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150 B 52 DB5110 四川省(内江市)地方标准 DB5110/T 192019 代替 DB511000/T 062006 草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rtificial propagation of grass carp 2019 - 12 - 10发布 2020 - 01 - 01实施 内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5110/T 192019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亲鱼池条件 . 1 3.1 面积、位置 . 1 3.2 水深、水质 . 1 3.3 清塘消毒 .
2、 1 4 亲鱼放养 . 1 4.1 亲鱼选择 . 1 4.2 放养时间 . 2 4.3 放养数量 . 2 4.4 放养方式 . 2 4.5 饲料与投喂 . 2 4.6 日常管理 . 2 4.7 鱼病防治 . 3 5 催情产卵 . 3 5.1 催产时间 . 3 5.2 催产水温 . 3 5.3 亲鱼选择 . 3 5.4 催产 . 4 5.5 产卵和受(授)精 . 4 6 人工孵化 . 5 6.1 孵化设备 . 5 6.2 孵化密度 . 5 6.3 孵化条件 . 5 6.4 孵化管理 . 6 DB5110/T 19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的编制任务来源于四川省内江市农业农村局,是对DB511
3、000/T 062006草鱼养殖技术规 范 人工繁殖重新进行了修订完善。 本标准的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511000/T 062006草鱼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 本标准与DB511000/T 062006相比,结构上基本一致,将5.4.2.1、5.4.2.2内容合并表述(见 5.4.2);删除5.5.2、5.5.2.1,5.5.2.2条编号修改为5.4.2.3;6.3.5条标题修改为“防控敌害生物”。 根据原标准执行情况和引用标准的修订对部分章节内容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由内江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内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
4、人:周武能、杨宏、刘林虎、廖桦、王晔、黄永亨、胡钱东。 本标准由内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19年12月10日发布,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实施。 DB5110/T 192019 1 草鱼人工繁殖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亲鱼池条件、亲鱼放养、催情产卵、人工孵化 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草鱼的人工繁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
5、卫生标准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3 亲鱼池条件 3.1 面积、位置 亲鱼池面积0.06 7hm 2 0.33 5hm 2 、以东西向的长方形为宜,长宽比为2:13:2,位置应选择向阳、 安静,靠近产卵池的地方。进排水口为对角且排水排底层水。 养殖地应是生态环境良好,无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水(地) 域。 3.2 水深、水质 亲鱼池水深1. 5m2.0m,水质透明度40cm,溶解氧5 mg/L,pH为7.08.5。 3.3 清塘消毒 亲鱼池每年应修整一次,清除多余的淤泥,池底淤泥厚度1 0
6、cm。亲鱼每年放种前1 0d15d每 公顷用生石灰107 5kg1500kg干法清池消毒一次。 4 亲鱼放养 4.1 亲鱼选择 4.1.1 种质选择 来源于国家批准的草鱼原良种场,并经检疫合格。 DB5110/T 192019 2 4.1.2 性成熟年龄和体重 雌鱼5龄,雄鱼4龄。质量6kg。 4.1.3 体质选择 体质健壮,行动活泼,无病、无伤、无畸形。 4.2 放养时间 亲鱼宜在9月至10月定池放养。需调整宜在秋季,水温1 8时进行。 4.3 放养数量 每公顷放养300 0kg,雌雄鱼搭配为2.0: 1.03.0:1 .0。 4.4 放养方式 采取草鱼亲鱼为主,适当搭配鲢鱼、鳙鱼,或食肉性
7、鱼类,每公顷搭配鲢鳙鱼15 0尾200尾,或肉 食性鱼类6 0尾7 5尾。 4.5 饲料与投喂 4.5.1 饲料种类 青饲料:茎叶鲜嫩的陆草、蔬菜、水草和种植的黑麦草、苏丹草等。 配合饲料:符合草鱼营养需要的人工配合饲料。 4.5.2 饲料质量 要求新鲜、适口、无污染、无腐烂变质,质量应符合GB 13078和NY 5072的规定。 4.5.3 投饲方式 投饲要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 4.5.4 投饲量 青饲料的日投喂量应为鱼体质量20%30%,日投喂量以当日傍晚时基本吃完为准;人工配合饲料为 鱼体质量1.5%3.0%,日投喂量以投喂后0. 5h2.0h内基本吃完为准。 4.6 日常管理
8、4.6.1 巡池 每日早、晚两次巡池,以观察亲鱼的摄食、活动、水质变化、水位变化情况,并认真做好记录, 为投饲、调节水质和防病治病提供依据,捞取池中残饵、残渣,保持池水清新、池塘清洁。 4.6.2 调节水质 适时加注新水或更换部分池水,加水时要防止野杂鱼进入亲鱼培育池,保持水质清爽,水质应达到 3.2规定。 4.6.3 流水刺激 DB5110/T 192019 3 产前一个月内,每周冲水一次,产前10d15d内,每天冲0.5h1.0h。没有冲水条件的可用抽 水机抽亲鱼池水冲,使亲鱼池形成一定的水流。 4.7 鱼病防治 4.7.1 鱼病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发现鱼病及时对症下药
9、治疗,治疗药物与方法应符合NY 5071的 规定。 4.7.2 主要鱼病及治疗 草鱼主要鱼病为: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中华鳋病和出血病,其症状及治疗方法见表1。 表1 鱼病的症状及治疗 病名 症 状 治疗措施与方法 烂鳃病 病鱼鳃丝腐烂,粘有污泥,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 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被腐蚀成一园形不规则的透明小 洞,俗称“开天窗”。 全池泼洒生石灰或氯制剂,生石灰15 0kg/hm 2 。 肠炎病 肛门红肿外突,轻压腹部有黄色液体外流,基本上 处于停食。 内服:每天1 kg饲料用大蒜素0. 2g或1 kg饲料拌穿心 莲、黄柏各5g10g,5d7d一个疗程;也可每天 1kg饲料拌穿心莲10g
10、+食盐10g20g,5d7d一个 疗程。 赤皮病 病鱼体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鳍的基部或整个鳍 充血,鳍的稍端腐烂呈扫帚状,称“蛀鳍”。 避免鱼体受伤,防治方法同烂鳃病。 中华鳋病 鳃丝末端肿大,发白,肉眼可见鳃瓣边缘挂满白色 象蛆似的虫体 全池泼洒晶体敌百虫。 出血病 病鱼离群独游水面,游动缓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 钝,不吃食。鱼体色发黑,头顶部、下颌、口腔、 眼眶、鳃盖、鳍和鳍基部有不同程度充血、出血。 剥去皮肤,可见肌肉呈点状或斑块状充血、出血, 严重时全身肌肉呈鲜红色,鳃呈“白鳃”。 每10 0kg鱼每天用0.5 kg大黄、黄芩、黄柏、板蓝根等 中草药(单用或合用均可),及0. 5kg食
11、盐混合拌饲 投喂,连喂7 d。 5 催情产卵 5.1 催产时间 每年4月至6月。 5.2 催产水温 催产水温为20以上。 5.3 亲鱼选择 5.3.1 雌亲鱼的选择 停食1 d的性成熟雌鱼的腹部膨大,卵巢轮廓明显、松软有弹性、生殖孔红润。 DB5110/T 192019 4 5.3.2 雄亲鱼的选择 轻压雄鱼后腹部,有乳白色精液从泻殖孔流出,遇水后迅速散开。 5.3.3 配组 雌雄亲鱼比例为3:1。 5.4 催产 5.4.1 催产剂种类 常用的草鱼催产剂主要有:多巴胺受体拮抗物地欧酮(DOM)、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促 排卵素2号LRH-A2、促排卵素3号LRH-A3)。 5.4.2 催
12、产剂注射用量 草鱼亲鱼催产以一次注射为宜,也可采用两次注射法,其注射方法及剂量见表2。 表2 雌鱼催产注射用量 注射方法 催产剂剂量 LRH-A2或LRH- A3(g/kg) DOM(mg/kg) 一次注射法 第一种 a 13 第二种 a 13 35 二次注射法 第一次注射 0.20.4 第二次 注射 第一种 a 13 第二种 a 13 35 a 第一种、第二种任选一种剂量 雄鱼注射剂量为雌亲鱼注射剂量的一半。 5.4.3 注射方法 注射分体腔注射和肌肉注射两种。注射时,使鱼夹中的鱼侧卧在水中,把鱼上半部托出水面,在 胸鳍基部无磷片的凹入部位,将针头朝向头部前上方与体轴成45 60 角刺入1.
13、5cm2. 0cm,然后把 注射液徐徐注入鱼体。 催产时一般控制在早晨或上午产卵。须根据水温和催产剂的种类等计算好效应时间,掌握适当的 注射时间。 5.5 产卵和受(授)精 5.5.1 产卵 5.5.1.1 催产池 采用圆形催产池,保持1. 2m1.5m水位和一定的水交换量,一般直径为7m10 m左右,要求结构 坚固、池底壁光滑、池内无死角,池底向池中心比降3%4%,输卵管道口设在圆心位置,集卵时使池 水保持一定流速,将受精卵集中于圆心,通过输卵管道收集到集卵池。 DB5110/T 192019 5 5.5.1.2 效应时间 从注射催产剂到亲鱼发情产卵的时间间隔称为效应时间。效应时间见表3。
14、表3 效应时间 水温() 一次注射法(h) 两次注射法(h) 2021 1618 1112 2223 1416 1011 2425 1214 810 2627 1012 78 2829 911 67 5.5.1.3 人工授精 根据水温推算效应时间,及时取卵、取精,盛放精、卵的器皿应干燥、洁净,精、卵避免阳光直 射。所取精、卵在人工搅拌下,使之结合受精。一般采用干法和半干法两种: 干法授精:把所取精、卵混合,再加水搅拌1 min2min,使之受精。 半干法授精:先用0.8%生理盐水稀释精液,然后与卵混合,再加水搅拌1min2 min,使之受精。 6 人工孵化 6.1 孵化设备 使用孵化缸、孵化槽
15、或孵化环道。 6.2 孵化密度 孵化密度为60万粒每立方米10 0万粒每立方米。 6.3 孵化条件 6.3.1 水流 水流的流速以鱼卵能均匀随水分布漂浮为原则。 6.3.2 溶解氧 应5mg/L。 6.3.3 水温 适宜温度2 22 8。 6.3.4 水质 应符合GB 11607的规定。 6.3.5 防控敌害生物 孵化用水先用60目以上筛网过滤,严禁控制敌害生物进入孵化水体。 DB5110/T 192019 6 6.4 孵化管理 6.4.1 孵化前准备 放卵前对孵化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并用高锰酸钾或氯制剂对孵化设施进行消毒。 6.4.2 水流调节 水流速不使卵粒下沉堆积为度,清洗排出水过滤窗纱,以保证排水畅通,特别是在脱膜时,要停 水3 min5min进行停水脱膜,鱼苗破膜后适当加大水流量,确保幼鱼不下沉堆积、缺氧。 6.4.3 防止卵膜早溶 当出现少量脱膜现象,可从孵化工具底部缓缓加入高锰酸钾溶液,使卵膜变为黄色可抑制早脱 膜。 6.4.4 清除敌害生物 孵化水体中剑水蚤量较大时,可用0. 5mg/L的晶体敌百虫水溶液泼洒杀灭。 6.4.5 防止水霉病 用福尔马林100mg/L药浴4min5min。 6.4.6 出苗 当鱼苗顶水平游,鳔点出现后,就可出苗。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