及喷洒质量评定及 NY T 393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的规定执行。化学防治严格按 照 NY/T 393的规定执行。主要病虫害的化学防治及部分推荐农药见附
19、录 A。 11 栽培管理技 术年历 栽培管理技术年历见附录 B。 12 果实采收 12.1 果实 采收 椪柑适宜采收期根据果园实际情况在 1月上中旬至 2月上中旬,晚熟椪柑可延迟到 3月初采收。提高 采果质量,避免在雨天采果,采取二剪法采果,减少果实伤口,降低果实腐烂率。 12.2 商品化处理 椪柑的商品化处理按 NY/T 2721执行。 DB5114/T 5 2019 7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椪柑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及部分推荐农药 A.1 椪柑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及部分推荐农药见表 A.1 表 A.1 防治对象 防治时期或指标 推荐药剂及浓度 安全间隔 期 (d) 注意 事项 橘全爪螨(
20、柑橘 红蜘蛛) 花前 1头 /叶 2头 /叶,花后和秋 季 5头 /叶 6头 /叶 冬季清园树干刷白后喷石硫合剂 3 5 波美度 开花前可选用 24%螺螨酯 5000 6000 倍液、 22.4%螺虫乙酯 4000-5000倍液、 30%乙唑螨腈 3000-5000倍液、 11%乙 螨唑 5000 6000倍等药剂;花后和秋 季气温较高选用 50%苯丁锡 2500倍 液、 50%丁醚脲 1500 2000倍液、 73% 炔螨特 2500 3000倍液、 5%唑螨酯 2000 2500倍液、 99%矿物油 200倍液 等, 5%阿维菌素 4000 5000倍 液 5%虱螨脲 2000 2500倍
21、液 20 橘始叶螨(四斑 黄蜘蛛) 花前 1头 /叶,花后 3头 /叶 锈壁虱 叶上或果上 2头 /视野 3头 /视 野;当年春梢叶背出现被害状; 果园中发现一个果出现被害 状。 蚜虫 新梢有蚜率 25%左右喷药 10%吡虫啉 2000 3000倍液 20%啶虫脒 4000 5000倍液 25%噻虫嗪 5000 8000倍液 20 20 20 剪除虫梢;挑 治;引进瓢虫、 草蛉、寄生蜂。 蓟马 谢花 2/3至第二次生理落果期 20%啶虫脒 4000 5000倍液 25%噻虫嗪 5000 8000倍液 20 20 矢尖蚧 幼蚧孵化期和冬季清园 25%噻虫嗪 4000 5000倍液 99%矿物油
22、150倍液 22.4%螺虫乙酯 4000-5000倍液 22%氟啶虫胺腈 4500-6000倍液 28 20 35 35 第 1代雌成虫 出现以前引 移、释放日本 方头甲、湖北 红点唇瓢虫等 天敌。 噻嗪酮对成虫 无效。应在低 龄幼虫期喷 药。 吹绵蚧 春花幼果期及夏秋梢抽发期( 5月 9月) 红蜡蚧 在幼蚧孵化期施第一次药,间隔 15d左右一次,连续 2次 3次 DB5114/T 5 2019 8 表 A.1(续) 防治对象 防治时期或指标 推荐药剂及浓度 安全间隔 期 (d) 注意事项 花蕾蛆 对有花蕾蛆的果园,花蕾直径 2 mm 3 mm时,雨后晴天及时喷 药,严重的在谢花前幼虫入土 时
23、再次喷药 1.8%阿维菌素 2000 3000倍液 20%啶虫脒 4000 5000倍液 25%噻虫嗪 5000 6000倍液 15 20 20 第 1次施药,地面和 树冠同时喷;第 2次 地面喷雾 , 摘除受 害花蕾深埋。 白粉虱 黑刺粉虱 嫩稍期见成虫 3 7天施药,隔 7天施第二次。 25%噻虫嗪 4000 5000倍液 99%矿物油 150倍液 22.4%螺虫乙酯 4000-5000倍液 22%氟啶虫胺腈 4500-6000倍液 20 潜叶蛾 多数新梢嫩芽长 0.5 cm 2 cm 时喷药,间隔 7 d 10 d一次, 连续 2次 3次 1.8%阿维菌素 1500 2000倍液 20%
24、啶虫脒 4000 5000倍液 5%虱螨脲 1500-2500倍液 15 20 20 抹除过早和过晚抽 发不整齐的夏、秋 梢,控制肥水,使 新梢抽发比较整 齐,以利施药。 天牛 花期、幼果期 5-6月 40%噻虫啉 3000-4000倍液全园均匀喷布或虫孔注药 20 15 人工捕捉成虫,清 除卵块或杀灭幼 虫。 炭疽病(褐斑 病、白粉病、脂 点黄斑病、树脂 病可参照执行) 春、夏梢嫩梢期、幼果期 和果实接近成熟时,均需喷药。 15 d 20 d左右一次,连续 3 次 4次 发病初期喷施 80%代森锰锌可湿 性粉剂 600倍液; 25%溴菌腈可湿性粉 剂 500倍液; 25%嘧菌酯 800-12
25、00倍 液; 70%丙森锌 600-800倍液; 70%甲 基硫菌灵或 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每隔 15天喷药 1次,连喷 2 3 次。 20 秋季清园树干刷 白。 脚腐病 全年发生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倍液; 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倍液;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100倍液等 。 7 7 7 选择抗性砧木,注 意通风排水。涂药 前刮净病斑至木质 部或纵刻后涂药。 注: 如有新型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生物农药、化学农药,应优先采用 DB5114/T 5 2019 9 附 录 B ( 资料性附录) 椪柑 栽培管理技术年历 B.1 椪柑 栽培管理技术年历 见表
26、B.1 表 B.1 _ 物候期 栽培管理要点 管理技术措施 萌芽前 ( 12-2 月) 施冬肥,增施有机肥;高光 效整形修剪,果园清园,压 低病虫害基数。 1.整形修剪,恢复树势,冬季保叶。 2.浅 耕树盘。 3.清园时施冬肥,基施生物有机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春肥以高氮型 肥料配合中微量元素,营养全面、充足,花好,春梢壮。 4.清园清除病虫枯枝并烧毁,喷融杀介螨去除苔藓、煤烟、杀灭树上螨、 蚧类等。 5.注意防寒,天干灌水,保持土壤湿润。 萌芽现蕾 期开花 前( 3-4 月) 促进早发春梢,健壮生长; 提高花质;花前复剪;注意 防治红、黄蜘蛛,蚜虫,花 蕾蛆,蓟马;果园生草保湿。 1.推广
27、草生栽培,若长期干旱应及时灌水,树盘覆盖,保持充足的水分。 2.花前复剪,剪去无叶花枝,摘心及抹除过多春梢。 3.花蕾由青转 白时防治红黄蜘蛛、花蕾蛆、食心虫、粉虱,蚜虫,蓟马等。 4.叶面喷施植物刺激素加中微量元素提高花质。 5.预防柑桔树脂病(砂皮病)、炭疽病、褐斑病。 初花期谢 花期第 一、二次生 理落果期 ( 4-5 月) 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果 园生草。 1.花谢 2/3 开始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保果。 2.防治灰霉病、炭疽病、褐斑病。 3.防治红、黄蜘蛛、食心虫、卷叶蛾。 4.开好排水沟。 5.采果后进行修剪。 幼果期果 实膨大期 ( 6-7 月) 疏果,抹夏梢,压青施肥后 再生草
28、;防治红、黄蜘蛛, 蚧壳虫,蚜虫,炭疽病,树 脂病等病虫害; 7 月中旬统 一放梢;视旱情及时灌水抗 旱,同时开沟排湿。 1.疏果,依树势强弱,树冠大小,适量留果,疏去多余的果。 2.重施壮果肥,(有机无机生物肥料平衡施用)叶面喷施硼、钾、钙、镁 等中微量元素防止缺素引起裂果,抹除夏稍。 3.防治天牛、吉丁虫、蜗牛、口袋虫、叶蝉、卷叶蛾、蚧壳虫、桃蛀螟、 蝽蟓,尺蠖等危害幼果。 4.防治树脂病、炭疽病、流胶病、油斑病。 5.防治红、黄蜘蛛、跗线螨、蚧壳虫、锈壁虱、白粉虱。 6.沿树冠撒施药剂,杀灭蜗牛、蛴螬、叶蝉、大小实蝇、蚱蝉等地下害虫。 果实膨大后 期转色期 ( 8-10 月) 施高钾肥料
29、;防治锈壁虱、 油斑病、疫病、树脂病、炭 疽病、蚧壳虫等;促花。 1.施用高钾型肥料,补充中微量肥料矫治缺素症,促进果实糖度增加,改 善果皮果色外观品相,提高果品质量。 2.防治红、黄蜘蛛、跗线螨、潜叶蛾、小绿叶蝉、蜗牛、吸果夜蛾。 3.防治树脂病、炭疽病、疫病、油斑病。 4.开沟排水。 5.喷施促花药剂,配合施肥,促进花芽分化为来年丰产打基础。 果实套袋、 盖膜( 10-12 月) 防治红、黄蜘蛛、炭疽病。 酸腐病、青绿霉病、疫病、 树脂病等。 1.追施高钾型肥,促进果实转色,提高含糖量。 2.喷施叶面肥 、保果药剂,预防套袋、盖膜后落果。 3.防治冬季红蜘蛛、青绿霉病、食心虫、果柄炭疽病、酸腐病。 4.适时套袋、盖薄膜。 5.炭疽病严重的果园,盖薄膜后,喷施防炭疽病药剂,同时撒施钾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