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备案号: B511400(备 )-8-2019 四 川 省 ( 眉 山 市 ) 地 方 标 准 DB5114 DB5114/T 8 2019 晚熟柑桔早结丰产建园技术规范 2019-01-11 发布 2019-02-11 实施 眉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14/T 82019 I 目 次 前言 . 1 1 范围 .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2 3 园地选择 . 2 4 园地规划 . 2 5 建园 . 2 6 苗木栽植 . 3 7 栽后管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8 附属设施 . 6 DB5114/T 82019 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标准
2、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 :标准的结构 和编写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眉山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眉山市经济作物站、眉山市青神县农业局、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王孝国、徐海涛、王小华、黄亮、淳长品、冉春 DB5114/T 82019 2 晚熟柑桔早结丰产建园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晚熟柑桔早结丰产建园的园地选择与规划、果园道路、水利设施、深挖改土培肥、栽 植、栽后技术管理以及附属设施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眉山市晚熟柑桔 早结丰产高标准 建园。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
3、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40 柑桔苗木产地检疫规程 GB/T 17997 农药喷雾机(器)田间操作规程及喷洒质量评定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DB51/T 1393-2011 柑桔建园技术规程 3 园地选择 3.1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应符合 DB51/T 1393-2011中 3.1.1的 规定。 3.2 环境条件 园地 的环境条件 应符合 DB51/T 1393-2011中 3.1.2的 规定。 4 园地规划 园地 规划按 DB51/T 1393-2011中的 3.2
4、规定执行。 5 建园 5.1 园地 道路 园地 道路按 DB51/T 1393-2011中的 4规定执行。 5.2 排水设施 园地 排水设施按 DB51/T 1393-2011中的 5.1规定执行。 5.3 蓄水设施 园地 排水设施按 DB51/T 1393-2011中的 5.2规定执行。 5.4 灌溉设施与肥水药一体化管道 园地 灌溉设施与肥水药一体化管道按 DB51/T 1393-2011中的 5.3规定 执行。 5.5 土地平整 园地 土地平整按 DB51/T 1393-2011中的 6.1规定执行。 5.6 改土 改土按 DB51/T 1393-2011中的 6.2规定执行。改土时应用
5、挖掘机等机械,对土壤深挖 0.8米以上。 DB5114/T 82019 3 深挖后,土层深度还不足的,采取聚土成垄、成堆的办法,确保种植层在 0.8米以上。改土方式分 为满改和沟改。 满改:土地平整后,将改土有机质和肥料均匀遍施在土壤表面,再用大中型旋耕机,旋打到 土壤中;并多次作业,使土壤进一步打细,和基质、肥料充分混合,使果园土壤整体得到改良。 沟改:用机械挖沟,够深 0.8米左右,宽 1.5-2米;将表土与心土分别堆放,然后将改土有 机质 和肥料均匀洒在翻起的土上,回填时先将表土回填到下部,心土回填到上部,在回填过程中使用机械把 基质、肥料和土壤充分旋打混合;柑桔种植在土壤改良过的行间,
6、剩余的土壤在以后种植过程中再逐步 改造。 建园时改土以填埋秸秆、药渣等有机质为主(比例在 70%以上),全园满改施肥量在 10吨以上。参 考比例:每亩施打碎后秸秆(干)、药渣、甩干的畜粪(干)等有机质 7吨以上 +油枯等饼肥 2吨 +生物菌 肥 1吨。沟改果园至少 5吨以上。 建园时,通过建园增施有机质改良培肥土壤,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到 1.5%以上;建园后,再继 续增施有机质、 有机肥和推广草生栽培技术, 3年内将果园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提高到 3%以上。 5.7 起垄 起垄 按 DB51/T 1393-2011中的 6.2规定 执行。 6 苗木栽植 6.1 品种和砧木选择 选择适宜本地区生
7、态条件的晚熟柑桔优良品种。适宜砧木有:香橙、红桔、枳、枳橙等。碱性土不 用枳或枳的杂种作砧木。 6.2 苗木质量 检疫合格,且无严重病虫害。苗木检疫按 GB/T 5040规定执行。 提倡种植 2-3年生大苗。苗木嫁接口高度在 10 cm 15 cm,苗高 100 cm以上,嫁接口以上 2 cm处主 干粗度 1 cm,分枝在 10个以上,根系完整 ,主干直立 (倾斜度 15)。优先选择脱毒苗、容器苗。 6.3 栽植时间 容器苗可全年栽植,裸根苗,一般在 9月 10月秋梢老熟后或 2月 3月春梢萌芽前栽植,提倡秋植。 6.4 栽植密度 栽植密度根据砧穗组合、环境条件和管理水平等而定,采用宽行窄株方
8、式,一般株行距为 3 m4 5.5m,确保树冠形成后仍有 0.5米至 1米的空间,确保通风透光,同时便于推广实现机械化、省力化栽培。 6.5 苗木定植 经过深挖改土培肥的果园,不再挖定植穴。栽植前,先将定植点土壤进一步打细,清除苗木嫁接膜, 适度修剪苗木的根系和枝叶,将苗木放入定植点中央(容器 苗需将营养杯外层土用手抹去三分之一), 伸展根系,边填草炭土或者蚯蚓土(每株 10-20公斤),边轻轻向上提苗、踏实,使根系与土壤密接, 最后覆盖细土形成高 30cm以上直径 l m以上的树盘。 苗木栽植后,及时浇透定根水。栽植深度以土壤下 沉后苗木根颈露出地面为宜。定植后需勤浇水,灌水后树盘可覆盖薄膜
9、、稻草或秕壳以保墒,覆盖物应 与根颈保持 10 cm左右的距离。 起垄栽植的,可以先挖定植穴,长宽深 40 cm 80 cm,苗木种植在定植穴内,种植方法同上。 7 土肥水管理 7.1 土 壤管理 7.1.1 深耕挎穴 每年 10月中旬至 11月下旬结合 秋肥的施用深翻扩穴。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 7.1.2 中耕 果园生长季结合除草进行中耕松土,中耕深度为 5-10 cm。 DB5114/T 82019 4 7.1.3 树下覆盖 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干草等覆盖树盘,厚度 10-15 cm,上面可压少量土。 7.1.4 间作 幼龄果园行间间作浅根、矮秆的豆科植物、牧草、绿肥或蔬菜等作物。间作物、草类
10、应与柑橘无同 类病虫,忌藤蔓、高秆作物。 7.1.5 生草栽培 生草栽培果园在影响人工操作或树冠时,利用手工或机械除草并覆盖地面。在夏季高温伏旱来临之 前,除草覆盖地表,可保水保湿。在果实成熟转色时期,可除草覆盖地表,枯草颜色能增加反光,有助 于树冠下部果实 转色。 7.2 施肥 7.2.1 施肥原则 肥料的种类、质量和使用方法必须符合 NY/T 394标准。幼树以快速培养树冠为目标,勤施薄施,氮 磷钾合理配比。成年树以有机肥施用为主,配合使用微生物菌肥,适当施用无机肥,有针对性补充中、 微量元素肥料,平衡协调施肥。禁止施用含激素或激素类叶面肥料。 7.2.2 施肥方式 土壤施肥采用环状沟施、
11、条沟施、放射状沟施、穴施和土面撒施等方法。施肥沟深度 20 cm 40 cm。 有微喷和滴灌设施的果园,可进行液体施肥。 叶面追肥选用适宜的大量元素肥料或微量元素进行叶面喷施,施肥量、施肥次数因树种、品种、产 量、树 龄、树势情况而定。叶面追肥可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在高温干旱期应按使用范围的下限施用。 7.2.3 施肥时间及技术 7.2.3.1 幼树施肥 定植的 1-2年生幼树,应勤施、薄施清淡肥,以养根促生新根。施肥宜次多量少,抽梢前后多施, 以速效氮肥为主,适当配合施用磷钾肥。建议年施肥量每株纯氮 0.2 0.5公斤 /年,分 5 7次施用,以氮 磷为主,肥料配比为纯氮:有效磷:有效钾为
12、1: 0.5: 0.8,配合施用有机肥、喷施叶面肥。 7.2.3.2 初期结果树施肥 3-4年生幼树,入冬前、春前、秋前多施,夏季控梢不施。 12月至次年 1月施春肥,结合抗旱以水肥 为主,促发健壮 春梢; 2月抽发春梢前,健壮树可不施肥,弱势树可施速效水肥;秋前重施,以速效肥 为主,促发早秋梢; 8-10月初可施 1 2次速效肥,促进健壮枝梢木质化和花芽分化;可在施用有机肥基 础上施用三元复合肥,单株可施 0.2 0.3公斤。 7.2.3.3 成年树施肥 每年施肥 4-5次,每株的总施肥量为纯氮 0.5 0.6公斤,高产树不少于 0.8公斤,而纯氮与有效磷和 有效钾可按 1:0.4 0.6:
13、0.7 1的比例配合施用。其中优质有机肥配合复合肥应不少于二次(基肥、壮果 肥);施肥时段分为春肥(花前肥)、夏肥(稳果肥)、秋肥(壮果促梢肥)、冬肥( 采果肥)。 2-3 月施萌芽肥,以利萌芽抽梢,重施 7-8月壮果促梢肥,保证果实发育和抽发秋梢的需要。 9-11月补施秋 肥,在柑桔生长发育期,根据土壤肥力和树势适时追施速效氮、磷、钾、钙、镁、硼、铁、锌肥。在生 长期叶面喷施氨基酸肥、海藻肥、磷酸二氢钾肥等利于果实增重和品质的提高。 7.3 水分管理 7.3.1 灌溉 保持土壤湿度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60%-80%。土壤干燥,需要及时灌溉。在炎热夏季,灌水时间最好 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土温较低时进
14、行,避免因温差过大而造成伤根。干旱严重久未灌水的杂柑园,不能突 然猛灌,避免引起落果、落叶。果实采收后要 先灌水后施肥,这对保叶有良好作用。提倡创造条件,采 用滴灌等节水方法灌溉。 7.3.2 排水 DB5114/T 82019 5 柑桔园需有完善的排水系统,修建大小沟渠,小沟通大沟,大沟通河流(蓄水池)。深沟有利于降 低水位和加速雨天排水,要确保大暴雨后能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土壤出现渍水现象发生;果园内的 大、小排水沟每年都应进行维修,以防垮塌或淤塞。 8 整形修剪 8.1 修剪原则 通过修剪使植株通风透光、枝叶分布均匀,平衡营养生长及生殖生长。 8.2 幼树整形 幼树期不提倡过多的修剪,
15、以整形定干为主,少剪多放,确保每株培养 3 4个骨干枝,并采取撑、 拉、吊方式,增加骨干枝上的 分枝级数和扩大树冠,使之提早进入结果期。 8.3 初期挂果树修剪 以疏剪、短截为宜,在保留 3-4个分布均匀的骨干枝为一级主枝后,其余基部的密弱枝、丛生枝、 徒长枝剪除;适当保留和疏剪短截,促生长增加二、三级枝,以扩大树冠,酌情对长度超过 20 25cm 的枝梢进行短截,要多次抹除夏梢防徒长,适时放出早秋梢,改善保留枝梢的营养分配和光照条件,促 使枝梢健壮生长,有利于提早开花结果。 8.4 成年果树修剪 对成年果树适时适度整形修剪是为了尽可能协调和平衡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减少大小年现象发 生。 a)
16、 3月至 4月,在开花后进行修剪,剪除 影响树冠通风透光的中心主导枝、盖帽枝,对过于密生的 树 “开天窗 ”;剪除过密的枝组;剪除密生枝、穿膛枝、交叉枝、重叠枝、下垂枝、徒长枝、隐 蔽枝、纤弱枝、病虫枯枝和果把;剪除未成熟、未木质化的晚秋梢和潜叶蛾危害枝;还应根据 树形、树势对某些过长枝梢实施短截、回缩修剪。同时剪去无叶花枝和少叶花枝,或过多的无 花营养枝,也可以剪去花量过大的结果母枝,以减少生长点,而减少养分消耗,以集中养分改 善开花质量,提高座果率,同时又能集中养分促发健壮春梢。 b) 5月下旬至 6月中旬,以短截修剪为主,短截树冠中上部外围已落花 落果的枝、超长枝、衰老枝、 荫蔽枝和个别
17、荫蔽的大枝组,使之达到树冠内通风透光。对结果枝上的夏梢及早抹除,以利保 果。看树形,应对生长部位好的个别徒长枝进行短截,将其培养成弥补某个缺枝部位的二、三 级枝干和枝组。 c) 8月下旬 -9月上旬,可剪除过密枝及疏剪过密秋梢,以利促使花芽分化。 8.5 衰老树更新修剪 减少花量,回缩衰弱枝组,疏删密弱枝群,短截夏、秋梢营养枝,促发春、夏、秋梢,并实施短截 强枝、保留中庸枝和疏去弱枝,以恢复树势。 离心生长的老树结果少,利用露骨更新的方式更新树势。在第一年的冬季低温来临之前,于滴 水线 内侧 20cm左右挖断根系,并用枝剪将根伤口剪平。第二年冬季低温之后、春季萌芽之前,回缩大枝。 8.6 修剪
18、枝梢的处理 家庭农场或种植大户,每年修剪下来的枝梢较多,在禁烧环境条件下,可以变废为宝,选购小型碎 枝机在果园就地粉碎直接还土;如果病害严重的果园,最好与牛粪和猪粪堆沤无害化处理后制成有机肥 料归还果园。 9 花果管理 9.1 控花疏果 9.1.1 控水断根促花 DB5114/T 82019 6 对生长过旺的果树,在 9月下旬降低果园土壤水分,保持土壤适度干旱,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40%左右。 使其在晴天的中午叶片微卷,土壤晚间叶片又恢复正常叶展状态,可对树盘周围的表土浅挖 2 3寸断根, 使其在生新根的同时促进花芽分化。 9.1.2 修剪控花 11月 12月或冬季根据树势情况,对当年为结果小年
19、的果树,短截、回缩修剪疏除部分结果母枝, 促使多发营养枝,控制花量。 9.1.3 修剪疏花 春季花前复剪,疏除畸形花、病虫花等,减少无效花量。 9.1.4 疏果 5月 7月,在能分清正常果、畸形果或小次果的情况下,应尽早摘除畸形果、伤残果、病虫果、小 次果、密生部位果实,尽量减少养分消耗损失。在第二次生理落果结束后,还可根据预计载果量多少对 成年果树再进行一次疏果,疏去生长正常,但偏小、着生位置不好或蔽荫处的果实,以提高果品品质。 9.2 保花保果 合理修剪,调节花叶比和叶果比,改善光照条件;注意水分管理,防止果树因土壤干旱或渍水引起 落花落果;合理施肥,补充树体营养,提高座果率。 春见一般结
20、果性较好,不需要保花保果。保果以增加营养为主在第一次、第二次生理落果前喷施 0.003丙酰芸苔素内酯水剂 3000倍,海藻酸 1000倍。 9.3 果实防冻 春见果实需要做防冻处理才能安全越冬,在 10月冬季低温来临之前,进行果实套袋处理、或树冠覆 膜处理。套袋前一个月对果实喷布杀虫剂、杀菌剂等,防病杀虫,要求喷雾细致周全。套袋当天再用柑 桔保鲜剂对果实喷雾等果实表面干燥后 进行套袋,套袋口扎紧防治雨水进入。树冠在冬季霜雪到来之前, 进行覆膜栽培,防低温雨雪和霜冻。 同时注意施肥灌水。在 9月和 11月增施二次越冬肥,叶面喷施高效钾肥 23次。套袋后,应根据天气 状况,及时灌水。 10 病虫害
21、防治 10.1 农业防治 因地制宜,选择抗性砧木;科学施肥,合理负载,增强树势;科学整形,合理修剪,保持树冠通风 透光良好;冬季清园,树干刷白,剪除并销毁病虫枝、清除枯枝落叶,减少病虫源;土壤改良,地面覆 盖,促进树体健壮生长,增强树体抗性。 10.2 物理防治 根据害虫生物学特性,采用糖醋液、频振式杀虫灯、树干缠草把、粘着剂 、性诱剂等方法诱杀害虫。 10.3 生物防治 保护利用天敌,栽培苏麻、百花草、三叶草等桥梁作物,招引寄生蜂、瓢虫、草蛉、捕食螨等天敌 栖息,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推广 “以螨治螨 ”生物防治技术控制红黄蜘蛛。 10.4 药剂防治 科学用药,综合控制病虫害;适当放宽防治
22、指标,尽量减少施药次数和用药量;优先使用生物制剂; 限量使用矿物源农药(硫、铜制剂);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其选用的品种、使用 次数、方法和安全间隔期等,应严格按照 GB/T 17997农药喷雾机(器)田间操作规程及喷洒质量评定 及 NY/T 393绿色食 品 农药使用准则的要求执行。提倡使用生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并交替使用 农药。不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和致畸、致癌、致突变农药。化学防治严格按照 NY/T 393的规定执行。 11 附属设施 11.1 果园工作用房 DB5114/T 82019 7 在交通方便、水源较好的果园路旁或果园进出口位置修建果园工作用房。 11.2 电力设施 一般果园应有 220 伏电源,较大的果园应有 380 伏电源。 11.3 畜牧场与沼气池 配套建设畜牧场与沼气池,将沼气管道铺设到果园用房或生活区,沼液管道铺设在果园内,与肥水 药一体化管网连接。 11.4 其他 大型果园可设立绿肥与饲料基地、采果集 散地和收购点、气象哨、参观点等。